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包括锅炉本体和设置在锅炉本体内部的炉排组件,炉排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板和固定设在在支撑板一侧的固定支撑板,该两块支撑板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该两块支撑板顶部设有炉排,连接杆两端分别转动设在两块支撑板侧壁上,两块支撑板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该两根连接柱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相互连接,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可转动设在锅炉本体内侧壁上;锅炉本体外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杆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燃烧面广、燃烧效率高且燃烧效果好的锅炉振动炉排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包括锅炉本体(1)和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部的炉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板(2)和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一侧的固定支撑板(3),该两块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连接杆(4)相互连接,该两块支撑板(2)顶部设置有炉排(9),所述炉排(9)和支撑板(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块(10)相互连接,该若干固定块(10)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上侧壁上,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侧壁上,两块固定支撑板(3)远离连接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5),该两根连接柱(5)远离固定支撑板(3)的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6)相互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侧壁上;所述锅炉本体(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4)移动的驱动组件。
设计方案
1.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包括锅炉本体(1)和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部的炉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板(2)和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一侧的固定支撑板(3),该两块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连接杆(4)相互连接,该两块支撑板(2)顶部设置有炉排(9),所述炉排(9)和支撑板(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块(10)相互连接,该若干固定块(10)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上侧壁上,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侧壁上,两块固定支撑板(3)远离连接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5),该两根连接柱(5)远离固定支撑板(3)的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6)相互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侧壁上;所述锅炉本体(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4)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1)外部的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铰接有驱动气缸(12),所述驱动气缸(1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远离驱动气缸(12)的一端贯穿锅炉本体(1)外壁后与连接杆(4)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3)侧壁上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前后贯穿设置有若干传热孔(113),所述传热孔(113)呈多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9)包括两根彼此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金属固定杆(911)和彼此等距离间隔平行设置在两根横向金属固定杆(911)之间的纵向金属固定杆(9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金属固定杆(912)侧壁上沿横向间隔上下贯穿设置有若干呈长条状的加速传热孔(913),该若干加速传热孔(913)沿金属固定杆(912)中部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9)的两侧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连接杆(14)分别与两块固定支撑板(3)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目前采用锅炉燃烧的方式来加热燃烧生物质材料,将生物质材料放置在锅炉内部设置的炉排面上进行燃烧,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生物质材料放置在炉排面上之后,其燃烧的效率过低,导致生物质材料的能源利用率较低,生物质材料不能充分被利用,不符合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观,生物质燃料的消耗增大,燃烧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燃烧面广、燃烧效率高且燃烧效果好的锅炉振动炉排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包括锅炉本体和设置在锅炉本体内部的炉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板和固定设置在在支撑板一侧的固定支撑板,该两块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该两块支撑板顶部设置有炉排,所述炉排和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固定块相互连接,该若干固定块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板上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支撑板侧壁上,两块支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该两根连接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相互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锅炉本体内侧壁上;所述锅炉本体外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生物质材料放置在炉排上进行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由设置在锅炉本体外的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两块支撑板的侧壁上,两块支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该两根连接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相互连接,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锅炉本体内侧壁上从而在连接杆移动的过程中,横向固定杆绕转动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转动,并带动两块支撑板和两块固定支撑板相对绕转动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转动,位于两块支撑板顶部的炉排上下振动,从而加速了锅炉本体内部气体的流通,并加大了生物质材料与锅炉本体内部的助燃气体充分接触的面积,从而加快了生物质材料燃烧的效率,并加强了生物质材料燃烧的效果,使其充分的燃烧,提高了生物质材料的能源利用率,炉排和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固定块相互连接,该若干固定块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板上侧壁上,从而加强了炉排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板保证了整体的牢固强度,在转动振动的过程中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燃烧面广、燃烧效率高且燃烧效果好的锅炉振动炉排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外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铰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贯穿锅炉本体外壁后与连接杆中部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其输出端连接的驱动杆伸缩的过程中推动其一端连接的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并带动炉排上下转动并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撑板侧壁上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前后贯穿设置有若干传热孔,所述传热孔呈多边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支撑板侧壁上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前后贯穿设置有若干传热孔,传热孔呈多边形状,从而提高了锅炉本体内部的热气以及相应的助燃气体流通,配合转动并振动的炉排,对位于炉排上表面的生物质材料进行充分的加热燃烧,提高生物质材料