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制氧机串联混合罐计算模型

分子筛制氧机串联混合罐计算模型

一、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惠庆玲[1](2021)在《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能源问题是人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之一。在经历过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安全、资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利用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活。在面临上述种种问题下,人类发明了吸附式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较,吸附式制冷技术以低品位能源作为动能,具有无污染、节能的特点,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式制冷机存在的问题就是系统性能(COP)较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商用。研究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的COP,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吸附式制冷系统,对其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包括在典型循环过程中各种温度、压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加热量和制冷量的变化趋势,并且分析了回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过程在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存在一个最佳的回热时间,使得制冷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2.研究了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和冷冻水流量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COP的影响,得出影响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冷冻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流量,影响吸附制冷系统COP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并且经过分析每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曲线图,得出以下结论:(1)在热源温度范围为55℃-75℃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增大趋势明显,制冷量从5.30k W增大到12.53k W,COP从0.36增大到0.5。说明提高热源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2)系统制冷量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COP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并不是热水流量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合适的热水流量。(3)冷冻水的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显着,在12℃-22℃的温度变化过程中,系统制冷量和COP都随冷冻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呈正相关,冷冻水温度每提高5℃,系统的制冷量提高12%-15%,COP提高7%-9%,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冷冻水温度,以保证系统较好的性能。(4)当改变冷冻水流量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改变并不明显,说明利用改变冷冻水流量来提高系统制冷量和COP不是可行方案。3.在CFD软件中创建吸附床的二维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拟得出的云图,分析了吸附床在加热过程中的均温性。随后模拟分析了管翅式吸附床翅片的高度、厚度和间距,以及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平均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翅片的高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高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慢,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低,但是考虑到翅片的高度会影响吸附剂的填充量,因此翅片的高度不能过低,当翅片的高度为10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2)翅片的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厚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快,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高,但是当翅片的厚度增加到一定的厚度时,再继续增大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很小。同时考虑到翅片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金属热容,造成吸附床的显热损失大,因此翅片的厚度不能过大,当翅片的厚度为0.22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3)翅片的间距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因为翅片之间的距离影响到翅片的数量,所以仍然要选择合适的翅片间距,翅片之间的距离为2.2mm最佳。(4)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硅胶的孔隙率越小,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越好。本文通过利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和吸附床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吸附制冷机的能效比和吸附床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王凤君[2](2020)在《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以煤为主的—次能源消费总量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煤炭消费强度高,燃煤排放的细颗粒物(PM2.5)、SO2、NOx等污染物是造成区域雾霾污染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活和健康。目前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大幅降低,但对高硫、高碱等劣质煤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面临挑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冷态试验、中试试验及工程示范等方法对高硫/高碱煤烟气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重点突破低NOx燃烧、高效脱硝、高效脱硫等关键技术,并形成针对高硫/高碱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与方案,实现了工业验证和工程示范。