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星: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之重思〔*〕论文

许家星: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之重思〔*〕论文

〔摘要〕通过对阳明《大学古本旁释》原序与改序比较,可知改序通过贯穿全序首、中、尾的五处调整,将原序“诚意—至善”之学转向“致知—至善”之学,反映了阳明晚年视致知为工夫主脑的思想。仔细分析罗钦顺《与王阳明书》中的“亦尝就以此训推之”说,可知罗氏针对《旁释》阳明说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整合《传习录》”说,据此推出“意用于事亲”句为《旁释》改本所加失之牵强。函海本《旁释》较之学山本,主要删除“诚意为主而用格致之工”条和补“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也”句,然未如改序般突出“致知”为“格物”主脑之意,未充分体现阳明致良知思想。《旁释》之思想及修改远不能与改序相比,绝非与之同步的凝聚阳明心血智慧的“三易其稿”之作,二者在阳明的《大学》谱系中具有不同的使命:《旁释》旨在恢复《大学》古本经典地位,序文意在表达阳明的《大学》新解。再考虑以下事实:阳明与罗钦顺等友朋文字论改《序》而不涉及《旁释》修改;王龙溪采用学山本《旁释》;《旁释》“三易其稿”与阳明学尚简易、忌讳著述、主动焚稿的气质风格严重冲突;此足以让我们倾向于认为阳明《大学古本旁释》不大存在多版本,而倾向于两种甚或单一版本。

〔关键词〕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改序;致知;“三易其稿”;单一版本

《大学》是与阳明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部经典,阳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皆围绕《大学》展开,阳明尽其圣哲之一生,从义理与人格两面对《大学》作出了新的诠释和体证,构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思想体系和经典诠释范式。学界对阳明《大学》学的研究已有极丰厚成果,但在《大学古本旁释》的版本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性看法,此一争议实关乎对阳明《大学》思想演变的认识。本文拟在已有成果基础上,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旧序与改序、《旁释》学山本与函海本、改序与函海本的比较,并综合阳明文字仅及改序而不及改文,王龙溪使用学山本,阳明学尚简易、不求著述等事实,重新检讨论者“改序与改文同步”说、就“亦尝就以此训推之”说推出改本等问题,从而认为在全力改序的基础上,阳明实无必要对《旁释》“三易其稿”,函海本《旁释》论致知与改序的差距,亦证明其不可能是出自阳明的“三易其稿”之作,与其从复杂的角度,还不如从易简的角度来认识《旁释》版本问题。

一、《大学古本旁释》原序与改序之比较

阳明对《旁释》之序的重视远胜于《旁释》正文,虽为短序,却“三易其稿”,且跨时数年,这对阳明来说,可谓慎之又慎了。早有学者指出,通过短序历时数年之几番修改,可探究阳明心学之形成轨迹。〔1〕故以下先比较二序之异同。

(一)戊寅原序

据罗钦顺所记,其原序如下:

庚辰春,王伯安以《大学》古本见惠,其序乃戊寅1518年七月所作。序云: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己,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格物以诚意,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复而体正,体正而无不善之动矣,是之谓止至善。)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是故不(本)【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而益离。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罪我者其亦以是矣!)【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2〕

辛巳1521年《与陆清伯书》:“《大学》古本一册寄去,时一览。近因同志之士,多于此处不甚理会,故序中特改数语。”〔3〕

1.第三句“止至善而已矣”后补“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将致知作为诚意极致的止至善的原则,止至善的中心地位转为致知,由它来决定止至善。实质是将诚意落实于致知,“致知”在八目中历来不受重视,阳明将之凸显为三纲八目的首出概念。

2.与之相对,对至善给予特别重视,在论诚意与格物、至善关系时,终始于诚意与至善关系。诚意工夫在格物,符合文本次序,亦是朱子所认可。但将诚意与至善关联,提出“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则是阳明诠释的特殊之处,二者在文本上并非先后承接关系,通常是在三纲语境内,将至善与明德、亲民联系论述,明德新民之极在至善。阳明在“至善是心之本体”这一重要说法后,进一步指出由意念之动,方产生出不善,意是心之流转运行,物是意念所在之事。通过格物实现诚意,以“复其不善之动”,体现出以传统的复性之说施于“复意”的思路,不善意念消除后,自然心体正,归于至善。反之,若由心体之正发出意,自然无有不善了。此即止于至善。(此说稍有问题,“不善之动”不当用“复”而是“去”,“复”所指应是“善”,“不善”则是克除之对象,下文“不善复而体正”亦然。故改序删除此句)阳明的论述逻辑是:作为心之本体的至善是诚意工夫的最高追求(极则),心所发之意流于不善,当透过格物工夫来消除意念之不善,恢复意念之善,达到心体之中正(至善),由此中正至善之心体所发的意念自然无有不善了,此即止于至善。“不善复而体正,体正而无不善之动矣,是之谓止至善。”阳明在总结全序时,又落脚于至善,认为忽略诚意或格物所带来的支离、空虚弊病,最终使人远离为学的终极目标至善:“支与虚,其于至善也远矣”,正是因为担心日远于至善,“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才有旧本之释。可见,阳明之序的主旨是论述诚意止于至善这一宗旨,突出了至善、诚意,而相对忽视格物,忽略致知。阳明将至善与诚意关联,着眼于内在道德意识层面论至善,乃有意针对朱子至善所体现的外在一面,其“心之本体”针对朱子“事理当然之极”说,要将工夫由外转入内。但另一方面,仅从内在明德角度论至善,显然忽视了至善的亲民事功一面。

