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化的中国 饥渴的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祝青[1](2021)在《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通过梳理有关服饵休粮的古籍文献,掌握服饵休粮的整体面貌,结合历代服饵休粮的特征,分析、归纳、总结服饵休粮历史沿革,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常用休粮方特点、功效,服饵休粮操作方法,以期为服饵休粮理论发展及现代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休粮古籍文献资料(1911年以前)。首先,查阅不同朝代的代表性着作及休粮相关硕博论文,记录休粮同义的“辟谷”“绝粒”“绝谷”“却粒”“却谷”“清肠”“不食五谷”“断谷”“空肠”“去谷”“不食谷”“停谷”“停厨”“食气”等词,并作进一步分析,确立检索关键词;其次,利用《瀚堂典藏》医药类古籍及中医智库数据库进行检索,为确保检索文献的全面性,充分利用国学大师、道人家、超星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网站进行补充检索,导出文献,并进一步筛选、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服饵休粮文献及休粮方剂;再次,将收集好的资料以朝代为纲,分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六个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概括、总结不同阶段服饵休粮特点;最后,在对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ccess2010和sas9.4软件对历代休粮方药、休粮方制备工艺、休粮方剂型、休粮方功效主治进行频数统计,同时对服饵休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1)本研究共查找出2170条休粮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其中《瀚堂典藏》医药类古籍数据库1709条,涉及458本古籍;中医智库数据库461条,涉及87本古籍。合并两数据库检索结果,剔除重复及非服饵休粮数据,共筛选出服饵休粮数据546条,涉及古籍文献122本,服饵休粮方261首。(2)服饵休粮相关的文献朝代分布如下:汉及以前2本,休粮方共6首;魏晋南北朝时期11本,休粮方37首;隋唐时期12本,休粮方101首;宋金元时期28本,休粮方140首;明代34本,休粮方170首;清代27本,休粮方80首;年代不详古籍数量8本,休粮方12首。(3)服饵休粮方中有药食共258种,使用频次共计1421次,频数在30以上的常用休粮药食有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冬、黑豆、枣。从服饵休粮方组成来看,频数排在前10的多数为单方,单方组成以芝麻、黄精、松脂、松根、菱角、松仁、松叶为主,其次是黑豆、火麻仁组合。休粮食物(含药食同源中药)共85种,使用频数765次,使用频率53.83%。(4)休粮方制备方法丰富多样,共有捣、蒸、晒、浸、煮、拌、煎等50种(5)休粮方的剂型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丸剂、散剂、饼剂、酒剂、膏剂、汤剂,丸、散、饼剂为固体剂型,占89.71%。(6)休粮方功效共90余种,主要包括抗饥救荒、长生成仙、轻身益气、治病却疾等。休粮方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各科疾病。(7)休粮方的服用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休粮方服用方法、服用量、服用周期、添加的辅料皆不同,休粮期间饮食要忌口、方药忌多服、要忌房事。(8)复食要遵照一定的方法执行,主要的复食药物有葵子、猪膏、硝石(芒硝)、大麻子(火麻仁)。复食要重视固护脾胃,忌食对脾胃有刺激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食量。结论:服饵休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休粮方法,历代道家文献、本草和方剂等书籍中均有记载,服饵休粮在汉代已经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趋于成熟,宋代及以后相当成熟稳定。历代服饵休粮书籍均以介绍休粮方为主,详细介绍了休粮方的组成、制备方法及服用方法,尚未见专门论述整个服饵休粮过程的专着。历代休粮方的组成较为集中,以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冬、黑豆、枣等药食同源中药或食物为主,服用较为安全。论文整理和挖掘的休粮饵料及休粮方的特点,服饵休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吴予昊[2](2021)在《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悦子与三郎的“爱欲悲剧”》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悦子的悲剧性性格及其产生原因以及三郎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最后浅要分析贯穿于三岛由纪夫早期唯美主义创作中在创造男性形象时所无法避免的"塞巴斯蒂昂情结"和"鲜血+死亡=美"的美学理念。
