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论文和设计-黄志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包括机壳体、输入主轴、轴承、轴承套、第一输出主轴、油封、第一介齿轮轴、第一介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介齿轮轴、第四介齿轮、第五齿轮、第三介齿轮、第七齿轮和第四介齿轮轴,所述机壳体的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附助轮,所述机壳体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附助轮,所述机壳体的内壁内侧对称焊接有轴承,且轴承的顶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油封,所述油封的内部套设有输入主轴。本实用新型各输出主轴的速度和扭矩力各不相同,并且左右两个方向均可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人性化选择单轴或多轴作为负载输出连接的变速机械芯,应用范围广泛。

主设计要求

1.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包括机壳体(1)、输入主轴(2)、轴承(3)、轴承套(4)、第一输出主轴(6)、油封(10)、第一介齿轮轴(11)、第一介齿轮(12)、第三齿轮(17)、第四齿轮(18)、第三介齿轮轴(19)、第四介齿轮(20)、第五齿轮(22)、第三介齿轮(23)、第七齿轮(26)和第四介齿轮轴(2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体(1)的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附助轮(8),所述机壳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附助轮(21),所述机壳体(1)的内壁内侧对称焊接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油封(10),所述油封(10)的内部套设有输入主轴(2),且输入输入主轴(2)两侧通过轴承套(4)与轴承(3)焊接固定,所述输入主轴(2)的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介齿轮轴(11)的内部套设有第一介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5)右端与第一介齿轮(12)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主轴(6)的内部套设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一介齿轮(12)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16)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主轴(6)内部的第二齿轮(16)表面与第三齿轮(17)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7)远离第二齿轮(16)的一端与第二介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介齿轮(13)与第三齿轮(17)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介齿轮轴(15),所述第二介齿轮(13)远离第三齿轮(17)的一端表面与第五齿轮(22)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22)的外表面与第四齿轮(18)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22)和第四齿轮(18)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输出主轴(14),所述第四齿轮(18)远离第五齿轮(22)的一端与第三介齿轮(23)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介齿轮轴(19)的内部套设有第六齿轮(25),所述第三介齿轮(23)右端与第六齿轮(25)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5)的另一端表面与第七齿轮(26)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5)和第七齿轮(26)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输出主轴(24),所述第四介齿轮轴(27)的内部套设有第八齿轮(29),所述第四介齿轮(20)远离第七齿轮(26)的一端与第八齿轮(29)相互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9)远离第四介齿轮(20)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第四输出主轴(28)。

设计方案

1.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包括机壳体(1)、输入主轴(2)、轴承(3)、轴承套(4)、第一输出主轴(6)、油封(10)、第一介齿轮轴(11)、第一介齿轮(12)、第三齿轮(17)、第四齿轮(18)、第三介齿轮轴(19)、第四介齿轮(20)、第五齿轮(22)、第三介齿轮(23)、第七齿轮(26)和第四介齿轮轴(2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体(1)的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附助轮(8),所述机壳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附助轮(21),所述机壳体(1)的内壁内侧对称焊接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油封(10),所述油封(10)的内部套设有输入主轴(2),且输入输入主轴(2)两侧通过轴承套(4)与轴承(3)焊接固定,所述输入主轴(2)的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介齿轮轴(11)的内部套设有第一介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5)右端与第一介齿轮(12)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主轴(6)的内部套设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一介齿轮(12)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16)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主轴(6)内部的第二齿轮(16)表面与第三齿轮(17)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7)远离第二齿轮(16)的一端与第二介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介齿轮(13)与第三齿轮(17)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介齿轮轴(15),所述第二介齿轮(13)远离第三齿轮(17)的一端表面与第五齿轮(22)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22)的外表面与第四齿轮(18)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22)和第四齿轮(18)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输出主轴(14),所述第四齿轮(18)远离第五齿轮(22)的一端与第三介齿轮(23)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介齿轮轴(19)的内部套设有第六齿轮(25),所述第三介齿轮(23)右端与第六齿轮(25)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5)的另一端表面与第七齿轮(26)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5)和第七齿轮(26)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输出主轴(24),所述第四介齿轮轴(27)的内部套设有第八齿轮(29),所述第四介齿轮(20)远离第七齿轮(26)的一端与第八齿轮(29)相互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9)远离第四介齿轮(20)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第四输出主轴(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内壁均设置有键槽(9),所述第一齿轮(5)、第一介齿轮轴(11)、第一介齿轮(12)、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7)、第二介齿轮轴(15)、第二介齿轮(13)、第五齿轮(22)、第三介齿轮(23)、第三介齿轮轴(19)、第六齿轮(25)、第七齿轮(26)、第四介齿轮(20)、第四介齿轮轴(27)和第八齿轮(29)上均设置有与键槽(9)与相配合的定位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两侧皆套设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油封(10),所述油封(10)的两侧皆通过螺丝固定在轴承套(4)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主轴(6)内部的第二齿轮(16)和第三齿轮(17)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所述第二输出主轴(14)内部的第四齿轮(18)和第五齿轮(22)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所述第三输出主轴(24)内部的第六齿轮(25)和第七齿轮(26)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上下两端分别重叠套设有第一附助轮(8)和第二附助轮(21),且第一附助轮(8)和第二附助轮(21)由定位键和相配合的键槽(9)固定并加镙丝压盖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齿轮轴(11)、第二介齿轮轴(15)、第三介齿轮轴(19)和第四介齿轮轴(27)的两侧皆套设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油封(10),所述油封(10)的两侧皆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套(4)的顶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

