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接枝论文-王云龙,李斌,王玉峰

化学接枝论文-王云龙,李斌,王玉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接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莫代尔纤维,丙烯酸,接枝,阻燃

化学接枝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龙,李斌,王玉峰[1](2019)在《莫代尔纤维织物化学法接枝丙烯酸盐阻燃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经丙酮处理的莫代尔纤维,在铈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与丙烯酸(AA)发生接枝聚合反应,确定了反应最佳条件,之后再经过碱化,铝化,制备出丙烯酸阻燃的莫代尔纤维。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微型量热等表征测试手段对阻燃莫代尔纤维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经过丙烯酸交联接枝后,莫代尔被赋予了阻燃性,其极限氧指数达到31%。(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9年03期)

王雪,侯占群,苑鹏,柳嘉,段盛林[2](2019)在《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接枝复合物的开发及其物理化学性能、乳液稳定性的评价(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发芽糙米蛋白(germinated brown rice protein,GBRP)和葡聚糖通过美拉德反应开发一种新型的乳化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germinated brown rice protein-dextran conjugate,GBRP-Dex Con)。结果表明,通过与葡聚糖共价结合,相比于GBRP,GBRP-Dex Con的溶解度提高了10%(pH 7.0);变性温度(122.2℃)提高了14.7℃(GBRP为107.5℃);GBRP-Dex Con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总还原能力显着提高(P<0.05)。通过测定美藤果油乳状液的粒径及物理稳定性发现,GBRPDex Con在稳定乳状液比GBRP、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混合物(GBRP-Dex Mix)以及作为常规乳化剂的大豆分离蛋白更为有效。本方法制备的乳化剂GBRP-Dex Con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到食品工业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季成,李宾,袁晓,柳翠,沈春银[3](2018)在《聚丙烯表面共价接枝改性化学镀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聚丙烯(PP)表面共价接枝改性,研究聚丙烯无铬无钯化学镀工艺及接枝层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接枝时间调节PP表面接枝率,采用离子交换手段将Ni~(2+)固定在基体表面;用NaBH_4将固定的Ni~(2+)还原为单质Ni~0作为化学镀过程中的催化剂。使用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ATR/FT-IR)、能谱扫描(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工作站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接枝改性的PP板可以成功进行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和镀速均随接枝率上升而增大,镀层的耐蚀性能则随接枝率上升而下降。(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珊珊[4](2018)在《水相化学接枝含氟有机膜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对电子封装密度和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电子封装技术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叁维硅通孔技术不断创新,为芯片的封装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其中,超薄高保形绝缘层的制备是实现叁维TSV垂直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但随着TSV直径的减小和深宽比的增大,传统的工艺越来越无法满足性能的要求。现有研究发现,水相接枝绝缘层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均匀致密,与基底结合牢靠,绝缘性能也满足要求。同时,在大深宽比的TSV孔内绝缘膜厚度分布均匀,台阶覆盖率能接近100%,是一种更简单,无需复仪器的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机膜中接枝的单体为丙烯酸类物质,而含氟有机物作为一种多氟有机化合物具有化学稳定性、表面活性和优良的耐温性能等特点,可以作为丙烯酸类单体的替代物质,进一步制备含氟有机膜,探究制备出的含氟有机膜膜性能。本文用含氟的有机膜代替了传统的二氧化硅绝缘膜的目的,借助X射线能谱仪(XPS)、红外光谱仪(IR)、椭圆偏振仪和各种微观结构分析(SEM,AFM)等手段,探究了在硅表面水相接枝含氟化学有机膜的技术。本课题分为两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探究了含氟有机膜的表面和断面的形貌,发现在随着化学接枝时间的增加,化学接枝溶液中NBD含量的增加,含氟有机单体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含量的增加,有机膜的厚度增加,有机膜呈现透明均匀平整的状态。当化学接枝时间较长或者含氟单体含量较多时,含氟有机膜表面会出现裂纹甚至脱落。第二部分探究了含氟有机膜的绝缘性能和润湿性能,发现随着化学接枝时间的增长,含氟有机膜与纯水的接触角大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与油的接触角也没有太大变化;随着化学接枝溶液中NBD含量的增加,含氟有机膜的绝缘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与纯水的接触角变大,与油的接触角没有太大变化;随着化学接枝溶液中含氟有机单体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在有机膜表面无明显缺陷的情况下,含氟有机膜的绝缘性能增加,当表面出现裂纹和脱落时,含氟有机膜的绝缘性能将变差,含氟有机膜与纯水的接触角增大,与油的接触角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1-01)

