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对体吸虫论文_邹圣红,邓华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鸭对体吸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虫,生活史,吸盘,尾蚴,寄生物,成虫,虫卵。

鸭对体吸虫论文文献综述

邹圣红,邓华成[1](2013)在《鸭对体吸虫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鸭是对体吸虫的终末宿主,对体吸虫是寄生在鸭肝脏的一种大型寄生虫,长度为10~15mm,宽度为0.6~1mm,潜伏期为8~12d,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对养鸭业的危害较大。该病在我县首次暴发,现予报告。主诉:蛋鸭基地现存栏蛋鸭11 860羽,为9个月龄大小的成鸭,2012年4月4日晚开始发病,发病的有680羽左右,死亡了563羽。主要表现为食(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杨光友[2](2003)在《鸭对体吸虫形态、生物学、致病性及分子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鸭对体吸虫是我国各地家鸭体内的常见吸虫,对养鸭业有一定的危害性。本研究通过对鸭对体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的人工感染试验,完成了鸭对体吸虫的生活史、尾蚴的生态生物学、雷蚴与尾蚴及不同日龄虫体的体被超微结构、对家鸭的致病性、鸭对体吸虫与台湾次睾吸虫的RAPD分析以及芬苯咪唑与吡喹酮对家鸭人工感染鸭对体吸虫的驱除试验研究。 1 鸭对体吸虫生活史研究 鸭对体吸虫的生活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及成虫阶段。在水温17℃~23℃,赤豆螺食入鸭对体吸虫虫卵后,经60天螺体内开始逸出尾蚴,尾蚴可在麦穗鱼、鲤鱼、鲫鱼、中华螃鮍、子棱栉鰕虎鱼、青鳉、黄鳝、泥鳅及日本林蛙、美国青蛙和大蟾蜍中华亚种的蝌蚪体内形成囊蚴,囊蚴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30天以上才能具有感染能力,鸭对体吸虫在鸭体内经20天发育成熟。因此,鸭对体吸虫完成一个生活世代的发育至少需要110天以上。 2 鸭对体吸虫尾蚴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鸭对体吸虫阳性螺在4月初水温上升至20℃时开始有尾蚴逸出,7-8月份为尾蚴逸出的高峰期,至10月底当水温下降至15℃以下时鸭对体吸虫尾蚴停止从阳性螺体内逸出。刚从阳性螺体内逸出的尾蚴很活泼,在水中作跳跃式或以尾部的剧烈摇摆而作螺旋状运动,每活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尾蚴在水中静止时呈弯月状或烟斗状弯曲,体部向下,尾部向上,尾蚴附着在试管壁上或静止在水中让身体自由下沉,当水体受振动时,尾蚴又立即活动起来。尾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向光性。在一个日周期变化中,尾蚴主要在早上7点至晚上19点这12个小时的时间内逸出,而从晚上19点至次日早晨7点钟这段时间内很少有尾蚴逸出。在水体自然变温(22.7-30℃)条件下经对4只鸭对体吸虫阳性螺在早上7点至晚上19点这12个小时内不同时间段中尾蚴逸出情况进行了连续8天的测定,在每天的7-19点范围内鸭对体吸虫阳性螺体内均有尾蚴逸出,但以9-11点逸出的尾蚴最多(平均180.54条),11-15点仍有较多的尾蚴逸出。在22.7-25.7℃范围内,每只阳性螺体内平均逸出的鸭对体吸虫尾蚴数差异很大(445.2-1152条),当水温上升到28-30℃时每只阳性螺体内逸出的尾蚴数似无明显增加。白天对阳性螺作遮光处理和晚上进行人工光照对尾蝴从阳性螺体内的逸出没有明显的影响。将鸭对体吸虫尾蝴放在4℃条件下,尾蝴渐停止活动并沉入试管底部但当水温升高时又可活动起来,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83.72%、68.62%、53.66%,120小时后尾蝴仍有25.93%的存活率。