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诗论论文_陶梦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清诗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晚清,诗学,清议,精舍,经学,湖南,意象。

晚清诗论论文文献综述

陶梦真[1](2019)在《从“杂歌谣”试验看晚清诗界革命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年黄遵宪响应梁启超的号召参与了一场"杂歌谣"试验,创作了多首"杂歌谣"(包括发表于《新小说》的两组新作和一组旧作以及未经发表的多组新作),这些诗作不仅被梁启超评价为诗界革命的顶峰,黄遵宪本人也自视颇高。然而他在同时期最后编订其诗歌总集《人境庐诗草》的过程中却没有收录任何一组新创作的诗歌。个中细节我们无法准确还原,只能从黄遵宪的诸多理论阐释和思想陈述中猜想一二。但从这一略显矛盾的现象出发,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杂歌谣"创作理念的生成及演变,理解黄遵宪的诗歌观念,认识以其为代表的晚清一代诗人在诗界革命中所进行的开拓和传统本身无法超越的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9期)

胡全章[2](2015)在《厦门《鹭江报》诗歌与晚清诗界革命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03年前后,厦门《鹭江报》"诗界搜罗集"专栏一度集中转载横滨《新民丛报》"诗界潮音集"栏目的诗歌,于是邱菽园、邱逢甲、黄遵宪、潘飞声、高旭、高燮、惺庵、蒋智由等新派诗人集体亮相,这是对蓬勃发展的诗界革命运动的一种策应。梁启超此时标榜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修正版诗界革命创作纲领,构成了《鹭江报》诗歌的主流宗趣。1903年前后的厦门《鹭江报》,是诗界革命运动延展到华南地区的重镇。(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文兴[3](2015)在《晚清诗僧寄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僧研究作为佛禅与文学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已取得斐然的成就,尤其以晚唐五代、明末清初这两个阶段的诗僧研究最为显着,但对晚清至民初诗僧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取晚清诗僧的标志性人物寄禅(八指头陀)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试图填补目前晚清民初诗僧研究的不足。寄禅一生都与佛禅和诗歌结下了难解之缘。他幼失怙恃,感念于尘世无常,遂慨然出家,曾于佛前燃两指示佛,因自号八指头陀。先后任七大寺院住持,守护法度,弘倡佛法,振兴佛门,终成高僧大德,最终亦为佛教利益献身;自悟作诗并与诗友往来唱和,诗禅互融,自成风格,数量颇丰,时诗坛巨擘多有褒扬之辞。因此,以《晚清诗僧寄禅研究》为题对寄禅的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作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为晚清民初诗僧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并梳理诗僧创作的历史脉络。绪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的缘起,指出寄禅作为晚清佛教界的领袖和诗坛的重要成员,对佛禅与诗歌都充满了高度的真诚,其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均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其次回顾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认为虽有同期诗人的评价及当代学人的论述,但大多简略而微观,系统或宏观的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对寄禅作整体的宏观研究非常必要。最后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范畴。第一章:寄禅的人生经历与诗歌交游。首先通过文献的比对,确定寄禅出家的时间。其次厘清寄禅与湖湘诗派、“同光体”诗人、中晚唐诗派等不同派别或文学团体之间广泛而友好的交游关系,并管窥在唐宋诗之争的背景下晚清的诗坛格局和文学风貌。第二章:寄禅的佛禅思想及流变。以寄禅主要生活经历发生转折、文学风格出现显着变化的时间段作为思想形成和转变的节点,将其佛禅思想的流变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光绪十四年之前,其出世思想逐步形成,佛禅思想逐渐深化;第二阶段为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其出世思想和入世思想陷入纠结;第叁阶段为光绪二十五年之后,其佛禅观念逐步淡化、入世思想开始形成。从出世到纠结再到入世,其佛禅思想的变化饱含了沉痛而浓烈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悲苦。第叁章:寄禅的诗歌类型及审美特征。为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主要分析四类诗歌。一是体现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圆融印合的山水田园诗,其审美特征为自然清丽、空寂旷淡、含蓄天成、我梵一如。二是体现佛禅映照和人格意趣的咏梅诗,作为寄禅最具个性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其审美特征为禅意通透、意趣盎然,其“清而不冷”、“幽而不怨”、“孤而不独”、“淡而不枯”的咏梅诗特色,是寄禅诗情、禅思、人性杂糅融汇的结果。