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涉及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制造领域。该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假轴,中模包括一对完全相同的模体,上模以及下模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壁均设置有模腔,模体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一圈用于抵紧安装槽底壁和内壁的安装环,下模上贯穿有若干排气孔以及若干连通于模腔的进液孔,下模的安装槽底壁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供假轴嵌入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将中模设置成两个相互扣合在一起的模体,当拆卸转子时,将两个模体分开即可将转子取出,转子的拆卸过程方便快捷,进而达到了方便拆卸铸铝后转子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假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包括一对完全相同的模体(21),所述上模(1)以及所述下模(3)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安装槽(6),两个所述安装槽(6)的内壁均设置有模腔(61),所述模体(21)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一圈用于抵紧所述安装槽(6)底壁和内壁的安装环(22),所述下模(3)上贯穿有若干排气孔(31)以及若干连通于所述模腔(61)的进液孔,所述下模(3)的所述安装槽(6)底壁设置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所述假轴(4)嵌入的安装孔(71)。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假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包括一对完全相同的模体(21),所述上模(1)以及所述下模(3)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安装槽(6),两个所述安装槽(6)的内壁均设置有模腔(61),所述模体(21)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一圈用于抵紧所述安装槽(6)底壁和内壁的安装环(22),所述下模(3)上贯穿有若干排气孔(31)以及若干连通于所述模腔(61)的进液孔,所述下模(3)的所述安装槽(6)底壁设置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所述假轴(4)嵌入的安装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中部贯穿有供所述假轴(4)穿设的通孔(11),所述假轴(4)穿设过所述通孔(11)后位于所述上模(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71)底壁设置有弹性橡胶垫(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安装环(22)上均设置有若干滑动孔(26),所述滑动孔(26)内滑动连接于滑动杆(27),所述滑动杆(27)与所述滑动孔(26)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上下若干所述滑动孔(26)呈相互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模体(21)的侧壁设置沿所述模体(21)高度方向设置的卡块(23),另一个所以模体(21)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卡块(23)嵌入的卡槽(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安装环(22)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限位环(25),所述安装槽(6)内壁设置有供所述限位环(25)嵌入的限位槽(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所述中模(2)、所述下模(3)的外壁均设置有把手(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是将铳好槽的铁芯放在模具里进行浇铸,目的是将转子铁芯孔内的铝导体端接在一起,作为导电回路。只有三项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两端才会出现铸铝的端环,这个铸铝的端环有三个作用,第一它是作为转子导体的端接线,又称为短路环,起连接转子绕组作用;第二它还作为简单的风扇,起散热作用;第三它也作为配重片,起动态平衡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041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低压铸铝模具,该模具包括上叶型总成、中模、下叶型总成与假轴,上叶型总成由上垫板与上模组成,上垫板与上模通过螺栓连接,上模每个叶型腔设有排气孔,每个排气孔连通排气环,下叶型总成由下垫板与下模组成,下垫板与下模通过螺栓连接,下模每个叶型腔设有排气孔,每个排气孔连通排气环,上模与下模各自的排气环连通所对应的排气槽,假轴置于下模定位孔内,假键镶入假轴槽中,转子铁芯通过假键导向套入假轴。