背景技术

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使用它的目的是在保持相应的转速中有强大的转矩和顺时针方向传动速度与扭矩力的多轴输出功能的变速机。

然而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是由慢速转高速再由高速到慢速的运转模式的理念下产生扭矩力的机械,在两侧各主轴两端加装了附助推动力的附助轮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增加了附助轮的惯性推动力,从而使得在保持各主轴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还保持有强大扭矩力的新型变速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实现在变速机在同一机械中有多种速度和扭矩力不同方向同时输出的扭矩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包括机壳体、输入主轴、轴承、轴承套、第一输出主轴、油封、第一介齿轮轴、第一介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介齿轮轴、第四介齿轮、第五齿轮、第三介齿轮、第七齿轮和第四介齿轮轴,所述机壳体的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附助轮,所述机壳体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附助轮,所述机壳体的内壁内侧对称焊接有轴承,且轴承的顶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油封,所述油封的内部套设有输入主轴,且输入输入主轴两侧通过轴承套与轴承焊接固定,所述输入主轴的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介齿轮轴的内部套设有第一介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端与第一介齿轮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主轴的内部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介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主轴内部的第二齿轮表面与第三齿轮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与第二介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介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介齿轮轴,所述第二介齿轮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表面与第五齿轮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的外表面与第四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输出主轴,所述第四齿轮远离第五齿轮的一端与第三介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介齿轮轴的内部套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三介齿轮右端与第六齿轮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的另一端表面与第七齿轮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输出主轴,所述第四介齿轮轴的内部套设有第八齿轮,所述第四介齿轮远离第七齿轮的一端与第八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八齿轮远离第四介齿轮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第四输出主轴。

优选的,所述输入主轴、第一输出主轴、第二输出主轴、第三输出主轴和第四输出主轴的内壁均设置有键槽,所述第一齿轮、第一介齿轮轴、第一介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介齿轮轴、第二介齿轮、第五齿轮、第三介齿轮、第三介齿轮轴、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四介齿轮、第四介齿轮轴和第八齿轮上均设置有与键槽与相配合的定位键。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主轴、第二输出主轴第三输出主轴和第四输出主轴的两侧皆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油封,所述油封的两侧皆通过螺丝固定在轴承套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主轴内部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所述第二输出主轴内部的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所述第三输出主轴内部的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输入主轴、第一输出主轴、第二输出主轴、第三输出主轴和第四输出主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重叠套设有第一附助轮和第二附助轮,且第一附助轮和第二附助轮由定位键和相配合的键槽固定并加镙丝压盖锁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介齿轮轴、第二介齿轮轴、第三介齿轮轴和第四介齿轮轴的两侧皆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油封,所述油封的两侧皆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套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在机壳体的两侧各输入主轴、第一输出主轴、第二输出主轴、第三输出主轴和第四输出主轴两端套设的第一附助轮和第二附助轮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推动力作为有功扭矩力的推动机构,同时,采用双向单轴输入和双向多轴顺时针方向输出的理念而设计出,变速机各输出主轴的速度和扭矩力各不相同和左右两个方向均可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人性化选择单轴或多轴作为负载输出连接的变速机械芯,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第一附助轮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壳体;2、输入主轴;3、轴承;4、轴承套;5、第一齿轮;6、第一输出主轴;8、第一附助轮;9、键槽;10、油封;11、第一介齿轮轴;12、第一介齿轮;13、第二介齿轮;14、第二输出主轴;15、第二介齿轮轴;16、第二齿轮;17、第三齿轮;18、第四齿轮;19、第三介齿轮轴;20、第四介齿轮;21、第二附助轮;22、第五齿轮;23、第三介齿轮;24、第三输出主轴;25、第六齿轮;26、第七齿轮;27、第四介齿轮轴;28、第四输出主轴;29、第八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包括机壳体1、输入主轴2、轴承3、轴承套4、第一输出主轴6、油封10、第一介齿轮轴11、第一介齿轮12、第三齿轮17、第四齿轮18、第三介齿轮轴19、第四介齿轮20、第五齿轮22、第三介齿轮23、第七齿轮26和第四介齿轮轴27,机壳体1的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附助轮8,机壳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附助轮21,机壳体1的内壁内侧对称焊接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油封10,油封10的内部套设有输入主轴2,且输入输入主轴2两侧通过轴承套4与轴承3焊接固定,输入主轴2的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5,第一介齿轮轴11的内部套设有第一介齿轮12,第一齿轮5右端与第一介齿轮12的一端相互啮合,第一输出主轴6的内部套设有第二齿轮16,第一介齿轮12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16相互啮合,第一输出主轴6内部的第二齿轮16表面与第三齿轮17表面相互啮合,第三齿轮17远离第二齿轮16的一端与第二介齿轮13相互啮合,第二介齿轮13与第三齿轮17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介齿轮轴15,第二介齿轮13远离第三齿轮17的一端表面与第五齿轮22表面相互啮合,第五齿轮22的外表面与第四齿轮18外表面相互啮合,第五齿轮22和第四齿轮18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输出主轴14,第四齿轮18远离第五齿轮22的一端与第三介齿轮23相互啮合,第三介齿轮轴19的内部套设有第六齿轮25,第三介齿轮23右端与第六齿轮25的一端相互啮合,第六齿轮25的另一端表面与第七齿轮26表面相互啮合,第六齿轮25和第七齿轮26的重合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输出主轴24,第四介齿轮轴27的内部套设有第八齿轮29,第四介齿轮20远离第七齿轮26的一端与第八齿轮29相互啮合,第八齿轮29远离第四介齿轮20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第四输出主轴28。