许仟[3](2020)在《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漂泊者形象》文中研究指明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漂泊者形象,他们作为横截面展现了四十年代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论文第一章以身份和漂泊动因作为划分标准,将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的漂泊者形象分为知识型漂泊者和底层漂泊者两大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因袭了传统的重负。不过,知识型漂泊者的出走带有更多的躁动心理和浪漫主义气质,底层人物的漂泊往往是被动的离土行为。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重在分析漂泊者流浪在外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历程。第二章漂泊者的个性色彩为关注点,分析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充满个性意识的漂泊者,以及追寻自我后所面临的个体困境。第三章着重分析漂泊者的回归色彩。总体上,漂泊者以精神返乡的方式得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慰藉。路翎也通过书写底层漂泊者的实际返乡行为和知识型漂泊者的忏悔意识表现出他们对家和亲情的渴念。最后一章,结合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分析漂泊者形象书写的意义,进一步揭示路翎复杂的精神内涵,即对个性解放和家文化的价值重估以及对两者关系的理性认识。
丰子翔[4](2020)在《《东坡易传》思想析论》文中认为《东坡易传》是北宋易学史上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苏轼思想的津梁之一。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本文对《东坡易传》稀见的明抄本进行了校勘,录存异文,使用了新材料;对《东坡易传》散见在不同经文之下的互有关联的注文进行分类汇总,加以研究,运用了新方法;本文归纳出了《东坡易传》由生生之易的本源到“尽性至于命”的性情最后发而为踏入“吉凶之域”的内圣外王的内在理路,以及苏轼提出的“物因道存,道因物显”的逻辑思维方式,得出了新结论。本文分为六部分。在绪论部分,本文在学界已有的对《东坡易传》版本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东坡易传》版本沿革中的几个尚未被解答的问题,并对《东坡易传》中重要版本的版本形态做了研究。同时,归纳了《东坡易传》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东坡易传》哲理思想的新方法。本文的第一章探讨了《东坡易传》中的“道”论。“道”是《东坡易传》向我们揭示的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道”无法被人们所感受到,也无法用语言下定义,但却切实存在在这个世界中。要证明“道”这一原则的存在,则需要从根据“道”而存在的“万物”入手。万物的运行,皆遵守自然而然之理,这便是“道”落在万物上的展现①。同时,万物变化的状态是纷繁复杂且时时变动的,“高下”、“长短”等词汇无法抓住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乃是“道”赋予万物的“自然而然”之理,万变皆出于“自然”。万物因道而有了其不变的本质,而通过万物存在的状态,人们可以进一步把握“自然”之理,最终得以体认“道”这一规律的存在。所以,道与万物是“物因道存,道因物显”的关系,而“自然”之理则是二者的桥梁。本文的第二章探讨了《东坡易传》中的“性”论。易学探讨的是天人性命之学,所以在《周易》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苏轼认为人之“性”与宇宙之“道”息息相关。人为万物之一,但也是万物之灵;人在生活中有饥食渴饮等多种欲望,这与宇宙中万物有纷纭复杂的状态一致,苏轼特称人的这些欲望为“情”;人的“情”合乎自然而然之理,就像万物的状态皆合“自然”之理一样,苏轼特称情的“自然”之理为“性”;人可以通过探究自身之“情”来把握自然而然之“性”,进而体悟“道”的存在,正如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外物之状态,把握外物自然而然之理,去探查“道”之存在。所以,情与性,性与道的关系,仍是“物因道存,道因物显”的关系。“性”乃“自然”之理,故无善恶之别,情为性之发用,本来亦无善恶之别。但天下之事物纷繁复杂,众人的欲望(“情”)有时两相矛盾,比如绝大部分人有喜仁义之情,而绝少部分人却有喜奸邪之情,圣人便以天下绝大部分人所喜之情为善,加以表扬,以绝少部分人所喜之情为恶,加以贬抑,以此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欲望,因此情才有了善恶之别。本文的第三章探讨了《东坡易传》中的内圣外王之学。苏轼面对北宋的政治困境,将《东坡易传》中的“性”论发而为用,提出承担三才之责任,与天地相参的理想,形成了其独特的内圣外王之学。圣人治天下,不违背民众之情,顺其所欲,而成功绩。故而圣人治天下之理,乃是“自然而然”之理;其所治之民众,乃万物的一部分;其方法之所自,乃宇宙之“道”。《东坡易传》中的“性”论是“道”论落实到人上而来的哲理,所以“性”论发而为用所形成的内圣外王之学,自然也是符合“物因道存,道因物显”这一关系的。本文的第四章探讨了《东坡易传》解易体例的指导思想。《东坡易传》的解易体例大致可分为苏轼创新的“卦合爻别”说,以及他继承自王弼的“卦主”“二体”说。本文无意于分析各卦用了何种方法,而是探讨《东坡易传》运用这三种解易体例的根本原因。苏轼认为,道与万物“物因道存,道因物显”的关系,落实在万物之一的人上,体现为“情因道存,道因情显”的关系,天人之学发而为圣王德政,则又成了“民众因道存,道因民众显”的关系。但万物纷繁,人事复杂,政令万绪,唯独《周易》能用独特的六十四卦的易学语言,穷尽万物、人事、政令之变,故而《东坡易传》就是一部通过易学语言来描绘天道人事之书,也因此苏轼在运用解易体例时,必然会将上文所探讨的天人之学的思维模式贯彻下去。所以,《东坡易传》中的三大解易体例,本质上是“物因道存,道因物显”之说的运用。在结语中,本文从儒学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东坡易传》的价值。苏轼的天人之学受道家学说影响明显,“自然而然”之理的论述,与道家的“自然”学说息息相关。但苏轼通过《周易》先向我们揭示了宇宙根本之“道”,并非道家所说之“无”,而是存在于万物间的“生生”之规律;又向我们揭示了人顺应“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道家如保赤子的清静无为,而是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礼乐文明。苏轼准确地抓住了儒家学说体与用的特征,故而《东坡易传》是体现儒家学说的宝贵典籍。
