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编码解码论文_魏春英,郭中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道编码解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道,复用,信源,物理层,卷积码,算法,基带。

信道编码解码论文文献综述

魏春英,郭中华[1](2019)在《基于联合信源信道和迭代解码的LDPC编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数据压缩的协作通信编码,提出一种联合信源信道的LDPC编码方案,并设计了一种迭代解码的中继框架。首先,源节点借助一个中继节点向目的地节点发送相关内容,并在两个节点处应用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的LDPC编码;然后,基于矩阵运算在源节点处进行LDPC源编码,将LDPC信道编码应用于中继处,通过噪声信道将相应的码字转发到目的地;最后,利用剩余信源相关性和信源-中继相关性,提供对信源序列的最佳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类似中继编码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在误比特率方面具有较大改善,对于中等和较低的错误概率,性能表现稳健,并且当错误概率低于0.05时,所提方案表现出与无错误环境相似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9年16期)

陈紫强[2](2013)在《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下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协作通信技术利用网络中闲置的天线资源为中继协助信源节点与目的端通信,通过空间分集克服信道衰落的影响。与直接转发信源节点信息的协作方式相比,协作编码具有更高的谱效率。目前,点到点信道的LDPC编码、译码、及低复杂度校验矩阵的构造等方法比较成熟。鉴于中继信道的特殊性,传统的基于点到点信道条件设计的LDPC码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中继信道。本文紧密围绕协作编码技术的实际问题,研究了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下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方案设计方法,基于打孔优化和校验矩阵扩展优化的LDPC协作编码方法,主要成果概括如下:1、分析了打孔LDPC码和协作编码方法的特点,指出现有打孔协作LDPC码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协作编码增益和译码复杂度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打孔协作LDPC码的优化构造与译码方法。第一步,为了提高打孔LDPC码在协作编码系统的编码增益,提出了母码校验矩阵的优化构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结合码率兼容条件,采用度分布优化扩展的约束优化算法提高母码渐进性能。然后根据打孔变量节点的恢复树结构,优化母码校验矩阵结构,提高信源节点—中继节点信道上传输打孔子码的误码性能。第二步,针对打孔协作LDPC码的译码迭代次数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打孔变量节点分组优化和串行调度的BP译码算法。首先按消息的可靠度对打孔变量节点进行分组,译码时优先对可靠度较高的变量节点分组进行调度,从而加快译码收敛速度。当译码次数较低时,该译码方法的性能优于BP算法和随机分组洗牌BP算法,特别是当中继靠近目的端时,译码性能改善越明显。2、为了避免因打孔造成协作编码的性能损失,提出基于校验矩阵扩展优化的协作LDPC (OEPCMC-LDPC)码设计方法。首先从信源LDPC子码和OEPCMC-LDPC码的关系出发,构造了一种具有码率兼容结构的协作LDPC码校验矩阵及其tanner图。接着,为了分析OEPCMC-LDPC码的渐进性能,结合信源节点—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目的端的信道条件,推导了OEPCMC-LDPC码的译码收敛条件。最后,考虑中继传输和不传输自己的信息比特两种情况,结合信源节点LDPC子码和OEPCMC-LDPC码的度分布约束关系,提出了OEPCMC-LDPC码两种具体实现方案(基于动态和固定时隙分配协作LDPC码)的度分布优化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多信源单中继信道条件,提出一种多边校验节点联合LDPC(PJCMET-LDPC)码的设计方法。首先构造一种具有多边结构的LDPC码校验矩阵及其tanner图。该结构将多个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信息视为一个整体,目的端采用联合译码提升PJCMET-LDPC码的整体编码增益。借鉴传统LDPC码的性能分析方法,结合多个信源节点的LDPC子码和中继校验比特所经历的信道状态,推导了PJCMET-LDPC码的译码收敛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PJCMET-LDPC码的度分布,提高渐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PJCMET-LDPC码的误码性能和渐进性能优于独立协作编码方式。4、从提高中继节点转发软消息的可靠度和协作编码增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软消息建模的低复杂度软译码前传协作LDPC码的设计方法。首先,结合信源子码和协作LDPC码的码率兼容特点,构造一种具有下叁角结构的校验矩阵。接着,运用BP迭代译码算法提高中继节点生成软消息的可靠度,结合校验校验矩阵结构特点,采用后向迭代处理方法获得校验比特的软消息。最后,将软消息建模为校验比特经过快衰落信道的输出信号,采用直方图统计方法得到该信道条件下的输入输出转移概率,从而获得一种精确计算MAC(multiple-access channel)模式下目的端LLR(log-likelihood ratio)消息的方法。利用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相关传输特性,消除MAC模式下中继节点前传错误软消息对目的端接收LLR的影响,并提出了中继节点的功率控制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刘先攀,金燕华[3](2012)在《TD-SCDMA传输信道编码复用与解码解复用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TD-SCDMA标准是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本文主要研究TD-SCDMA上行链路物理层的核心技术即传输信道编解码和复用解复用技术。TD-SCDMA采用了比较完善的编码复用方案,首先对数据流进行复杂的编码和复用,经过物理信道映射之后再对数据进行扩频加扰和调制,最后由天线以适当的功率发射出去。本文对编码复用以及解码解复用过程建立仿真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各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在MATLAB中对TD-SCDMA上行链路物理层传输信道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2年10期)

