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土论文_马东晓,刘泽,王海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崩塌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水流,临界值,河岸,压力,论文。

崩塌土论文文献综述

马东晓,刘泽,王海林[1](2017)在《河岸崩塌土压力临界值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崩塌破坏是河道治理及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如何提前做出判断,将为避险抢险提供有利时间,能有效减少损失。采用预埋振弦式土压力盒的方法对河岸的土压力进行研究,考虑河岸坍塌过程中的土压力变化,利用渗流作用下边坡自稳临界高度,结合库仑土压力定理得到河岸土压力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得到河岸坍塌的土压力临界值,为河岸坍塌预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徐永年,匡尚富,黄永健,李文武[2](2002)在《崩塌土流动化机理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利用可调坡水槽进行了松散崩塌土与水流掺混并形成泥石流的实验 ,观测了崩塌土运动距离及泥石流的形成过程 ,建立了崩塌土流高比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松散崩塌土流动化形成泥石流的临界条件 ,提出松散崩塌土在一定纵坡下形成泥石流的水流掺混机理。实验中发现了一定形状的块状崩塌土与饱和度较高的下垫层之间存在超载孔隙水压力 ,超载孔隙水压力减轻了块体自重达到减阻的作用。从而 ,可以解释块体在泥石流表面快速滑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2年10期)

徐永年[3](2001)在《崩塌土流动化机理及泥石流冲淤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槽实验,对崩塌土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模拟了崩塌块体在饱和度较高的缓坡上快速滑行的现象。实验表明:松散崩塌土流动化机理为水流掺混,块状崩塌土流动化机理为压差减阻。给出了判别崩塌土相对运动距离,即流高比公式,并用现场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提出了松散崩塌土和块状崩塌土流动化的判别条件。探讨了稠性泥石流在缓坡上加速运动的成因,并讨论了阵性泥石流平均流速公式。最后,分析了泥石流入汇对主河河型及河床演变的影响,讨论了泥石流入汇危险性评价的判别指标。主要内容如下: ·崩塌土运动距离的预测—崩塌土流高比与斜坡形状、崩塌源土质及沿程土质条件、坡前径流及土层含水状态等有关,并提出了崩塌土流高比公式。 ·崩塌土流动化机理探讨—松散崩塌土能否流动化取决于土体含水状态、纵坡,以及与水流掺混的程度,其流动化机理为水流掺混。块状崩塌土快速加载使其与下垫层之间出现超载孔隙水压力,且不能及时消散,减小了块体的有效重量,达到了减阻作用,其流动化机理为压差减阻。并提出了崩塌土流动化的判别条件。 ·泥石流的冲淤变化特性—泥石流多阵迭加过程中出现超载孔隙水压力使龙头阻力降低,在缓坡上能够加速运动,说明泥石流龙头迭加具有加速效应。对比了泥石流平均流速的各种公式,共同特点满足曼宁公式,修正后的公式精度较高。 ·泥石流入汇对主河影响—支沟泥石流入汇对主河的影响与交汇角、泥石流密度和规模的变化过程,以及主支沟水流的相互作用等有关,影响大小可用影响度、危险度和危害度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01-06-01)

崩塌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者利用可调坡水槽进行了松散崩塌土与水流掺混并形成泥石流的实验 ,观测了崩塌土运动距离及泥石流的形成过程 ,建立了崩塌土流高比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松散崩塌土流动化形成泥石流的临界条件 ,提出松散崩塌土在一定纵坡下形成泥石流的水流掺混机理。实验中发现了一定形状的块状崩塌土与饱和度较高的下垫层之间存在超载孔隙水压力 ,超载孔隙水压力减轻了块体自重达到减阻的作用。从而 ,可以解释块体在泥石流表面快速滑行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崩塌土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东晓,刘泽,王海林.河岸崩塌土压力临界值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

[2].徐永年,匡尚富,黄永健,李文武.崩塌土流动化机理的实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2

[3].徐永年.崩塌土流动化机理及泥石流冲淤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

论文知识图

龙溪隧道二次衬砌的典型震害(叁)块状崩塌土快速滑行条件松散崩塌土流动化条件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2008年崩塌范围隧道洞内抽排水示意图

标签:;  ;  ;  ;  ;  ;  

崩塌土论文_马东晓,刘泽,王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