刘子怡,许苗军,王琦,李斌[5](2017)在《表面化学接枝改性阻燃棉织物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织物表面进行选择性氧化生成醛基,选取乙二胺与醛基反应,通过膦氢化加成反应将阻燃剂亚磷酸二甲酯接枝到棉织物表面,最后通过叁羟甲基叁聚氰胺对棉织物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含叁羟甲基叁聚氰胺/乙二胺/亚磷酸二甲酯阻燃棉织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棉织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研究了其阻燃性能,通过锥形量热测试研究了其燃烧行为,通过在40℃皂水中洗涤10次考察了其耐水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其表面及燃烧后炭层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经表面改性后,棉织物的LOI值由(19.5±1.0)%提高到了(43.1±1.0)%,经耐水洗测试后,LOI值仅下降至(42.6±1.0)%,保持了非常好的阻燃性能,表明通过表面接枝方法制备的叁羟甲基叁聚氰胺/乙二胺/亚磷酸二甲酯阻燃棉织物具有非常好的耐水洗性能.表面阻燃改性提高了棉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的成炭性能,形成的连续膨胀的炭层较好地保护了内部织物,抑制了织物的降解和燃烧,从而提高了棉织物的阻燃性能.(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于秋兵[6](2017)在《点击化学在有机硅自修复材料和接枝共聚物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点击化学所涉及的反应过程转化率高、选择性高、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点击反应给高分子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高效简便的化学手段,在材料合成及改性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点击化学过程构建特殊结构的单体或聚合物,或者利用点击反应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功能化,可以获得用普通化学方法难以得到的大分子材料。自修复材料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分子材料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划伤、断裂等损伤进行主动的"自我修复",可以使材料部分或全部地恢复受损前的性能,既提升了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构建自修复体系的方法有多种,最主要的是利用非键作用力和动态化学键。其中,利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肟反应等同时具备点击化学和动态化学特征的化学过程构建自修复体系是非常高效和简便的途径。有机硅材料拥有非常多的优异性能,在生物医疗、化学化工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生产原料和工艺的问题,有机硅材料还存在着力学性能比较差、使用成本较贵等不足。通过点击化学的方法对有机硅材料进行改性,以及构建有机硅自修复体系等,可以制备特殊结构的有机硅高分子,获得性能提升的有机硅材料。本文利用巯基-烯烃点击反应制备了聚硅氧烷-聚苯乙烯和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首先利用RAFT聚合制备了大分子叁硫代碳酸酯,随后用正丁胺氨解得到端基为巯基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合物。巯基大分子和聚硅氧烷在光照下发生点击反应,得到了接枝改性共聚物。本文还利用肟点击反应构建了有机硅自修复体系。通过合成侧链含有羰基或者氨氧基的聚硅氧烷和二官能的交联剂,然后二者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发生肟点击反应,得到了以肟为基础的有机硅交联体系,而且不用外界条件刺激就可以实现室温下的自修复过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王军[7](2017)在《含羧基结构聚酰亚胺及其化学接枝改性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材料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日常生活用电子电器等,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可以说人类的进化史也是材料的发展史。而当代社会,则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研究趋势是性能高强度化、功能多样化,质量轻便化,同时兼顾成本低廉化。聚酰亚胺(PI)材料是一类分子主链上含有五元酰亚胺环的高分子材料。PI具有突出的机械性能,优异的耐温性能,良好的电学性能以及耐磨性等,综合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电介质、分离膜材料、高温塑料,光刻胶等。此外,聚酰亚胺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例如航空航天和光电等方面存在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然而聚酰亚胺由于主链一般含有刚性苯环结构,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强,链段堆积密集,致使大多数PI熔融、溶解困难,加工成型难度大,阻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外还有粘接性能不理想,透明性差,制成的薄膜难以兼顾强度与韧性等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聚酰亚胺的改性成为目前PI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聚酰亚胺主链中引入柔性基团、脂肪环、不对称取代基或是大的侧基,降低聚酰亚胺分子链的对称性和规整度,从而增加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结构是决定性能的本质因素,为了使得材料性能符合结构设计预期,在合成聚酰亚胺时对反应所用的单体做了仔细甄选。为了获得不仅可溶解并且耐热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选用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作为反应所用酸酐,单体中的CF3基团可以有效阻止与之连接C原子的运动,对提高溶解性有利,带有功能性基团3,5-二氨基苯甲酸和具有联苯结构的4,4’-二氨基-2,2’-双叁氟甲基联苯(TFMB)作为双胺单体,兼顾功能性和聚合物的耐热和机械性能,叁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得到叁元共聚物。