3.该序结束部分提出该书两个目的:“复见圣人之心”“指示求学之要”。圣人之意存留于古本之中,朱子改本严重违背圣意,导致圣人之意丧失。只有恢复古本,才能重现圣人之心。此点出了旁释《大学》古本的第一个用心。为学不仅在见圣人之心,更在求圣人之学,践圣人之道。在求道之方上,存在脱离诚意与格物一体性的支离、空虚两种为学之弊,不本于诚意的格物是支离、无本、外求之学;反之,不事格物、脱离实际的诚意是虚无之学,皆远离至善。批评朱子补“敬”工夫徒增累赘、补格物传实显支离,导致更加远离“圣心圣道”。故阳明力主回归旧本,以见圣人之心,明求道之要。此显示了阳明正面挑战朱子学的决心与自信,采取的策略是以回归古本为旗帜,来冲击《大学》改本的主导地位。可见,阳明充分意识到经典文本的诠释关乎话语权争夺,意识到由此可能导致的压力,故先表达了“罪人自居”的心态。总之,原序体现了阳明龙场悟道以来至平濠前的思想。

术后冰敷患肩24 h。病人苏醒后即进行腕、肘关节屈伸运动。术后第1天复查X射线片、CT和MRI,以确定钉道位置。术后7~10 天拆线。肩关节支具内旋位保护性外固定6周,期间进行患肩钟摆练习以及除外旋以外的肩关节活动度训练,6周后开始进行肩关节外旋练习。术后3个月允许患肩逐步进行轻度康复锻练,6个月后进行接触性体育运动。

(二)改序

阳明在1521—1524年给友人信中三次提及修改序文,“短序亦尝三易稿”,所改核心内容是发明“致知”之意。《年谱》认为阳明1521年正式提出致良知宗旨。

改序为嘉靖二年(1523年)改作,为讨论方便,将其内容以中括号括之补入原序,所删原序文字则在括号内。

按:结合该书论致良知,且有“往往似尚未悟,辄复赘此”语,故“此处不甚理会”者即“尚未悟”致良知,与序之“特改数语”之致良知相应。“改数语”表明非指改一处。“大学古本一册”之内容,学者认为:“必然包括了《大学》古本原文、《大学古本序》,《大学古本旁释》”。〔4〕据其“时一览”“不甚理会”“特改数语”之良苦用心语,所寄者当是包含“序、释”之古本。

癸未1523年《寄薛尚谦》:“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向在虔时终日论此,同志中尚多有未彻。近于《古本序》中改数语,颇发此意,然见者往往亦不能察。”〔5〕

按:此明确所改者为“致知”说,阳明虽曾与学者在赣州每日论此,但学者仍多未彻悟。故改语特别表达致良知义,此表明阳明对《旁释》序之重视,然而令阳明遗憾的是,读序文者亦不能明乎此意,“见者往往亦不能察”。可知在此信之前,序文当早已修改流传。庚辰1520年阳明在赣州与学者论学,学者提出曾读《古本序》而不明其意,当是指未明了改序所增补“致知”之意。《传习录》下219条学者言:“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说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6〕

甲申1524年《与黄勉之》,“古本之释,不得已也。然不敢多为辞说,正恐葛藤缠绕,则枝干反为蒙翳耳。短序亦尝三易稿,石刻其最后者,今各往一本,亦足以知初年之见,未可据以为定也。”〔7〕

按:阳明提出古本之释以简易为主,以免喧宾夺主,冲淡正文,此既是《旁释》体裁所限,亦似有针对朱子《章句》之义。更主要的是,阳明的《古本旁释》与《序》各自承担不同使命,《旁释》意在倡导、恢复古本的经典地位,《序》则意在表述阳明自身思想由重诚意至主致知之变化。故对短短的序文“三易稿”,定本为石刻本。对此“三易稿”有两种不同理解,王磊认为总共三稿,指戊寅原稿、庚辰辛巳年间二稿、癸未三稿,这样实际修改两次。邓国元认为“三易”指改了三稿,连戊寅原稿,总共四稿。“各往一本”当指作为定稿的序和初序,“各往一本”的原因在于使学者知早年以诚意为主之见不可为凭。

罗钦顺《困知记》三续提到两种序文差别在于有无致知说,“全文首尾数百言,并无一言及于致知,近见《阳明文录》有《大学古本序》,始改用致知立说,于格物更不提起。”

改序具体从5处补充“致知”说,使“致知”取代了旧序中的诚意、“至善”,成为全序宗旨。

1.居于古本立场,强调诚意为《大学》之要,突出诚意的枢纽性,诚意工夫在格物,效用在止至善。诚意以下正心、修身分指心之体用,正心复体,修身著用,以体用解正心、修身是阳明的独创。正心是恢复心之本体,修身是凸显心之发用。“以言乎己”“以言乎人”“以言乎天地”采用《系辞》对“易道”之描述模式,但并未明确“以言”的主语是何者,似指大学之道,就自身为明德,就他人为亲民,且遍布于天地。此种表述仅以人、己对解明德、亲民,不甚清晰。且未遵循文本顺序,将三纲置于六目之后,对明德、亲民似不够重视。

2.“动而后有不善”后补“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此无所不知的本体之知显然指心之良知,它知善知恶,知是知非,具有知意念之恶的明觉洞察力。

