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物源指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物,碎屑,常量,塔里木盆地,元素,微量元素,黄土。
物源指示论文文献综述
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1](2019)在《鲁西白彦组砾岩中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彦砾岩主要分布在剥蚀低山、丘陵斜坡地带和山麓地带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中的岩溶地貌的溶蚀沟、溶蚀槽及洞穴等负地形中,以燧石角砾为主,砾岩中的重矿物主要为金刚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锆石、金红石、绿帘石、磷灰石、电气石;其中重矿物的种类和重量在区域砾岩点上分布差距较大,其中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分布范围最大,含量最多。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分析一般在0.2~0.8之间,最低为0.00,局部达到1.0~2.0;最高值在费县南西为15.95。金刚石含量最高可达64.61mg/m~3,低者只有0.164mg/m~3,北部金刚石矿物的含量自中段向两端逐渐降低;南带则呈自中心向四周环形扩散。从重矿物相对含量和重矿物组合ZTR指数来判断金刚石矿物的物源供应来源应在泗水县和白彦镇一带。(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2期)
郭春涛,董顺利,李忠[2](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发生急剧突变的地球动力学来源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剖面的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以此厘定研究区物源体系并刻画该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样品记录了~500Ma、~800Ma、~1000Ma、~1800Ma、~2500Ma共5期构造热事件。对比潜在物源区,上寒武统物源主要为盆地内碎屑物的再循环沉积,直接来源于柯坪或邻近地区的局部隆起,最终来源于盆地内更古老岩石的风化剥蚀。至早志留世,物源区则可能增加了昆仑造山带,同时也说明早志留世西昆仑洋已经俯冲闭合,甚至隆升形成高山。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晚奥陶世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突变、台地消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的洋盆的俯冲闭合造山,而是否有来自北侧洋盆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但即使有来自北侧洋盆活动的影响,其力度和范围也远小于南边。(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衡,李仁涛,巴金,李小平,马继跃[3](2019)在《川西南美姑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构造环境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川西南美姑地区飞仙关组碎屑岩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以探究其物质来源以及构造背景。川西南美姑地区飞仙关组为一套碎屑岩,叁角洲相沉积。碎屑岩主量元素中w(TFe_2O_3)为3.46%~11.23%,w(MgO)为2%~7.98%,w(TiO_2)为1.51%~2.62%。微量元素中亲铁镁矿物元素w(Cr)为66×10~(-6)~426×10~(-6),w(Co)为18.8×10~(-6)~30.6×10~(-6),w(Sc)为16.9×10~(-6)~23.7×10~(-6)。REE分布模式和Al_2O_3/TiO_2比值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较为相似,指示着飞仙关组的物质来源于晚二迭世的峨眉山高钛玄武岩。样品的成分异变指数(ICV)值为0.95~3.49,普遍大于1,暗示着飞仙关组的物质来源大部分未经历过风化—沉积成岩的过程,为第一次循环碎屑。飞仙关组碎屑岩CIA值为60.49~72.44,反映了飞仙关组时期该地区经历了温暖、湿润环境下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同时碎屑岩中的TFe_2O_3+MgO,TiO_2,Al_2O_3/SiO_2地球化学指标最接近大洋岛弧特征值,Th-Co-Zr/10,La-Th-Sc,Th-Sc-Zr/10图解亦指示着飞仙关组的源岩形成于大陆岛弧—大洋岛弧的构造环境中。结合飞仙关组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晚二迭世时期在大洋岛弧的构造背景下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溢流而出,而后隆升,为飞仙关组的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同时,随着飞仙关组的不断沉积,亦逐渐有其他物源混入。(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19年03期)
