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论文和设计-杜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背本印刷传输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传输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转动辊,两个转动辊通过传送带相互连接,传输箱的上端开设有矩形通孔,传送带上抵触有多个包背本本体,位于右侧的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缺齿轮,缺齿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印刷传输装置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松动,严重的影响印刷效果和工作效率的问题,本申请采用了一系列结构对包背本进行固定,确保印刷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转动辊,两个转动辊通过传送带相互连接,所述传输箱的上端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传送带上抵触有多个包背本本体,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缺齿轮,所述缺齿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电机连接在传输箱的内壁上;所述传输箱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多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壁抵触传送带的内壁,所述从动轮上连接有多个卡块,且传送带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均套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支架连接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三齿轮上同轴连接有带轮,两个带轮通过皮带相互连接,且皮带抵触包背本本体,所述天花板位于两个皮带之间的一段上连接有印刷装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转动辊,两个转动辊通过传送带相互连接,所述传输箱的上端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传送带上抵触有多个包背本本体,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缺齿轮,所述缺齿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电机连接在传输箱的内壁上;

所述传输箱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多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壁抵触传送带的内壁,所述从动轮上连接有多个卡块,且传送带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均套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支架连接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三齿轮上同轴连接有带轮,两个带轮通过皮带相互连接,且皮带抵触包背本本体,所述天花板位于两个皮带之间的一段上连接有印刷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和皮带平行设置,且传送带和皮带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箱的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垫,且支撑垫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的数量大于等于5个,且多个第二转动杆平行等距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箱靠近电机一侧的上端呈倾斜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背本印刷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包背本作为一种办公文具,其每年都有巨大的消耗量,因此在生产包背本时对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包背本生产的过程中,印刷传输是一项重要的步骤,传统印刷传输装置,在印刷时会产生松动,影响印刷的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后续的印刷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印刷传输装置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松动,严重的影响印刷效果和工作效率的问题,本申请采用了一系列结构对包背本进行固定,确保印刷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所述传输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转动辊,两个转动辊通过传送带相互连接,所述传输箱的上端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传送带上抵触有多个包背本本体,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缺齿轮,所述缺齿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电机连接在传输箱的内壁上;

所述传输箱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多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壁抵触传送带的内壁,所述从动轮上连接有多个卡块,且传送带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均套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支架连接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三齿轮上同轴连接有带轮,两个带轮通过皮带相互连接,且皮带抵触包背本本体,所述天花板位于两个皮带之间的一段上连接有印刷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和皮带平行设置,且传送带和皮带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箱的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垫,且支撑垫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轮的数量大于等于5个,且多个第二转动杆平行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箱靠近电机一侧的上端呈倾斜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电机带动缺齿轮转动,缺齿轮啮合第一齿轮,最终带动传送带间歇移动,当转动辊移动时可以传输包背本本体,当转动辊静止时,方便印刷装置进行印刷,有利于提高印刷效果。

2、通过传送带移动使多个从动轮一并转动,最终使皮带开始转动,此时皮带和传送带抵触包背本本体并带动包背本本体一并移动,同时还能固定住包背本本体,防止包背本本体松动影响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传输箱1、第一转动杆2、转动辊3、传送带4、包背本本体5、第一齿轮6、缺齿轮7、电机8、从动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支架12、带轮13、皮带14、印刷装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2,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1,所述传输箱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转动杆2,且第一转动杆2上套接有转动辊3,两个转动辊3通过传送带4相互连接,所述传输箱1的上端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传送带4上抵触有多个包背本本体5,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啮合缺齿轮7,所述缺齿轮7连接在电机8的驱动轴上,所述电机8连接在传输箱1的内壁上,工作时启动电机8,电机8带动缺齿轮7转动,缺齿轮7啮合第一齿轮6,由于缺齿轮7上的齿牙不完整,因此将带动第一齿轮6间歇移动,第一齿轮6带动第一转动杆2间歇转动,从而使转动辊3间歇带动传送带4移动,当传送带4移动时可以传输包背本本体5,当传送带4静止时,方便印刷装置15进行印刷。

所述传输箱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多个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的外壁抵触传送带4的内壁,所述从动轮9上连接有多个卡块,且传送带4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均套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三齿轮11通过支架12连接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三齿轮11上同轴连接有带轮13,两个带轮13通过皮带14相互连接,且皮带14抵触包背本本体5,所述天花板位于两个皮带14之间的一段上连接有印刷装置15,同时随着传送带4移动,传送带4上的卡槽不断的啮合从动轮9上的卡块,从而使多个从动轮9一并转动,从动轮9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从而使第三齿轮11转动,第三齿轮11带动带轮13转动,从而使皮带14开始转动,此时皮带14和传送带4抵触包背本本体5并带动包背本本体5一并移动,同时还能固定住包背本本体5,防止包背本本体5松动影响印刷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4和皮带14平行设置,且传送带4和皮带1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凸起,通过传送带4和皮带14相互平行,方便一并带动包背本本体5移动,同时通过橡胶凸起能够提高对包背本本体5的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转动杆2和第二转动杆平行设置,方便传送带4带动从动轮9移动,从而方便带动皮带14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传输箱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垫,且支撑垫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套,起到减振的效果,减少噪音。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从动轮9的数量大于等于5个,且多个第二转动杆平行等距分布,多个从动轮9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传送带4下陷,影响印刷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传输箱1靠近电机8一侧的上端呈倾斜状,方便印刷后的包背本本体5移动到下一工序。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伏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3872.1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2(吉林)

授权编号:CN209832931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41F21/00

专利分类号:B41F21/00

范畴分类:29B;

申请人:长春市丽祥文化用品印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长春市丽祥文化用品印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长隆大街东侧88号

发明人:杜超;刘建国

第一发明人:杜超

当前权利人:长春市丽祥文化用品印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家坤

代理机构:34141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包背本的高速印刷传输装置论文和设计-杜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