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歧化松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松香,醋酸,乙烯,乳液,加纳,羰基,氢化。
歧化松香论文文献综述
范志磊[1](2018)在《24000t/a歧化松香酸钾皂装置生产问题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某24000t/a歧化松香酸钾皂装置投产以来的生产情况,从装置设计和生产过程两方面分析了装置遇到的相关问题、主要原因和改进措施。认为熔融法制造过程应严格氮封,精细操作,减小波动,确保产品性能稳定;主原料松香最好选用马尾松且保持供应商的稳定,碱液最好用液碱方便控制;自制催化剂的要重视过滤系统,避免形成工艺瓶颈。(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8年05期)
周东军,刘雄民,赖芳,李伟光,蓝焕师[2](2015)在《从歧化松香提取分离脱氢枞酸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歧化松香为原料,进行了脱氢枞酸分离纯化的新工艺研究。优化工艺条件为:歧化松香与90%乙醇的用量比为0.4 g/m L,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65℃,分别用50%和75%乙醇-水溶剂各重结晶4次和3次,脱氢枞酸的得率16.9%,纯度98.9%。(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5年09期)
高玉梅,陈小鹏,陆泰榕,韦小杰,吕学森[3](2015)在《歧化松香-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歧化松香为改性剂、聚乙烯醇(PVA-1788)为保护胶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和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种子细乳液法制备了歧化松香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采用单体半连续滴加工艺,考察了PVA-1788、SDS、APS、歧化松香掺量以及反应温度对乳液聚合反应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是w(PVA-1788)=8%、w(SDS)=2.0%、w(APS)=0.08%、w(歧化松香)=4%(均相对于VAc质量而言)和聚合温度为75℃,此时,PVAc复合乳液的粘接强度为10.50 MPa、胶膜吸水率为15.6%、乳液粒径为331.1 nm和单体转化率为97.9%。(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5年08期)
高玉梅[4](2015)在《生物醋酸乙烯—歧化松香复合乳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物醋酸乙烯(Bio-VAc)为单体、歧化松香(DR)为改性物、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正十六烷(HD)为助乳化剂和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应用细乳液制备方法进行了歧化松香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的研究。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复合乳液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表征了复合乳液的结构与性能,并与PVAc乳液和物理共混乳液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复合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了动力学模型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复合乳液制备的主要因素:保护胶体、乳化剂、引发剂、歧化松香的用量以及聚合反应温度对复合乳液的干拉强度和胶膜吸水率的影响,再以正交试验法筛选了生物醋酸乙烯-歧化松香复合乳液的最优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适宜制备条件为:保护胶体为4.0 wt%(相对单体与水的总量,以下相同),乳化剂用量为1.0 wt%,引发剂用量为0.5 wt%,歧化松香用量为2.0 wt%,聚合反应温度是75℃;正交试验的最优条件为:保护胶体为4.0 wt%,乳化剂用量为1.0 wt%,引发剂用量为0.5 wt%,歧化松香用量为2.0 wt%,聚合反应温度是75℃;单因素与正交实验选优的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较小。经极差分析得出复合乳液制备主要影响因素,对干拉强度的影响顺序为:保护胶体>歧化松香>反应聚合温度>引发剂>乳化剂;对吸水率的影响的大小为:保护胶体>乳化剂>歧化松香>引发剂>反应聚合温度。采用FT-IR、DLS、TEM、DSC、TG和SEM等测试方法,对PVAc乳液、复合乳液以及物理共混乳液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叁种乳液的表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乳液与PVAc乳液相比,歧化松香在复合乳液制备过程中不与醋酸乙烯共聚,但细乳液法制备的复合乳液的粒径分布和大小与PVAc乳液以及物理共混乳液相比,分布更窄,平均粒径更小,与电镜分析结果一致,其中PVAc乳液的粒径为361.2 nm, PDI 0.21;复合乳液平均粒径只有136.6 nm, PDI 0.214;物理共混乳液粒径分布有两个峰,分别为690.3 nm和2226 nm, PDI 0.821.玻璃化转变温度,PVAc乳液为21.3℃,复合乳液只有12.3℃,物理共混乳液出现了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6.81℃和19.6℃。PVAc乳液、复合乳液以及共混乳液的热分解温度范围和大小都不同,复合乳液的热分解温度最高,残余量最大。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复合乳液的胶膜比PVAc乳液和物理共混乳液的表面光滑平整。最后测得PVAc乳液、复合乳液和物理共混乳液的干拉强度分别为7.5 MPa、11.8 MPa和9.6MPa。采用重量法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单体、歧化松香的浓度和聚合温度对复合乳液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聚合反应的聚合速率随乳化剂、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歧化松香难溶改性助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线跟踪了聚合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了复合乳液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7.52kJ/mol,指前因子为30.48,建立了复合乳液的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为:(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5-06-01)
