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教情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川安多藏戏,宗教,情感,戏剧
宗教情感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19)在《四川安多藏戏的宗教情感表达与戏剧呈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以壤塘藏戏《松赞干布》为例,从四川安多藏戏的音乐、仪式、戏剧程式、表演等音乐人类学角度,探讨作为宗教艺术之一的四川安多藏戏,在生存和发展中始终秉承的宗教思想发展的精神追求和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藏传佛教情感表达特点;同时,本文将着重分析四川安多藏戏的策划、设计、艺术化处理等戏剧特征以及四川安多藏戏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效果和达到的目的,希望能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的启发。(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田薇[2](2019)在《“宗教性”的问题缘起与意义阐释——以宗教疑义为语境、以舍勒信仰现象学和施莱尔马赫宗教情感论为视镜》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基督教是宗教,东方儒教是不是宗教?传统基督教在现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教会由中心退居边缘,这是否意味着宗教在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丧失意义?在中西古今语境下引出何谓宗教的疑义,面对疑难本文提出"宗教性"概念。所谓宗教性乃是指向人的存在的宗教性,指向终极而超越的宗教性,体现着人类通过无限性追求以超越有限性生存的先天形而上学倾向。关于这一理论观点的阐述,借助舍勒的信仰现象学和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情感论予以展开。舍勒认为"绝对域意向"是人类有限个体的本质意向,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宗教性的情感行为,是在先的、原发的和独立的,是构成一切信仰生活形态的可能性前提;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是情感性直观或直观性情感,在本质上是有限者直观宇宙或遭遇无限时产生的"绝对依存感",它是一种生存论意义的情感。在这种宗教性情感体验中,人与无限相遇,瞬间成为永恒。正因如此,无论是个体生存还是文化传承,宗教性都是其本体论的存在意义,呈现为原初信仰与原初情感交融一体的状态。就此而言,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传统还是现代,个人和文明的生存都是宗教性的存在;无论基督教还是儒家,都是宗教性的人文教化系统。(本文来源于《宗教与哲学》期刊2019年00期)
郭帅帅[3](2018)在《《聊斋志异》中人鬼恋与人神恋之比较——从心理意识、宗教意蕴及情感内涵的维度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聊斋志异》中的人鬼恋与人神恋置于比较视野下予以考察,对认识两类题材的特性、把握非现实婚恋的通趣,都有着重要意义。众多异同之中,通过心理意识、宗教意蕴及情感内涵叁个维度的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最富学术价值。两类故事凝聚着共同的心理意识,即因性压抑而产生的性幻想。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两项重要差别:其一,不同的宗教意蕴:人鬼恋故事受佛教影响更深,而人神恋故事受道教影响更强烈。其二,女主人公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不同的情感内涵:人鬼恋中的女主人公富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寄寓着作者红颜薄命之嗟与怀才不遇之叹;而人神恋中的女主人公身份华贵,能力超凡,书生一旦与之结合,便跻身富贵,这反映出蒲松龄对荣华的强烈企羡,以及无缘富贵的深沉感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5期)
乔雁[4](2018)在《贝多芬早期艺术歌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音乐形态与宗教情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天主教徒的贝多芬,其一生创作中,取材于基督教文化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除了晚期着名的《庄严弥撒》外,他还写过相当多的宗教歌曲,而写于1804年的声乐套曲《盖勒特圣歌六首》无疑是其早期重要的,但却又被人们忽视的杰作。其中的第四分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承接前叁首曲子所营造的悲剧性情感氛围,在套曲中作为一个显着的情绪转折点,本曲向人们展现出创作主体从苦涩、哀号中获得拯救力量这样一个心路历程。文章从歌词文本的情感把握入手,继而就其音乐结构形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作曲家在营构新的音响风貌时所采用的工艺手段。