当应用上述模具对转子进行铸铝后,需要拆模并将铸铝后的转子取下,但是上述模具在拆模以及取转子时,需要将上模和下模拆除后,将转子从中模内敲出,进而使得拆卸铸铝后转子的过程繁琐复杂,很不方便,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具有方便拆卸铸铝后转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假轴,所述中模包括一对完全相同的模体,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均设置有模腔,所述模体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一圈用于抵紧所述安装槽底壁和内壁的安装环,所述下模上贯穿有若干排气孔以及若干连通于所述模腔的进液孔,所述下模的所述安装槽底壁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所述假轴嵌入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应用上述模具对转子进行铸铝时,将两个模体扣合在一起合成中模,然后将中模提起并使得中模上的安装环嵌入下模上的安装槽内,完成中模与下模之间的合模。然后将转子套设于假轴外壁,将转子以及假轴一起装入中模内,推动假轴嵌入安装块上的安装孔并抵紧安装孔内壁的弹性橡胶垫后,推动转子使得转子的下端抵触安装槽内壁后,完成转子的装夹。最后将上模盖设于中模的上端,并使得中模上端的安装环嵌入上模的安装槽,同时使得转子的上端抵触安装槽内壁后,即完成上模、中模、下模之间的合模。将整个模具放置于浇注机,此时熔融状态的铝液沿着下模的进液孔进入下模的模腔内后,再沿着模腔流入转子的通道内,最后沿着转子的通道流入上模的模腔内,同时通过排气孔将空气排出,直至上下两个模腔完全充满铝液后,对铝液冷却降温,直至铝液冷却成型后,将整个模具从浇注机上取下,然后将整个模具横放,将上模以及下模取下后,将两个模体分开即可将转子取出,转子的拆卸过程方便快捷,进而达到了方便拆卸铸铝后转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的中部贯穿有供所述假轴穿设的通孔,所述假轴穿设过所述通孔后位于所述上模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孔供假轴穿出,当拆模时,利用锤子捶打假轴,此时假轴撞击安装块,此时通过安装块带动下模脱离中模,与此同时,假轴与上模之间产生震动使得上模可以更容易的脱离中模,进而使得拆模时更加方便快捷,进而间接的达到方便拆卸铸铝后转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孔底壁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橡胶垫降低假轴与安装孔内壁之间的撞击磨损,降低了假轴的损坏,有效的提高了假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上下两个所述安装环上均设置有若干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滑动连接于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孔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合模时,上模和下模抵触滑动杆后推动滑动杆沿着滑动孔向内滑动,此时滑动杆压动弹簧压缩,直至上模、中模、下模完全合模时,滑动杆完全嵌入滑动孔内。当拆模时,弹簧自身的弹力推动上模与下模相互远离,进而使得工人拆模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上下若干所述滑动孔呈相互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若干滑动孔呈交错设置,使得弹簧的回弹力可以均匀的施加于上模以及下模,进而使得上模以及下模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增强了模具合模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模体的侧壁设置沿所述模体高度方向设置的卡块,另一个所以模体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卡块嵌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扣合两个模体时候,使得其中一个模体的两侧壁的卡块嵌入另一个模体两侧壁的卡槽内后,即可实现两个模体的合模,通过设置卡块嵌入卡槽降低两个模体扣合处的空隙,进而增强了两个模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滤液沿着两者的缝隙喷出烫伤工作人员,进而增大了工人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上下两个所述安装环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安装槽内壁设置有供所述限位环嵌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安装环嵌入安装槽内时,安装环上的限位环同时嵌入安装槽内壁的限位槽内,进一步实现了安装环的限位与固定,避免两个模体安装后出现晃动,进而增大了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所述中模、所述下模的外壁均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把手供工人握持,使得合模以及拆模时更加方便,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中模设置成两个相互扣合在一起的模体,当拆卸转子时,将两个模体分开即可将转子取出,转子的拆卸过程方便快捷,进而达到了方便拆卸铸铝后转子的效果;
2.通过在上模上设置供假轴穿设的通孔,使得拆模时,利用锤子捶打假轴,利用假轴推动下模以及上模脱离中模,进而使得拆模时更加方便快捷,进而间接的达到方便拆卸铸铝后转子的效果;