在自然变温(23一26℃)条件下,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88.57%、82.22%及57.89%,至96小时仍有10.42%的存活率。而在恒温30℃时,尾蝴在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9.47%、47.27%及13.33%。鸭对体吸虫尾蝴在PH值为4、10、12的环境条件下10分钟后尾蝴全部死亡;在PH值为8的水体中,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69.76%、48.00%、31.92%;在pH值为6.5的水体中,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86.21%、52.78%、12.50%,96小时后尾蜘全部死亡;而在PH值为7.2的水体中,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51.28%、37.50%及25.00%,至120小时后尾蝴全部死亡。鸭对体吸虫尾拗感染鱼后在鱼体的头部、躯干背部、躯干腹部及尾部均查到囊蝴,其中以躯干背部寄生的囊蝴最多(占44.14%),躯干腹部次之(占29.42%)3雷勤、尾勤及不同日龄虫体的体被超微结构 雷拗鸭对体吸虫的成熟雷蝴呈长囊袋状,内含多个大小不等的胚细胞团。口呈圆形位于虫体头部的顶端,口孔周围未见有乳突分布。雷蝴缺乏围领及附肢状运动器(或称肌肉足、足突)。在雷蝴的前1/5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圆丘型乳突。在低倍(2o00x)下观察,雷蝴的体表呈纵行或斜行的条索状,在中、高倍(5000一1000ox)下观察时雷蝴的整个体表为绒毛样构造,其中以中部及后部最为发达。在雷蝴的中部及后部体表上亦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微孔。鸭对体吸虫雷蝴体表绒毛样构造可能也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关。本次观察12条鸭对体吸虫的成熟雷蝴,均未观察到产孔,这可能与产孔在尾蝴未逸出时处于紧闭状态有关。 尾勤鸭对体吸虫尾蜘呈鳅蚌状,尾蜘由体部和尾部组成。口吸盘呈圆形或类圆形,位于虫体前端,口吸盘唇部不光滑,其上着生有短而基部较粗的尖刀形棘,棘的尖端指向口孔的外侧。口吸盘的唇部及口孔内壁上未见有乳突分布。在口吸盘的背部两侧可见穿刺腺的开口,腺管开口的排列方式为“3十4+4十3”。腹吸盘较小,呈圆形或类圆形,腹吸盘上不规则地分布有尖刀形的小棘。尾蝴由皮层隆起的横行峭所环绕,晴上覆盖有呈圆形或不正形的结节,结节上可见点状小突起。尾蝴体部背面的前部着生有呈环行规则排列的尖刀形小棘,棘的尖端指向尾蝴后端,而背面的中部及后部着生的棘较发达,棘长而锋利,排列不规则。尾拗体部的背面还可见散在分布的具长纤毛乳突6一n个,具短纤毛的乳突3一5个。尾蝴体部的腹面皮层皱裳间不规(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杨光友,赖为民[3](1998)在《鸭对体吸虫生活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鸭对体吸虫在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鱼类)及终末宿主(鸭)体内的发育过程。经人工感染实验,有8种鱼类及3种蛙类的蝌蚪可充当此虫种的第二中间宿主。在水温17℃~23℃,鸭对体吸虫完成一个生活世代的发育至少需110d,其中赤豆螺体内需60d,鱼体内30d,鸭体内20d。(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姜永庄,贺业忠,张翠华,刘伟,韩晓辉[4](1996)在《尚志市发现鸭对体吸虫》一文中研究指出尚志市发现鸭对体吸虫姜永庄,贺业忠,张翠华,刘伟,韩晓辉(尚志市畜牧局.尚志.150601)(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1996年1月进行我市鸭寄生蠕虫区系调查中,发现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anatis)。1发现经过及虫体鉴定从我市河东乡北兴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1996年11期)