函海本:“知修身为本,斯谓知本,斯谓知至。非实能修身,未可谓之修身。”

3.以“致其本体之知”数句替代“格物以诚其意”句:“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

这是最大改变。此改顺前句“本体之知未尝不知”而来,突出“致良知”的工夫义,致本体之知以消除意念发动之恶。原序则认为是格物之功以诚意复善,“格物以诚其意,复其不善之动而已”。改序又指出,致本体之知不能离开格物,须“即其事而格之”,否则无以致其本体之知。此种表述,乍看与朱子即物穷理似乎无别,皆是“即事(物)而格”,格物成为致知的工夫。但阳明之致知乃是诚意的根本,由致知才能诚意;又落实于格物,格物是致知的实现。致知同时连接格物、诚意两个工夫,这与文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相应,由此来复心之本体。此格物、致知、诚意以复心之本体的过程,即是止至善。此与原序最大差别是不再“格物以诚其意”,而是“格物以致其知,致知以诚其意”,更切文本。

4.相应的补充“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句,在不本于诚意之支,不事格物之虚后列不本致知之妄,且把原序“本于诚意”改为“务于诚意”,既保留了格物、诚意的工夫地位,又突出了致知为工夫根本的中心意义,语义更见丰富全面。

阑尾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炎症,属于外科急腹病的一种常见类型[4]。阑尾炎的成因几乎都源于细菌感染,同时由于阑尾发生阻碍而导致阑尾炎的现象也很常见。在阑尾发生阻碍的情况中,粪石阻碍是一个重要因素,往往会导致阑尾炎的产生。阑尾炎在临床上有很多的分类,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之外,急性阑尾炎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情况。

采用Excel2010制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计算参考柯春亮的方法[32]。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用平均值和标准误表示测定结果,分别对不同菌株D/d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法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5.改末句谦语“罪我者”为“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8〕此句以两个“致知”来结束全文,消除了前者略显不自信的以退为进心态,突出了以致知为宗旨的思想,第一句认为致知存乎心悟,存乎心与穷物理相对,针对朱子物上穷理说。第二句认为,如能致知,则可尽《大学》之学,强调了致知在为学中的头脑地位。

总之,改序确实将原序“诚意—至善”之学改为“致知—至善”之学。

切详《大学》古本之复,盖以人之为学,但当求之于内,而程朱格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如必以学不资于外求,但当反观内省以为务,则正心诚意四字,亦何不尽之有,何必于入门之际,便困以格物一段工夫也。顾经既有此文,理当尊信,又不容不有以处之,则从而为之训曰:“物者,意之用也”。“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其为训如此,要使之内而不外,以会归一处。亦尝就以此训推之,如曰:“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而格之,正其事亲之事之不正者,以归于正,而必尽夫天理”……盖犹未及知字,已见其缴绕迂曲而难明矣。审如所训,兹惟《大学》之始,苟能即事即物,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而皆尽夫天理,则心亦即正矣,意亦即诚矣。〔12〕

二、《大学古本旁释》学山本与函海本之比较

(一) 《大学古本旁释》版本之疑

陈来先生认为现存学山本与函海本皆为信本,据二本皆有致良知说,而推测似皆非原本,皆为改本。学山本非初本,函海本为定本。尤其是据学山本与罗钦顺所引之别,推出其当非原本。〔9〕王磊则据阳明上述三封书信皆未提及《旁释》,以及《旁释》二本义理相差不大,推论出学山本“在思想义理的层面,应该与戊寅原刻可以基本等同”,甚至进一步推论学山本与函海本的差异,是弟子删减所至,而非阳明所为,即隐含着阳明从未修改《旁释》的可能。〔10〕王磊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证据:如有修订之函海本,为何王龙溪直至阳明征思、田前仍在使用学山本教学? 邓国元先生对王磊的观点提出了异议:他根据学山本非初本,综合“三易其稿”说,推出《旁释》应有四个版本,据罗钦顺《与王阳明书》中“亦尝就以此训推之”说,推出初本《旁释》当无“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而格之,正其事亲之事之不正者,以归于正,而必尽夫天理”一句内容,此句非来自《古本旁释》而出于《传习录上》。论者亦指出虽不能在《传习录》上找到对应原文,但完全可视为罗钦顺“整合加工”《传习录上》的结果。〔11〕

罗钦顺庚辰夏1520年《与王阳明书》如下:

罗氏提出的“于格物更不提起”如何理解?此点似少见讨论。庚辰春罗氏收到阳明所刻《大学古本》及序,仍是戊寅原序,该书主要质疑了阳明序“格物”说与程朱的不同,批其“盖犹未及‘知’字,已见其缴绕迂曲而难明矣”。应是指其书尚未论及致知。他在多年后的《阳明文录》(刊于丁亥1527年,衷尔钜认为罗钦顺见《文录》总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才看到“改用致知立说”的序,并特意提及改本结语“乃若致知”。但又提及改序在“改用致知立说”的同时“于格物更不提起”。改序以“致其本体之知”句取代了戊寅本“格物以诚意”说,但仍保留了不少“格物”说,绝不至于“毫不提起”。由此似可推,“于格物更不提起”当是第二序,今之改序则是末序。此似符合“三易其序”的思路。但此推论与罗氏见《阳明文录》中改序时间不合,该《文录》“最早刻于嘉靖六年丁亥1527”,彼时阳明定序早已确定,不可能是出于二序之间的未定序。那我们只能理解“于格物更不提起”的“提起”不是说压根不提起“格物”,事实上原序与定序皆提起格物,而是不再“以格物为中心”之意,转到了以“致知”为中心。定序较原序改动最大之处就是以“致其本体之知”句替代“格物以诚其意”句。且罗氏庚辰《与王阳明书》对阳明的质疑,即是集矢格物,视此为阳明与朱子的最大不同,其实于诚意,朱子亦同样重视,且较阳明似有过之而无不及,阳明早期的诚意落实于格物,晚年则受控于致知,反有流于虚说之可能。罗氏批评阳明初序斥责朱子格物解支离无主,而阳明之序亦把自家为学头脑“良知”遗留,推断此乃“拟议未定”之故,推出对阳明思想当“合二序而观”,罗氏当未见处于二者之间的改序。