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对冲燃烧系统,首先通过18 MW单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旋流强度、风量配比等对回流区的影响,发现旋流强度越大,回流区范围越大,而二次风门开度过大不利于回流区形成。然后在全尺寸旋流燃烧器实验台上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内三次风和外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二次风开度对NOx排放的影响,并且发现产生的环形回流会使得水冷壁附近处于氧化性气氛,抑制结渣和高温腐蚀,从而获得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结构。最后在600 MW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上,进行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工业验证,通过加装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Ox排放浓度为185 mg/Nm3(@O2=6%),该燃烧器配合保证一定还原区停留时间的燃尽风可以有效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结渣等问题出现。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切圆燃烧系统,首先通过搭建的单只直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燃烧器百叶窗的尺寸、安装角和入口风速对燃烧器浓淡分离特性的影响,发现入口截面速度对其浓淡分离效果影响不明显,主要与叶片尺寸及安装角度有关,较好的浓淡分离特性可以保证低NOx燃烧的同时,强化水冷壁附近的氧化性气氛,防止高温腐蚀和结渣,从而获得燃烧器结构。然后进行中试实验,研究了还原空间及风量分配对燃烧器降低NOx效果的影响。最后在660 MW燃煤机组上进行工业验证,锅炉出口NOx排放浓度平均值为186 mg/Nm3(@O2=6%),且炉膛未发生结渣及高温腐蚀现象。通过高碱煤飞灰特性分析,掌握高碱煤对脱硝系统的影响,发现高碱煤灰中碱性氧化物较高,易导致飞灰颗粒具有较强的粘性,极易形成大颗粒飞灰,于是首先通过研究防堵灰技术,发现在省煤器出口安装飞灰拦截挡板等结构,省煤器下端灰斗的收集率与颗粒尺寸成正比,进而使得烟气中大颗粒灰得到有效拦截,积灰面积减少了63%,NOx排放量由原来的100 mg/Nm3(@O2=6%)减少到50mg/Nm3(@O2=6%),并且对系统阻力影响较小。然后对脱硝区域流场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安装导流板后烟气流动速度在烟道转弯处和变截面处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是波动范围在BMCR工况下小于15%,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10°,基本解决流场不均匀分布的问题,并且脱硝装置系统最大压降不超过1000 Pa。最后通过催化剂的SCR脱硝活性测试,发现V-B/Ti催化剂具有良好抗碱金属能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最终在燃煤机组实现工业验证,结果表明锅炉NOx排放满足50 mg/Nm3(@O2=6%)超低排放要求,脱硝区两侧NOx浓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中试试验,研究浆液pH值、液气比和入口SO2浓度等重要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发现随着浆液pH值继续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降低;当液气比较低时,随着液气比增加,脱硫效率随之快速提高,当液气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脱硫效率增长变得缓慢;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脱硫试验台中试试验测得的脱硫效率随之降低,为满足中、高硫煤超低排放达标的要求,研发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筛板塔技术及pH值调控高效烟气脱硫技术。通过燃煤机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项目进行工业验证,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可达98.94%,实现了高硫煤高效脱硫。根据燃用高硫/高碱煤工程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高硫/高碱煤低NOx燃烧技术、高效脱硝技术和高效脱硫技术部分解决了目前国内燃用高硫/高碱煤所存在的水冷壁腐蚀结渣、催化剂堵塞和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实现锅炉机组烟尘、SO2、NOx排放浓度不超过5 mg/Nm3(@O2=6%)、35 mg/Nm3(@O2=6%)、50 mg/Nm3(@O2=6%),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张晨[3](2018)在《基于LNG冷能氮膨胀制冷的空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耗量的日益增长,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成为补充国内天然气缺口的重要途径,但由于LNG采购与销售定价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进口 LNG购销价格严重倒挂。冷能利用对LNG接收站本身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不可忽视。随着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氧气和氮气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大大推动了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开发节能、高效的空气分离技术逐渐成为了空分行业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利用LNG冷能的低温空分工艺,对于降低液态空分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接收站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化工过程设计理论、最优化理论和改良的(?)分析方法,完成利用LNG冷能氮膨胀制冷的低温空分工艺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工艺中主要物流LNG与空气的物性分析,主要包括:不同条件下LNG气化过程的(?)值和冷量释放情况分析;氮气、氧气、空气基础物性及液化过程不同压力下的T-H曲线分析;精馏过程空气的相平衡分析;确定LNG冷能回收及空气液化分离过程的主要参数变化趋势,以此作为LNG冷能空分工艺设计及优化研究的基础。(2)对相变制冷、单级氮膨胀制冷、双级氮膨胀制冷、一级半氮膨胀制冷和膨胀前预冷的氮膨胀制五种制冷方式在不同的LNG气化压力下的制冷效果及耗能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变制冷适用于气化压力很低且对气化压力波动适应性较差的接收站。氮膨胀制冷方式的适应性较强,在不同的LNG气化压力下均有较好的制冷效果。并确定了不同LNG气化压力下本研究所需制冷深度的最优制冷方式。(3)基于大连LNG接收站的进料数据,优选膨胀前预冷的氮膨胀制冷方式,提出完整的LNG冷能氮膨胀制冷空分工艺,并利用HYSYS软件建立整体工艺的稳态模型,并对LNG入口参数、氮循环的循环压力与循环量和空气液化压力进行了参数分析。以能耗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完成参数优化,优化后整体工艺的单位液态产品能耗为0.4229kWh/kg,较同类实际工艺减少了 10.9%,说明该工艺有较好的节能效果。(4)为打破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找到工艺系统主要设备有效能损失的原因,引入了改良的(?)分析方法,将设备(?)损失按照可避免内源性、可避免外源性、不可避免内源性和不可避免外源性进行划分,建立各设备改良的(?)分析模型并利用线性回归简化计算过程。绘制氮循环系统的(?)流框图,建立系统整体的(?)分析模型,并提出基于改良(?)分析的优化方法。(5)基于改良(?)分析方法,对参数优化后的膨胀前预冷的氮膨胀制冷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和整体系统进行计算分析,找到引起设备(?)损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优化方案,对比各方案的单位液态产品能耗和系统(?)效率完成方案优选。优化方案的(?)效率较原方案提高了近30%,单位液态产品能耗减少了 6.6%,验证了基于改良(?)分析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对最优方案在LNG气化量、LNG气化压力波动时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工况变化时的参数调整方向,同时发现在各工况下,优选方案的性能均优于原工艺。