叁是体现佛禅生命意识和人生况味的哀悼诗,这部分作品历来无人论及。其中,哀悼禅友的诗歌体现了探寻“本性”、追逐“自心”的生命意识,超越生死、“明心见性”的终极观念和“生死自知”、“来去自如”的生死观;哀悼诗友的诗歌体现了情同骨肉、断手断足的人情真性之伤;哀悼官员的诗歌体现了尘世之念和社会意识、参与意识的流痕。他的至真性情渗透到哀悼诗中,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从整体上体现了他的慈悲心怀、社会意识和世俗倾向。四是体现佛禅修为与艺术修养、个性才情融合的题画诗,这部分作品极少有人论及。其中,山水类题画诗表达了活泼愉悦的林泉之恋、洒脱忘机的禅隐之悦;怀旧、感事类题画诗抒发怀旧、感时、伤世的悲戚愁苦;自题自画诗体现自在洒脱、生死淡然的人生志趣;佛禅故事类题画诗诠释随缘任运、自性本觉的佛禅旨趣。最后简略分析了寄禅的抒怀诗。第四章:僧诗源流下的寄禅诗歌艺术特色。首先确定本文采用的“诗僧”与“僧诗”两个概念,并梳理诗僧创作的历史脉络,推断出以寄禅为核心并引领的诗僧创作第叁次高峰的结论。其次以“月”和“影”两意象为例分析对僧诗典型意象的继承与开拓,以“月”喻永恒存在之佛旨与禅法,以“月”喻宁静澄澈之自性与禅心,以“月”喻天然自得之意境与理事圆融之禅境;以“影”塑造意象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影”抒发孤寂寥落的心态,以“影”喻示不落言筌、自性清净的禅悟。“月”、“影”意象展现了寄禅强烈的生命意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佛禅体验,是对僧诗意象的开掘与创造。再次分析对僧诗清雅诗风传统的继承,对应其佛禅思想流变的叁个阶段,将其诗风划分为清丽、清闲与清瘦的早期诗风,清苦与清寒的中期诗风,清寂与清旷的晚期诗风叁个较为明显的层级,综合而言,寄禅的诗风仍延续僧诗“清雅”主流,有盛唐之清丽,又有晚唐之荒寒。最后通过寄禅论诗的《唐宋诗别说》分析他尊唐抑宋的诗歌理论,梳理出对僧诗创作理论和湖湘派诗论的继承,从一个侧面展示晚清诗坛流派纷争,诗体变革暗流涌动的局面。几点体会和感受:一、通过论述寄禅的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意欲明确寄禅所引领的第叁次诗僧创作高峰,确立他在文学史和佛禅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通过其文学活动的辐射较为宏观地俯察晚清民初的诗坛格局,力图填补晚清民初诗歌研究的某些空白。二、从佛禅的角度,选取佛禅与诗歌融合密切的山水诗、咏梅诗、哀悼诗、题画诗来分析寄禅诗歌的审美特征,不取既往研究所依重的禅理诗和爱国诗,尤其对哀悼诗和题画诗的研究是以往僧诗研究的空白,可视为本文的创新,能够为今后诗僧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叁、在以往所作的个体研究、群体研究和断代研究的基础上,从僧诗源流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寄禅对僧诗创作的继承与创新,将会增加结论的严密性和可靠性,丰富诗僧文学研究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谢君兰[4](2015)在《晚清“诗”与“歌”中的句法和意象——以传统诗歌的句法原理为分析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句法在语言层面的罗列直接关系到内在意象的生成。对中国传统诗歌来说,这主要包括了"独立性句法"所带来的简单与静态意象;以及"推论性句法"所带来的复杂和动态意象。以此为分析基础来看待晚清的"诗"与"歌",其中近体诗的句法有将新异的语言元素归束到独立性句法与静态意象中的倾向,主要起到了"涵化"作用;但在五七言古体诗、杂言诗、民间歌谣等其他文体中,则因为增加了推论性句法与动态意象的运用而有向散文化靠拢的态势,也在不同程度上地体现出对独立性句法的"挣脱"力量。(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5年03期)

郑学[5](2015)在《乡邦世族与晚清诗学传承——以湘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易顺鼎、程颂万为代表的湘社作家群,集中体现了乡邦世族在晚清诗学传承中的作用。世传家学是诗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造就家族文学的思想底色;对本家族文学造诣的自豪感维系了传习文学技巧的热情,以及统一文风在家族代际禅替间的稳定;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还会浸染进作家的创作个性。家族在文化圈子内和地方上的影响力,能帮助作家获取文化资源,掌握传播领域话语权,并促成第一读者给出正面的权威批评。女性文学的传承附庸于家族文学。(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王成[6](2014)在《海外“游历”与经学接受视阈中的晚清诗学演变——以王韬、黄遵宪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外"游历"与经学接受是晚清新型知识分子特殊行为方式的重要体现和表征。王韬、黄遵宪在亲身接触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开始反思和怀疑通经致用的晚清"今文学"价值阐释模式,并且对其表现出一定的疏远与拒斥立场。在海外"游历"和经学接受的双重视阈中,王韬、黄遵宪的诗学观念在脱离传统束缚后于"见闻"中体现出较为开放的现世意识与进步理念,进而为晚清诗学的演变开启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面向,成为中国古代诗学近代转换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4年11期)