周东军[5](2015)在《歧化松香和脱氢枞酸氧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开展了脱氢枞酸提纯工艺研究,探讨了歧化松香和脱氢枞酸在低温下和在高温下的氧化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改进了胺盐结晶法提纯脱氢枞酸的工艺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中,最佳反应温度为75℃,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佳提纯次数为3-3。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提纯工艺。通过极差分析,影响脱氢枞酸提纯的叁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提纯次数。通过方差分析,提纯次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叁个因素对脱氢枞酸的提纯均无显着影响。得到了提纯脱氢枞酸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65℃,提纯次数4-3,脱氢枞酸的纯度和得率分别是98.9%和16.9%。(2)探讨了歧化松香和脱氢枞酸在低温下的氧化特性。脱氢枞酸在50-70℃下氧化反应都非常缓慢。歧化松香在60℃和70℃下氧化反应具有诱导期引发的反应特征,即前期反应慢,后期反应加快。引起歧化松香低温氧化反应的可能原因是二氢枞酸。(3)研究了歧化松香和脱氢枞酸在高温下的氧化特性。歧化松香在氧气、空气和氮气中加热至150-290℃的高温下,发现氧是导致歧化松香色泽变化的重要因素。从150℃到290℃,歧化松香在氧气中色泽变化了11.5#(铁钻色),在空气中色泽变化了5.5#,在氮气中色泽变化了2#。歧化松香在不同气体中升温过程中的色泽变化大小顺序为:在氧气中>在空气中>在氮气中。在空气中加热脱氢枞酸的色泽变化受含量的影响,纯度高,变化值大,但当温度上升到270℃时,它们的色泽都变为10#。在氮气下,即使加热到270℃,脱氢枞酸含量不同的样品的色泽也没有显着变化,即没有发生氧化反应。(4)通过HPLC分析歧化松香和脱氢枞酸氧化反应前后各组分的变化,发现歧化松香在氧气中或空气中加热至270℃时,脱氢枞酸的含量明显降低。歧化松香在氧气和空气中,脱氢枞酸的反应量分别为17.4%和12.4%。脱氢枞酸在空气中的反应量为5.0%。因而歧化松香比脱氢枞酸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5-05-01)
李莉波[6](2014)在《歧化松香酸钾皂的技术改造及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生产合成树脂厂用25%歧化松香酸钾皂先后所采取的热皂化及冷皂化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分别从工艺操作、经济性评价进行阐述,用对比的方法鲜明的展示出技术改进后采用的冷皂化工艺的优越处。(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4年33期)
曹宇,邵宇,王金收,魏世勇,史伯安[7](2014)在《无溶剂一锅法合成N-歧化松香基-1,4-二氢吡啶》一文中研究指出歧化松香胺、醛和1,3-二羰基化合物在80℃发生Hantzsch反应,以68%~85%的产率得到一系列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通过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11期)
李炼,黄宇平,岑潮锋[8](2014)在《浅色歧化松香钾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以固体歧化松香和氢氧化钾溶液进行皂化反应制备浅色25%歧化松香钾皂,研究反应温度,皂化时间,酸值,脱色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皂化时间75 min,酸值(KOH)2.0 mg/g,脱色剂加入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2%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固含量为25%的浅色歧化松香钾皂,加纳色号较与现行方法制备的产品低2个色级。(本文来源于《广西林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郑文峰,陈小鹏,梁杰珍,韦小杰,王雪冬[9](2014)在《Pd/C上歧化松香催化加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高含量二氢枞酸的氢化松香,以歧化松香为原料,200#溶剂油为溶剂,Pd/C为催化剂,在CQF-0.1L高压釜中进行加氢反应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搅拌转速和反应时间对加氢反应产物中二氢枞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歧化松香加氢反应产物中二氢枞酸含量的因素按显着水平依次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搅拌转速;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0.15%,溶剂用量占50%,反应温度为250℃,反应压力为7 MPa,反应时间为80 min,搅拌转速为500 r/min,所得反应产物中二氢枞酸的含量为90.46%。