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五味子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生物,化学,资源,表皮,日本,异形。
南五味子属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蓓,杨玉佩,袁汉文,李明姣,邱伊星[1](2018)在《南五味子属植物叁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在民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胃肠疾病具有悠久历史,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木脂素和叁萜类化合物。叁萜类化合物是五味子科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的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本文对近叁十年(1987-2017年)南五味子属植物中的214种叁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Digital Chinese Medicine》期刊2018年03期)
郭耀杰[2](2016)在《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 ex Juss.)隶属木兰目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全世界约28种,主要主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该属植物在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常作为民间药使用。我国约有10种,主要分布于东南部至西南部,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我国南方,南五味子属植物的藤茎在民间通常称为紫金皮、风藤等,常被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癖肿、胃病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南五味子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抑菌、保肝等活性,这些活性与其所含的木脂素和叁萜类成分密切相关。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已成为目前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 (Roxb.) Craib生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坡林缘或疏林中,其藤茎和根均可作药用,该植物是民间药地血香的基源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跌打损伤等。其果实也可入药,称为地血香果,具有益肾宁心、祛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神经衰弱、支气管炎等。本论文对采自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异形南五味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藤茎的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木脂素类化合物7个(二苄基丁烷类3个、四氢呋喃类4个)、叁萜类化合物1个、倍半萜类2个、甾体2个、有机酸类1个、酯类2个。其中7个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2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其干燥的根和藤茎可作药用,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风湿痹痛、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现已被福建、湖南、贵州等地方中药材标准收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长梗南五味子资源,从该植物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同时也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作者对采自江西庐山的长梗南五味子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藤茎的甲醇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了其中21个化合物,包括木脂素类化合物10个(联苯环辛烯类5个、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类1个、二苄基丁烷类2个、芳基四氢萘类1个、四氢呋喃类1个)、叁萜类化合物2个、黄烷醇类化合物2个、甘油酯类化合物3个、甾体2个、有机酸类2个。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1个为新天然产物,6个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3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从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中分得共有成分5个,其中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和(+)-安五脂素两个木脂素成分的含量较大,且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考虑将二者作为上述两种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通过文献检索和整理,发现从长梗南五味子中分得的二苄基丁烷类、四氢呋喃类和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数量较多,而异形南五味子木脂素成分中结构较为复杂的联苯环辛烯型和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类数量较多,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外,为避免混淆、保证用药准确,建议在《中国植物志》中将K. longipedunculata中文名调整为长梗南五味子。(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6-06-01)
胡奇志,张天伦,胡期丽[3](2015)在《黔产蔷薇属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品种资源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摸清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分布有蔷薇属、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资源17种,其中,蔷薇属14种,南五味子属3种,作为贵州民族习用药,部分种类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带等功效,部分种类可用于治疗烧烫伤、不孕症等。(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5年04期)
董文雪,舒永志,刘意,何泉泉,延在昊[4](2014)在《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部分为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含有木脂素和叁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对2003年以来南五味子属植物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资料。(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4年13期)