吴海燕[5](2020)在《中国新闻网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09—2018)》文中认为作为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重要目标。作为人们获得留守儿童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大众传播媒介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留守儿童的感知和态度。论文以中国新闻网,这一主流媒体的代表,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分析了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过程,借此了解主流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认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在我国语境下,中国新闻网再现了什么样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中国新闻网如何建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中国新闻网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具体策略有助于科学的建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在新闻话语理论基础上,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选取中国新闻网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的265篇留守儿童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宏观主题结构和微观语义结构两个层面分析留守儿童报道的特征和媒介话语。论文从报道主题、报道时间、报道体裁、报道对象、新闻图式等维度进行宏观层面分析;在微观层面对词汇、措辞风格、新闻引语进行分析,以此来剖析中国新闻网建构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中国新闻网建构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乖巧独立、快乐上进的早熟儿童形象;二是亲情饥渴、贫穷无助、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形象;三是孤僻敏感、叛逆暴戾的负面儿童形象。这表明中国新闻网建构的留守儿童形象是立体的、多元的。论文剖析出中国新闻网建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三大路径:其一通过综合性的报道主题,多样化的报道对象的和广泛化的报道区域实现对留守儿童议题多元化设置;其二兼顾事件导向与责任导向,在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同时,注重媒体责任;其三通过“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以及“过去”与“现在”的新旧对比,采取二元叙事的方式建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媒体在进行留守儿童报道时,首先以社会责任为重,客观地设置留守儿童的媒介议程;其次,重视留守儿童的话语权,让留守儿童成为报道的“主角”;最后,积极策划留守儿童相关报道,远离模式化的报道,更好地呈现留守儿童真实面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刘稼骏[6](2020)在《打开方式:博物馆文物视觉设计的信息构建》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的提速,博物馆的开放性增强,博物馆观众人数屡创新高,观众信息需求、特征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而信息技术与数字化的发展,使得当下博物馆的视觉信息设计已不再是一张图、一段文字,而是开放多元的、集合多种学习手段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因此,为了满足观众日益上升的文化需求及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文物视觉信息设计有必要深入挖掘文物文化,以易于理解的综合视觉形态引导公众传承文化记忆、建立身份认同。自2018年1月起,笔者先后对湖北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特别是笔者家乡的湖南省博物馆进行考察。站在学习者与设计师的角度,笔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博物馆的视觉信息设计未能有效阐释文物,甚至出现信息缺失与错误,通过进一步对博物馆学与信息组织学理论的阅读,笔者逐步认识到问题源于设计中缺乏对文物本身的信息分析,这导致设计深度的缺失与形式的单一,从而使观众产生学习困难。本文认为,面对文物这一丰富多元的信息载体,正确的信息构建是进行文物视觉设计的有效方法,通过认知文物与媒介信息、整合优化视觉信息架构,从而产生独特的视觉“打开方式”,有助于凸显文物的独特文化价值,是当代博物馆视觉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借助博物馆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学、设计学等相关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梳理后现代社会环境下,“后博物馆”的角色与功能转变,探究当下文物视觉设计“对话”的基本理念;第二,分析数字互联时代博物馆的信息传播状况,探究信息量的扩张导致信息过载与信息饥渴之间的现实矛盾,与此同时,博物馆观众的学习方式走向个性化,这使得设计师必须以系统化的思路组织信息内容,提供给观众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第三,借助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理解文物信息内容的多元构成,以及不同视觉媒介的内涵特征;第四,基于文物与媒介的信息认知基础,得出视觉信息构架的生成逻辑,从而指导从文本信息的组织到视觉信息的转换,并进一步提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视觉优化方式与“独特打开方式”的视觉信息整合;第五,基于以上研究,以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其从信息梳理到视觉设计的转换,将信息组织落实到视觉设计之中,引领观众对文物信息的学习与理解。