函海本:“【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也。格物:格,正;物,事也】……如意用于事亲之孝而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心】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知〕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正矣。”

邓氏认为罗氏“亦尝就以此训推之”乃是针对《传习录上》诸说的整合而非论《旁释》。由此来证明《旁释》之最初版本。邓氏的证据是:“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亦尝就以此训推之’这句话,那么就会很清楚的认识到后面的‘意用于……’一句明显不是说初本《旁释》,因为前后二句之间有明显的转折关系。”这个观点不同于诸说,如陈来等皆视罗氏“推之”以下为《旁释》之引文,故邓氏之新论有待“仔细再体会”。

大学生创业团队通常人数较少,对参与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校园内创业项目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技术优势远远不够。创业团队成员应基本具备企业中不同部门的基本职能,例如财务管理、销售运营、产品设计与售后服务等。

1.从本段文字上下语境来看,前后四次提及“训”,“亦尝就以此训推之”的“此训”衡之上下文三次“训”,当是指阳明《古本旁释》对格物的“为训”。罗钦顺1519年夏已得拜读阳明《传习录上》(刊于1518年8月),现又获得《朱子晚年定论》《大学古本》二书(7月刻之于都),旧日之积疑丛集而不可解,故请质疑之。“去年夏,士友有以《传习录》见示者,亟读一过,则凡向日所闻,往往具在。而他所未闻者尚多。乃今又获并读二书,何其幸也。”〔13〕故“亦尝就”的主体可以是阳明。

2.“亦”表顺承而非转折关系,如“还曾,又曾”之义,〔14〕正如阳明“短序亦尝三易稿”之“亦尝”义。阳明格物解首要针对朱子格物向外,而力主向内,罗氏立即反驳了阳明的是内非外说,认为若此则“正心诚意”足矣,无须“格物”。进而指出阳明迫于经典文本的权威性,因此就对格物作出“使之内而不外”的解释,此解见于今本《旁释》,目的亦是合外于内,内外为一。但这显然取消了“外物”的意义,故阳明还曾就“格物”之解推衍于实际之事,如“意在于事亲而格之,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罗氏认为,阳明对格物的“为训”与“推训”具有内在联系,“推训”是对“为训”的补充完善,以免是内忘外。

3.作为阳明之说符合下文文意,“盖犹未及知字,已见其缴绕迂曲而难明矣。审如所训”云云显然皆是针对阳明之“推训”,罗氏对其“推训”之补救并不满意,认为“但此解尚未涉及‘致知’”,已深觉其缠绕迂回而晦涩。改序正是补充了致知之内容。

4.即便如邓氏所论,亦可有另一解,即:“推之如曰”句中的前半句“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而格之”正是《旁释》之训,是罗氏的“就以此训”的“此训”;而后半句“正其事亲之事之不正者,以归于正,而必尽夫天理”之“正其事亲之不正”句是罗氏“推之”部分,“必尽夫天理”亦是“此训”原有,罗氏仅由此推“正其事亲之事之不正者”。陈来指出此句不见于《旁释》,仅是以事亲为正之例而已,《王阳明全集》从无“正事亲”说,多是“尽事亲之心”“事亲为一物”,即罗氏曾以阳明格物说推之,觉其过于缠绕迂回。

最后,我们尚须注意“犹未及‘知’字”说,此与罗氏戊寅《古本序》后批评序文“首尾数百言,并无一言及于致知”一致。此“犹未及‘知’字”恐指《旁释》尚未涉及“知”,仅是格物已如此难解。这是从缠绕费解的角度批评阳明格物解。进而从语义重叠的角度批评其格物解。罗氏进一步推论,若如此格物之训,则格物一语已足矣,正心诚意皆属多余。指阳明格物解与正心诚意相同,实质上取消了后者存在的必要性,显然不合经典本意。“继此,诚意正心之目,无乃重复堆叠而无用乎?”可见,罗氏四次“为之训”“为训如此”“以此训推之”“审如所训”皆是针对《旁释》的格物解而发,“训”的实施者是阳明而非罗氏。他点出阳明训解并未涉及“致知”,亦证“以此训推之”正是《旁释》之解。

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规划新能源的开发与电网建设的联系,实现多种能源的有效衔接。新能源虽然具有可再生的优势,但是也具有不稳定性,这也导致发电系统的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压加大科技投入,满足新能源的时时调度,实现风电、光伏开发与电网消纳能力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源的优化调度,从而保证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以科技为依托,才能促进新能源管理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新能源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针对难以坐位的患儿,患儿家长要抱着患儿,促使膈肌下移,促使患儿气体交换量增加,便于雾化液滴在终末细支气管内沉降。在吸入过程中,教导患儿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如果患儿不能学会这种呼吸方式,则教导其张口呼吸。在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面色、表情以及情绪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儿异常状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方式处理。