杨锡林,张宏伟,韩晓辉,刘伟,邹洪波[5](1996)在《鸭对体吸虫在双城市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鸭对体吸虫为我省少见虫种,我们于1995年检查21只鸭,在1只鸭体肝脏胆管中发现3条吸虫,鉴定为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anatis)。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动物(鸭)来自双城市水泉乡,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检查,采集的吸虫用70%酒精固定,用盐酸卡红染色法染色,然后镜检观察其形态,并测重虫体、吸盘、咽、食道、睾丸、卵巢、受精囊等器官以及虫卵的大小,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到种,并绘出形态图。 2 形态学特征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测量,其形态学特征如下:虫体呈狭长叶状,后部尖细。虫体长15.56mm(12.08~17.34 mm),宽0.95 mm(0.70~1.184 mm)。体表具有很小的细刺,分布稀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1996年05期)

樊培方[6](1990)在《鸭对体吸虫成虫和卵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鸭对体吸虫成虫和虫卵扫描电镜观察:成虫腹吸盘及其周周有许多纤毛球型乳突,背腹面体表无棘、皮层均呈网状海绵样构造。虫卵平均为29.99×16.93μm,卵盖直径7.24~8.28μm,卵壳表面布满膜样隆起,末端有结节样突起。文中对鸭对体吸虫、华枝睾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的致病力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上海农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周望兴,蔡晟亮[7](1984)在《宁夏家鸭对体吸虫的形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983年秋,我们在宁夏黄灌区进行家鸭寄生蠕虫的调查时,自石嘴山、平罗、贺兰、永宁、银川、灵武、吴忠、青铜峡、中宁和中卫十县市家鸭的胆管中采得大型吸虫135条,童虫约1/5,其感染率为63.6%(28/44)。感染强度1一14条。后将部分虫体染色、(本文来源于《宁夏农学院学报》期刊1984年01期)