余凯[4](2012)在《用于肺癌筛查的呼出气体检测电子鼻仪器模块化设计》文中认为肺癌已被公认为因肿瘤致死的头号病因。通过人体呼出气体检测肺癌,是一种无创、无标记、快速、低成本的新型诊断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定制阵列的呼出气体检测电子鼻仪器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呼出气体中若干类具有肺癌特异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检测下限达到ppb水平。通过临床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仪器可以有效提高MOS-SAW复合传感器电子鼻系统在肺癌筛查应用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文首先介绍通过呼出气体检测人体疾病的成功案例,并总结近年来国际上通过呼吸诊断肺癌的仪器研究最新进展。其次,本文着重从该电子鼻的三个主要模块入手详细介绍仪器的研发工作。1.检测器模块:本文以对单个MOS传感器的气敏机理与数学模型的研究为基础,总结该类传感器的结构类型、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新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并介绍了传感器阵列的组成与气室设计。2.气路与电路模块:从气体富集材料的特性展开,介绍了作为呼出气体检测电子鼻气路核心的富集与解吸附单元,研究了电子鼻仪器的气路结构设计;与实现气路结构功能密不可分的是仪器电路结构,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传感器信号检测、气路部件的控制以及用户交互接口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电子鼻针对呼出气体分析的进样方案,总结了GC-MOS-SAW新型结构电子鼻的试验工作。3.嵌入式软件模块:本文研究了应用于电子鼻仪器的μC/OSⅡ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案,并从仿真平台与触控终端两个方面阐述电子鼻仪器的图形化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案。最后,本文介绍了对该电子鼻仪器的标定工作,以及在邵逸夫医院、浙一医院等大力支持下所开展的临床实验。实验采集并分析了47例肺癌患者和42例健康家属的呼出气体样本。通过融合MOS-SAW检测数据,对肺癌患者的检测灵敏度达到93.62%,特异性达到90.48%,基本满足应用于对肺癌患者临床诊断的需求,与网络应用相结合,有望成为一项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快速筛查的仪器技术。

胡学斌[5](2009)在《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中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污水产生量的增长和处理率的提高,污水厂污泥伴生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论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现污泥处理过程繁琐、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是造成污泥处理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认为开发一种融合污泥浓缩、污泥消化于一体的简易多功能污泥处理技术不仅可以简化污泥处理流程,而且可以解决污泥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技术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小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重庆市鸡冠石污水厂为试验现场、对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TISTD)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TISTD小试反应器为基础,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TISTD小试反应器进行流态分析和优化研究;根据流态相似原理进行TISTD中试反应器的设计和中试反应器流态特性研究;最后以重庆市鸡冠石污水厂二沉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按照中试规模对TISTD反应器的运行效能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①以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为基础,建立了TISTD反应器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对反应器进泥管、出水管、排泥管、内循环管、沼气循环管等构件进行网格加密、对近壁面进行网格细化的TISTD反应器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划分模式;确定了TISTD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建立了与TISTD反应器匹配的计算流体力学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为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TISTD小试装置的流场进行了模拟和优化,发现TISTD反应器小试装置存在外反应室进泥短流及内反应室循环不均匀等流态问题。论文针对TISTD反应器流态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改变进泥管的位置、在内外反应室隔板上部开设连通孔、调整上下连通孔的尺寸、将内循环管调整成为一个整体、调整内循环管出口高度、调整内循环管尺寸等。基于实现较为理想流态需要对反应器多部位进行调整的具体情况,论文还采用5因素4水平的L1 6( 45)正交试验方法、以计算流体动力学参数即流速方差加权平均值、总动能和平均湍流强度作为考核指标探寻了反应器各构件的最佳组合方式,为反应器中试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③论文根据流态模拟及优化结果进行了TISTD反应器中试装置的设计;并根据中试试验基地的情况,建立了TISTD中试试验系统。针对中试装置采用沼气回流搅拌方式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气体回流量对TISTD反应器内、外反应室流态的影响,发现:沼气气体回流量从0 L·min-1增加到12 L·min-1的过程中,反应器的流态从偏向活塞流到偏向混合流发展;当气体回流为12 L·min-1时,完全混合流态势最强;研究进一步发现泵入进样方式赋予了进泥一个不可忽略的初始速度,将对外反应室流态产生冲击,不利于污泥的浓缩;但是,泵回流污泥却有利于提高内反应室污泥的混合流态。④采用逐渐培养法成功启动了TISTD中试反应器。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35±2℃、投配率为10%的条件下,经过大约55天的启动运行,TISTD中试反应器内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启动运行期间未出现酸化现象。论文在分析厌氧体系中污泥基质降解进程时发现,在剩余污泥的两相厌氧消化中,污泥基质释放的NH3对维持反应器pH、碱度以及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⑤论文进一步研究了TISTD中试反应器的处理效能。发现在污泥投配率为24%、温度3335℃时,污泥的产气率最高,可以达到340L/KgVSS,产气中CH4含量大于60%。