文星跃,吴勇,黄成敏,罗明云,谌柯[4](2019)在《岷江上游晚更新世黄土粒度与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岷江上游地区广泛分布黄土地层,揭示其成因和物源对深入理解该区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四川省茂县迭溪镇的晚更新世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粒度分布、粒径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北方黄土和邻近的成都粘土对比。结果表明迭溪黄土剖面粉砂(2~50μm)平均含量达81. 59%,且变异较小,而粘粒(<2μm)和砂粒(> 50μm)平均含量分别为13. 77%和4. 95%,相对北方黄土含较多1μm左右的细颗粒。粒径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特征表明迭溪黄土具有典型风成沉积特征,沉积物主要由<1000 m高度的近地表风力搬运沉积为主。迭溪黄土常量元素含量与北方黄土基本相同,表现为明显的Na淋失而K相对稳定,风化程度较低。Ti O2/Al2O3、K2O/Al2O3、Eu/Eu*、(La/Yb)N、(Gd/Yb)N和(La/Sm)N等特征值以及Zr、Th、Sc、La、Th、Ba、Sr、Rb、Pb和U含量分布反映出迭溪黄土与北方黄土物源具有相似性,均明显区别于成都粘土。末次冰期亚洲冬季风和邻近山原地带产生的重力风可能均对岷江上游黄土沉积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林刚,陈琳莹,罗敏,陈多福[5](2019)在《西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沟通常拥有全球最深的区域——深渊,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差异,海沟沉积物可能有不同的物质来源。因此,为进一步了解海沟深渊区的物质组成与来源,选取近陆的新不列颠海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追踪新不列颠海沟不同水深与区域的沉积物来源。研究发现不论位于半深海、深海,乃至深渊区域,新不列颠"八字型"海沟的表层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岛屿的火山物质,但"八字型"海沟的西支和东支有差异,西支主要为新不列颠岛东部Rabaul火山和北部火山群及所罗门群岛的火山物质,其中在西支的最北站位新不列颠岛北部火山物质的比例最高。与西支相比,东支还受到了更多来源于TLTF(Tabar、Lihir、Tanga和Feni火山)火山链物质的影响,海沟东西支物源的差异与该地区复杂的洋流密切相关。此外,西支海沟轴部(最底端)站位更多来源于岛屿河流沉积物,受火山物质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赵万苍,刘连文,陈骏,季峻峰[6](2019)在《中国沙漠元素地球化学区域特征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漠释放的矿物尘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之一.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沙漠、沙地和中国北方戈壁及邻近的蒙古国戈壁(下文简称戈壁)是亚洲风尘的潜在源区.然而,矿物尘源区常量元素特征缺少系统研究.本研究采集中国北方12个沙漠(地)及中蒙边境戈壁310个流动或半流动沙丘地表沙样,结合前人发表的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沙漠表层样品常量元素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漠常量元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可分四个区:(1)西部的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柴达木沙漠;(2)中西部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布其和毛乌素沙漠;(3)东北的呼伦贝尔、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4)戈壁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沙漠的SiO_2和CaO含量变化较大,SiO_2平均含量总体上呈现西低东高的变化趋势,CaO平均含量呈现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SiO_2和CaO平均含量在西部沙漠分别为64.5%和7.8%;戈壁为71.3%和2.2%;中西部沙漠77.6%和2.1%;东北沙地85.7%和0.8%).沙漠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主要受控于两个方面:源区岩石的组成和新鲜物质的供给.西部沙漠新鲜物质供应充分,SiO_2/(Al_2O_3+K_2O+Na_2O)低,源岩具有高铁镁质和高碳酸盐物质的特征;而东北沙地缺少新鲜物质供应,SiO_2/(Al_2O_3+K_2O+Na_2O)高,原岩含钾长石等花岗岩物质,表现高SiO_2和K_2O含量特征.通过SiO_2/10-CaO-Al_2O_3、(K_2O+Na_2O)-CaO-Fe_2O_3和CaO-Na_2O-K_2O等叁角图解可较好地将各个区域的沙漠加以区分.黄土丰富的碳酸盐矿物,结合Fe_2O_3/Al_2O_3和K_2O/Al_2O_3等其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西部与中西部沙漠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潜在的物源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赖智荣[7](2019)在《钱塘江河流表层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沉积物多来源于流域岩石风化物质的汇入,其物质组成受流域岩石类型、风化作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河流沉积物具有源区物质特征,它能够很好的保存从风化剥蚀到搬运沉积的整个过程、搬运路径以及气候信息。因此,开展河流沉积物的物源示踪研究,能有效确定物源区的区域位置及其母岩组合特征以及沉积物的输运路线等信息。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境内,北部毗邻长江口。钱塘江河口为典型的强潮型河口,在强烈的涌潮作用下,长江口沉积物及近海泥沙大量涌入至钱塘江河口区,深刻地影响着钱塘江河口区的沉积物特征。