方朝曦,李国胜,朱宇,王宗欣[4](2011)在《一种基于联合网络编码和信道解码的高效率中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个两用户单中继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联合网络编码与信道解码的高效率传输技术。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以及常见信道编码的线性特性,所提出的方法只需要两个时隙即可完成两个用户的数据传输,具有和点对点直接传输一样的传输效率。在第一个时隙,两个用户将各自的数据同时广播给中继和接收端。在第二个时隙,中继进行联合网络编码与信道解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转发给接收端。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情况下,所提出的中继传输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用户的比特误码率性能。(本文来源于《电路与系统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张晔,王申[5](2010)在《小波编码图像联合信源信道解码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图像在噪声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图像联合信源信道解码方案。信源图像首先经离散小波变换,压缩编码。编码数据经RCPC(率兼容删余卷积码)信道编码保护,通过噪声信道传输。在接收端的改进的APRI-SOVA(先验信息软输出维特比算法)在信道解码时,不仅利用了信道输出的软判决,而且进一步利用了信源解码器提供的当前解码的比特的可靠性信息。仿真结果显示,有效利用信源数据中遗留的相关性,能够实现图像解码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康锋[6](2009)在《TD-SCDMA上行链路传输信道编码复用以及解码解复用的研究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TD-SCDMA标准是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这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09年1月7日,中国政府向中国移动颁发了TD-SCDMA业务的经营许可,TD-SCDMA正式进入商用。本文主要研究TD-SCDMA上行链路物理层的核心技术之一的传输信道编解码和复用解复用技术。TD-SCDMA采用了一种比较完善的业务编码复用方案,经过复杂的编码和复用过程,各业务才能进行扩频加扰和调制,然后天线以适当的功率发送出去。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技术是各种业务正常传送的基础,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TD-SCDMA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技术的协议及规范,并对编码复用以及解码解复用过程建立仿真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各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主要包括CRC校验解校验、传输块级联和码块分段、信道编码及解码、无线帧均衡解均衡、第一交织及解交织、无线帧分段、速率匹配及速率解匹配、传输信道复用解复用、物理信道分段、第二次交织及解交织、物理信道映射和解映射。确定各模块算法后,在MATLAB中对TD-SCDMA上行链路物理层传输信道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在仿真的基础上,采用MSC8144DSP芯片,对物理层接收端解码/解复用过程进行了实现。最后,得到相应的误码率曲线图,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在课题TD-SCDMA的上行链路物理层信号处理的整体研究与DSP实现中,本文的研究与实现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张燕[7](2008)在《TD-SCDMA上行链路传输信道编码复用仿真与基站端解码解复用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目前的商用化进展速度非常快。近两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TD-SCDMA试验网,基站是整个TD-SCDMA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对TD-SCDMA基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的工作集中在对TD-SCDMA上行链路基带信号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的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技术上。3G的最大特点在于可支持具有不同的QOS的变速率的多种业务,这便要求其具有将各种无线业务复用在一起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TD-SCDMA采用了一种比较完善的业务复用方案,各种业务必须经过一套复杂的编码和复用流程才能进行扩频调制,再由天线以适当的功率发送出去。可见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技术是支持其多媒体业务传输的基础,本论文将针对这一技术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TD-SCDMA无线接口的基本通信协议及规范,并建立了基带系统实现模型。然后讨论了实现模型中各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主要算法包括CRC校验、传输块级联和码块分段、信道编码及译码、卷积码编译码、无线帧均衡、第一交织及解交织、无线帧分段、速率匹配及解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及解复接、物理信道分段、第二交织及解交织、物理信道映射和解映射。本文还对TD-SCDMA上行链路基带系统信道编码复用模块和解码解复用模块收发过程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确保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在仿真的基础上,选用了MSC8144DSP芯片,对基站接收端解码/解复用模块进行了DSP的硬件实现。最后针对硬件模块搭建了测试环境并得到相应的误码率曲线图,对结果进行了一定分析。本文的研究与实现的成果,是课题TD-SCDMA的上行链路基带信号处理的整体研究与DSP实现的一部分,本文最后对解码/解复用模块在整个基带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4-01)