经过TISTD中试反应器处理的污泥VS/TS下降了22%左右,处理后污泥的有机质含量极低,约21%,含水率约90%,污泥体积仅为原污泥1/10,污泥的浓缩消化效果明显。⑥论文初步研究了反应器温度对污泥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维持在3335℃时,反应器运行良好,产气量约300L/d;当反应器温度下降到32℃,产气量开始有明显下降,降幅达1/3;当反应器内温度下降到30℃,产气量急剧下降,降幅超过2/3;一旦反应器温度低于28℃后,产气过程基本停止。论文还对反应器的运行能耗进行了分析,发现反应器耗能与生污泥温度直接相关,当生污泥温度高于25℃时,能耗约15 Kwh/m3左右;当生污泥温度低于18℃时,能耗将超过40 Kwh/m3。⑦论文最后对TISTD反应器有机物去除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基于米-门公式,采用试验数据求定了中试反应器有机物的降解动力学参数K s、νmax。通过对不同投配率下有机物降解速率与产甲烷速率关系的研究,得到TISTD反应器的甲烷产率系数y=0.3614mL/mg,该值与理论值0.35 mL/mg接近,说明该研究得到的中试装置设计合理,运行状态良好。研究成果为TISTD反应器的工程设计、启动和运行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对推动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技术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徐徜徉[6](2005)在《膜分离与变压吸附集成制取高浓度氧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同属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膜分离法(MS)和变压吸附法(PSA)由于其原理上的不同而各有优缺点。单用上述任何方法都难于较经济的从空气中制取浓度大于99.5%以上的高浓度氧。本论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制氧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变压吸附技术集成制取高浓度氧(>99.5%)的工艺。受限于所用的PSA 吸附剂氧氩分离性能低,尽管采用MS-PSA 集成过程仍无法获得高浓度产品气,但选用高渗透性膜时,MS-PSA 工艺在制取较低浓度氧方面有一定的经济性。采用PSA-MS 的联合过程可制取高浓度氧,如采用PSA-MS-MS 工艺,但氧回收率很低,仅为1.02%。不适合实际应用。用PSA 过程与连续膜柱(CMC)过程集成使用,不仅可显着提高氧气回收率,并且能获得任意高浓度的氧气,但回收率和氧浓度的提高是以增大膜面积和回流气压缩功为代价的。与其他制高浓度氧工艺比较,PSA-CMC 工艺制氧成本低,且低于市场上瓶装医用氧价格。其生产成本虽然高于大型深冷装置制氧成本,但具备规模小,可移动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尽管单纯用CMC 工艺也能从空气中制得高浓度氧,但所需膜面积和回流气压缩功过高,无实际应用价值。

杨锋,林贵平,袁修干[7](2002)在《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把吸附床看作由n个等体积的混合池串联而成 ,可将筛床的控制方程转化为容易求解的常微分方程 ,考虑了筛床内压力的变化以及吸附热引起的亨利系数的变化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机载分子筛氧浓缩器的非等温吸附数学模型 ,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 .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 ,反映了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孙承华[8](2003)在《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料酒精产业是我国正在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本文对我国燃料酒精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是一项崭新的研究。 首先,本文分析论证了燃料酒精产业的性质,提出了燃料酒精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和幼稚产业;分析了燃料酒精产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和对环保的改良作用,明确了燃料酒精产业的产业地位,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对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影响,论证了燃料酒精产业的发展前景,得出了对该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借鉴和启示的结论。 其次,本文重点对燃料酒精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燃料酒精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提出燃料酒精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垄断竞争性的产业,分析了燃料酒精产业链的前向连接和后向连接的形式与特点,对不同连接形式进行了比较,对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燃料酒精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评价模型。根据产业布局理论与原则,分析燃料酒精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原料供应区域分布及产品的销售市场分布特点,应用产销不平衡运输的数学模型,借助计算软件Matlab中的Linprog优化方法,给出燃料酒精产业布局模式定量分析模型,并设计了原料分布图、销售网络图及产业布局图。通过对燃料酒精生产工艺技术及其特点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燃料酒精生产技术工艺的创新途径及产业的“科技链”发展模式。分析了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结构的特点,提出我国燃料酒精产业以石油企业为龙头、酒精企业参与、政府扶持、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的投资组合模式。分析燃料酒精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企业的经济规模,并结合吉林燃料酒精项目,对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燃料酒精产业发展在效益上可行性的结论。 最后,本文对国外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发展燃料酒精产业的组织政策、布局政策、技术发展政策、财税政策及相关立法,对我国制定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锋,林贵平[9](2002)在《机载分子筛产氧器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介绍了机载分子筛产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吸附的基本理论 ,建立了机载分子筛产氧器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筛床内的传热传质和压力的变化以及吸附热引起的享利系数的变化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吸附床采用了串联混合池模型 ,吸附平衡量的计算采用线性吸附等温理论。用所建模型对机载分子筛产氧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吸附式制冷相关理论
        1.2.1 吸附现象
        1.2.2 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
        1.2.3 吸附热
        1.2.4 平衡吸附与吸附速率
    1.3 吸附式制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吸附工质对的研究
        1.3.2 吸附床的研究
        1.3.3 吸附循环方式的研究