(二)《旁释》学山本与函海本文本之比照

如学者所论,既然阳明对《旁释》有不同之改本,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对现有两个版本内容加以比较,以揭示其间异同,探究导致此异同之可能原因。陈来先生对此二版本文字异同已做了仔细比照,〔15〕以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学山本在前,函海本在后,()内表函海本所删,【】表其所加: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明明德、亲民,犹修己安百姓。(明德、亲民无他,惟在止于至善)尽其心之本体,谓之止至善。至善者,心之本体。知至善惟在(于)吾心,则求之有定向。

函海本:“【亲,爱也】。明明德、亲民,犹【言】修己安百姓。至善者,心之本体,尽其心之本体,谓之至善。”又以“知至善惟在吾心,则求之有定向”为第二条。

按:函海本句首多“亲,爱也”,以示与朱子“新民”之不同。“犹”后多“言”字。删“明德……至善”句,以求精简;将“至善”句与“止至善”先后次序颠倒过来,先解“至善”而后才是“止至善”,更合逻辑。函海本“谓之”后当遗“止”字,否则“心之本体”与“尽其心之本体”皆为“至善”,未能体现“尽”“止”之义。末“知至善”句单独一条,无“于”字,精简。

2.(明明德于天下,犹《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至“协和万邦”)。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至,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在判定中小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商业运营模式框架基本组成结构后,要结合其实际要求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完整的后续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也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按:函海本删首句“明明德……万邦”句,取消了对“明明德于天下”的解释,代之以“致吾心之良知”说,紧接其后的是补“格物”说,同时删末句格物解。之后才是“心、意、知、物”解,突出了致知、格物的优先性。把“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改为 “如意用于事亲之孝而格之”,更精简。“吾事亲之良知”补“心”,为“吾心事亲之良知”,以“心之良知”说强调了良知在心,格物在心。《大学问》即突出“吾心之良知”说。改“致极”为“致知”。陈来先生认为:“函海本‘极’作‘知’,似误。”经查《阳明全书》,用“致其极”者连此处合计三次:“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传习录》下,第119页)、“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丙戌1526《邹谦之》,第204页)而“致其知”用法更常见,故未必为误,“致极”为朱子常用,阳明更喜用致知,正见二者不同。《大学问》用“致吾心之良知”,未用“极”。被删之末句“格物”。 笔者所据百陵学山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隆庆刻本,元明善本丛书)为:“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但陈来、王磊与笔者所见有一字之差,“之格”为“之心”。二说皆通。据《阳明全书》,典型表述是“格君心之格”,如此则学山本似遗漏“心”字,函海本似漏“格”字。陈来指出此同于顾东桥与阳明书所引,但未直接见于阳明著作。顾所引正是“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

3.(其本则在修身)。知修身为本,斯谓知本,斯谓知(之)至。(然)非实能修其身者,未可谓之(知)修身(也)。修身惟在诚意,故特揭诚意,示人以修身之要。

继续完善和优化医疗技术的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物质激励与科室、医务人员自身发展之间高度统一、相互协调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室和医务人员投身于医疗技术创新的革命浪潮之中。

按:函海本删首句“其本则在修身”,与下句意有重复。删“知之至”的“之”,去“然、者”,“也”。遗“知修身”的“知”,否则语义不通。末句“诚意为修身之要”移在下条之首。专论诚意。

4. 诚意只是慎独,工夫在格物上用,犹《中庸》之“戒惧”也。

“修身惟在于诚意,故特揭诚意,以示人修身之要。诚意只是慎独,工夫【只】在格物上用……。”

按:函海本把“诚意示人以”改为“诚意以示人”,补“只”,突出格物对应诚意工夫的唯一性和密切性。

5.(君子小人之分,只是能诚意与不能诚意)。(此)犹《中庸》之“莫见莫显”也。(言此未足为严,以见独之严也。)

按:函海本删首、末句,仅保留“莫见莫显”句,且删“此”字。

6.诚意工夫实下手处(惟)格物,引《诗》言格物之事。(此下言格致)

按:“惟”函海本作“只在”。无“之事”的“之”,似遗漏。删末句。

7.惟以诚意为主而用格致之工,故不须添一敬字。犹中庸之道问学、尊德性。犹中庸之斋明盛服。格致以诚其意,则明德止于至善而亲民之功亦在其中矣。明德亲民只是一事。

按:函海本全删之。此一删减是函海本最大变化。

8.亲民之功至于如此,亦不过自用其明德而已。(又说归身上)

按:函海本删末句“又说归身上”。“自用”作“自明”。学山本“用”字似是刊刻之误,应非笔误,盖阳明从无此说,当然,“用其明德”亦可通,亲民乃明德之发用。

9.自明不已,即所以为亲民。

按:函海本无“为”字。“为”与“所以”语义略有重复,故不用亦可。

10.孟子告滕文公养民之政,引此《诗》云:“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按:函海本无此句,与正文关系不大,精简故。

11.君子之明德亲民岂有他哉?一皆求止于至善而已。

按:函海本于“明德”上补一“明”字,语义更完。“一皆求”作“亦不过”,表示程度极为轻微,由强调前后目的性语义关系转变为前轻后重关系,突出止于至善对明德亲民的内在包含性与归宿性。