薛中华[7](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毛一平[8](2020)在《游戏经验的扩散与媒介的游戏化 ——以网络小说的游戏化为中心》文中认为生活虽然支离破碎,却可以通过游戏来修补它。电子游戏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媒介之一,便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介入。事实上,玩家通过游玩电子游戏而形成的游戏经验,既是对混沌失控的日常生活体验的一种疗愈,同时也应视作是一种抵抗。电子游戏通过“明确目标与可行手段”的运作机制,“安全与冒险”的情绪反馈,以及集成的审美体验,塑造了一个个人努力与成长反馈得以平衡的世界。这一体验让玩家得以重新审视现实,他们在修正自身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改变了对其他媒介,甚至现实本身的审美需求,从而造成了游戏经验的扩散,使得媒介开始了游戏化的过程。网络小说这一媒介的游戏化就是游戏经验扩散的典型例证。游戏化的网络小说在接受了以电子游戏为中介的叙述传统的同时,还模仿了游戏的特性,采用了数值、升级等游戏的叙述逻辑,以及对游戏元素如金手指、系统、异世界的借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叙述神话。实际上它是利用电子游戏的运作方式,以此勾连读者的游戏经验,从而形成电子游戏式的集成的审美体验,最终满足了读者对成长的饥渴。游戏化的网络小说在揭示了游戏经验的活动轨迹的同时,也暗示了游戏经验在不同媒介中具备极强的适应性,所以游戏经验还将进一步扩散。极具后现代色彩的电子游戏《黑暗之魂》便是游戏经验适应性的范例之一,它带来了衰落叙事,将自己的意义立足于无意义与成长的腐败,反英雄,反宏大叙事。这是一次对传统游戏经验的颠覆与嘲讽,电子游戏媒介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展开无疑会吸引更多的艺术(包括后现代艺术)接受游戏经验的影响。由此而论,游戏经验边界还远未确定。它可以使得电影开始游戏化的叙事,可以使得音乐得以生成性的产生,甚至教育媒介的游戏化也在进行。由此,媒介之间的界限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模糊,游戏在影响其他叙事媒介的同时,自身的独立性也在衰弱,它的叙事性正在不断强化,它采用大量文本及追逐叙事技巧的行为正在使其文学化。而最终可以乐观地展望,电子游戏与文学的合流,以及电子游戏自身的发展,将扩展人类叙事与生活的边界。
韩述[9](2020)在《孟子心性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子心性之学,一直是中国心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成果可谓蔚为大观。但因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结论,时有不尽一致之处。本论文以孟子心性论为选题,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诠释学的方法,提出孟子是以“心、行二分”的思维模式来识别人性的观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揭示孟子心性论与存养论的内在结构。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数点:第一,首先探讨了先秦儒家价值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孟子何以要提出性善之论。人伦道德之价值,乃是指一切行为的正当性背后的依据,亦即我为什么要如此做的原因。而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大的时间段内,价值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孟子性善论是先秦儒家价值理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若不知先秦儒家价值的起源及其发展,便难以理解孟子何以要提出性善之论,先秦儒家价值理论乃是孟子性善论提出的背景。故第一章以先秦儒家价值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孟子何以要提出性善之论为主要内容。第二,在分析《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的基础上,揭示了孟子是以“心、行二分”的思维模式识别人性的,亦即孟子是如何提出性善的,可以称之为“识性论”。并进而对战国时期“心、行二分”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的分析论证过程中,运用了二重证据法。第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孟子四端之心的显发过程以及由四端之心扩而充之至仁的生成过程,得出孟子性善乃是“情”“知”的交替结合的结果,二者如连环,环环相扣,可谓之有先后,不可谓何者为本何者为末。第四,以“心、行二分”的内外结构为基础,在上述孟子心性生成论基础上分析孟子的存养论,解决了孟子既言“先立乎其大者”“我善养吾浩然志气”,又以“寡欲”养心的潜在矛盾。在孟子“识性论”“人性论”的基础上,以“生成”与“发用”为视域,解释了何以孟子“浩然之气”章的解释错综复杂的根源。最后,学界关于孟子“浩然之气”究竟是延续自儒家学脉还是袭取自黄老道家精气说,是有分歧的。笔者则以为孟子“浩然之气”乃是承接曾子“自反而缩”的工夫论来,非是袭取自黄老道家精气说。