        1.3.4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实验研究
    2.1 吸附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2.2.2 吸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实验研究
        2.3.1 系统的性能指标
        2.3.2 数据采集
    2.4 实验方案
        2.4.1 实验方法
        2.4.2 实验工作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3.1 系统的循环过程
        3.1.1 温度与压力的变化
        3.1.2 加热量与制冷量的变化
    3.2 回热时间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影响
    3.3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3.3.1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效应分析
        3.3.2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主次效应分析
        3.3.3 四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 与其他学者研究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翅式吸附床传热性能模拟分析
    4.1 管翅式吸附床概述
    4.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4.2.1 CFD概述
        4.2.2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过程
        4.2.3 数值模拟方法及分类
        4.2.4 有限体积的求解方法
    4.3 管翅式吸附床物理模型
    4.4 吸附床的数学模型
        4.4.1 数学模型的假设
        4.4.2 控制方程
        4.4.3 传热性能评价方法
        4.4.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4.4.5 计算求解方法和模型验证
    4.5 计算结果分析
        4.5.1 吸附床的均温性能模拟
        4.5.2 各参数对吸附床传热影响分析
        4.5.3 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2)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中国能源消费及电力生产结构
        1.1.2 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现状
        1.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性
    1.2 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1.2.1 高硫/高碱煤对低NO_x排放的影响
        1.2.2 高硫/高碱煤对低氮改造后水冷壁腐蚀结渣的影响
        1.2.3 现有低NO_x燃烧技术不足与问题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1.3.1 飞灰及大颗粒灰对SCR系统的影响
        1.3.2 碱金属对SCR系统的影响
        1.3.3 硫分对SCR系统的影响
        1.3.4 现有脱硝技术不足
    1.4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1.4.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4.2 高硫煤湿法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1.4.3 问题的提出
    1.5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内容
2 高硫/高碱煤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研究
        2.2.1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2.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2.3 贴壁风系统实验研究
        2.3.1 近水冷壁区域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2.3.2 贴壁风系统运行效果
    2.4 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方案
    2.5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高硫/高碱煤切圆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3.2.1 实验系统
        3.2.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3.2.3 试验条件
        3.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3.3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3.3.1 实验系统
        3.3.2 实验条件及内容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技术方案
    3.5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高碱煤烟气脱硝关键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飞灰特性分析
        4.2.1 测量仪器
        4.2.2 结果分析
    4.3 高碱煤脱硝技术研究
        4.3.1 防堵灰技术研究
        4.3.2 脱硝系统流场优化研究
        4.3.3 抗碱金属中毒催化剂选型研究
    4.4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4.4.1 防堵灰技术方案
        4.4.2 均流场导流板技术方案
        4.4.3 催化剂选型技术方案
    4.5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工业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高硫煤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高硫煤烟气SO_2脱除强化分析研究
    5.3 高效脱硫中试实验研究
        5.3.1 脱硫试验台设计技术方案
        5.3.2 中试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5.4 高效脱硫技术超低排放工业验证
        5.4.1 工程概况
        5.4.2 某电厂60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高硫/高碱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示范及应用
    6.1 某660MW燃用高碱煤的机组示范工程
        6.1.1 示范工程系统描述
        6.1.2 煤质参数
        6.1.3 机组运行效果
    6.2 某300MW环保岛BOT超低排放示范工程
        6.2.1 燃烧器设计方案
        6.2.2 脱硫系统设计方案
        6.2.3 项目改造前设计条件
        6.2.4 项目改造后性能试验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基于LNG冷能氮膨胀制冷的空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分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LNG冷能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LNG冷能用于空分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改良(?)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LNG与空气物性分析