最后,试图解释该曲整体外在表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支撑这些情感所依托的宗教信念。(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高源[5](2018)在《奥古斯丁情感语言新探——基于道德心理学与宗教人类学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是困扰奥古斯丁并贯穿其一生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其关键着作特别是晚年的《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用了大量的情感术语。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奥古斯丁承继了古典希腊哲学如斯多亚学派与柏拉图主义一逍遥派等的术语习惯而把情感语言分为两个组群,即用passio及其附属词汇指称负面情绪,用affectio(affectus)等指称积极情感。本文将回归奥古斯丁的拉丁原文,分析这种passio/affectio术语二分的典型立场,考察奥古斯丁是否真的秉持这种二分语言学。透过语言现象的道德心理学分析,我们将看到,奥古斯丁并非执着于passio/affectio二分,而是灵活使用这些情感语言。他灵活运用术语乃至"故意"混同这些哲学流派的情感心灵理论,不只是为了批判斯多亚哲学家"不动情"的自负与骄傲,更具有深层次的宗教人类学的综合考量,即将上帝情感作为根本原则,在天人互动的神学视域下来重新审视尘世情感通向未来上帝之城中自由神圣精神境界的可能之途。(本文来源于《外国哲学(第叁十五辑)》期刊2018-06-01)
兰希[6](2017)在《浅析嘉峪关黑山岩画中原始宗教情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黑山岩画是远古时期嘉峪关地区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记录了动物、人物、佛塔、植物,还有大型的操练舞蹈场景。本文以嘉峪关黑山岩画的原始宗教情感为主要研究对象,黑山岩画的图像中反映了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及佛像图像的崇拜,其中塔形图也表现出苯教与佛教之间宗教文化的融合。(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24期)
李志雄[7](2017)在《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文学情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的宗教观研究当中,研究者们常常关注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确实,在马克思成熟的宗教观中,借批判宗教来批判社会现实,以宗教批判来批判政治制度,用宗教批判来批判哲学谬误等,是马克思所常用的一种反思性方法。然则,研究者们所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吴晓黎[8](2016)在《解析印度禁屠牛令争议——有关宗教情感、经济理性与文化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后印度的多数邦都颁有禁止屠牛的法令,宽严程度不一,其依据是1950年印度宪法"邦的政策的指导原则"中的一个条款。而是否应该立法禁屠、禁屠范围几何,在制宪会议时期就是一个争论问题。自独立以来,争议主要在于全面禁屠派要求改变部分禁屠的现状。本文把禁屠牛令争议视为观察印度国家建构和政治走向的一个窗口。本文检视了母牛崇敬在印度历史中从宗教观念上升到国家法律的过程,其中,禁屠牛条款进入独立印度的宪法直接联系着护牛议题在反殖民族主义动员中的历史。而细究争论中的宗教、经济和文化政治各方面理据,我们发现最终不得不面对的是印度国家和民主的属性之争的问题:在这里,印度教民族主义对世俗民族主义提出的最大挑战,是对多元包容原则的挑战。(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6年05期)
王晴[9](2016)在《马克罗斯科宗教主题绘画的情感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罗斯科是美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纽约画派色域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绘画中突出的是颜色、构成、比例、几何形、平均、空间等形式元素。他一生忠于对宗教的信仰,他的绘画包含了精神信念与哲学思想,表现了人类戏剧的感情。(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6年08期)
张敏[10](2016)在《人物声音与自我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自我一直处于边沿的位置。索福克里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告诉我们无论个人多么智力超群,他终究难逃阿波罗的神谕之网;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机智、英勇,先后反抗了专横残暴的克罗诺斯、宙斯,然而他的这种反抗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民主集体的利益奉献个人;苏格拉底希望通过内心的善与良心实现对内在自我的关注,但最终被迫饮鸩死亡。种种文学事实与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当自我与命运对抗时总是以个人的悲剧告终;为了集体利益可以忽视、甚至牺牲个人,因为自我关注总是与古希腊、罗马时期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悖。