(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韦珍苑[10](2014)在《松香树脂酸单离及其FCC废触媒负载镍催化加氢制备歧化松香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脂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经过蒸馏后可以获得松香和松节油。歧化松香胺是松香深加工产品之一,其本身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重要的天然有机合成原料。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枞酸型树脂酸(简称“枞酸”)和海松酸型树脂酸,对枞酸进行提纯和制备高含量脱氢枞酸胺成分的歧化松香胺产品,对提高我国松香深加工产品附加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流态化催化裂化(FCC)废触媒是石油炼制行业中重质油轻质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本文首次尝试将FCC废触媒再生并运用于歧化松香胺的制备过程,使FCC废触媒变废为宝,获得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微波强化松香异构化反应,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促进松香树脂酸在短时间内异构生成枞酸。考察酸种类和反应条件对松香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确定微波强化松香异构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盐酸为催化剂,微波功率500W,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0min,经GC测定异构松香中枞酸含量达到86%。以异构松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强化胺化反应-结晶耦合单离枞酸。在微波介入后使胺化过程能在较低温度下边反应边结晶分离,打破均相反应的化学平衡,实现胺化反应-结晶分离耦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微波辅助松香胺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25min,原料配比(n松香:n乙醇胺)=1:1。枞酸纯度和收率分别为98.60%和54.47%。以制得的高纯枞酸为原料,再通过歧化反应和氨化反应制得脱氢枞腈含量为90.86%的歧化松香腈。以FCC废触媒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镍型FCC废触媒,并首次运用于催化歧化松香腈加氢反应制备歧化松香胺。以歧化松香胺的伯胺纯度和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触媒用量、助催化剂NaO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搅拌转速、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歧化松香腈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以伯胺纯度为指标时,各因素显着程度依次为: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伯胺转化率为指标时,各因素显着程度为:反应压力>搅拌转速>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综合分析,以歧化松香腈为原料和FCC废触媒负载镍为催化剂,歧化松香腈加氢反应制备歧化松香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负载镍型FCC废触媒用量为15wt%、NaOH用量为0.1wt%、反应温度为130℃、反应压力为5Mpa、搅拌转速为500r.min-1、反应时间为4h,并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歧化松香胺的伯胺纯度和转化率分别为90.58%和98.14%,其中脱氢枞酸胺的含量是60.29%。然后以自制的高含量脱氢枞腈的歧化松香腈为原料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制备歧化松香胺,其伯胺纯度和转化率分别为94.58%和98.00%,其中脱氢枞酸胺的含量达到86.52%,与常规方法相比,脱氢枞酸胺的含量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05-01)
歧化松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进行了脱氢枞酸分离纯化的新工艺研究。优化工艺条件为:歧化松香与90%乙醇的用量比为0.4 g/m L,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65℃,分别用50%和75%乙醇-水溶剂各重结晶4次和3次,脱氢枞酸的得率16.9%,纯度98.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歧化松香论文参考文献
[1].范志磊.24000t/a歧化松香酸钾皂装置生产问题及改进[J].现代盐化工.2018
[2].周东军,刘雄民,赖芳,李伟光,蓝焕师.从歧化松香提取分离脱氢枞酸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15
[3].高玉梅,陈小鹏,陆泰榕,韦小杰,吕学森.歧化松香-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J].中国胶粘剂.2015
[4].高玉梅.生物醋酸乙烯—歧化松香复合乳液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
[5].周东军.歧化松香和脱氢枞酸氧化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
[6].李莉波.歧化松香酸钾皂的技术改造及优势[J].化工管理.2014
[7].曹宇,邵宇,王金收,魏世勇,史伯安.无溶剂一锅法合成N-歧化松香基-1,4-二氢吡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
[8].李炼,黄宇平,岑潮锋.浅色歧化松香钾皂的制备[J].广西林业科学.2014
[9].郑文峰,陈小鹏,梁杰珍,韦小杰,王雪冬.Pd/C上歧化松香催化加氢反应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韦珍苑.松香树脂酸单离及其FCC废触媒负载镍催化加氢制备歧化松香胺研究[D].广西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