    2.1 状态方程选择
    2.2 LNG物性分析
        2.2.1 LNG组成
        2.2.2 LNG一般物性计算模型
        2.2.3 LNG(?)值计算方法
        2.2.4 LNG(?)值影响因素分析
        2.2.5 LNG气化过程的冷量分析
        2.2.6 LNG气化过程温熵关系分析
    2.3 空气物性分析
        2.3.1 空气的组成
        2.3.2 氮气的基本物性
        2.3.3 氧气的基本物性
        2.3.4 空气的基本物性
        2.3.5 空气精馏过程的相平衡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LNG冷能空分工艺的制冷方式研究
    3.1 相变制冷
    3.2 氮膨胀制冷
        3.2.1 单级氮膨胀制冷
        3.2.2 双级氮膨胀制冷
        3.2.3 一级半氮膨胀制冷
        3.2.4 膨胀前预冷的氮膨胀制冷
    3.3 制冷方式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NG冷能氮膨胀制冷空分工艺参数优化
    4.1 大连LNG接收站简介
    4.2 氮膨胀制冷空分工艺流程模拟
        4.2.1 工艺提出
        4.2.2 流程模拟
    4.3 主要参数分析
        4.3.1 LNG入口参数
        4.3.2 氮循环参数
        4.3.3 空气液化压力
    4.4 系统参数优化
        4.4.1 优化模型的建立
        4.4.2 优化步骤
        4.4.3 优化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氮膨胀制冷系统改良(?)分析模型及优化方法
    5.1 传统(?)分析模型
        5.1.1 方法简述
        5.1.2 (?)分析评价准则
        5.1.3 基础模型分类
        5.1.4 氮膨胀制冷系统的分析模型
        5.1.5 设备的传统(?)分析模型
    5.2 改良的(?)分析方法
        5.2.1 方法简述
        5.2.2 (?)损失的划分
    5.3 设备的改良(?)分析模型
        5.3.1 设备可避免/不可避免(?)损失的分析模型
        5.3.2 设备内源性/外源性(?)损失的分析模型
        5.3.3 设备整体的改良(?)分析计算模型
    5.4 基于改良(?)分析的工艺优化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改良(?)分析方法的氮膨胀制冷系统优化
    6.1 氮膨胀制冷系统与设备的(?)损分析
        6.1.1 传统的(?)分析
        6.1.2 设备避免/不可避免(?)损失
        6.1.3 设备内源/外源性(?)损失
        6.1.4 设备改良的(?)分析结果
        6.1.5 设备各类型(?)损失分布及分析
    6.2 基于改良(?)分析结果的结构优化
        6.2.1 确定优化方向
        6.2.2 优化方案提出
    6.3 方案模拟及优选
        6.3.1 各优化方案的模拟计算
        6.3.2 方案优选
    6.4 最优方案的适应性分析
        6.4.1 LNG气化压力的适应性分析
        6.4.2 LNG气化量适应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主要设备内源性(?)损失计算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用于肺癌筛查的呼出气体检测电子鼻仪器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其呼气检测仪器
    1.2 支气管哮喘及其呼气检测仪器
    1.3 肺癌与肺癌检测仪器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感器阵列与气室模块设计
    2.1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2.1.1 传感器的气敏机理与数学模型
        2.1.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及其计算
        2.1.3 传感器的结构类型与封装
        2.1.4 平面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及其应用
    2.2 阵列式检测器的设计
        2.2.1 气体传感器阵列
        2.2.2 气室模块设计
第三章 气路、电路与进样系统设计
    3.1 气路模块设计
        3.1.1 气体富集材料
        3.1.2 气路的流量控制
        3.1.3 富集与解吸附单元
        3.1.4 电子鼻的气路结构设计
    3.2 测量及控制电路模块设计
        3.2.1 传感器信号检测模块
        3.2.2 对气路部件的控制电路设计
        3.2.3 仪器用户交互接口设计
    3.3 电子鼻仪器的进样设计
        3.3.1 恒温单级脱附进样
        3.3.2 程序升温逐级脱附进样
    3.4 GC-MOS-SAW新型电子鼻仪器的探索
        3.4.1 采用毛细管分离技术的GC-MOS结构设计
        3.4.2 新型电子鼻检测器MOS-SAW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 电子鼻仪器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4.1 基于μC/OSⅡ的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案
        4.1.1 嵌入式程序的任务概述
        4.1.2 嵌入式程序的任务与同步
    4.2 电子鼻嵌入式GUI的设计方案
        4.2.1 基于Micrium仿真平台的GUI设计
        4.2.2 基于液晶触控模块的GUI设计
    4.3 电子鼻仪器与PC端软件的通讯
        4.3.1 PC端软件对电子鼻仪器的参数配置
        4.3.2 电子鼻仪器向PC端软件的信号发送
第五章 电子鼻仪器的标定与临床实验
    5.1 电子鼻仪器的标定
        5.1.1 标定实验的条件
        5.1.2 标定实验的结果
    5.2 临实验方案
        5.2.1 临床样本的筛选与采集方法
        5.2.2 临床样本的电子鼻实验
        5.2.3 网络电子鼻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5)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污泥处理技术概述
        1.2.1 污泥浓缩
        1.2.2 污泥稳定化
        1.2.3 污泥脱水与干化
        1.2.4 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
    1.3 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
        1.3.1 厌氧消化工艺类型
        1.3.2 厌氧反应器技术发展历程
        1.3.3 典型的新型厌氧反应器
    1.4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技术
        1.4.1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1.4.2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技术原理
        1.4.3 前期研究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5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主要研究方法
        1.5.4 课题来源
2 TISTD 小试反应器的流态分析及优化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基本理论与方法
        2.1.1 概述