杨山[10](2019)在《东北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增温将促进土壤有机碳(SOC)矿化,从而导致CO2排放增加,使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形成正反馈效应。土壤碳库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碳(SO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SOC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反馈关系,但SOC矿化温度敏感性对升温的响应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选取东北天然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培养法分析了典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SOC矿化温度敏感性与年均温的关系及其季节动态,并通过实验室365天培养实验,分析了长期Q10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同时探讨了影响土壤SOC矿化温度敏感性的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重点采用二代测序(Mi Seq)和功能基因定量PCR技术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与SOC矿化过程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关系。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野外取样即时测定土壤呼吸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东北的阔叶红松林土壤Q10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土壤Q10受气候因子、土壤碳的质量和有效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共同调控。年均温较高样地惰性碳含量低,土壤碳质量高,但微生物处于较强的碳饥渴状态(土壤碳有效性低),细菌中“富营养菌群”的相对丰度较高,利用易降解碳的基因丰度相对较高,这是导致年均温较高样地土壤Q10较高的主要原因。土壤Q10与年均温的关系受采样季节影响,夏季土壤Q10与随年均温增加无明显相关关系趋势,春秋两季随年均温增加而增加;其原因为不同季节土壤Q10的驱动因素不同,在夏季,南北方温差小,土壤Q10不受季节均温的直接影响,主要受土壤碳质量调控;而春秋两季,土壤Q10受季节均温直接影响,此外还受土壤碳质量、土壤碳有效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基因的影响。实验室长期培养实验也验证了中部和南部样地土壤Q10高于北部样地。基于碳矿化特征二库模型拟合,中部和南部样地土壤Q10主要由土壤惰性有机碳降解贡献,而北部样地土壤Q10主要由土壤易降解有机碳降解贡献,这是导致中部和南部森林样地土壤Q10较高的主要原因,符合“碳质量-温度”假说。在培养过程中,中部和南部的东北阔叶红松林土壤Q10在培养40天左右出现“脉冲”峰,这个脉冲峰主要是土壤中等惰性有机碳矿化引起的;而北部样地土壤Q10出现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的动态变化趋势,在培养前中期以活性有机碳矿化为主,而到培养后期以土壤惰性有机碳矿化为主。相应的,在有机碳矿化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富营养微生物相对丰度较高,潜在的活性碳降解功能占优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寡营养菌群”和惰性碳降解功能逐渐占主导。基于本论文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增温将导致我国典型温带针阔混交林针阔比降低,土壤碳质量增加但碳有效性降低,土壤中富营养微生物/寡营养微生物比值增加,活性碳/惰性碳降解功能比值增加,从而导致Q10升高。从长期效应来看,将导致惰性碳库矿化对SOC矿化增量的贡献增加,最终也导致Q10增加。研究结果对于评估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温带森林SOC的矿化潜势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角度为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二、变化的中国 饥渴的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化的中国 饥渴的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饮食限制疗法的临床应用 |
1.1 饮食限制对肥胖的影响 |
1.2 饮食限制对高血压的影响 |
1.3 饮食限制对2 型糖尿病的影响 |
1.4 饮食限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
1.5 饮食限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 |
1.6 饮食限制对肿瘤的影响 |
1.7 饮食限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
1.8 饮食限制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
1.9 饮食限制对其它疾病的影响 |
2 饮食限制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2.1 饮食限制疗法的临床适应症 |
2.2 饮食限制疗法的禁忌症 |
3 饮食限制疗法的挑战和任务 |
1 服饵休粮涵义 |
1.1 休粮涵义 |
1.2 服饵涵义 |
1.3 服饵休粮涵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来源 |