这种集体大于个人的价值观也是基督教所奉行的。基督教践踏基督徒的骄傲与自负,泯灭基督徒的个性,要求基督徒无私地为教会和上帝服务。总的来说,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都奉行集体主义,认为集体比个人重要,整体比部分重要。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从传统、习俗与教会的枷锁中摆脱出来,无畏地向前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种增强的自我意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均有表现:在宗教方面,宗教改革家提出的所有信徒都是牧师的这一教义使得信徒相信个人救赎与自我密切相关,这促使了该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我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探讨自我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文人撰写的日记、回忆录、信件、游记等自传性作品以及随笔;在绘画方面,肖像,尤其是自画像变得颇受欢迎;在哲学方面,笛卡尔所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强调自我意识是人能够确定的,自我是了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源。对自我的关注在该时期人文主义中得以体现:人文主义者也不再将人视为上帝面前谦卑的罪人,而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和伟大,开始以作为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作为自然之主、作为世界之奇迹而感到快乐。该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了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个性解放,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享受者以及自我命运的掌控者,要求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与福斯塔夫、马洛的浮士德与帖木儿以及米德尔顿与罗利笔下的德福洛斯和比阿特丽斯等人物中均有体现。然而这些人物的悲剧又告诉我们,虽然该时期对个人极为关注,但是在集体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个人主义形成还有待时日。正是基于这种情况,该时期个人对自我的关注通常是采取较为隐蔽的形式。赫伯特便是通过以冥想诗集《圣殿》为屏障,以隐蔽地形式实现了自我关注。冥想诗歌的特点是冥想者将个人投射在精神舞台上,借着神的在场来了解自我。生活在自我意识觉醒、但是集体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之下的冥想诗人赫伯特通过建构发出不同声音的说话者为切入点,将发出不同声音的说话者与赫伯特的自我联系,实现了对自我的关注,完成了自我书写。正是通过将自我融入了宗教情感的方式,赫伯特表达了其现代宗教情感。引言部分首先着重阐述了论文选题缘起,与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对研究现状的评述,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特色,并对论文中使用的核心概念进行了介绍;接着详细介绍了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最后介绍了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并说明了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着重分析了《圣殿》中基督徒这一人物。基督徒分别对疾病的身体、碌碌无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抱怨,并扬言反叛;随后基督徒对人类以及个人的罪进行了忏悔,并乞求上帝的恩典与救赎;最后基督徒的声音变成了歌颂上帝的赞美之声。不同的声音相互关联,形成了巴赫金所说的杂语,并且使得诗集中的基督徒变成了一个戏剧化的人物。巴罗克冥想诗歌最为重要、本质的过程便是自我的投射、戏剧化的部分与冥想者思想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文本中的基督徒这一人物可以说是赫伯特自我投射与戏剧化的部分与作为冥想者的赫伯特进行交流互动的结果。结合赫伯特的个人经历可见赫伯特将个人对现象世界的重要体验融入发出不同声音的基督徒这一人物之中,借由诗集中的基督徒实现了对自我体验的密切审视,完成自我内在维度书写。这个过程便是赫伯特的自我认知过程,他将这种认知过程融入到了宗教情感之中,表达了不同于传统宗教诗歌所表达的现代宗教情感。除了内在维度自我之外,自我还包括了外在维度之社会的、顺从的自我。外在维度自我的感知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与具体的社会语境之下个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责任相关。第二章着重分析了赫伯特在《圣殿》中建构的牧师,这体现了赫伯特对外在维度自我关注。牧师这一人物通过说教、告诫之声对隐含读者灌输了基督教基本教义与美德;此外,牧师发出了对宗教崇拜礼仪的讨论之声以及对教会,尤其是英国国家教会的担忧之声。