3.通过设置滑动杆以及弹簧使得拆模时,弹簧自身的弹力推动上模与下模相互远离,进而使得工人拆模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4.通过在两个模体上设置卡块以及卡槽增强了两个模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滤液沿着两者的缝隙喷出烫伤工作人员,进而增大了工人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上模、中模、下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11、通孔;2、中模;21、模体;22、安装环;23、卡块;24、卡槽;25、限位环;26、滑动孔;27、滑动杆;28、弹簧;3、下模;31、排气孔;4、假轴;5、把手;6、安装槽;61、模腔;62、限位槽;7、安装块;71、安装孔;72、弹性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转子的两端环浇注模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假轴4,其中上模1、中模2、下模3的外壁均设置有把手5,上模1以及下模3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安装槽6,两个安装槽6的内壁均设置有模腔61。中模2包括一对完全相同的模体21,模体21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一圈用于抵紧安装槽6底壁和内壁的安装环22。
如图2所示,上模1的中部贯穿有供假轴4穿设的通孔11,假轴4穿设过通孔11后位于上模1外部。下模3上贯穿有若干排气孔31以及若干连通于模腔61的进液孔(图中未示出),下模3的安装槽6底壁设置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上端面设置有供假轴4嵌入的安装孔71,安装孔71底壁设置有弹性橡胶垫72。
当应用上述模具对转子进行铸铝时,将两个模体21扣合在一起合成中模2,然后将中模2提起并使得中模2上的安装环22嵌入下模3上的安装槽6内,完成中模2与下模3之间的合模。然后将转子套设于假轴4外壁,将转子以及假轴4一起装入中模2内,推动假轴4嵌入安装块7上的安装孔71并抵紧安装孔71内壁的弹性橡胶垫72后,推动转子使得转子的下端抵触安装槽6内壁后,完成转子的装夹。最后将上模1盖设于中模2的上端,并使得中模2上端的安装环22嵌入上模1的安装槽6,同时使得转子的上端抵触安装槽6内壁后,即完成上模1、中模2、下模3之间的合模。
将整个模具放置于浇注机,此时熔融状态的铝液沿着下模3的进液孔(图中未示出)进入下模3的模腔61内后,再沿着模腔61流入转子的通道内,最后沿着转子的通道流入上模1的模腔61内,同时通过排气孔31将空气排出,等到上下两个模腔61完全充满铝液后,对铝液冷却降温,直至铝液冷却成型后,将整个模具从浇注机上取下,然后将整个模具横放,利用锤子捶打假轴4,此时假轴4撞击安装孔71内壁的弹性橡胶垫72后对安装块7施加压力,此时通过安装块7带动下模3脱离中模2,然后再将中模2从上模1内取下后,将两个模体21分开,将假轴4从转子内取出即可。
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模体21的侧壁设置沿模体21高度方向设置的卡块23,另一个所以模体21的侧壁设置有供卡块23嵌入的卡槽24,上下两个安装环22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限位环25,安装槽6内壁设置有供限位环25嵌入的限位槽62。
当扣合两个模体21时候,使得其中一个模体21的两侧壁的卡块23嵌入另一个模体21两侧壁的卡槽24内后,即可实现两个模体21的合模,通过设置卡块23嵌入卡槽24降低两个模体21扣合处的空隙,进而增强了两个模体2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滤液沿着两者的缝隙喷出烫伤工作人员,进而增大了工人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当两个安装环22嵌入安装槽6内时,安装环22上的限位环25同时嵌入安装槽6内壁的限位槽62内,进一步实现了安装环22的限位与固定,避免两个模体21安装后出现晃动,进而增大了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上下两个安装环22上均设置有若干滑动孔26,上下若干滑动孔26呈相互交错设置,滑动孔26内滑动连接于滑动杆27,滑动杆27与滑动孔26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28。
当合模时,上模1和下模3抵触滑动杆27后推动滑动杆27沿着滑动孔26向内滑动,此时滑动杆27压动弹簧28压缩,直至上模1、中模2、下模3完全合模时,滑动杆27完全嵌入滑动孔26内。当拆模时,弹簧28自身的弹力推动上模1与下模3相互远离,进而使得工人拆模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进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作原理:当应用上述模具对转子进行铸铝时,将两个模体21扣合在一起合成中模2,然后将中模2提起并使得中模2上的安装环22嵌入下模3上的安装槽6内,完成中模2与下模3之间的合模。将转子套设于假轴4外壁,将转子以及假轴4一起装入中模2内,推动假轴4嵌入安装孔71,同时推动转子抵触安装槽6内壁后,将上模1盖设于中模2的上端,并使得转子的上端抵触安装槽6内壁后,即完成上模1、中模2、下模3之间的合模。最后将熔融状态的铝液沿着进液孔(图中未示出)注入,此时滤液经过模腔61浇筑成型,直至铝液冷却成型后,将整个模具从浇注机上取下并拆模后即可完成铸铝过程。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275.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47538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22C 9/24
专利分类号:B22C9/24;B22C9/06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台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台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7522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金岙村(温岭市大溪镇金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壹号地块)
发明人:赵美顺
第一发明人:赵美顺
当前权利人:台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机转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