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包括是直升机旋翼本体,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下端面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小翼,所述固定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小翼,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内腔上侧固定安装有钛合金层,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内腔下侧固定安装有碳纤维环氧复合层,通过设有直升机旋翼本体、钛合金层和碳纤维环氧复合层结构,可以减少直升机旋翼本体的重量,提升直升机旋翼本体的强度,节约能源,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的转动速度;通过设有固定座、第一小翼和第二小翼结构,双重小翼,提高阻力力矩的下降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包括是直升机旋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下端面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小翼(7),所述固定座(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小翼(4),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内腔上侧固定安装有钛合金层(5),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内腔下侧固定安装有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
设计方案
1.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包括是直升机旋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下端面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小翼(7),所述固定座(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小翼(4),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内腔上侧固定安装有钛合金层(5),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内腔下侧固定安装有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翼(7)与固定座(3)之间的夹角不大于第一小翼(4)与固定座(3)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翼(4)和第二小翼(7)外端壁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层(5)下端面与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上端面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塑模固定于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内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旋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
背景技术
旋翼飞行器,以直升机和旋翼机为代表,具有可垂直起降、灵活机动、速度与效率较高的优点。这种特性使得直升机特别适合在拥挤的市区和地形复杂的野外执行巡逻、监视等任务。
旋翼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核心在于旋翼。旋翼由于自身载荷一般较大且有周期性运动的特点,效率一般较固定翼飞行器为低,这种状况在悬停飞行中尤其明显。因此,旋翼设计一直以提高直升机的悬停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提高直升机的悬停效率,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高直升机的旋翼实度。这一方案可以通过增加旋翼弦长或者增加旋翼叶片数来实现。然而,这一方法对于高速直升机和低速直升机均有局限。对高速直升机而言,过大的旋翼实度造成旋翼浸润面积增加,旋翼消耗功率上升,飞行效率下降;对低速直升机而言,过大的旋翼实度使旋翼转速下降,对外界气流乱流扰动敏感性增加,飞行的平稳性下降。因此要通过适当的旋翼外形设计来提高直升机的悬停效率,其中翼尖的设计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使用单一的小翼,,效果不过显著,同时机翼的重量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包括是直升机旋翼本体,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下端面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小翼,所述固定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小翼,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内腔上侧固定安装有钛合金层,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内腔下侧固定安装有碳纤维环氧复合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小翼与固定座之间的夹角不大于第一小翼与固定座之间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小翼和第二小翼外端壁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钛合金层下端面与碳纤维环氧复合层上端面相切。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塑模固定于直升机旋翼本体的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通过设有直升机旋翼本体、加强筋、钛合金层和碳纤维环氧复合层结构,可以减少直升机旋翼本体的重量,提升直升机旋翼本体的强度,节约能源,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的转动速度;通过设有固定座、第一小翼和第二小翼结构,双重小翼,提高阻力力矩的下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直升机旋翼本体、2加强筋、3固定座、4第一小翼、5钛合金层、6碳纤维环氧复合层、7第二小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翼尖后掠下反的低诱导阻力直升机旋翼,包括是直升机旋翼本体1,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为超硬度铝合金塑模制成,直升机旋翼本体1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飞机的旋转浆侧壁上,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2塑模固定于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内腔,所述加强筋2为不锈钢加强筋2,加强筋2通过塑模固定在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下端面中部,通过加强筋2对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强度进行加强,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强度,防止直升机旋翼本体1折断,使得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强度更好。然后通过直升机旋翼本体1对装置进行固定,使得装置固定的更牢固。加强筋2的型号为304N不锈钢。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下端面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通过塑模焊接固定在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下单面,固定座3固定在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翼尖部位,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固定牢固度,使得直升机旋翼本体1固定的更牢固,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强度,使得直升机旋翼本体1不会出现断裂等现象。所述固定座3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小翼7,所述第二小翼7为不锈钢第二小翼7,第二小翼7通过塑模固定在固定座3的下端,第二小翼7位于固定座3的中部,第二小翼7的形状与第一小翼4的形状相同,通过第二小翼7和第一小翼4对使得阻力力矩下降,第一小翼4通过塑模固定在固定座3的下端面和第二小翼7的下端面。所述固定座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小翼4,第一小翼4和与固定座3的夹角不大于15度,可以使得阻力力矩下降,同时对升力的损耗降到最低。所述第二小翼7与固定座3之间的夹角不大于第一小翼4与固定座3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小翼4和第二小翼7外端壁呈弧形,可以减少转动的阻力。通过第二小翼7和第一小翼4固定在固定座3的下端面,固定座3和第一小翼4通过塑模固定,固定的更牢固。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内腔上侧固定安装有钛合金层5,钛合金层5通过塑模固定在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内腔,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强度和重量,使得直升机旋翼本体1转动的速度更快。所述钛合金层5下端面与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上端面相切,然后通过钛合金层5与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之间使用塑模固定,提升整体强度。所述直升机旋翼本体1内腔下侧固定安装有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碳纤维环氧复合层6通过塑模固定在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内腔,提高直升机旋翼本体1的强度和重量,使得直升机旋翼本体1转动的速度更快。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120.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53500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4C 27/473
专利分类号:B64C27/473
范畴分类:32E;
申请人: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8号2幢4层401-100
发明人:王川;解静峰
第一发明人:王川
当前权利人: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