普建新,雷春,高雪梅,杨建红,董可[5](2011)在《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包括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两个属,其中南五味子属全世界共有25种,我国有11种(包括两个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东南部地区,其药用部位主要是藤茎,根和果实,具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胃痛、痛经、骨痛及急慢性肠胃炎等症,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1-3。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另外还有叁萜酸及叁萜酸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主要为木脂素类化合物4-6。(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8-10)
肖培根,许利嘉,肖伟,彭勇[6](2010)在《南五味子属应更名为冷饭藤属的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无论从入药部位或是功能主治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多以果实入药,大都与五味子有关,具有滋补强壮、止咳化痰的功效,而后者多以藤茎入药,大都与血藤有关,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中国药典将五味子属的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干燥果实作为中药五味子的来源,而将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果实作为南五味子的来源。符合本草记载和当今使用情况。Kadsura属植物的中文名长期被误用作南五味子属,K.longipedunculata被误用作南五味子的来源。事实上古代本草记述的南五味子主要为Schisandra sphenanthera,而Kadsura属植物中现今无一作商品五味子应用。为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建议将Kadsura属的中文名改为冷饭藤属。(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黄泽豪,陈道峰[7](2010)在《叁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类群,包括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该科植物主要含有木脂素、叁萜和挥发油,具有肝保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课题组在前期对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产叁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冷饭藤K.oblongifolia、日本南五味子K.japonica和黑老虎K.coccine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报道课题组的最新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7-18)
黄泽豪[8](2010)在《叁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五味子属隶属五味子科,我国有本属植物共10种,集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在中国南方省区,南五味子属植物的根及茎藤多有做为中药或民间药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瘀肿,胃病等相关病症。近年来,众多的文献报导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的木脂素和叁萜类化合物有抗HBV,抗血小板凝聚,抗肿瘤,抗HIV等方面的活性,因此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寻找和发现新结构以及新活性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对于我国西南地区产的多种南五味子属植物,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南五味子属植物中有的种类如冷饭藤,日本南五味子等在中国大陆的资源分布仍不明确,因而缺乏有关化学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为了揭示冷饭藤,日本南五味子等种类在中国东南部的资源分布状况,探讨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特征,以及从中寻找活性化学成分,本文对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展开实地调查,探究冷饭藤,日本南五味子等种类在福建省的资源分布,并对产于福建的叁种南五味子属植物进行了的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用常规的柱色谱(CC)、制备薄层色谱(PTLC)、重结晶等手段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用UV、IR、MS、1H-NMR、13C-NMR、DEPT、2D-NMR、CD等光谱手段鉴定了97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属于木脂素(联苯环辛烯型、螺苯骈呋喃型、二芳基丁烷型、四氢呋喃型等)、叁萜(羊毛甾烷型、环阿尔廷型等)、甾体、苯的衍生物、黄酮、生物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通过资源调查,在福建省共采集到南五味子属植物5种,通过形态、解剖及与馆藏标本的核对,分别鉴定为黑老虎K. coccinea、长梗南五味子K.longipedunculata、异型南五味子K. heteroclita、日本南五味子K. japonica和冷饭藤K. oblongifolia。从而证实了福建有日本南五味子K. japonica、冷饭藤K.oblongifolia和黑老虎K. coccinea的分布,弥补了植物志对该类资源记载的不足。并且记录了以上各种植物在福建省的具体分布,为进一步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材料。从福建仙游产的冷饭藤醇提浸膏的乙醚部位共分离鉴定了50个化合物。包括26木脂素、11叁萜(1个为降叁萜)、1个黄酮和1个生物碱。木脂素多为联苯环辛烯型,如:冷饭藤甲素-冷饭藤戊素(KO-10,KO-13,KO-35,KO-26,KO-38)、南五味子素(KO-3)、五味子酯F(KO-5)、南五味子灵(KO-7)、五味子素F(KO-8)、异型南五味子乙素(KO-9)、当归酰基-比南卡苏灵A(KO-23)、当归酰基-比南卡苏灵B(KO-27)、乙酰基-比南卡苏灵A(KO-43)等;2个为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木脂素,即:南木脂素G(KO-49)、南木脂素F(K052-2);2个为二芳基丁烷型,鉴定为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KO-21)和冷饭藤己素(KO-30);另有1个为新木脂素,即licarin A(KO-12)。11个叁萜类化合物(包含叁萜衍生物,降叁萜等),分别是甘五酸(KO-4)、南五内酯(KO-6)、mangiferonic acid (KO-14)、3-ethoxy-3-oxo-9,19-cyclo-3,4-secolanosta-4,24-dien-26-oic acid 22,26- lactone (KO-28)、3-ethoxy-3-oxo-9,19-cyclo-3,4-secolanosta-4(28),24-dien-26-oic acid 22,26-lactone (KO-29)、3,4-seco(24Z)-cycloart-4(28),24-diene-3,26-dioic acid 3-methyl ester (KO-54)、马五味子酸(KP-17)、kadsudilactone (KO-22)、seco- neokadsuranic acid (KO-47)、nigranoic acid (KO-53)和冷饭藤内酯(KO-52)。