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ending human intelligence
2018年4月,侯世达来到北京。四十年前,在印第安纳大学还是一名青年教师的他写了《歌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本轰动计算机科学界的“神书”。之后他又不断写了很多书,其中包括与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合著的《心我论》(The Mind’s I),《我是一个怪圈》(I am a Strange Loop)和《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他探索自我意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人类认知的核心是什么。
《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侯世达在北京的几场讲座和演讲让他听起来都更像个语言学家。他总是在讲生活中很多听起来更具有语言学意义的琐事,比如,一个小孩子为什么会偶尔误用语言,说出“你的烟在融化”这样的话,或者“为什么爸爸在呼唤我时,总把我和妈妈的名字搞混”这类日常谈话中发生的口误。《表象与本质》这本书里,他也事无巨细的在罗列生活里那些看似琐屑、累积起来又很绵密的“类比”现象。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个寓言故事在近十个生活场景中是如何被自如应用和理解的。
他用了整整一场讲座来讲翻译——其中将近一半的时间,他花在详细讲解王维的唐诗《鹿柴》有多少种英文译法上。他对中文和翻译的体悟已如此精妙,甚至将王维这首诗中第二句和第三句的第三个字“人”和“入”所具有的汉字形式上的对称性,都通过具有字母形式对称性的一组英文单词翻译了出来,令在场所有的中国听众惊艳。他私下里正在翻译杨绛的《我们仨》。不过他告诉我,他不确定是否真的读懂了杨绛在这本书开头所写的那个悠长的梦。
他如此不厌其烦的举例,其实是在讲,人类思维会在一瞬间产生无数个可以进行类比的变体,而与逻辑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字母“A”有很多种字体的写法,但所有这些变体本质上都是“A”。《表象与本质》这本书的书名,中文“本质”这个词对应的英文词essence,其在法语中对应的词是profondeurs,表示“深度”;而essence作为一个法语词,在英语中含义对应的词则是“燃料”——这个词在两种语言中“概念空间”的占位,本身就已体现出人类思维里类比的特质。在《表象与本质》这本书里,他用大量认知科学的案例来论证“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这个观点:正是人类大脑多年来不知不觉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让我们得以通过已知的旧事物来理解未知新事物。
入选标准:①患者均选自于通辽市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住院早产儿;②胎龄约在34~36周,且出生体重在2000~2500 g左右的早产儿;③甲状腺功能:于生后3天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甲状腺素即T4<5.3 mg/dL(68 nmol/L),TSH水平<20 mIU/mL诊断为THOP。
侯世达展示翻译王维《鹿柴》一诗的思维过程,是想解答这样一个疑问:机器翻译是可以兼容的吗?这里他说的“兼容”,是一种思维空间的重合——鹿柴是王维800年前在山中禅修时的别墅,我们如何通过翻译这首诗,真正站到王维的时空里?就在那场讲座前不久,谷歌翻译刚刚测试了最先进的翻译机器人,其准确性让人们开始相信,人工智能的发展离自然语言翻译这个“AI的圣杯”更近了。
那么,侯世达为何要为人类智能辩护?如何辩护?为什么他仍然认为,机器的思维还无法和人类相提并论——比如,为什么机器翻译的结果有时和语境并不能完全契合,失去了许多微妙的含义?为什么计算机的图像识别还限于某些狭窄领域?为什么搜索引擎能在数十亿的网页找到包括词组“好人有好报“的段落,却不能找到以此为无形思想主旨的内容?他认为,人类的优势与我们“通过类比进行范畴化“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正是这一认知策略,人类的思想才能做到虽然速度慢、不精确,但基本可信、相关,并且能够产生深刻的洞见和创造性。而电脑无论多么迅速和精确,“思想”(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都非常局限,经不起推敲。