12.止于至善岂外求哉?惟求之吾身而已。(又说归身上)

要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骨干队伍,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名师梯队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按:函海本改“外求”作“有他”。正如上节所改,去掉“求”过于强烈的目的性用语,而改为“岂有他”之类带有唯一之义词,表示内在固有性。删末句“又说归身上”。

13.又即亲民中听讼一事,要其极,亦(皆)本于明德,则信乎以修身为本矣。(又说归身上)

按:函海本“要”下有一“在”字,反不通顺。《稽山承语》亦是“要其极致”。 《阳明全书》无“在其极”说。删“皆”字,既然二者为一事,自然无须“皆”。删末句“又说归身上”。

14.修身工夫只是诚意,就诚意中体当自己心体,(常)令廓然大公,便是正心。(此)犹《中庸》“未发之中”。正心之功,既不可滞于有,亦不可堕于无。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1日龄的健康黄羽肉雏鸡(雄性)1 4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见表2),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饲养试验持续21 d。

按:函海本:删“常令”的“常”,此字本无多大意义。《传习录》下有“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当令廓然大公。”“堕”陈来是“坠”,阳明无“坠于无”之表达,疑字误。“堕于无”又见于《启问道通书》。另“未发之中”句调在文末,删“此”字。调整后文理畅达,否则学山本仅以此句置于“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后,不伦不类。

临安区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18°51′—119°52′、北纬29°56′—30°23′,区域面积3 124 km2,辖26个乡(镇)街道。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 613.9 mm,全年无霜期237 d。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 m的锦城至1 500 m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 ℃降至9 ℃,年温差7 ℃,相当于横跨亚热带和温带2个气候带[5]。

15.人之心体(惟)不能廓然大公,是以随其情之所(发)而碎焉。(此)犹“中节之和”。(能廓然大公而随物顺应者,鲜矣)

“人之心体不能廓然大公,是以随其情之所向而辟,【亲爱五者无辟】,犹《中庸》‘已发之和’。”

对于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应更加强化“平等”的概念,认真倾听学生想法,并就其中的偏颇之处给出引导。同时,可以利用班会、班级活动等情景,为学生描绘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让其对未来阶段心理上有所准备。

按:函海本删“惟”字,更通顺。“碎”显为刊刻之误,故改为“辟”。“发”为“向”,《全集》几皆为“所发”,函海本改为“所向”,有一方向偏颇的意义,但不如“所发”自然。就文义补“亲爱五者无辟”,删“此”,改“中节之和”为“中庸已发之和”,《中庸》二字似啰嗦,“已发”不如“中节”揭示了中的意义。删“能廓然”句。与首句重复,殊无必要。

16.又说归身上。亲民。只是诚意。〔16〕又说归身上。又说归身上。只是诚意。宜家人兄弟与其仪不忒,只是修身。

按:函海本简化为:“只是修身,只是诚意。”总不外乎修身与诚意二者。删除“亲民”。学山本引原文“宜家人”句确乎不符合简化原则。

17.又说归身上,亲民。工夫只是诚意。

函海本于此结束:“又说到修身上。工夫只是诚意。”

按: 改“说归”为“说到修”。突出“修身”,删“亲民”。

18.只是诚意。亲民。惟系一人之身。身修则能得众。又说归身上,修身为本。惟在此心之善否。善人只是全其心之本体者。此是能诚意者。是不能诚意者。仁是全其心之本体者。只是诚意,能明德者则能亲民。能明德则民亲。

按:此皆为函海本所删,所删文字虽最多,然其意无非是修身、诚意,故不须再重复。且表述有不妥处,如善人、仁,皆是“全其心之本体者”。

据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函海本明显是学山本的删简本,文字精简一半以上,而且出现第7、18条整块删除情况。学者指出,此“愈来愈易简的趋势是符合阳明晚期思想的”。此与前引《与黄勉之》,“古本之释,不得已也。然不敢多为辞说,正恐葛藤缠绕,则枝干反为蒙翳耳”求简易的宗旨相符,担心《旁释》替代正文之意,这是从解经学角度表达的一种“我注六经”的诠释立场。从思想来看,最大的改变是删除第7条关于诚意为格物之功的全部76字,“惟以诚意为主而用格致之工,故不须添一敬字”,此是其戊寅前《大学》的最主要思想。亦是《传习录》上的主要思想。但在《旁释》中仍保留多处论述诚意的重要,特别突出了诚意对于修身的重要,“修身工夫只是诚意”。此亦符合朱子的诚意是“自修之首”说。

2.函海本对于学山本的增补极少,仅增补“亲,爱也”,“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也。”“格,正;物,事也。”但严格来说“格正物事”解不属于完全新增,而是适度精简和增补,因为它同时删除的学山本“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句即是“格正”,单纯的“物事”说并无新意,而是采自朱子解。“亲,爱”说此种表述不见于《阳明全书》,函海本似乎意在突出“亲、新”之别,但此意早在《传习录》上即明确表达,并非新意。故思想上较前本有创新的增补仅“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也”句,此句的出现颇为突兀,它通常被认为阳明晚年良知学的提出,但阳明提出此句后,并未对其加以任何多出一字的衍申阐发。

