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论文和设计-常金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包括端盖、穿过端盖中心的轴,端盖的一端设供轴过盈穿入的轴承,端盖的另一端设塑料滑动轴承,轴上过盈装配有风扇,风扇包括径向扇环、从径向扇环外缘垂直延伸的轴向扇环、从径向扇环内缘垂直延伸的安装内环,安装内环过盈压入轴上,轴向扇环的内壁与塑料滑动轴承的外壁贴合,轴向扇环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扇叶,径向扇环的一端面周向均布第二扇叶,端盖的一端面上设遮挡风扇的防护罩,防护罩上设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随着轴一起转动将灰尘等杂质往外排出,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包括端盖(2)、穿过端盖(2)中心的轴(1),所述端盖(2)的一端设有供轴(1)过盈穿入的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塑料滑动轴承(4),所述轴(1)上过盈装配有风扇(5),所述风扇(5)包括径向扇环(51)、从径向扇环(51)外缘垂直延伸的轴向扇环(52)、从径向扇环(51)内缘垂直延伸的安装内环(55),所述安装内环(55)过盈压入轴(1)上,所述轴向扇环(52)的内壁与塑料滑动轴承(4)的外壁贴合,轴向扇环(52)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扇叶(53),所述径向扇环(51)的一端面周向均布第二扇叶(54),所述端盖(2)的一端面上设有遮挡风扇(5)的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上设有通孔(66)。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包括端盖(2)、穿过端盖(2)中心的轴(1),所述端盖(2)的一端设有供轴(1)过盈穿入的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塑料滑动轴承(4),所述轴(1)上过盈装配有风扇(5),所述风扇(5)包括径向扇环(51)、从径向扇环(51)外缘垂直延伸的轴向扇环(52)、从径向扇环(51)内缘垂直延伸的安装内环(55),所述安装内环(55)过盈压入轴(1)上,所述轴向扇环(52)的内壁与塑料滑动轴承(4)的外壁贴合,轴向扇环(52)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扇叶(53),所述径向扇环(51)的一端面周向均布第二扇叶(54),所述端盖(2)的一端面上设有遮挡风扇(5)的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上设有通孔(6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上形成第一台阶部(11)和第二台阶部(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的中心设有供轴(1)穿过的轴孔(25),端盖(2)的一端设有供轴承(3)压入的轴承座孔(21),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供塑料滑动轴承(4)压入的塑料滑动轴承座孔(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的一端抵住第一台阶部(11),轴承(3)的另一端通过波形垫圈(31)抵在轴承座孔(21)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内环(55)抵住第二台阶部(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6)包括一体成型的径向安装环(61)、轴向挡环(62)和径向挡环(63),所述径向安装环(61)贴合安装在端盖(2)的一端面上,径向安装环(61)的内缘垂直延伸形成轴向挡环(62),所述轴向挡环(62)的端部垂直延伸形成径向挡环(6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挡环(62)和径向挡环(63)上均设有通孔(6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53)和轴向挡环(62)上的通孔(66)相对,所述第二扇叶(54)和径向挡环(63)上的通孔(66)相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安装环(61)上周向均布安装穿孔(64),所述端盖(2)的一端面上周向均布与安装穿孔(64)一一对应的螺孔(24)且通过螺钉(65)穿过安装穿孔(64)并拧入螺孔(24)将防护罩(6)固定在端盖(2)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上周向均布固定孔(2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轴伸端是专门应用于电动机或者马达上的一种专用传动轴。现有的电机轴伸端往往通过安装骨架油封来密封,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入,然而电机的运行环境和工况多样化,骨架油封会发生磨损,造成密封失效,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通过风扇随着轴一起转动将灰尘等杂质往外排出,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包括端盖、穿过端盖中心的轴,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供轴过盈穿入的轴承,所述端盖的另一端设有塑料滑动轴承,所述轴上过盈装配有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径向扇环、从径向扇环外缘垂直延伸的轴向扇环、从径向扇环内缘垂直延伸的安装内环,所述安装内环过盈压入轴上,所述轴向扇环的内壁与塑料滑动轴承的外壁贴合,轴向扇环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扇叶,所述径向扇环的一端面周向均布第二扇叶,所述端盖的一端面上设有遮挡风扇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有通孔。

