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运输在我国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以往的快递干线运输主要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但是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突飞猛进,高铁在中长距离快递干线运输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出现了由快递公司承担两端揽件和配送,铁路负责站到站干线运输的高铁快递运输组织模式。由于快递服务的特殊性,所以高铁快递需要铁路与快递公司组成行动统一、收益共享的合作联盟,才能保证不同运输环节之间的协调、衔接和信息共享。而对合作联盟来说,合理有效的收益分配是联盟形成和保持稳定的关键。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通常可以作为一个合作博弈问题进行研究。但是与普通合作博弈相比,高铁快递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高铁快递合作联盟具有网络化的合作关系结构;另一方面,联盟中的快递公司除了合作以外,在终端消费市场还存在相互竞争。考虑这些特点就给联盟收益分配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本文基于高铁快递合作联盟的网络化联盟结构,结合快递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竞争特点,引入基于网络的合作博弈研究方法,研究了高铁快递网络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网络的高铁快递合作博弈模型研究。由于我国快递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阶段,未来即将进入成熟期阶段。因此根据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市场特征及参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分别构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高铁快递网络合作博弈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中先从简单模型入手,然后逐渐扩展到多参与人的网络合作博弈一般模型,并分析给出了博弈模型的重要性质。最后对不同时期模型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2)高铁快递网络合作博弈模型的解。合作博弈模型的解即是联盟的收益分配方法。本文针对成长期的高铁快递网络合作博弈模型,结合模型性质分析给出了核非空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现有收益分配方法不能满足成长期的合作博弈要求,所以根据模型性质,提出了新的基于路径的收益分配方法,并论证了该方法对成长期模型的有效、稳定和合理性。此后针对成熟期的高铁快递网络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和证明了核的非空性。并结合模型的性质,论证了现有Myerson值法、AT值法和本文基于路径的收益分配法对于成熟期模型的有效、稳定和合理性。(3)应用研究。以北京到广州电商专列的实际业务为例,对基于网络的高铁快递合作博弈模型及收益分配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数据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一些研究结论,以期能够为高铁快递运输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对高铁快递这种新型快递运输组织模式下的联盟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所得到的模型和收益分配方法,有利于深化网络关系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联盟运作管理理论研究,对高铁快递运输合作联盟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吕璞
导师: 胡祥培
关键词: 高铁快递,合作联盟,收益分配,合作网络,竞争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数学,铁路运输,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经济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分类号: F532.8;F259.27;F224.32
DOI: 10.26991/d.cnki.gdllu.2019.004279
总页数: 122
文件大小: 6574K
下载量: 81
相关论文文献
- [1].独立学院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 财务与会计 2019(23)
- [2].基于用途板块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4)
- [3].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机制的解析与运行[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浅谈收益分配政策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J]. 科技信息 2011(09)
- [5].谈收益分配及其会计处理[J]. 商业会计 2008(07)
- [6].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方式的比较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04)
- [7].集体土地征地收益分配利用机制及法律保障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0)
- [8].农地流转与收益分配的制度障碍及路径探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9].征地收益分配中农民利益受损成因及对策[J]. 中国房地产 2008(02)
- [10].《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管理的通知》政策解读[J].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14)
- [11].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管理的通知[J].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14)
- [12].科技创新合作收益分配的探讨与分析[J].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2(02)
- [13].科技创新合作收益分配的探讨与分析[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2(05)
- [1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探析[J]. 中国土地 2016(09)
- [15].基于可拓学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收益分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0(06)
- [16].完善农村集体收益分配制度之思考[J]. 农村经营管理 2013(03)
- [17].以人为本收益分配模式初探[J]. 当代经济 2014(01)
- [18].以人为本收益分配研究初探[J]. 科技信息 2013(02)
- [19].浅议规范基金收益分配的机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8)
- [20].浅析公路项目PPP模式的风险识别与收益分配[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36)
- [21].地票收益分配满意度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7区县的实证调研[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5)
- [22].联合体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方法研究[J]. 建筑技术 2019(06)
- [23].农民土地产权残缺与不公平农地收益分配制度研究[J]. 经济纵横 2008(11)
- [24].产业扶贫对贫困户的收入增加效应实证分析[J]. 调研世界 2020(03)
- [25].“电商企业+农业价值链”融资发展演变、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4)
- [26].中德增加值贸易收益分配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08)
- [27].浅析山西省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 山西农经 2019(01)
- [28].基于多中心共同配送的收益分配优化问题[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7(07)
- [29].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格局与扭曲程度——基于上海市农户问卷的实地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 [30].收益分配不再乱[J]. 农村财务会计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