魏泉[7](2013)在《陈衍与翁方纲——关于晚清诗学的几点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诗学,以陈衍《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所建构的体系为集大成者。民国以来,关于清代诗学特别是近代以来诗学的描述,无不以陈衍诗论为重要参照。而陈衍在其诗论中对于道咸以降诗风宗宋的描述,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翁方纲的意义和作用,造成我们对翁方纲的文学史与清代诗史之地位认识的不足。本文围绕陈衍与翁方纲二人的诗论主张和生平交游,梳理其中有关道咸年间宗宋诗风的因果脉络,试图对翁方纲与道咸年间宗宋诗风的关系,给出更符合史实,也更具说服力的看法。(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胡全章[8](2013)在《毋暇:晚清诗界革命前期重要诗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00年6月起,毋暇诗作就频频见诸《清议报》,数量之多,居"诗文辞随录"栏目150多位诗人之榜首,表现出革新图强的思想性和求用于世的功利性。纪念戊戌变法,缅怀献身政治改革的死难者,表达矢志维新事业的坚定信念,揭露列强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弘扬尚武精神乃至鼓吹暗杀主义,是其较为集中的主题意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且符合梁启超倡导的"叁长"兼备的诗界革命创作纲领。无论从诗歌数量来看,抑或从诗歌内容和特征衡量,毋暇均称得上晚清诗界革命前期重要诗人。(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龚鹏程[9](2013)在《读晚清诗札记——陈叁立、郑孝胥》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叁立一、散原父子以维新废清末四公子:陈叁立伯严为湖南巡抚陈宝箴子、谭嗣同壮飞为湖北巡抚谭继洵子、丁惠康叔雅为福建巡抚丁日昌子、吴保初彦复为提督吴长庆子。四人交谊既近,又同具维新思想。平生出处,互为影响,难为轩轾;然以文采言,散原宜居魁首。散原少为郭嵩焘所知赏,《散原精舍诗》中《留别墅遣怀诗》云:"绮岁游湖湘,郭公牖我最。其学洞中外,孤愤屏一世。"即指此言。戊戌之间,散原以名父之子,佐宝箴推展新政于湖南,又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交关中外,互通声势。故康梁既败,(本文来源于《诗书画》期刊2013年01期)

李玮[10](2012)在《语言的选择与晚清“诗界革命”的诗学道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语言视角,分析晚清时期"西学"的思想思潮转化为"诗界革命"的形式冲动的具体过程,揭示语言选择上的保守性直接决定着"诗界革命"诗学话语的建构、诗体形式的转向以及诗体尝试的限度。(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晚清诗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03年前后,厦门《鹭江报》"诗界搜罗集"专栏一度集中转载横滨《新民丛报》"诗界潮音集"栏目的诗歌,于是邱菽园、邱逢甲、黄遵宪、潘飞声、高旭、高燮、惺庵、蒋智由等新派诗人集体亮相,这是对蓬勃发展的诗界革命运动的一种策应。梁启超此时标榜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修正版诗界革命创作纲领,构成了《鹭江报》诗歌的主流宗趣。1903年前后的厦门《鹭江报》,是诗界革命运动延展到华南地区的重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清诗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陶梦真.从“杂歌谣”试验看晚清诗界革命的困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2].胡全章.厦门《鹭江报》诗歌与晚清诗界革命运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

[3].李文兴.晚清诗僧寄禅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谢君兰.晚清“诗”与“歌”中的句法和意象——以传统诗歌的句法原理为分析基础[J].文学评论.2015

[5].郑学.乡邦世族与晚清诗学传承——以湘社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王成.海外“游历”与经学接受视阈中的晚清诗学演变——以王韬、黄遵宪为例[J].理论月刊.2014

[7].魏泉.陈衍与翁方纲——关于晚清诗学的几点辨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

[8].胡全章.毋暇:晚清诗界革命前期重要诗人[J].甘肃社会科学.2013

[9].龚鹏程.读晚清诗札记——陈叁立、郑孝胥[J].诗书画.2013

[10].李玮.语言的选择与晚清“诗界革命”的诗学道路[J].江苏社会科学.2012

论文知识图

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2)黑龙江省第十叁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得者...

标签:;  ;  ;  ;  ;  ;  ;  

晚清诗论论文_陶梦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