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移速率论文-穆保霞,崔秀花

能量转移速率论文-穆保霞,崔秀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转移速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碰撞能量转移,荧光光谱,泵浦-探测技术,反应截面

能量转移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穆保霞,崔秀花[1](2019)在《CsH(X~1Σ~+v)与CO_2碰撞能量转移速率系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LIF)、泵浦探测技术和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DSHR)技术研究了高激发态分子Cs H(X~1Σ~+v)与CO_2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精确测量了CO_2(00~00)[J=36-60]与CO_2(00~01)[J=5-31]的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并计算该过程的总猝灭率.这些实验数据表明CO_2的转动平移能量对高位振动态碰撞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克声,张向群,唐文勇,肖迎群,蒋学勤[2](2018)在《可激发气体分子声弛豫过程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可激发气体中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和声弛豫过程形成的关系,将单一气体Tanczos弛豫方程理论[J.Chem.Phys.25,439(1956)]扩展应用于混合气体中振动模式的振动-振动(V-V)和振动-平动(V-T)能量转移速率的计算。在室温下CO_2,CH_4,CL_2,N_2和O_2组成的多种混合气体中,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多个振动模式所形成的声复合弛豫过程,各振动模式的声激发能可由V-V能量转移相互耦合后传递给具有最快V-T转移速率的最低振动频率振动模式,再通过该振动模式的V-T转移退激发形成主弛豫过程。这种选择最快转移路径的声激发量弛豫方式,造成了大多数可激发气体中声弛豫吸收谱的实测数据只存在一个吸收峰的现象。从而提供了一个可通过计算微观振动能量转移速率分析混合气体声弛豫过程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韩娟,申林,方维海[3](2012)在《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能量转移速率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精度的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及二级微扰能量校正(CASPT2//CASSCF)电子结构计算为基础,利用Frster和Dexter 2种模型,建立了能量转移速率的数值模拟方案,并将其用于2种典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分子——Pt-4和FPt的光物理过程的计算,结果发现,蓝光态到红光态的能量转移和蓝光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发光颜色的浓度依赖性,阐明了2个配合物溶液体系发射白光的微观机制.通过比较2个配合物单体和双体不同电子态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对发光颜色与溶液浓度依赖性的微观本质给出了新的理论.此外,本文建立的能量转移速率模拟方案,同时适用于其它激发态电子结构方法,因此具有普适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赵咏梅,张衍亮,张循利,丁良恩,孙真荣[4](2001)在《产生于能量积聚效应的钠原子高激发态碰撞转移速率的功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用连续单模激光器将Na原子共振激发至 3P态 ,观察到通过Na(3P) -Na(3P)能量积聚碰撞过程布居的高激发态荧光随激发光功率的变化关系。根据碰撞转移模型运用近似二能级系统下的速率方程对实验结果作了解释 ,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相结合得到了高激发态的碰撞转移速率k4D,k5P,k4P,k5S随激发光功率增长的变化特性(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高文斌,Dopheide,R,Zacharias,H[5](1992)在《C_2H_2(~1∑_g~+,v″_2=1)的高分辩Raman UV光学共振光谱和态—态转动能量转移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高分辩Raman UV光学共振光谱,首次定出了C_2H_2(~1∑_a~+,v_2″=1)Q(3)和Q(5)的值,它们分别为(1974.252±0.019)cm~(-1)和(1974.127±0.008)cm~(-1).在C_2H_2—C_2H_2低碰撞数Z的实验条件下,从~1A_u(v_3~1=1←~1∑_a~+(v_2″=1)的荧光谱,直接测量了C_2H_2(~1∑a~+,v_2″=1、J″=3、5、9、11、13)的消激活速率常数和由这几个初始转动态向其它不同转动态(v_2′=1,J=1、3、5……15)多量子跃迁转移的激活速率常数.利用速率常数矩阵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其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情况较好.(本文来源于《化学物理学报》期刊1992年03期)

李全新[6](1991)在《C_2H_4-Na/K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常数及其温度关系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热管炉反应器,本实验室首次测得 C_2H_4→a/K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常数及其温度的依负关系。被聚焦的TEACO_2激光束将反应器中乙烯子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与基态的碱金属原子(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期刊1991年04期)

俞书勤,曹晓林,马兴孝,南哲云[7](1990)在《C_2H_4-Na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TEA CO_2激光将乙烯分子激发到高振动态,振动激发乙烯分子与基电子态钠原子碰撞发生振动—电子(V-E)能量转移,使钠原子处于电子激发态.测定钠原子激发态的荧光,并用所提出的V-E能量转移能级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400℃时乙烯与钠的V-E转移速率常数为2.2×10~5torr~(-1)·sec~(-1).(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1990年03期)

能量转移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可激发气体中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和声弛豫过程形成的关系,将单一气体Tanczos弛豫方程理论[J.Chem.Phys.25,439(1956)]扩展应用于混合气体中振动模式的振动-振动(V-V)和振动-平动(V-T)能量转移速率的计算。在室温下CO_2,CH_4,CL_2,N_2和O_2组成的多种混合气体中,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多个振动模式所形成的声复合弛豫过程,各振动模式的声激发能可由V-V能量转移相互耦合后传递给具有最快V-T转移速率的最低振动频率振动模式,再通过该振动模式的V-T转移退激发形成主弛豫过程。这种选择最快转移路径的声激发量弛豫方式,造成了大多数可激发气体中声弛豫吸收谱的实测数据只存在一个吸收峰的现象。从而提供了一个可通过计算微观振动能量转移速率分析混合气体声弛豫过程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转移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1].穆保霞,崔秀花.CsH(X~1Σ~+v)与CO_2碰撞能量转移速率系数的测定[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克声,张向群,唐文勇,肖迎群,蒋学勤.可激发气体分子声弛豫过程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计算[J].声学学报.2018

[3].韩娟,申林,方维海.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能量转移速率计算[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

[4].赵咏梅,张衍亮,张循利,丁良恩,孙真荣.产生于能量积聚效应的钠原子高激发态碰撞转移速率的功率效应[J].量子光学学报.2001

[5].高文斌,Dopheide,R,Zacharias,H.C_2H_2(~1∑_g~+,v″_2=1)的高分辩RamanUV光学共振光谱和态—态转动能量转移速率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2

[6].李全新.C_2H_4-Na/K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常数及其温度关系的测定[J].量子电子学.1991

[7].俞书勤,曹晓林,马兴孝,南哲云.C_2H_4-Na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的测定[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1990

标签:;  ;  ;  ;  

能量转移速率论文-穆保霞,崔秀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