所述轴上形成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

所述端盖的中心设有供轴穿过的轴孔,端盖的一端设有供轴承压入的轴承座孔,端盖的另一端设有供塑料滑动轴承压入的塑料滑动轴承座孔。

所述轴承的一端抵住第一台阶部,轴承的另一端通过波形垫圈抵在轴承座孔内。

所述安装内环抵住第二台阶部。

所述防护罩包括一体成型的径向安装环、轴向挡环和径向挡环,所述径向安装环贴合安装在端盖的一端面上,径向安装环的内缘垂直延伸形成轴向挡环,所述轴向挡环的端部垂直延伸形成径向挡环。

所述轴向挡环和径向挡环上均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扇叶和轴向挡环上的通孔相对,所述第二扇叶和径向挡环上的通孔相对。

所述径向安装环上周向均布安装穿孔,所述端盖的一端面上周向均布与安装穿孔一一对应的螺孔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穿孔并拧入螺孔将防护罩固定在端盖上。

所述端盖上周向均布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扇与塑料滑动轴承贴合设置,加上风扇旋转时将灰尘等杂质从通孔排出,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二立体图。

图中:轴1、第一台阶部11、第二台阶部12、端盖2、轴承座孔21、塑料滑动轴承座孔22、固定孔23、螺孔24、轴孔25、轴承3、波形垫圈31、塑料滑动轴承4、风扇5、径向扇环51、轴向扇环52、第一扇叶53、第二扇叶54、安装内环55、防护罩6、径向安装环61、轴向挡环62、径向挡环63、安装穿孔64、螺钉65、通孔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包括端盖2、穿过端盖2中心的轴1,所述端盖2的中心设有供轴1穿过的轴孔25,轴孔25与轴1不接触。

所述轴1上形成第一台阶部11和第二台阶部12。第一台阶部11处的外径大于第二台阶部12处的外径。

所述端盖2的一端设有供轴1过盈穿入的轴承3,端盖2的一端设有供轴承3压入的轴承座孔21,其中轴承3的外圈外壁与轴承座孔21的环形侧壁贴合。所述轴承3的一端抵住第一台阶部11,轴承3的另一端通过波形垫圈31抵在轴承座孔21内。波形垫圈31的一端抵住轴承3的外圈端面,波形垫圈31的另一端抵住轴承座孔21的底面。

所述端盖2上周向均布固定孔23,固定孔23用于端盖2的安装固定,固定孔23位于端盖2上靠近外缘处。

所述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塑料滑动轴承4,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供塑料滑动轴承4压入的塑料滑动轴承座孔22。

所述轴1上过盈装配有风扇5,所述风扇5包括径向扇环51、从径向扇环51外缘垂直延伸的轴向扇环52、从径向扇环51内缘垂直延伸的安装内环55,所述安装内环55过盈压入轴1上,所述安装内环55抵住第二台阶部12。所述轴向扇环52的内壁与塑料滑动轴承4的外壁贴合,这样既能减小风扇5运行时的阻力,又封闭了灰尘进入的通道,保证了密封效果。风扇5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轴向扇环52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扇叶53,所述径向扇环51的一端面周向均布第二扇叶54,所述端盖2的一端面上设有遮挡风扇5的防护罩6,防护罩6能够防止大块的杂质进入。

所述防护罩6上设有通孔66。

所述防护罩6包括一体成型的径向安装环61、轴向挡环62和径向挡环63,所述径向安装环61贴合安装在端盖2的一端面上,所述径向安装环61上周向均布安装穿孔64,所述端盖2的一端面上周向均布与安装穿孔64一一对应的螺孔24且通过螺钉65穿过安装穿孔64并拧入螺孔24将防护罩6固定在端盖2上。

径向安装环61的内缘垂直延伸形成轴向挡环62,所述轴向挡环62的端部垂直延伸形成径向挡环63。径向挡环63的内端部与轴1间隔设置。

所述轴向挡环62和径向挡环63上均设有通孔66。

所述第一扇叶53和轴向挡环62上的通孔66相对,所述第二扇叶54和径向挡环63上的通孔66相对。第一扇叶53旋转时带动的气流可直接从轴向挡环62上的通孔66跑出,第二扇叶54旋转时带动的气流可直接从径向挡环63上的通孔66跑出(气流也可从径向挡环63和轴1之间的间隙跑出),通过风扇5的设置使得杂质无法进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1795.7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134198U

授权时间:20190719

主分类号:H02K 5/10

专利分类号:H02K5/10;H02K5/167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河南师范大学

第一申请人:河南师范大学

申请人地址: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路46号

发明人:常金海;王朋朋;王立

第一发明人:常金海

当前权利人:河南师范大学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论文和设计-常金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