本文以钱塘江河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钱塘江流域进行系统的河流沉积物采样,同时采集了流域表土、长江口及甬江沉积物等潜在物源区样品共计120件,对样品重点进行了磁性矿物XRD分析及碎屑矿物XRD分析,并结合活性铁含量分析,对河流沉积物进行物源判别,建立起表土-支流-干流沉积物源汇关系及其与长江来源物质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实验结果表明:(1)钱塘江流域河流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种类主要有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磁黄铁矿、钛铁矿和菱铁矿。XRD半定量结果显示磁铁矿含量在0.25%~4.50%之间,平均值为0.66%;赤铁矿含量在0.50%~5.37%之间,平均值为1.63%;磁赤铁矿含量在0.79%~5.89%之间,平均值为2.26%;磁黄铁矿含量在0.04%~0.39%之间,平均值为0.15%;针铁矿含量在0.16%~2.37%之间,平均值为1.20%;钛铁矿含量在0.13%~0.73%之间,平均值为0.36%;菱铁矿含量在0.08%~0.99%之间,平均值为0.41%。对磁性矿物含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分析发现,干流河段从上游至下游,针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和菱铁矿含量在闻堰上游新安江及富春江较低,在闻堰下游钱塘江段及杭州湾呈现波动上升。赤铁矿、磁赤铁矿和钛铁矿含量在闻堰上游新安江及富春江较高,闻堰下游钱塘江段及杭州湾呈现波动下降。(2)钱塘江流域河流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种类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和辉石。石英含量在35.09%~76.01%之间,平均值为54.01%;斜长石含量在6.08%~30.53%之间,平均值为16.17%;钾长石含量在3.59%~26.46%之间,平均值为9.62%;方解石含量在0.01%~8.91%之间,平均值为1.78%;白云石含量在0.53%~9.28%之间,平均值为3.22%;辉石含量在5.49%~29.47%之间,平均值为15.20%。石英、钾长石和白云母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钱塘江流域上游,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斜长石、方解石和辉石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钱塘江流域下游,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上游。(3)钱塘江流域河流沉积物活性铁含量同样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活性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闻堰上游河流沉积物活性铁总含量和Fe~(2+)含量较低,Fe~(3+)含量较高,闻堰下游河段则刚好相反。Fe~(3+)/Fe~(2+)值结果表明,闻堰下游钱塘江段和杭州湾沉积物属于弱氧化型,流域内其余河流沉积物及流域表土均属于氧化型。物源分析结果表明,闻堰上游河流沉积物与流域表土在磁性矿物特征、碎屑矿物特征和活性铁含量特征上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其物质来源于流域表土汇入。其中,富春江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新安江、分水江和兰江沉积物,其余支流沉积物影响较小。闻堰下游钱塘江段和杭州湾沉积物主要受长江口沉积物影响,上游富春江沉积物及支流曹娥江和浦阳江沉积物对钱塘江段沉积物影响较小,甬江沉积物对杭州湾沉积物影响较小。研究表明,钱塘江流域河流沉积物的空间特征差异主要受物源影响。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和母岩岩性的差异使得土壤在形成过程中的矿物特征产生差异,不同源区物质在水动力作用下扩散范围不同,从而影响沉积物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孙兴全,刘升发,李景瑞,陈明德,赵广涛[8](2019)在《孟加拉扇下扇区表层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分布及其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浊流沉积扇,孟加拉湾汇集了青藏高原和印度半岛的大量陆源物质,是研究过去历史时期陆海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我们利用孟加拉扇下扇区98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常微量元素,对该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进行了识别,计算了各源区的相对贡献,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Ca是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平均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为Si(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刘熙,韦刚健,邹洁琼,郭炀锐,马金龙[9](2019)在《南海沉降颗粒物稳定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作为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大量陆源物质从周围陆地和岛屿汇入其中,这些物质的来源、迁移和沉积过程一直是南海研究的重点(Li et al.,2003;Z.F. Liu et al.,2008;Wei et al.,2012)。