        2.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控制方程
        2.1.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求解过程
        2.1.4 FLUENT 软件简介
    2.2 TISTD 反应器计算模型的建立
        2.2.1 物理模型
        2.2.2 网格划分
        2.2.3 计算模型
        2.2.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3 TISTD 反应器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2.3.1 结果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2.3.2 y 方向上等值面流动矢量图及分析
        2.3.3 x 方向上等值面流动矢量图及分析
        2.3.4 z 方向上等值面流动矢量图及分析
        2.3.5 内部数据分析
    2.4 TISTD 反应器流态优化分析
        2.4.1 针对流态提出的改进意见
        2.4.2 TISTD 反应器流态优化正交试验设计
        2.4.3 等值面上流速方差加权平均值分析
        2.4.4 等值面上总动能分析
        2.4.5 等值面上湍流强度分析
    2.5 TISTD 反应器细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2.6 本章小结
3 TISTD 反应器中试装置设计及流态特性研究
    3.1 TISTD 反应器中试装置设计
        3.1.1 TISTD 反应器主体构造
        3.1.2 TISTD 中试试验系统
    3.2 中试反应器流态特性研究
        3.2.1 流态模型及液龄分布函数
        3.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反应器的运行效能研究
    4.1 试验背景
        4.1.1 试验场地
        4.1.2 中试试验流程
        4.1.3 试验内容及试验计划
        4.1.4 试验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4.1.5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4.2 反应器的启动及启动效果
        4.2.1 启动方式的选择
        4.2.2 启动过程
        4.2.3 启动阶段试验结果
    4.3 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
        4.3.1 容积负荷
        4.3.2 含水率
        4.3.3 产气量
        4.3.4 VS/TS
        4.3.5 出水SS
        4.3.6 辅酶F420
    4.4 试验结果分析
        4.4.1 投配率对处理效能的影响
        4.4.2 剩余污泥与初沉污泥混合处理效能分析
        4.4.3 温度对产气量的影响
        4.4.4 pH 值、碱度和VFA 对处理效能的影响
        4.4.5 污泥浓缩消化上清液的TN
        4.4.6 出水TP 的释放情况
        4.4.7 能耗分析
        4.4.8 生物相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
    5.1 基质降解动力学
        5.1.1 模型的推导
        5.1.2 动力学参数推求
    5.2 产甲烷速率与基质降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主研的科研项目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6)膜分离与变压吸附集成制取高浓度氧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非低温法空气分离制氧技术简述
        1.1.1 MS法富氧技术原理、特点、发展及应用
        1.1.1.1 MS法富氧技术原理及特点
        1.1.1.2 MS法富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1.2 变压吸附(PSA)法制氧技术原理、特点、发展及应用
        1.1.2.1 PSA原理及特点
        1.1.2.2 PSA制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 MS与PSA集成技术制氧的应用
    1.3 论文选题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测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装置的建立与测试
        2.3.1 膜分离器的制备及评价
        2.3.1.1 膜分离器的制备
        2.3.1.2 膜分离器纯气渗透性能测试
        2.3.1.3 膜分离器富氧性能测试
        2.3.2 PSA制氧装置的制备及评价
        2.3.2.1 PSA制氧装置的制备
        2.3.2.2 PSA制氧机富氧性能测试
        2.3.3 MS 与PSA集成制氧流程
        2.3.3.1 PSA-MS富氧流程
        2.3.3.2 MS-PSA富氧流程
        2.3.3.3 PSA-CMC 富氧流程模拟
第三章 MS 与PSA 集成的理论分析及经济性评估
    3.1 MS 渗透性能的研究
        3.1.1 中空纤维膜纯气渗透性能
        3.1.2 卷式膜纯气渗透性能
        3.1.3 膜分离器的选择
        3.1.4 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空气富氧性能
    3.2 PSA制氧机富氧性能的研究
        3.2.1 切换时间对产品气浓度的影响
        3.2.2 产气流量对产品气浓度的影响
    3.3 MS与PSA集成制氧流程的研究
        3.3.1 MS-PSA 流程讨论
        3.3.2 PSA-MS-MS流程研究
        3.3.3 MS 与PSA集成制氧流程讨论与优化
        3.3.3.1 尾气回流PSA-MS-MS工艺讨论
        3.3.3.2 PSA-CMC 流程模拟研究
        3.3.3.3 CMC 与PSA-CMC 制氧比较
    3.4 几种制氧方法的经济性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用于CMC模拟计算的Mathematica计算程序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模型
    1.1 筛床模型
        1) 压力变化方程
        2) 吸附平衡关系式
        3) 吸附动力学方程
        4) 参数变化方程
        5) 质量守恒方程
        6) 能量守恒方程
        7) 初始条件
    1.2 阀门及冲洗定径孔模型
    1.3 稳压罐模型
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3 结 论

(8)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1.1.2 论文写作的意义
    1.2 国际国内燃料酒精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燃料酒精产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1.2.2 燃料酒精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燃料酒精产业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与内容结构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与内容结构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写作的创新之处
    1.4 相关理论综述
        1.4.1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1.4.2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1.4.3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1.4.5 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第2章 燃料酒精的产业性质与地位及产业前景分析