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内壁均设置有键槽9,第一齿轮5、第一介齿轮轴11、第一介齿轮12、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7、第二介齿轮轴15、第二介齿轮13、第五齿轮22、第三介齿轮23、第三介齿轮轴19、第六齿轮25、第七齿轮26、第四介齿轮20、第四介齿轮轴27和第八齿轮29上均设置有与键槽9与相配合的定位键。

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两侧皆套设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油封10,油封10的两侧皆通过螺丝固定在轴承套4的顶端,第一介齿轮轴11、第二介齿轮轴15、第三介齿轮轴19和第四介齿轮轴27的两侧皆套设有轴承3,且轴承3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油封10,油封10的两侧皆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套4的顶端。

第一输出主轴6内部的第二齿轮16和第三齿轮17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第二输出主轴14内部的第四齿轮18和第五齿轮22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第三输出主轴24内部的第六齿轮25和第七齿轮26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上下两端分别重叠套设有第一附助轮8和第二附助轮21,且第一附助轮8和第二附助轮21由定位键和相配合的键槽9固定并加镙丝压盖锁紧,在机壳体1的两侧的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两端套设的第一附助轮8和第二附助轮21,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推动力作为有功扭矩力的推动机构,同时,变速机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速度和扭矩力各不相同和左右两个方向均可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人性化选择单轴或多轴作为负载输出连接的变速机械芯。

工作原理:使用时,齿轮传动机构和附助轮增加推动力机构组合而成的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通过套设在输入主轴2上的第一齿轮5,啮合到套设在第一介齿轮轴11上的第一介齿轮12,后再与套设在第一输出主轴6的第二齿轮16相啮合,同时套设在第一输出主轴6上的第三齿轮17啮合到套设在第二介齿轮轴15上的,第二介齿轮13后再与套设在第二输出主轴14上的第五齿轮22相啮合,同时套设在第二输出主轴14上的,第四齿轮18啮合到套设在第三介齿轮轴19上的第三介齿轮23后,再与套设在第三输出主轴24上的第六齿轮25啮合,同时套设在第三输出主轴24上的第七齿轮26啮合到,套设在第四介齿轮轴27上的第四介齿轮20后,与套设在第四输出主轴28上的第八齿轮29相啮合的传动方式,使得整个装置减低速度到慢转速的,由慢转速提速再提速后减速再减速关系的齿轮传动机构,在传动的同时,配在机壳体1的两侧的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两端套设的第一附助轮8和第二附助轮21,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推动力作为有功扭矩力的推动机构,同时,变速机输入主轴2、第一输出主轴6、第二输出主轴14、第三输出主轴24、和第四输出主轴28的速度和扭矩力各不相同和左右两个方向均可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人性化选择单轴或多轴作为负载输出连接的变速机械芯,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8886.6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40423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16H 1/22

专利分类号:F16H1/22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黄志均

第一申请人:黄志均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正龙豪园228号

发明人:黄志均

第一发明人:黄志均

当前权利人:黄志均

代理人:黄国勇

代理机构:4421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双向多轴输出型多功能变速机论文和设计-黄志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