直到2010年,数学和物理学出身的侯世达还没有研究过爱因斯坦。他说,他过去以为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是逻辑式的,对他的研究因此一直回避。直到2015年,他收到一份邀请,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请他去发表“奇迹年”(1905年)的演讲。他这才开始去阅读和研究爱因斯坦,发现他在最关键的认知时刻仍然是通过类比来发现新事物的。最后“类比”成了他那次特别讲座的主题。侯世达发现,爱因斯坦思维过程的关键在于他看出来,“重力的表面下是加速度,理想空气下的表面下是光子”。“他类比的是两个物理系统:‘黑体’(black body)和‘理想空气’(ideal gas)。他发现,这两个等式非常相似,只有一小部分不同,从而想到,‘光可能是粒子’”。
“我不想成为一个让机器变得更聪明的人,但也没有阻止的权力”,侯世达告诉我。他对如何改善电脑,使其在下棋上打败人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这种具体任务导向的人工智能是非人的:“‘深蓝’用来打败围棋手的‘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算法’,可以一秒钟在它的长链搜索树上长到数百万个,但这不是人的思维方式”。AlphaGo是用模式(pattern)的方式来进行深度学习的,与人的思维特质相距甚远。他认为,“人有白日梦,有憧憬,有激情,还有向未来驱动的能力和同理心,这些人的天性,机器都暂时不会有”。
侯世达把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语言上——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机器可以在垂直领域和解决特定任务上变得很强大,但在翻译语言上,他认为,机器无法企及人类,甚至连简单句子的翻译都无法真正胜任。“机器无法理解意义,它们所理解的语言从未与真实的物理世界发生过关联。只有人类对语言的使用是嵌入到真实世界的体验中的,所做的决策是实时、复杂和多维度的”,侯世达告诉我。
通过呈现翻译过程,侯世达想重申那些已被我们遗忘的、人类智能的最重要特点。他向我们展示出,整个翻译都是一种情感的过程,充满愉悦和审美体验,“它是一种繁衍,而不仅是阐释,这才是思维的核心,而不是计算”。在这个意义上,微软“小冰”的现代诗实质只是随机的词语组合,是缺乏深层意义的、非常表面的模仿;AlphaGo找到了战胜对手的方式,却无法创造游戏的高潮,它令人惊奇,却没有任何好奇心、激情和兴趣这些情感的驱动。
然而侯世达认为,人工智能不是离“圣杯”更近,而只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通过将王维那首诗英译的过程细致展开,他意在阐明,“人类对一个词的理解,比机器对一个词的理解要宽广很多”,而这种“宽广”,就是那种思维活动在一瞬间发生的丰富类比空间——人类正是通过充满大量与情景、经验、人生阅历和情感相关的类比,将王维唐诗的意境移译到英语里的。
山水画的笔墨总是在概括一山一水的自然物象,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正如宋代郭熙对不同地方的山的描写也不同:“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台、武夷、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王屋、林虑、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天地宝藏所出,仙圣窟宅所隐,奇绝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
在《表象与本质》中他写到,与电脑相比,人脑的确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无一是处。“在纯粹的逻辑推理任务中,设计精良的电脑程序几乎瞬间就能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而人脑则在大多数时候无法得出正确的解答。在处理大量知识时也是这样。看过几条信息之后人脑几乎饱和,而理论上讲,电脑可以存入无限量的信息。人类的记忆也是出了名的不靠谱,而电脑却从来不会忘记或扭曲某段记忆。人脑比电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也慢得多,特别是在复杂运算方面”。再加上人类的弱点,比如容易受情绪影响、容易分心、疲惫、五官感觉不准确等,人脑和电脑的差距愈加明显,“智人”恐怕是该被扔进垃圾桶的。
韩建峰告诉记者,过去很多目标比较模糊,如对教学没有太多目标,因为缺乏统一的考评机制。现在医院要求教学也要有具体的目标,包括年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精品教材申报情况、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申报情况、各类型教学比赛获奖情况等。医院定出整体教学目标后,各科室根据不同教学量、教学任务制定目标。