    2.1 燃料酒精的产业性质分析
        2.1.1 燃料酒精产业概述
        2.1.2 燃料酒精的产业性质
    2.2 燃料酒精的产业地位分析
        2.2.1 燃料酒精产业对能源经济的保障作用分析
        2.2.2 燃料酒精产业对农业推动作用分析
        2.2.3 燃料酒精产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分析
    2.3 燃料酒精产业前景分析
        2.3.1 燃料酒精产业发展前景影响要素分析
        2.3.2 燃料酒精产业的市场预测
        2.3.3 加入WTO对我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2.3.4 燃料酒精产业发展前景的综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酒精产业的组织模式研究
    3.1 燃料酒精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分析
        3.1.1 燃料酒精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3.1.2 燃料酒精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3.2 燃料酒精产业的组织联结模式研究
        3.2.1 燃料酒精产业链的后向联结模式
        3.2.2 燃料酒精产业链的前向联结模式
        3.2.3 燃料酒精产业链的后向与前向组织模式比较
    3.3 燃料酒精产业的组织模式-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
        3.3.1 燃料酒精产业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原则
        3.3.2 燃料酒精产业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燃料酒精产业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模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酒精产业布局模式研究
    4.1 燃料酒精产业布局的原则
    4.2 燃料酒精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4.2.2 燃料酒精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燃料酒精产业的布局模式分析与选择
        4.3.1 就原料分布的产业布局模式分析
        4.3.2 就市场分布的产业布局模式分析
        4.3.3 我国食用酒精企业产量及分布状况对燃料产业布局的影响
        4.3.4 燃料酒精产业布局模式产销不平衡运输模型及产业布局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料酒精产业的技术发展模式研究
    5.1 燃料酒精生产的技术工艺选择
        5.1.1 燃料酒精生产的基本技术原理与工艺方法
        5.1.2 燃料酒精生产的技术工艺方法及其比较与选择
    5.2 燃料酒精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
        5.2.1 我国燃料酒精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5.2.2 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
        5.2.3 燃料酒精产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
        5.2.4 燃料酒精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
    5.3 燃料酒精产业的科技链组织模式
        5.3.1 燃料酒精产业与关联产业的科技关联分析
        5.3.2 燃料酒精产业科技链组织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燃料酒精产业投资模式与市场绩效研究
    6.1 燃料酒精产业的投资模式研究
        6.1.1 燃料酒精产业的投资结构
        6.1.2 燃料酒精产业投资方式
        6.1.3 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的组合模式
    6.2 燃料酒精产业投资规模分析
        6.2.1 燃料酒精生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分析
        6.2.2 燃料酒精产业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规模分析及企业规模选择
    6.3 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的市场绩效分析
        6.3.1 美国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的市场绩效分析
        6.3.2 我国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的企业效益分析
        6.3.3 燃料酒精产业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及实证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燃料酒精产业政策研究
    7.1 国外燃料酒精产业的政策法规状况
        7.1.1 巴西燃料酒精产业的政策法规状况
        7.1.2 美国燃料酒精产业的政策法规状况
    7.2 推进我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2.1 完善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组织政策
        7.2.2 推进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政策
        7.2.3 进一步完善和推行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7.2.4 制定燃料酒精产业技术发展政策
        7.2.5 制定燃料酒精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A
附录B

四、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D]. 惠庆玲.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凤君. 浙江大学, 2020(07)
  • [3]基于LNG冷能氮膨胀制冷的空分工艺优化研究[D]. 张晨.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4]用于肺癌筛查的呼出气体检测电子鼻仪器模块化设计[D]. 余凯. 浙江大学, 2012(07)
  • [5]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中试研究[D]. 胡学斌. 重庆大学, 2009(10)
  • [6]膜分离与变压吸附集成制取高浓度氧气的研究[D]. 徐徜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5(08)
  • [7]分子筛氧浓缩器的串联混合池计算模型[J]. 杨锋,林贵平,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06)
  • [8]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D]. 孙承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04)
  • [9]机载分子筛产氧器的数值模拟[J]. 杨锋,林贵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2(01)

标签:;  ;  ;  ;  ;  

分子筛制氧机串联混合罐计算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