已有许多研究工作通过南海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对南海沉积物的源区进行了探讨(Li et al.,2003;Liu et al.,2010,2008;Shao et al.,(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刘惟庆,乔雨,薄婧方,牟传龙,童金南[10](2019)在《鄂西恩施地区上二迭统大隆组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风化、物源和构造背景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方法对鄂西地区上二迭统大隆组碎屑岩进行了风化程度、物源和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地区大隆组沉积岩富SiO_2、Al_2O_3和Fe_2O_3,贫CaO,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2.18%、9.77%、2.96%与0.08%;矫正烧失量后, Fe_2O_3T~+MgO(均值4.25%)、TiO_2(均值0.44%)、Al_2O_3/SiO_2(物质的量比值,均值0.16),最接近活动大陆边缘特征值.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右倾式,轻重稀土分馏较强,δ(Ce)为0.68~1.00,均值0.86,轻微亏损;δ(Eu)为0.36~0.72,均值0.56,中等亏损.大隆组泥质岩(Gd/Yb)N<2.0,物源主要来自后太古宙上陆壳沉积岩;大隆组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为0.56~1.36,平均值0.89,其中下部ICV> 1,指示长兴期早期扬子板块北缘构造运动强烈,物源可能直接来自活动大陆边缘初次沉积物;上部ICV<1,表明沉积物在稳定构造环境下沉积,物源具有沉积再旋回特性;大隆组下段风化指数(CIA)=65~70,其上段CIA=72~84,气候经历了由干冷向高温转变过程; ICV与CIA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r=-0.93), CIA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输入碎屑物质差异造成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判别图解综合分析表明,大隆组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物源具有长英质岩属性,源区以扬子板块北部的秦岭造山带为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物源指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发生急剧突变的地球动力学来源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剖面的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以此厘定研究区物源体系并刻画该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样品记录了~500Ma、~800Ma、~1000Ma、~1800Ma、~2500Ma共5期构造热事件。对比潜在物源区,上寒武统物源主要为盆地内碎屑物的再循环沉积,直接来源于柯坪或邻近地区的局部隆起,最终来源于盆地内更古老岩石的风化剥蚀。至早志留世,物源区则可能增加了昆仑造山带,同时也说明早志留世西昆仑洋已经俯冲闭合,甚至隆升形成高山。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晚奥陶世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突变、台地消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的洋盆的俯冲闭合造山,而是否有来自北侧洋盆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但即使有来自北侧洋盆活动的影响,其力度和范围也远小于南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源指示论文参考文献
[1].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鲁西白彦组砾岩中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郭春涛,董顺利,李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J].地质学报.2019
[3].张衡,李仁涛,巴金,李小平,马继跃.川西南美姑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构造环境的指示意义[J].矿物岩石.2019
[4].文星跃,吴勇,黄成敏,罗明云,谌柯.岷江上游晚更新世黄土粒度与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山地学报.2019
[5].林刚,陈琳莹,罗敏,陈多福.西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6].赵万苍,刘连文,陈骏,季峻峰.中国沙漠元素地球化学区域特征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7].赖智荣.钱塘江河流表层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9
[8].孙兴全,刘升发,李景瑞,陈明德,赵广涛.孟加拉扇下扇区表层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分布及其物源指示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9].刘熙,韦刚健,邹洁琼,郭炀锐,马金龙.南海沉降颗粒物稳定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刘惟庆,乔雨,薄婧方,牟传龙,童金南.鄂西恩施地区上二迭统大隆组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风化、物源和构造背景的指示[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