所合成的PI溶解性能优异,可溶于实验室常见的有机溶剂,并且拥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聚酰亚胺也是一种很好的介电材料,通过缩聚反应把把苯胺四聚体接枝到含有羧基结构的聚酰亚胺中,得到侧链含有苯胺链段的电活性聚酰亚胺。介电测试表明,苯胺四聚体的加入使得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升高。并对聚合物的还原态、氧化态、中间态和掺杂态进行介电测试,发现掺杂状态时介电常数增加明显。通过结构改性的方法,把2-氨基芴单体作为侧链引入到PI分子结构中,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芴基团的加入使得聚酰亚胺具有了荧光性能,荧光强度会随着芴基团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芴基团含量一定时,探讨了POSS单体的加入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POSS加入可以使得荧光强度增强。在这些探讨的基础了,又在聚酰亚胺的侧链上引入了具有电活性的苯胺四聚体,发现可以通过控制氧化还原过程调控荧光强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刘子怡[8](2017)在《棉织物表面化学接枝阻燃改性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纤维价廉易得,具有透气性强、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航空、建筑装饰等领域。但棉纤维易燃,极限氧指数仅为18%,严重限制了棉纤维及其制品的广泛应用。因此,赋予棉纤维一定的阻燃性能,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目前主要通过浸扎、涂覆等方法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改性,这些方法制备方便,但产品存在耐洗性差、难以实现恒久阻燃的目的。本论文以纯棉织物为原料,首先采用高碘酸钠对其进行选择性氧化,在棉织物表面生成醛基,然后利用棉织物表面醛基的反应活性,通过与P-H键发生加成反应,或首先与氨的衍生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C=N键然后与P-H键发生加成,制备出系列表面接枝上P或P-N元素的改性棉织物。通过醛基与亚磷酸二甲酯(DMP)发生P-H化加成反应,将DMP接枝到棉织物表面,制备出DMP改性棉织物(FR-cot-1)。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UL-94)测试研究了FR-cot-1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10次水洗处理后,FR-cot-1的LOI值由24.8%降低至23.4%,燃烧后的损毁炭长为30 cm。热重分析(TGA)和锥形量热(Cone)测试表明,DMP的引入改变了棉织物的热降解行为,延缓了织物的分解,同时热释放速率(HRR)及总热释放量(THR)有所降低。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FR-cot-1燃烧后的炭层保留了棉织物网状结构。将甲胺(MY)及乙二胺(EDA)分别与氧化棉织物表面的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希夫碱,然后通过棉织物表面生成的C=N键与P-H键发生膦氢化加成反应,将DMP接枝到棉织物表面,分别制备了MY/DMP改性棉织物(FR-cot-2)和EDA/DMP改性的棉织物(FR-cot-3)。阻燃性能测试表明,水洗处理后,FR-cot-2及FR-cot-3的LOI值分别由26.9%和27.8%下降至25.1%和26.6%,并且与FR-cot-1相比,两者在燃烧后的损毁炭长同样为30 cm,但是其残炭形态变致密,表明通过P-N接枝改性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及耐水洗性能。TGA测试表明,通过该方法改性提高了棉织物的成炭性能,在600 oC时,FR-cot-2及FR-cot-3的残炭量由FR-cot-1的18.4%分别提高到了33.3%和36.6%。Cone测试表明,与FR-cot-1相比,FR-cot-2及FR-cot-3两种阻燃棉织物的HRR及THR进一步下降,FR-cot-3下降的幅度较大。SEM结果表明,EDA的引入使得FR-cot-3燃烧后的炭层更为膨胀致密。力学测试表明,相比于FR-cot-2,FR-cot-3的拉伸强度较高。综上,经EDA/DMP改性后的阻燃棉织物阻燃耐水洗性、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较为优异。在上述制备的阻燃棉织物FR-cot-3的基础上,选取了叁羟甲基叁聚氰胺(TMM)对其表面羟基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TMM改性棉织物(TMM-cot)。当用4%浓度的TMM溶液接枝改性FR-cot-3时,TMM-cot的LOI值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37.2%,损毁长度降低为6.5 cm,经水洗处理后,LOI值和损毁炭长分别提高为36.5%和7.3 cm,保持了极好的阻燃性能。TGA测试表明,TMM的引入使棉织物600 oC的残炭量达到了39.0%,最大热分解速率明显降低。Cone测试表明,与FR-cot-3相比,TMM-cot的HRR和THR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SEM测试表明TMM-cot燃烧后的炭层更为致密光滑。(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张乾,张白梅,张玉德,陆银平[9](2017)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硅烷接枝高岭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湿法研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硅烷接枝改性高岭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物理吸附仪等对湿法研磨高岭石及硅烷表面修饰高岭石样进行表征,并通过结晶度指数、Scherrer公式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经研磨处理高岭土颗粒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高岭石晶体结构无序性增强,堆垛体被剥离成微小高岭石片层,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相比直接改性高岭石,湿法研磨改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发生显着变化,出现了-CH_3、-CH_2、C=O和Si-C键等硅烷偶联剂的红外峰。(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7年03期)

