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壤论文_郑华峰,马杰,王森森,吴明鑫,常健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墒情,农业,肥料,苏南,土壤地理学,可持续发展。

农业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郑华峰,马杰,王森森,吴明鑫,常健平[1](2019)在《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以宿州市农业示范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宿州市某农业示范区内的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来源及程度,采集研究区内55个土壤样品,测定6种重金属Cr、Co、Ni、Cu、Zn、Pb的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判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30、11.66、24.02、20.13、57.08和28.93mg/kg;单因子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污染评价,Pb为轻度污染,Cr、Co、Ni、Cu、Zn均为无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12.24~30.47,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的Cr、Co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Pb、Zn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轮胎摩擦,Ni、Cu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农药化肥施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3期)

孙继梅[2](2019)在《浅谈土壤墒情的及时监测预报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气候的不确定性,旱涝、干旱等现象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的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适时进行农业灌水或者排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对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见,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对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刘纪荣[3](2019)在《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农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得以显着提升,有机农业中的土壤施肥技术是有机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详细论述了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旨在可以为相关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为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张辉,黄秀声[4](2019)在《生态循环,开启功能农业新“硒”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农产品含硒量11月下旬,连城县特产文亨红衣花生采收在即。在主产区文亨镇田头村,400多亩富硒花生迎来丰收。“长势均匀,花生壳雪白,卖相佳。”56岁的吴开明说,经由县富硒产业协会检测,田头出产的红衣花生硒含量达到0.2mg/kg以上,符合《富硒(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9-12-05)

汪晓梅,王宁[5](2019)在《长春一次大暴雨过程对农业土壤墒情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长春墒情监测站网监测资料、长春探空站(54161)探空资料、长春地基微波辐射计监测资料、长春3830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长春自动气象站网观测资料、以及FY4号卫星云图等观测资料,对2019年6月2—3日发生在长春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及其对农业墒情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空切变线配合低空急流是此次大尺度天气环流主要影响系统,其中卫星和雷达观测存在明显的中尺度影响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原因;雷达主要回波强度45~50dBZ,且存在明显列车效应;长春城区热岛效应(较暖下垫面)可能导致对流云在城区加强、降水强度加大;微波辐射计观测到主要强降水时段:云体液态水含量、相对湿度、云底高度存在显着相关; 6月2日前长春地区耕作层(10~20cm)土壤相对湿度均高于60%,为适墒,而本次大暴雨中心在长春市区,农安、德惠、榆树、九台和双阳区普降小雨,6月3日和12日墒情监测显示耕作层(10~20cm)土壤相对湿度仍高于60%,为适墒,但长春市耕地整体墒情持续下降,需密切监测,及时补墒。(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卢志红,肖青亮,姜冠杰,颜晓,倪国荣[6](2019)在《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分实验、实习进行,多以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为目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文章对传统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的使学生对土壤地理学产生兴趣,能感性地理解理论知识,熟练野外土壤调查技术,磨炼意志,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8期)

古成祥[7](2019)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肥料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通过翻阅相关的文献与资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进行剖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将废弃资源再度合理化利用、研究与应用新型微生物肥料以及加强土壤养分检测等。(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32期)

王军[8](2019)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道路的提出,人们加大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力度,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之中的土壤肥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壤肥料问题对于农业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更好的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壤肥料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方案。(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2期)

费志军,何锦林,王柱红[9](2019)在《腐殖酸钠对贵州农业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镉(Cd)为最优先控制元素之一。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试验,探究腐殖酸钠对贵州农业土壤中Cd有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钠(HA-Na)添加量在10%~60%时,对Cd的形态变化具有显着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方向与其比例及浓度相关,且可交换态Cd在土壤中的占比与HA-Na的添加量负相关,不同地区土样最高降幅百分比均在50%以上;还原态Cd则与其正相关,增幅均在20%~40%,且还原态Cd在不同土样中其总占比均大于50%;氧化态Cd与残渣态则变化较为稳定。综合考虑成本与治理效果,最终确定0. 2%为适宜添加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Cd的生物毒性。实验结果为后期Cd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及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1期)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10](2019)在《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桃园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苏南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2017年麦季(5月)和稻季(7月)采集研究区稻麦轮作田及由其改为桃园的土壤样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测定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基因丰度。【结果】当土地利用方式由稻麦轮作田转变为桃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与水旱轮作田相比,桃园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毛管孔隙度显着降低,而非毛管孔隙度显着增加,土壤更加紧实,pH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下降,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升高,有机质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相应地,土壤中与氮转化相关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从春季到夏季,稻麦轮作田和桃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下降,稻田降幅较大。另外,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显着下降。【结论】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显着增加了土壤容重,改变了土壤孔隙性,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降低了土壤pH,进而大幅度降低了土壤中氮转化酶活性,并促使土壤微生物菌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最终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及固碳潜力。因此,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应注重土壤养分的管理。(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农业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气候的不确定性,旱涝、干旱等现象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的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适时进行农业灌水或者排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对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见,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对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郑华峰,马杰,王森森,吴明鑫,常健平.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以宿州市农业示范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

[2].孙继梅.浅谈土壤墒情的及时监测预报对农业生产的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9

[3].刘纪荣.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

[4].张辉,黄秀声.生态循环,开启功能农业新“硒”望[N].福建日报.2019

[5].汪晓梅,王宁.长春一次大暴雨过程对农业土壤墒情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6].卢志红,肖青亮,姜冠杰,颜晓,倪国荣.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7].古成祥.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J].乡村科技.2019

[8].王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9

[9].费志军,何锦林,王柱红.腐殖酸钠对贵州农业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10].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人工气候室移栽期低温处理Fig2-1Ther...福建省土城游离氧化铁含量分布区间(...长春市土壤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河流域内岸边带微生物生物量磷...春播期覆膜与不覆膜土壤水分对比在环境中的释放[48]

标签:;  ;  ;  ;  ;  ;  ;  

农业土壤论文_郑华峰,马杰,王森森,吴明鑫,常健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