在18世纪中叶,欧洲的王室对于中国瓷器的喜爱达到高潮,贵族以收藏和使用中国瓷器为荣,一批由外国商人或使用者出图样,在中国定烧的外销青花瓷器应运而生。这些青花瓷的釉彩和图案都和我国的传统青花瓷有很大区别。宴姝以此为切入点,在一次课堂作业中,提出《想象中的中国》的展览主题。她从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利兹市博物馆中选出6件展品,包括2件中国元明时期的传统青花瓷器、3件外销青花瓷器以及1件在欧洲烧制的青花瓷器。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青花瓷器的对比,展现东西方文化碰撞间的奇妙磁场。
今天,人工智能正向商业用途的方向走去:它可以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需要极其复杂计算的高难度任务,可以打败人类最好的棋手,很多硬件的进展也成为推动它发展的无可阻止的动力,并且形成了“深度神经网络”,具有了“深度学习能力”。商业力量推动着“改善电脑智能”的潮流。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师会按照课本上给出的内容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只需认真观看、思考实验现象,学生自然会认可课本上的实验过程,长久下来就笃信课本实验的思想,使学生失去了自己思考的意识.如果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对课本实验进行思考、寻找其中存在的不足、该如何改进,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受到瓶子、桌子、椅子的视觉刺激时,“瓶子”、“桌子”、“椅子”这些词语都非常客观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在瞬息之间从大脑中提取出和生活中正在经历的情景或事件相对应的谚语或寓言时,总有一种“就是这句话!”的惊喜。实际上,谚语所代表的抽象范畴的成员与桌椅这样的物体不同,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毫不费力地在日常生活中自如的使用诸如“小心驶得万年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一鸟在手,胜似二鸟在林”这样的抽象情景来准确地描述某个具体场景。
比如对“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个寓言故事,侯世达构造了许多个符合其寓意的日常具体场景,每个场景都以各自的方式体现了“失败后诋毁原先目标”的意思,都靠近“酸葡萄”这一寓言范畴的中心。人类只在这些表象的情景上花很少时间,就能直接深入本质,把每个情景都归纳到“酸葡萄”这个概念;这太日常、太自然,似乎微不足道。但正是从这些因为太自然而不为人注意的情形中,他认识到人类思维独一无二、至今无法被任何人工智能取代的独特之处: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抽象能力。
在这个从表象抵达本质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所进行的类比,以及进行这种类比所需要的记忆提取过程是自然发生和毫不间断的,这个过程往往能在瞬息间完成,精确得令人惊叹。这种从深埋的记忆储备中灵活抽取所需部分的精湛能力是任何普遍人的大脑都生来具有的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能拨开表面,直指本质;也没有一个搜索引擎能识别出不同的酸葡萄情景。让电脑做出类似的判断一直是人工智能学界的难点,“深神经科学”(deep neuron science)目前所做的,就是用“网络”来实现类比。但让电脑能够意识到两件表面上千差万别的事情实际上“一模一样”,还是很遥远的未来。
让我们回到侯世达对爱因斯坦思维过程的那次意外的造访上来。在广义相对论故事的决定性时刻,爱因斯坦的头脑中满是速度、加速度、旋转、引力、摩擦、轨迹、碰撞、弹簧、钟摆、陀螺、陀螺仪这些概念。它们都是经典力学的概念,爱因斯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所需要的知识。他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他的理论知识、他对各种理论化物理环境的想象天赋,他极其聪明的推理,都不允许他再向前迈进一步。
爱因斯坦将他的原理扩展为:无论使用任何种类的物理学实验,都无法把加速参照系和处于引力场内的非加速参照系分开来。侯世达发现,正是在这里,爱因斯坦用“物理学的”取代“力学的”的类比,迈出了微不足道的一步。正是这有胆识的一步,让人类跨入了全然未知的世界。而所有这一切,都出自爱因斯坦“宇宙统一性”的直觉。这个直觉是类比永不枯竭的源泉。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标签:爱因斯坦论文; 人类论文; 思维论文; 表象论文; 本质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资源再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