2.2 检索词 |
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3.1 文献纳入标准 |
2.3.2 文献排除标准 |
2.3.3 检索与筛选结果 |
2.4 数据管理 |
2.4.1 数据库构建 |
2.4.2 术语规范 |
2.4.3 频数统计 |
3 结果 |
3.1 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概况 |
3.2 不同朝代服饵休粮文献分析结果 |
3.2.1 汉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2 魏晋南北朝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3 隋唐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4 宋金元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5 明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6 清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3 休粮方挖掘整理研究结果 |
3.3.1 常用休粮饵料 |
3.3.2 服饵休粮方食物使用情况 |
3.3.3 常用休粮方 |
3.3.4 休粮方制备方法 |
3.3.5 休粮方剂型 |
3.3.6 休粮方功效主治 |
4 讨论 |
4.1 常用休粮饵料分析 |
4.2 服饵休粮食物使用情况分析 |
4.3 常用休粮方分析 |
4.4 休粮方制备方法分析 |
4.5 休粮方剂型分析 |
4.6 休粮方功效主治分析 |
4.6.1 休粮方功效 |
4.6.2 休粮方主治 |
4.7 服饵休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4.7.1 服用方法 |
4.7.2 复食方法 |
4.7.3 注意事项 |
4.8 服饵休粮养生保健意义及应用价值 |
4.8.1 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
4.8.2 治疗疾病 |
4.8.3 开发保健品及药品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悦子与三郎的“爱欲悲剧”(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代背景 |
(二)悦子的悲剧性格及其产生根源 |
(三)“塞巴斯蒂昂情结”的产生与三郎的悲剧结局 |
(四)“鲜血+死亡=美”的美学 |
(3)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漂泊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漂泊者的形象类型 |
第一节 底层漂泊者:被抛掷的离家者 |
第二节 知识型漂泊者:躁动出走的“逆子” |
第三节 共性:奴役创伤下的反抗 |
第二章 漂泊者的个性色彩 |
第一节 张扬的个性意识 |
第二节 两极对立的关系 |
第三节 追寻“自我”的困境 |
第三章 漂泊者的回归色彩 |
第一节 漂泊者的精神返乡 |
第二节 “逆子”的忏悔意识 |
第三节 漂泊者的归乡之旅 |
第四章 漂泊者形象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对个性解放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对家文化的再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东坡易传》思想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东坡易传》的成书背景 |
二、《东坡易传》的流传 |
三、《东坡易传》版本略论 |
四、《东坡易传》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坡易传》中的“道”论 |
一、圣人法道以作《易》 |
二、道与万物的关系 |
三、万物相形归一 |
第二章 《东坡易传》中的“性”论 |
一、“不待学而能”的性 |
二、性与道之辨 |
三、夫善,性之效也 |
第三章 《东坡易传》中的内圣外王之学 |
一、顺性以制礼 |
二、责重者不可不逸 |
第四章 “物因道存,道因物显”下的解易体例 |
一、卦合爻别说 |
二、取卦主解经说 |
三、取二体解经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新闻网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
1.2.2 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
1.2.3 小结 |
1.3 理论基础:新闻话语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话语分析 |
2 中国新闻网留守儿童报道话语分析 |
2.1 留守儿童报道宏观主题结构分析 |
2.1.1 报道主题丰富,视野开阔 |
2.1.2 报道时间集中在假期节日 |
2.1.3 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篇幅不长 |
2.1.4 群体报道居多,聚焦农村地区 |
2.1.5 新闻图式 |
2.2 留守儿童报道微观语义结构分析 |
2.2.1 词汇 |
2.2.2 措辞风格 |
2.2.3 新闻引语 |
3 中国新闻网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 |
3.1 正面倾向性的早熟儿童 |
3.1.1 乖巧独立的早熟儿童 |
3.1.2 快乐上进的早熟儿童 |
3.2 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 |
3.2.1 亲情饥渴的弱势群体 |
3.2.2 贫穷无助的弱势群体 |
3.2.3 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 |
3.3 需要关注的负面儿童 |
3.3.1 孤僻敏感的负面儿童 |
3.3.2 叛逆暴戾的负面儿童 |
4 中国新闻网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路径 |