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排包括两根彼此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金属固定杆和彼此等距离间隔平行设置在两根横向金属固定杆之间的纵向金属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炉排设置为包括两根彼此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金属固定杆和彼此等距离间隔平行设置在两根横向金属固定杆之间的纵向金属固定杆,从而在使用时锅炉本体内部的热量以及助燃气体随着纵向金属固定杆之间的间隙快速的配合生物质材料进行接触燃烧,在炉排转动并振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生物质材料燃烧的效率和效果,横向金属固定杆和纵向金属固定杆的传热效率高,传热效果好,彼此相互连接的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金属固定杆侧壁上沿横向间隔上下贯穿设置有若干呈长条状的加速传热孔,该若干加速传热孔沿金属固定杆中部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本体内部的热气流通性,从而提高生物质材料与助燃气体以及热气的接触效率和面积,在纵向金属固定杆侧壁上沿横向间隔上下贯穿设置有若干呈长条状的加速传热孔,该若干加速传热孔沿金属固定杆中部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排的两侧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连接杆分别与两块固定支撑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炉排的安装固定强度,使其在转动振动的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在炉排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连接杆,加强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支撑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炉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振动炉排面,包括锅炉本体1 和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部的炉排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炉排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板2和固定设置在在支撑板2一侧的固定支撑板3,该两块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连接杆 4相互连接,该两块支撑板2顶部设置有炉排9,所述炉排9和支撑板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块10相互连接,该若干固定块10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上侧壁上,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侧壁上,两块支撑板2远离连接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5,该两根连接柱 5远离支撑板2的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6相互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侧壁上;所述锅炉本体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4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生物质材料放置在炉排9上进行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由设置在锅炉本体1外的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4移动,连接杆4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的侧壁上,两块支撑板2远离连接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柱5,该两根连接柱5远离支撑板2的一端通过横向固定杆6相互连接,横向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 7的内圈与横向固定杆6固定连接,第一轴承7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侧壁上从而在连接杆4移动的过程中,横向固定杆6绕转动杆8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端转动,并带动两块支撑板2和两块固定支撑板3相对绕转动杆8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端转动,位于两块支撑板2顶部的炉排9上下振动,从而加速了锅炉本体1内部气体的流通,并加大了生物质材料与锅炉本体1内部的助燃气体充分接触的面积,从而加快了生物质材料燃烧的效率,并加强了生物质材料燃烧的效果,使其充分的燃烧,提高了生物质材料的能源利用率,炉排9和支撑板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块10相互连接,该若干固定块10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上侧壁上,从而加强了炉排9与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两块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板2保证了整体的牢固强度,在转动振动的过程中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燃烧面广、燃烧效率高且燃烧效果好的锅炉振动炉排面。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1外部的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铰接有驱动气缸12,所述驱动气缸1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远离驱动气缸12的一端贯穿锅炉本体1外壁后与连接杆4中部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气缸12的驱动作用下,其输出端连接的驱动杆13伸缩的过程中推动其一端连接的连接杆4移动,连接杆4移动并带动炉排9上下转动并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板3侧壁上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前后贯穿设置有若干传热孔113,所述传热孔113呈多边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支撑板3侧壁上沿横向彼此等距离间隔前后贯穿设置有若干传热孔113,传热孔113呈多边形状,从而提高了锅炉本体1 内部的热气以及相应的助燃气体流通,配合转动并振动的炉排9,对位于炉排9 上表面的生物质材料进行充分的加热燃烧,提高生物质材料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炉排9包括两根彼此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金属固定杆911和彼此等距离间隔平行设置在两根横向金属固定杆911 之间的纵向金属固定杆9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炉排9设置为包括两根彼此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金属固定杆911和彼此等距离间隔平行设置在两根横向金属固定杆911 之间的纵向金属固定杆912,从而在使用时锅炉本体1内部的热量以及助燃气体随着纵向金属固定杆912之间的间隙快速的配合生物质材料进行接触燃烧,在炉排9转动并振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生物质材料燃烧的效率和效果,横向金属固定杆911和纵向金属固定杆912的传热效率高,传热效果好,彼此相互连接的结构强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金属固定杆912侧壁上沿横向间隔上下贯穿设置有若干呈长条状的加速传热孔913,该若干加速传热孔913沿金属固定杆912中部对称设置,所述纵向金属固定杆912侧壁中部上下贯穿设置有呈长条状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大小为加速散热孔913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本体1内部的热气流通性,从而提高生物质材料与助燃气体以及热气的接触效率和面积,在纵向金属固定杆912侧壁上沿横向间隔上下贯穿设置有若干呈长条状的加速传热孔913,该若干加速传热孔913沿金属固定杆912中部对称设置,炉排9从左往右分别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散热孔设置在炉排9的中段,散热孔的大小设置为加速散热孔913的两倍,从而进一步提高炉排9的导热和加热燃烧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炉排9的两侧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连接杆14分别与两块固定支撑板3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炉排9的安装固定强度,使其在转动振动的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在炉排9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连接杆14,加强连接杆14的下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支撑板3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620.7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84629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23H 9/04
专利分类号:F23H9/04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4400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浙江龙游工业园区北斗大道12号
发明人:余建平;吴华斌;童连生;方士云
第一发明人:余建平
当前权利人: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
代理人:慈程麟
代理机构:33282
代理机构编号: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