其中冷饭藤甲素-冷饭藤己素等6个木脂素和冷饭藤内酯为7个新化合物,所分离成分中除两个化合物外,其余均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另外化合物3,4-seco(24Z)-cycloart-4(28),24- diene-3,26-dioic acid 3-methyl ester(KO-54)和aurantiamide acetate(KO-300)为五味子科中首次发现。日本南五味子的根及茎藤采集于福建闽侯县,从其醇提浸膏的乙醚部位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包括13个木脂素,6个叁萜。13个木脂素中,有3个为四氢呋喃型,(R)-tran-3,4-dipiperonyl-tetrahydro- furan (KJ-21)、d-表加巴辛(KJ-22)和襄五脂素(KJ-47);有7个为联苯环辛烯型,如南五脂素(KJ-65)、五味子甲素(KJ65-2)、内南五味子乙素(KJ85-2)和五味子丙素(KJ100-4)等;3个二芳基丁烷型,分别为3-methoxyl-4-hydroxyl-3',4'-methenedioxyl lignin(KJ-40)、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KJ-85)和(±)-dihydro-cubebin (KJ21-1);2个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木脂素,即异内南五味子丁素(KJ100-2)和异型南五味子辛素(KJ100-1)。6个叁萜皆为已知化合物,分别是甘五酸(KJ-61)、安五酸(KJ-74)、长南酸(KJ-100)、nigranoic acid (KJ-108)、马五味子酸(KJ-120)、仁昌南五味子酯甲(KJ-168)。其中异内南五味子丁素(KJ100-2)为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1,2-二酮,5,6位双键结构特征的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木脂素,结构较新颖,之前报导较少。另外有17个已知化合物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从福建顺昌产的黑老虎药材醇提浸膏的乙醚部位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包括8个木脂素和10个叁萜类化合物。8个木脂素中,有3个是二芳基丁烷型,为3-methoxyl-4-hydroxyl-3',4'-methenedioxyl lignin (HLH-2)、冷饭藤己素(HLH20-2)和sauriol B(HLH20-3);2个为联苯环辛烯型,即五味子酯F(HLH-17)和新南五脂素(HLH-15);2个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木脂素,为南木脂素D(HLH-20)和南木脂素G(HLH21-1);另一个为四氢呋喃型木脂素,即d-表加巴辛(HLH-2)。10个叁萜中,包括黑老虎壬烯(HLH-9)黑老虎内酯(HLH-21)两个新化合物和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南五内酯(HLH-4)、长南酸(HLH21-2)、3-ethoxy-3-oxo-9,19-cyclo-3,4-secolanosta-4,24-dien-26-oic acid 22,26-lactone(HLH20-7)、仁昌南五味子酯甲(HLH22-2)、五内酯E (HLH20-1)、甘五酸(HLH-6)、五内酯乙(HLH22-1)和南五内酯甲(HLH-22)。共2个新化合物和9个已知化合物为首次从黑老虎中分离得到。其中新化合物黑老虎内酯中带有9,10位过氧桥连接,这个结构特征在五味子科叁萜中尚未见报导。为了探究上述叁种植物的活性成分,对从中分离到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生物活性的检测。对21个化合物检测了抗乙肝病毒活性。其中从日本南五味子中分离到的化合物renchanglactone A对HBsAg抑制率达到59.5%,IC50值为131.1μg/mL;从冷饭藤中分离的angeloyl-binankadsurin A等3个化合物显示了活性,其中,化合物angeloyl-binankadsurin A对HBeAg的抑制率为51.85%,IC50为48.0μg/mL,通过比较与angeloyl-binankadsurin A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之间活性的差异,认为1位羟基对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发挥抗HBV活性具有重要作用。这为五味子科植物常用于治疗乙肝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抗HBV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对53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HIV病毒的活性测试,结果在最高浓度为4μg/mL的情况下,未发现具明显活性的化合物。对52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株A549(肺癌)、DU154(前列腺癌)、KB(口腔表皮癌)和HCT-8(大肠癌)等四种肿瘤细胞和KBvin(口腔表皮癌耐药株)生长的细胞毒活性初筛。其中共11个木脂素类和4个叁萜类化合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GI50值为3.9-20.0μg/mL。通过初步分析构效关系,发现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的活性与亚甲二氧基,酚羟基,以及9位上取代基相关,即亚甲二氧基有利于木脂素活性,酚羟基和9位上乙酰基则不利于活性。但是以上规律对于四氢呋喃型木脂素和二芳基丁烷型木脂素则不同。对于叁萜类化合物,则是3位基团对细胞毒活性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A环3,4位开环型叁萜,3位为羧酸末端,或者重新与4位形成内酯环,皆没有显示活性,而当3位羧羟基换成酯基后,则显示了良好的活性。以上构效关系的发现为活性追踪,结构修饰等提供方向,有望成为发现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线索。对10个木脂素和11个叁萜进行了经典途径的抗补体活性检测,其中nigranoic acid,马五味子和甘五酸有活性,CH50值0.90-1.17 mg/mL,其他化合物在最高浓度为1.5 mg/mL时均无活性。对于南五味子属植物成分的抗补体活性的筛选,是个新的探索,结果表明,nigranoic acid等3个叁萜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补体活性,而该叁萜酸类化合物在五味子科植物中普遍存在,提示五味子科植物可能在抗补体活性方面具有潜在价值。以上资源、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为南五味子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分类鉴定积累了资料,同时为阐明福建产南五味子属中草药的活性成分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04-01)
干正洋,杨庆雄,黄小燕[9](2009)在《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叁萜类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南五味子属植物中的叁萜类成分及其活性进行了综述。从南五味子属植物的不同植物中分离得到60余个叁萜类化合物,其中许多为该属植物特有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有抗HIV活性、抗HBV活性、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杨志荣,林祁,文香英,曾庆文,周小春[10](2009)在《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 pf.ex.Juss.)全属11种,八角属(Illicium Linn.)2种,共108个样品的叶表皮特征。在南五味子属中,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叶表皮表面的纹饰、气孔器的形状、气孔极区的形状、表皮毛的有无等性状能用于研究南五味子属种间关系,以及与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aux)和八角属之间的关系。在八角目(Illiciales)中发现的一个新分类学性状(叶表皮表面具角质网纹),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Subg.