4.1 多元化的议题设置 |
4.2 兼顾事件导向与责任导向 |
4.3 二元叙事与形象建构 |
4.3.1 “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 |
4.3.2 “过去”与“现在”的新旧对比 |
5 主流媒体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之反思 |
5.1 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不足之处 |
5.1.1 留守儿童在传播中“失语” |
5.1.2 留守儿童报道呈现模式化 |
5.1.3 对各类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一 |
5.2 媒介科学建构留守儿童形象的建议 |
5.2.1 客观设置留守儿童的媒介议程 |
5.2.2 赋予留守儿童媒介话语权 |
5.2.3 远离模式化的新闻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打开方式:博物馆文物视觉设计的信息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来自文博节目《国家宝藏》的思考 |
1.1.2 来自博物馆实地考察的思考 |
1.2 文物视觉信息构建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1.4.1 博物馆视觉设计相关研究 |
1.4.2 视觉信息构建相关研究 |
第一章 从视觉独白到视觉对话 |
1.1“后博物馆”的理念转向 |
1.1.1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博物馆认识 |
1.1.2 博物馆社会角色的转变 |
1.2 对话的哲学思维 |
1.2.1 观看的公众视角 |
1.2.2 视觉沟通的“可理解” |
第二章 博物馆学习情境的创设 |
2.1 数字互联时代的信息状况 |
2.1.1 发布者:信息过载 |
2.1.2 接收者:信息饥渴 |
2.2 营造融合式学习环境 |
2.2.1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
2.2.2 视觉的信息化组织 |
第三章 多元媒介下博物馆文物的信息认知 |
3.1 文物信息分析 |
3.1.1 信息内容的特征与表征 |
3.1.2 文物信息解读的不同维度 |
3.2 媒介信息认知 |
3.2.1 媒介的认知与选择 |
3.2.2 文物内涵与视觉符号 |
第四章 不同维度下视觉的信息架构 |
4.1 序化与可视化:基于主题的文物信息组织 |
4.1.1 信息层级的结构生成 |
4.1.2 视觉信息的描述 |
4.2 视觉信息的优化与整合 |
4.2.1 用户需求与体验 |
4.2.2 视觉信息的阐释 |
第五章 行动、学习、理解 |
5.1 信息集合的视觉转换:T形帛画与楚人生死观 |
5.2 对话式的情景学习:导引图与观众的角色意识 |
5.3 数字环境的视觉体验:辛追宫殿与浪漫精神 |
结语:精神的相遇与沟通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
3.1.1 辟谷的提出 |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
4.1.1 节首尚俭思想 |
4.1.2 天气地味思想 |
4.1.3 食气者寿思想 |
4.1.4 城食增寿思想 |
4.1.5 去除三尸思想 |
4.1.6 清肠除滓思想 |
4.1.7 轻身疗病思想 |
4.1.8 金津玉液思想 |
4.1.9 虚静无为思想 |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
4.2 内丹辟谷思想 |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
4.2.2 绝粒为宗思想 |
4.2.3 精气神全思想 |
4.2.4 减阴增阳思想 |
4.2.5 先天自动思想 |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
5.1.1 节食辟谷法 |
5.1.2 代食辟谷法 |
5.1.3 咽津辟谷法 |
5.1.4 除三尸辟谷法 |
5.1.5 服符水辟谷法 |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
5.1.7 守一辟谷法 |
5.1.8 存神辟谷法 |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
5.1.10 服气辟谷法 |
5.1.11 胎息辟谷法 |
5.2 内丹辟谷方法 |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游戏经验的扩散与媒介的游戏化 ——以网络小说的游戏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思路与主要框架 |
第一章 游戏经验的生成与扩散 |
第一节 修补生活:游戏经验的生成 |
一、明确的目标与可行的手段:电子游戏的运行机制 |
二、安全与冒险:电子游戏的情绪反馈 |
三、集成的经验:电子游戏的审美体验 |
第二节 成长的焦虑:游戏经验扩散的动力 |
一、成长: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
二、应试教育:青少年的成长焦虑 |
三、科层现象:中青年的成长焦虑 |
第三节 叙事的游戏化:游戏经验在叙事媒介中的扩散 |
一、游戏继承并形成叙事传统 |
二、叙事媒介的游戏化:网络小说成为典型例证 |
第二章 补丁、成长、异世界:网络小说的游戏化 |
第一节 游戏经验作为文学现实的补丁 |
一、金手指:自我炫耀的主角光环 |
二、系统:游戏规则的引入 |
第二节 升级:游戏化的成长叙事 |
一、数值描述:游戏化的叙述方式 |
二、打怪升级:游戏化的故事范式 |
三、锁定视角:游戏化的人物视角 |
第三节 空间化与杂揉的世界观:游戏化的异世界 |
一、异世界的空间化 |
二、杂糅的世界观 |
第三章 模糊的界限:对游戏经验扩散的展望 |
第一节 游戏化网络小说的退潮与媒介游戏化的进一步发展 |
一、游戏化网络小说的退潮 |
二、电影、音乐的游戏化:游戏经验在声画媒介中的扩散 |
三、教育媒介的游戏化:媒介界限的模糊 |
第二节 衰落叙事:游戏经验与后现代叙事 |
一、传火?——《黑暗之魂》对游戏目标的嘲讽 |