吴晓富,凌聪,吕晶[8](2002)在《未知相位信道下Turbo码编码DPSK信号的联合迭代解调解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未知相位信道下Turbo码编码DPSK信号的联合迭代解调解码算法 .推导了未知相位信道的最大后验概率 (MAP)算法 ,推导表明该MAP算法同样可用前向、后向递推方程来有效实现 .其次 ,采用等效信道的方法将未知相位信道的Turbo码解码问题化为AWGN信道下Turbo码的解码问题 .最后 ,引进了联合迭代解调解码算法 ,可用于Turbo码的解调解码 .模拟表明本文算法可有效用于未知相位信道Turbo码的解码(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信道编码解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协作通信技术利用网络中闲置的天线资源为中继协助信源节点与目的端通信,通过空间分集克服信道衰落的影响。与直接转发信源节点信息的协作方式相比,协作编码具有更高的谱效率。目前,点到点信道的LDPC编码、译码、及低复杂度校验矩阵的构造等方法比较成熟。鉴于中继信道的特殊性,传统的基于点到点信道条件设计的LDPC码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中继信道。本文紧密围绕协作编码技术的实际问题,研究了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下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方案设计方法,基于打孔优化和校验矩阵扩展优化的LDPC协作编码方法,主要成果概括如下:1、分析了打孔LDPC码和协作编码方法的特点,指出现有打孔协作LDPC码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协作编码增益和译码复杂度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打孔协作LDPC码的优化构造与译码方法。第一步,为了提高打孔LDPC码在协作编码系统的编码增益,提出了母码校验矩阵的优化构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结合码率兼容条件,采用度分布优化扩展的约束优化算法提高母码渐进性能。然后根据打孔变量节点的恢复树结构,优化母码校验矩阵结构,提高信源节点—中继节点信道上传输打孔子码的误码性能。第二步,针对打孔协作LDPC码的译码迭代次数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打孔变量节点分组优化和串行调度的BP译码算法。首先按消息的可靠度对打孔变量节点进行分组,译码时优先对可靠度较高的变量节点分组进行调度,从而加快译码收敛速度。当译码次数较低时,该译码方法的性能优于BP算法和随机分组洗牌BP算法,特别是当中继靠近目的端时,译码性能改善越明显。2、为了避免因打孔造成协作编码的性能损失,提出基于校验矩阵扩展优化的协作LDPC (OEPCMC-LDPC)码设计方法。首先从信源LDPC子码和OEPCMC-LDPC码的关系出发,构造了一种具有码率兼容结构的协作LDPC码校验矩阵及其tanner图。接着,为了分析OEPCMC-LDPC码的渐进性能,结合信源节点—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目的端的信道条件,推导了OEPCMC-LDPC码的译码收敛条件。最后,考虑中继传输和不传输自己的信息比特两种情况,结合信源节点LDPC子码和OEPCMC-LDPC码的度分布约束关系,提出了OEPCMC-LDPC码两种具体实现方案(基于动态和固定时隙分配协作LDPC码)的度分布优化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多信源单中继信道条件,提出一种多边校验节点联合LDPC(PJCMET-LDPC)码的设计方法。首先构造一种具有多边结构的LDPC码校验矩阵及其tanner图。该结构将多个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信息视为一个整体,目的端采用联合译码提升PJCMET-LDPC码的整体编码增益。借鉴传统LDPC码的性能分析方法,结合多个信源节点的LDPC子码和中继校验比特所经历的信道状态,推导了PJCMET-LDPC码的译码收敛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PJCMET-LDPC码的度分布,提高渐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PJCMET-LDPC码的误码性能和渐进性能优于独立协作编码方式。4、从提高中继节点转发软消息的可靠度和协作编码增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软消息建模的低复杂度软译码前传协作LDPC码的设计方法。首先,结合信源子码和协作LDPC码的码率兼容特点,构造一种具有下叁角结构的校验矩阵。接着,运用BP迭代译码算法提高中继节点生成软消息的可靠度,结合校验校验矩阵结构特点,采用后向迭代处理方法获得校验比特的软消息。最后,将软消息建模为校验比特经过快衰落信道的输出信号,采用直方图统计方法得到该信道条件下的输入输出转移概率,从而获得一种精确计算MAC(multiple-access channel)模式下目的端LLR(log-likelihood ratio)消息的方法。利用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相关传输特性,消除MAC模式下中继节点前传错误软消息对目的端接收LLR的影响,并提出了中继节点的功率控制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道编码解码论文参考文献

[1].魏春英,郭中华.基于联合信源信道和迭代解码的LDPC编码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

[2].陈紫强.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下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方案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刘先攀,金燕华.TD-SCDMA传输信道编码复用与解码解复用的仿真[J].电子测试.2012

[4].方朝曦,李国胜,朱宇,王宗欣.一种基于联合网络编码和信道解码的高效率中继技术[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

[5].张晔,王申.小波编码图像联合信源信道解码算法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

[6].康锋.TD-SCDMA上行链路传输信道编码复用以及解码解复用的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

[7].张燕.TD-SCDMA上行链路传输信道编码复用仿真与基站端解码解复用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

[8].吴晓富,凌聪,吕晶.未知相位信道下Turbo码编码DPSK信号的联合迭代解调解码[J].电子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信道编码和Slepian-Wolf编码的比较序列在不同压缩算法下的R-D(...3个算法单幅图像平均处理时间基带系统SNR与BER的关系大气噪声下VLF/LF通信系统框图一2wCDMA下行链路信道编码模块模型图

标签:;  ;  ;  ;  ;  ;  ;  

信道编码解码论文_魏春英,郭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