个人无法脱离社会语境,人的“自我”是嵌在社会与文化里的理性个体。发出不同声音的牧师表现出了作为乡村牧师的赫伯特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该人物投射出了在宗教改革大环境之下赫伯特作为英国国家教会代言人的宗教立场,体现了赫伯特的民族意识。艺术与审美密不可分:艺术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和精神需要。赫伯特在其创作的《圣殿》这一艺术作品中建构的戏剧人物对诗歌创作、音乐以及寓意画视觉艺术进行了探讨。与元小说相同,《圣殿》成为了一个“元艺术”作品。通过分析赫伯特在《圣殿》中建构的艺术家人物对诗歌创作、音乐的讨论,以及该艺术家通过叙述而展现的寓意画(emblems),第叁章将着重证明诗集中的艺术家所反映出来的艺术观点与作为赫伯特的艺术观点契合:上帝是一切艺术的来源、与一切艺术形式密切相关。通过这样的艺术观,赫伯特的宗教审美思想也得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巴罗克时期文人从现象世界转向了对内在世界的关注,内在体验、自我意识与自我追求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赫伯特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赫伯特通过在《圣殿》中建构人物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完成了自我书写。《圣殿》的基督徒、牧师以及艺术家所发出的声音就如同巴赫金所说的复调或杂语,这些声音使叁个戏剧人物所传递的观点构成了对话性,这种对话性将每个人物的意识结合成为一个更为高级的整体,这个结合的整体一方面是赫伯特自我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传递了赫伯特融入了自我的宗教情感。《圣殿》所传递的宗教情感有异于中世纪时期文学作品传递的宗教情感——它对自我的关注程度更深,且关注的形式更为多样化。这种宗教情感与文艺复兴时期对自我的重视以及十七世纪个人主义的萌芽具有密切关系,可以称为赫伯特的现代宗教情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09)
宗教情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基督教是宗教,东方儒教是不是宗教?传统基督教在现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教会由中心退居边缘,这是否意味着宗教在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丧失意义?在中西古今语境下引出何谓宗教的疑义,面对疑难本文提出"宗教性"概念。所谓宗教性乃是指向人的存在的宗教性,指向终极而超越的宗教性,体现着人类通过无限性追求以超越有限性生存的先天形而上学倾向。关于这一理论观点的阐述,借助舍勒的信仰现象学和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情感论予以展开。舍勒认为"绝对域意向"是人类有限个体的本质意向,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宗教性的情感行为,是在先的、原发的和独立的,是构成一切信仰生活形态的可能性前提;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是情感性直观或直观性情感,在本质上是有限者直观宇宙或遭遇无限时产生的"绝对依存感",它是一种生存论意义的情感。在这种宗教性情感体验中,人与无限相遇,瞬间成为永恒。正因如此,无论是个体生存还是文化传承,宗教性都是其本体论的存在意义,呈现为原初信仰与原初情感交融一体的状态。就此而言,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传统还是现代,个人和文明的生存都是宗教性的存在;无论基督教还是儒家,都是宗教性的人文教化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教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1].杨梅.四川安多藏戏的宗教情感表达与戏剧呈现研究[J].文化学刊.2019
[2].田薇.“宗教性”的问题缘起与意义阐释——以宗教疑义为语境、以舍勒信仰现象学和施莱尔马赫宗教情感论为视镜[J].宗教与哲学.2019
[3].郭帅帅.《聊斋志异》中人鬼恋与人神恋之比较——从心理意识、宗教意蕴及情感内涵的维度出发[J].文教资料.2018
[4].乔雁.贝多芬早期艺术歌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音乐形态与宗教情感[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
[5].高源.奥古斯丁情感语言新探——基于道德心理学与宗教人类学的综合分析[C].外国哲学(第叁十五辑).2018
[6].兰希.浅析嘉峪关黑山岩画中原始宗教情感[J].农家参谋.2017
[7].李志雄.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文学情感[J].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7
[8].吴晓黎.解析印度禁屠牛令争议——有关宗教情感、经济理性与文化政治[J].世界民族.2016
[9].王晴.马克罗斯科宗教主题绘画的情感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6
[10].张敏.人物声音与自我书写[D].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