王磊提出的阳明良知概念的早期与晚期之分值得参考,可以天理与良知两个概念之关系来思考。早期的良知仍然居于天理之下,是天理主导下的良知,如《传习录》上的良知通常与天理、人欲相关,良知如不受私意障碍,则流行不可遏止。故此时良知学的重心是用力于如何破除阻碍良知的工夫,如格物致知工夫,克己工夫,以战胜私欲,复归天理。此即致知。而晚期之良知,则是由良知开出天理,是良知主导下的天理,或曰良知就是天理。其致良知的典型表述,则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强调良知的“自然灵昭明觉”。《旁释》对致知的解释仍是从存天理之极,灭人欲而言,仍是“必尽夫天理,则吾心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知矣。” 并未从本体之知,良知作为主宰的高度论述,很难看出“致良知”为“格物”主脑之意。

3.从具体文本来看,二本互有得失。函海本精简甚多:删无关副词,如“犹”“于”;删与文本关系不大,语义重复啰嗦之解。如删“明德亲民无他,惟在止于至善”句、“明明德于天下,犹《尧典》”句、“其本则在修身”句、“孟子告滕文公养民之政”句。“又说归身上”。修改倾向平实。如“致其极”为“致其知”。从版本文字错讹来看,今存两本皆有不够精密之处,如学山本“碎”显为“辟”之误;函海本“要在其极”,多一“在”;遗漏“止至善”的止,“知修身”的“知”。总之,所改多零碎而与义理关系不大。

三、改序与改《旁释》之比较

就思想而论,此一删一增,的确体现了学山本与函海本的某种思想变化。但这种变化程度并不明显,尤其是与新旧序的变化相比,大为逊色。新序对致良知思想有更充分的阐发,所补致知思想贯穿全序首、中、尾,分布在五处,多达100余字,反复突出了致知相较于格物诚意,处于头脑地位,并以“致知焉尽矣”结束全文。故如欲了解阳明思想之变化,读新旧序较新旧《旁释》更为可取。两相比照之下,我们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经过“三易其稿”的序文确实达到了突出阳明晚年良知学的目的和效果,而据学者的序、文同步原则,同样经过“三易其稿”的旁释,却远远没有达到与序文同样的突出良知学的效果。而且,就内容之精彩而论,函海本《旁释》亦不如改序。原因何在?是阳明无心、无力?还是阳明根本就未用心、出力呢?

首先,序、文是否同步关联?据古人著述之通例,包括今人,序与正文往往是可以相互独立的,如朱子对《学庸章句序》的修改就不与《学庸章句》的修改同步,不少文人学者的序文甚至远甚于正文。而且,必须注意到阳明作为思想家、政治家、讲学家而非著述家之身份,他并不在意所谓的著述题材完整性等。故“《序》与《旁释》一致的说法”作为推论前提确有可疑。事实是,无论阳明还是极为关注阳明《大学》著述的罗钦顺,在往来文字中反复论及《序》文之改,而无一字及《旁释》,此似乎表明阳明对《旁释》无有修改,如有,字里行间理应有蛛丝马迹。就常理而论,对《序》之修改尚反复道及,绝无对同样“三易其稿”之注文反无一语及之者。

我们具体看下《序》与《旁释》之异同。二序提出的“至善者,心之本体”,突出至善的心之本体义,见于《旁释》 第1条,二序对心意知物未做全面定义式阐发,仅提出“意者其动,物者其事”;《旁释》第3条提出完整的“四句理”训释(亦见于《传习录》上6条)。二序与《旁释》皆保持了对诚意的重视,旧序主要处理格物与诚意关系,首句言“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改序保持此点,补充了致知对二者的统领性,“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学山本《旁释》正如旧序,突出诚意对格物的主导,格物致知尚未分说,视为一体,皆是诚意工夫,“格致以诚其意”,“惟以诚意为主而用格物之工,故不须添一敬字”,此在强调诚意为主之时,刻意拎出“不须添敬”说,此与二序的“合之以敬而益缀”相应。但函海本则将之与对学山本关于诚意论述的几句话连在一起删除。函海本并未如改序那样突出“致知”,值得注意的是,函海本同样保留了大量强调诚意的文字,反复强调“修身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只在格物”这一观点。《旁释》较二序,出现了“慎独”,“诚意只是慎独”。这是二序所无的。

其次,《旁释》在阳明学术著作中的价值。两个疑问难以绕开:一是之前提出的为何以王龙溪在阳明门下之身份,其所用《古本旁释》是学山本而非作为“定本”的函海本?二是“三易其稿”修改而成的函海本《旁释》为何被阳明另一高足钱德洪弃之不顾,《序》文却被收入?事实上,在各种文献中,改序受到的重视程度、被收入次数远远高于二种《旁释》。如阳明弟子会提出对《序》的疑问,而不提及《旁释》;聂双江《重刻大学古本序》赞阳明“其有功于圣学,古本之复其一也。”然压根未提阳明的《旁释》。凡此皆显示《旁释》在王门影响之低。

显然,《旁释》仍然是反映了阳明早年的思想,这些思想已多见于《传习录》上。当《大学问》出现以后,《旁释》学术价值更见消退。函海本仅“致吾心之良知”一句不足以显示阳明良知学,其于良知学之阐发不仅无法与《大学问》比,亦远不如古本之改序。其虽然删除关于格物之76字,但仍然强调了诚意为修身之首,为格物之主脑的论述,不能说其完全放弃了对诚意的重视。 因此,包括钱德洪在内的诸多学者皆不收《大学古本旁释》亦在情理之中,甚至有些著作如《丛书集成初编》478册之《古本大学辑解》收入《大学古本》改序与《大学问》,而不收《旁释》,认为二者足以代表阳明大学思想,而《旁释》无与焉。