鸭对体吸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鸭对体吸虫是我国各地家鸭体内的常见吸虫,对养鸭业有一定的危害性。本研究通过对鸭对体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的人工感染试验,完成了鸭对体吸虫的生活史、尾蚴的生态生物学、雷蚴与尾蚴及不同日龄虫体的体被超微结构、对家鸭的致病性、鸭对体吸虫与台湾次睾吸虫的RAPD分析以及芬苯咪唑与吡喹酮对家鸭人工感染鸭对体吸虫的驱除试验研究。 1 鸭对体吸虫生活史研究 鸭对体吸虫的生活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及成虫阶段。在水温17℃~23℃,赤豆螺食入鸭对体吸虫虫卵后,经60天螺体内开始逸出尾蚴,尾蚴可在麦穗鱼、鲤鱼、鲫鱼、中华螃鮍、子棱栉鰕虎鱼、青鳉、黄鳝、泥鳅及日本林蛙、美国青蛙和大蟾蜍中华亚种的蝌蚪体内形成囊蚴,囊蚴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30天以上才能具有感染能力,鸭对体吸虫在鸭体内经20天发育成熟。因此,鸭对体吸虫完成一个生活世代的发育至少需要110天以上。 2 鸭对体吸虫尾蚴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鸭对体吸虫阳性螺在4月初水温上升至20℃时开始有尾蚴逸出,7-8月份为尾蚴逸出的高峰期,至10月底当水温下降至15℃以下时鸭对体吸虫尾蚴停止从阳性螺体内逸出。刚从阳性螺体内逸出的尾蚴很活泼,在水中作跳跃式或以尾部的剧烈摇摆而作螺旋状运动,每活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尾蚴在水中静止时呈弯月状或烟斗状弯曲,体部向下,尾部向上,尾蚴附着在试管壁上或静止在水中让身体自由下沉,当水体受振动时,尾蚴又立即活动起来。尾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向光性。在一个日周期变化中,尾蚴主要在早上7点至晚上19点这12个小时的时间内逸出,而从晚上19点至次日早晨7点钟这段时间内很少有尾蚴逸出。在水体自然变温(22.7-30℃)条件下经对4只鸭对体吸虫阳性螺在早上7点至晚上19点这12个小时内不同时间段中尾蚴逸出情况进行了连续8天的测定,在每天的7-19点范围内鸭对体吸虫阳性螺体内均有尾蚴逸出,但以9-11点逸出的尾蚴最多(平均180.54条),11-15点仍有较多的尾蚴逸出。在22.7-25.7℃范围内,每只阳性螺体内平均逸出的鸭对体吸虫尾蚴数差异很大(445.2-1152条),当水温上升到28-30℃时每只阳性螺体内逸出的尾蚴数似无明显增加。白天对阳性螺作遮光处理和晚上进行人工光照对尾蝴从阳性螺体内的逸出没有明显的影响。将鸭对体吸虫尾蝴放在4℃条件下,尾蝴渐停止活动并沉入试管底部但当水温升高时又可活动起来,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83.72%、68.62%、53.66%,120小时后尾蝴仍有25.93%的存活率。在自然变温(23一26℃)条件下,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88.57%、82.22%及57.89%,至96小时仍有10.42%的存活率。而在恒温30℃时,尾蝴在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9.47%、47.27%及13.33%。鸭对体吸虫尾蝴在PH值为4、10、12的环境条件下10分钟后尾蝴全部死亡;在PH值为8的水体中,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69.76%、48.00%、31.92%;在pH值为6.5的水体中,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86.21%、52.78%、12.50%,96小时后尾蜘全部死亡;而在PH值为7.2的水体中,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后尾蝴的存活率分别为51.28%、37.50%及25.00%,至120小时后尾蝴全部死亡。鸭对体吸虫尾拗感染鱼后在鱼体的头部、躯干背部、躯干腹部及尾部均查到囊蝴,其中以躯干背部寄生的囊蝴最多(占44.14%),躯干腹部次之(占29.42%)3雷勤、尾勤及不同日龄虫体的体被超微结构 雷拗鸭对体吸虫的成熟雷蝴呈长囊袋状,内含多个大小不等的胚细胞团。口呈圆形位于虫体头部的顶端,口孔周围未见有乳突分布。雷蝴缺乏围领及附肢状运动器(或称肌肉足、足突)。在雷蝴的前1/5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圆丘型乳突。在低倍(2o00x)下观察,雷蝴的体表呈纵行或斜行的条索状,在中、高倍(5000一1000ox)下观察时雷蝴的整个体表为绒毛样构造,其中以中部及后部最为发达。在雷蝴的中部及后部体表上亦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微孔。鸭对体吸虫雷蝴体表绒毛样构造可能也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关。本次观察12条鸭对体吸虫的成熟雷蝴,均未观察到产孔,这可能与产孔在尾蝴未逸出时处于紧闭状态有关。 尾勤鸭对体吸虫尾蜘呈鳅蚌状,尾蜘由体部和尾部组成。口吸盘呈圆形或类圆形,位于虫体前端,口吸盘唇部不光滑,其上着生有短而基部较粗的尖刀形棘,棘的尖端指向口孔的外侧。口吸盘的唇部及口孔内壁上未见有乳突分布。在口吸盘的背部两侧可见穿刺腺的开口,腺管开口的排列方式为“3十4+4十3”。腹吸盘较小,呈圆形或类圆形,腹吸盘上不规则地分布有尖刀形的小棘。尾蝴由皮层隆起的横行峭所环绕,晴上覆盖有呈圆形或不正形的结节,结节上可见点状小突起。尾蝴体部背面的前部着生有呈环行规则排列的尖刀形小棘,棘的尖端指向尾蝴后端,而背面的中部及后部着生的棘较发达,棘长而锋利,排列不规则。尾拗体部的背面还可见散在分布的具长纤毛乳突6一n个,具短纤毛的乳突3一5个。尾蝴体部的腹面皮层皱裳间不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鸭对体吸虫论文参考文献

[1].邹圣红,邓华成.鸭对体吸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13

[2].杨光友.鸭对体吸虫形态、生物学、致病性及分子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

[3].杨光友,赖为民.鸭对体吸虫生活史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8

[4].姜永庄,贺业忠,张翠华,刘伟,韩晓辉.尚志市发现鸭对体吸虫[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6

[5].杨锡林,张宏伟,韩晓辉,刘伟,邹洪波.鸭对体吸虫在双城市发现[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6

[6].樊培方.鸭对体吸虫成虫和卵的扫描电镜观察[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0

[7].周望兴,蔡晟亮.宁夏家鸭对体吸虫的形态观察[J].宁夏农学院学报.1984

论文知识图

鸭对体吸虫线粒体基因组模式图鸭对体吸虫rrnL的二级结构鸭对体吸虫rrnS的二级结构禽后睾吸虫病-东方次睾吸虫鸭对体吸虫AA5、AA7、AA6基因...鸭对体吸虫装片

标签:;  ;  ;  ;  ;  ;  ;  

鸭对体吸虫论文_邹圣红,邓华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