严喜鸾,陈馨,高文菊,魏婷婷,林月敏[10](2017)在《ATP适体接枝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化学发光酶检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油酸修饰的Fe_3O_4纳米粒子,利用盐酸多巴胺对其表面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得水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表征。随后,将氨基修饰的叁磷酸腺苷(ATP)适体接枝到Fe_3O_4纳米粒子上,结合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进行ATP的定量检测,并应用于市售酸奶中乳酸菌ATP含量的检测,其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各项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纳米粒子是一种分散性好、易分离的载体,其粒径均一、稳定、磁性强、与适体结合性能好,拓展了Fe_3O_4纳米粒子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化学接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发芽糙米蛋白(germinated brown rice protein,GBRP)和葡聚糖通过美拉德反应开发一种新型的乳化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germinated brown rice protein-dextran conjugate,GBRP-Dex Con)。结果表明,通过与葡聚糖共价结合,相比于GBRP,GBRP-Dex Con的溶解度提高了10%(pH 7.0);变性温度(122.2℃)提高了14.7℃(GBRP为107.5℃);GBRP-Dex Con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总还原能力显着提高(P<0.05)。通过测定美藤果油乳状液的粒径及物理稳定性发现,GBRPDex Con在稳定乳状液比GBRP、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混合物(GBRP-Dex Mix)以及作为常规乳化剂的大豆分离蛋白更为有效。本方法制备的乳化剂GBRP-Dex Con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到食品工业的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接枝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云龙,李斌,王玉峰.莫代尔纤维织物化学法接枝丙烯酸盐阻燃性能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9

[2].王雪,侯占群,苑鹏,柳嘉,段盛林.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接枝复合物的开发及其物理化学性能、乳液稳定性的评价(英文)[J].食品科学.2019

[3].季成,李宾,袁晓,柳翠,沈春银.聚丙烯表面共价接枝改性化学镀与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4].张珊珊.水相化学接枝含氟有机膜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5].刘子怡,许苗军,王琦,李斌.表面化学接枝改性阻燃棉织物的制备与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7

[6].于秋兵.点击化学在有机硅自修复材料和接枝共聚物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

[7].王军.含羧基结构聚酰亚胺及其化学接枝改性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

[8].刘子怡.棉织物表面化学接枝阻燃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9].张乾,张白梅,张玉德,陆银平.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硅烷接枝高岭石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7

[10].严喜鸾,陈馨,高文菊,魏婷婷,林月敏.ATP适体接枝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化学发光酶检测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7

标签:;  ;  ;  ;  

化学接枝论文-王云龙,李斌,王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