《旁释》反映了阳明在冲破朱子《大学》的过程中所初步确立的思想,即以诚意为头脑,来落实于格物。它有效地帮助阳明树立起了古本《大学》这一足以从经典学上与朱子改本抗衡的旗帜,同时对阳明建立在“心即理”基础上的格物、至善等新解的落实与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阳明毕竟不同于朱子,他甚不喜通过咬文嚼字式的注释来表达思想,更注重活生生的现场讲学点拨。与《传习录》、序文、《大学问》相比,《旁释》处于某种尴尬的“鸡肋”状态。当随着阳明自身境界的提升,随着《旁释》作为冲破朱子学壁垒武器的使命的完成,《旁释》对于不以焚稿为意,不以著述为能的阳明来说,其实已经是味同嚼蜡了,实难以找出他“三易其稿”的动力。〔17〕

故可推测认为,于阳明而言,《旁释》与《序》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前者意在唤醒学者对《大学》古本的重视,《旁释》非焦点和阳明用心所在;《序》则是集中阐发阳明思想由诚意至良知的变化,故阳明极为重视而“三易其稿”。 二者达到了相互协作、互相独立的效果,既倡导了古本,又表达了新思。再就函海本《旁释》自身内容价值来看,不似是出自阳明“三易其稿”精心打造之作。在对阳明、罗钦顺相关文字认真审查之后,亦未能确定“三易其稿”之实证。再综合阳明弟子对《旁释》的态度,故我们不能完全断定阳明一定修改过《旁释》,至少没有“三易其稿”,因函海本《旁释》质量无法与阳明“三易其稿”所凝聚之心血智慧联想起来,恰恰是产生相反之联想。“三易其稿”亦无法与阳明学尚简易、忌讳著述〔18〕、主动焚稿〔19〕的气质风格相匹配,即便奉为教典的《大学问》,阳明尚不欲成书,尚未写一辞,何况对作为过渡之物的《旁释》,阳明“三易其稿”的动力何在呢?故与其认为阳明于《旁释》“三易其稿”,反不如认为他仅修改一次,甚或未加修改,二本之别恐为尚待考察之原因故。

注释:

〔1〕衷尔钜:《从〈大学古本序〉的两种文本看王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文史哲》1992年第3期。

〔2〕《困知记三续》二十章,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25页;《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3页。

〔3〕〔5〕〔6〕〔7〕《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11、199-200、95、193页。

〔4〕〔10〕王磊:《百陵学山本〈大学古本旁释〉的史料价值辨析》,《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2期。

〔8〕陈来先生认为末句标点当在“心”后断,读为“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更合原意。(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林乐昌先生从“心悟”之用语,阳明学的本体工夫论,尤其是钱德洪对“心悟”的解读,认为当维持传统断句。《阳明学致知与心悟关系简议》,《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

〔9〕陈来认为,“二本皆不伪,然二本皆有致良知之说,故似皆非戊寅原本,皆改本也。”且认为学山本尤为可信。盖王文禄得之王龙溪。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5页。

〔11〕邓国元:《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献疑与辨证——以〈旁释〉的“初本”和“定本”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1期。

〔12〕《困知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41-142页。

〔13〕《年谱》云:“以诚意为主,而为致知格物之功,故不必增一敬字。以良知指示至善之本体,故不必假于见闻。”第1384页。

〔14〕查《汉语大字典》第2070页,“亦”的本义是腋窝,作为副词的主要义项是:也;又;尚,犹;已;仅;皆。并无转折义。

〔15〕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1页 。

〔16〕“亲民”是针对“如保赤子”;“只是诚意”针对下一句“心诚求之”句。学者连为“亲民只是诚意”一句不妥。下句“亲民”是对“上老老”句的解释,“工夫只是诚意”是针对“絜矩之道”的解释,亦不可连用为一句“亲民工夫只是诚意”。再下句,“亲民。惟系一人之身”不可为一句,“亲民”解“民之父母”句。“惟系一人之身”解“有国者不可不慎”句。且“系”非“修”,不合文意。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6页。

〔17〕稿完后读到任文利先生的《王阳明〈大学问〉来历考》,所论颇有相契之处,著者认为,“《旁释》之撰作,意在表彰《大学》古本文本自身,而缀以旁释,略加点评,只是起一种引导作用。”“无论《旁释》如何改作,以其体例而言 , 都难以成为直接表述王阳明自身思想创获的撰著,而王阳明本意亦不愿因此而徒增葛藤。”《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8〕如钱德洪《刻文录叙说》中阳明对刻《文录》之态度,首表不可,继而仅取三分之一,进而批评弟子有“爱惜文辞之心”。主张为学须“口口相传”“人人面授”,认为“才涉纸笔,便十不能尽一二”。

〔19〕丙子《与陆原静》“ 所问《大学》、《中庸》注,向尝略具草稿,自以所养未纯,未免务外欲速之病,寻已焚毁。 ”又如阳明主张对不合义理之书焚烧之,“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著述文字过多,是导致天下不治的重要原因,“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01.009

作者简介:许家星,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四书学与宋明理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四书’学史”(项目编号:13&ZD06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汪家耀〕

标签:;  ;  ;  ;  ;  ;  ;  ;  ;  ;  ;  ;  

许家星: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之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