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Subg.Kadsura)。根据叶表皮形态特征,支持将南五味子亚属分为南五味子组(Sect.Kadsura)和肉蕊组(Sect.Sarcocarpon),支持R.M.K.Saunders和林祁对某些种的归并处理。根据与五味子属和八角属叶表皮形态特征的比较,认为这3个属的叶表皮形态特征相似,但南五味子属叶表皮形态比五味子属和八角属的叶表皮形态复杂,不支持将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从八角目(Illiciales)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Schisandrales)的观点。(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南五味子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 ex Juss.)隶属木兰目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全世界约28种,主要主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该属植物在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常作为民间药使用。我国约有10种,主要分布于东南部至西南部,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我国南方,南五味子属植物的藤茎在民间通常称为紫金皮、风藤等,常被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癖肿、胃病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南五味子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抑菌、保肝等活性,这些活性与其所含的木脂素和叁萜类成分密切相关。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已成为目前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 (Roxb.) Craib生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坡林缘或疏林中,其藤茎和根均可作药用,该植物是民间药地血香的基源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跌打损伤等。其果实也可入药,称为地血香果,具有益肾宁心、祛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神经衰弱、支气管炎等。本论文对采自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异形南五味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藤茎的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木脂素类化合物7个(二苄基丁烷类3个、四氢呋喃类4个)、叁萜类化合物1个、倍半萜类2个、甾体2个、有机酸类1个、酯类2个。其中7个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2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其干燥的根和藤茎可作药用,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风湿痹痛、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现已被福建、湖南、贵州等地方中药材标准收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长梗南五味子资源,从该植物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同时也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作者对采自江西庐山的长梗南五味子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藤茎的甲醇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了其中21个化合物,包括木脂素类化合物10个(联苯环辛烯类5个、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类1个、二苄基丁烷类2个、芳基四氢萘类1个、四氢呋喃类1个)、叁萜类化合物2个、黄烷醇类化合物2个、甘油酯类化合物3个、甾体2个、有机酸类2个。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1个为新天然产物,6个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3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从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中分得共有成分5个,其中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和(+)-安五脂素两个木脂素成分的含量较大,且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考虑将二者作为上述两种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通过文献检索和整理,发现从长梗南五味子中分得的二苄基丁烷类、四氢呋喃类和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数量较多,而异形南五味子木脂素成分中结构较为复杂的联苯环辛烯型和螺苯骈呋喃型联苯环辛烯类数量较多,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外,为避免混淆、保证用药准确,建议在《中国植物志》中将K. longipedunculata中文名调整为长梗南五味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五味子属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蓓,杨玉佩,袁汉文,李明姣,邱伊星.南五味子属植物叁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英文)[J].DigitalChineseMedicine.2018
[2].郭耀杰.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3].胡奇志,张天伦,胡期丽.黔产蔷薇属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品种资源调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
[4].董文雪,舒永志,刘意,何泉泉,延在昊.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
[5].普建新,雷春,高雪梅,杨建红,董可.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C].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6].肖培根,许利嘉,肖伟,彭勇.南五味子属应更名为冷饭藤属的论证[J].药学学报.2010
[7].黄泽豪,陈道峰.叁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摘要)[C].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8].黄泽豪.叁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
[9].干正洋,杨庆雄,黄小燕.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叁萜类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10].杨志荣,林祁,文香英,曾庆文,周小春.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J].植物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