二、无意义与腐败:《黑暗之魂》的意义内核 |
第三节 界限消解:电子游戏与文学的融合趋势 |
一、游戏的文学化 |
二、融合: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结语: 电子游戏正在拓展叙事与生活的边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孟子心性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先秦儒家价值之确立 |
第二章 孟子人性论与价值确立之关系 |
第一节 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疏证 |
第二节 孟子识别人性的思维方式 |
第三节 战国时期心、行二分思维方式浅探 |
第三章 孟子心性生成论理路分析 |
第一节 四端之心的显发 |
第二节 由四端之心扩而充之至仁之进路 |
第四章 孟子之存养论 |
第一节 欲之恶与心之失 |
第二节 孟子养气之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东北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有机碳矿化与气候变暖 |
1.1.1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
1.1.2 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
1.2 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 |
1.2.1 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生态学意义 |
1.2.2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量化表征 |
1.3 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
1.3.1 气候和植被 |
1.3.2 土壤理化性质 |
1.3.3 土壤微生物群落 |
1.4 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时空格局 |
1.4.1 空间格局 |
1.4.2 时间动态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随年均温梯度的变化 |
2.1 实验设计和材料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与年均温的关系 |
2.2.2 土壤凋落物养分和理化性质随年均温变化 |
2.2.3 土壤碳质量和有效性与年均温的关系 |
2.2.4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年均温的关系 |
2.2.5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驱动因子分析 |
2.2.6 讨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季节变化 |
3.1 实验设计和材料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季节变化 |
3.2.2 土壤凋落物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季节变化 |
3.2.3 土壤碳质量的季节变化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
3.2.5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 |
3.2.6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室内长期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动态变化 |
4.1 实验设计和材料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动态变化 |
4.2.2 土壤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
4.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
4.2.4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驱动因子 |
4.2.5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文章发表 |
四、变化的中国 饥渴的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D]. 祝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悦子与三郎的“爱欲悲剧”[J]. 吴予昊. 青年文学家, 2021(02)
- [3]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漂泊者形象[D]. 许仟. 暨南大学, 2020(04)
- [4]《东坡易传》思想析论[D]. 丰子翔. 山东大学, 2020(12)
- [5]中国新闻网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09—2018)[D]. 吴海燕.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打开方式:博物馆文物视觉设计的信息构建[D]. 刘稼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8]游戏经验的扩散与媒介的游戏化 ——以网络小说的游戏化为中心[D]. 毛一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孟子心性论研究[D]. 韩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东北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研究[D]. 杨山.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