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治理机制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蔡俊[1](2019)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善高校治理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相互作用大学"的属性,具有诸多利益相关者。因此,建立学校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效互动的机制,有利于形成多元共同治理的架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19年05期)
杨璠[2](2017)在《如何构建科技金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良性结合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存在的不同步、不互动、不匹配和不协同等问题制约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遵循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杭州为例,从协同机制、动力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7年26期)
贾宇鸣[3](2017)在《幼小衔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如何实现"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成为各利益主体关注的重点。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幼小衔接是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实施的一项育人工作。因此,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政府、小学、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治理机制,对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自然延伸与过渡意义重大。一、幼小衔接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幼小衔接(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17期)
尚前浪[4](2016)在《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治理为案例,引入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试图设计一个既具有经济合理性又能体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特色的治理模式,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参与景区治理提供路径选择。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顾问委员会在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认为完善产权制度,实行产权保护以及实行股份制经营是共同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不仅拓展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景区领域的应用,也为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模式和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6年02期)
孙家明[5](2015)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相互作用大学是地方大学渐进式转型的具体表现形式。利益主体多元化是相互作用大学治理的集中体现,根据利益相关者对相互作用大学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地方大学与政府、市场、社会在相互作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在共同治理中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的合作博弈必须建立利益共生与平衡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制约机制和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推进治理主体间形成互动、制衡、合作的关系,实现地方大学治理的共有理性。(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论坛》期刊2015年06期)
王海洲,徐立清[6](2015)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诉求得到均衡和相互牵制,以此增强专业设置效益和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教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刘勇[7](2015)在《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成为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方向。为此,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统筹构建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树立"全员控制"理念。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应从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提出构建方向。(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14期)
李志强,于淼,黄伟[8](2014)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制衡机制探析——来自中哈原油管道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回顾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理论之后,立足中哈原油管道的管理实际,从跨国文化融合、等权管理体制及哈方股东的双重身份特性几个方面了阐述了中哈管道面临的公司治理现状,并指出等权管理既有它的优势也有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优化中哈管道公司共同治理和制衡机制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4年06期)
罗金华,黄翠琼[9](2014)在《自然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调查,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自然遗产地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与现实的符合度。分析认为,中国现行自然遗产管理实行的是单边治理方式,各主体因角色不同,利益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现实利益符合度与其愿望诉求尚有差距,既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合作的基础,进而在分析各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提出自然遗产地相关者参与共同治理的主张。共同治理机制包括兼容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并分别作为该机制的轴心、驱动和条件等叁个基本构成。(本文来源于《叁明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杨椅伊,丁珊珊[10](2013)在《西北生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渗透进各个领域,政策的制定也开始采用其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础。经过合作博弈的分析,制定出西北生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叁个机制:沟通谈判、效用转移、共同参与决策。以此说明政府单方向制定政策因为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而执行有限,而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制定可形成良性互动、制定出更合理切实的政策,更为各利益相关者和西北生态建设谋福利。(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3年16期)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良性结合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存在的不同步、不互动、不匹配和不协同等问题制约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遵循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杭州为例,从协同机制、动力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蔡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
[2].杨璠.如何构建科技金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J].时代金融.2017
[3].贾宇鸣.幼小衔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探索[J].知识文库.2017
[4].尚前浪.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J].经济师.2016
[5].孙家明.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
[6].王海洲,徐立清.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5
[7].刘勇.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8].李志强,于淼,黄伟.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制衡机制探析——来自中哈原油管道的个案研究[J].当代经济.2014
[9].罗金华,黄翠琼.自然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调查[J].叁明学院学报.2014
[10].杨椅伊,丁珊珊.西北生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外资.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