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浅析老子“自然”观念论文

李阳:浅析老子“自然”观念论文

摘 要:“自然”是老子基本的哲学观念之一。“自然”我们往往只认为是自然而然这一单一的涵义,但“自然”这一观念的涵义是多层次的,它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自己如此,其次是自然无为,最后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指万物或者百姓自己而然;“自然无为”指统治者、圣人少或不施加法令,自然无为;“自然而然”指君王、圣人“自然无为”,百姓和万物“自己而然”,最终达到的自然而然的人生境界或状态。三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密切关联。

关键词:自然;自己如此;自然无为;自然而然

一提到“自然”,我们常常以为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不受任何外在的约束,并未深究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区别,往往就会以偏概全,笼统而论,这样就容易在认识和理解上出现分歧,在判断上出现偏差,那么要想对“自然”这一观念做到清晰的把握,就需要从《老子》文本出发,辨析其在不同语境下所表现的不同的含义。不只是“自然”这一观念是这样,其他重要的观念,也需要从语境出发,进行更深的理解。正如洛夫乔伊说的:“越是最重要的观念,它的语义往往越是含糊不清的,因此对观念史的研究需要者学语义学来辨析,以清除语义的模糊性。”

一、“自然”基本涵义—自己如此

“自然”是一个合成词,分为“自”和“然”。“自”在《说文解字》中:“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这是“自”本来的含义,随着后来的发展,又产生了自己、自身等延伸意。因为“自”的这些延伸义,便有鼻子的“鼻”字。第二个字“然”,上边是肰,下边是火,是一个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烧也。从火肰声。”是燃烧之意,后有因此、然后、可是、但是等意思。与“自”相同,后来慢慢有了引申义,有了“燃”这个字来表示“燃烧”。“自然”是“自”和“然”的合成词,最初是自己如此、自己这样之意。在这里“自”是指自己,是第一人称;“然”是指如此、这样,是代词。“自然”是强调某物自身发出的状态或者动作,是自己发出、完成的,并不是他人使之完成的。“自然”这一原始意义,最早出现在《老子》。“自然”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5次: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药僧便将香客捐赠的建庙银子悉数捧出,交给村民修桥筑路。村民自发出义工,建成坚固石桥,命名药僧桥。药僧翻山越岭挖来两株香枫树栽在桥头,为过往行人遮阳挡雨。他继续栖身茅庵,安之若素。

希言自然。(《老子》第二十三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

在《老子》第六十四章中,圣人的欲就是不欲,不看重那些世人所珍视的功名利禄、珠宝首饰等等;学习大家不学的修行,从别人的迷失中有所收获;做任何事都是顺应自然地趋势,绝对不强求、不施为。“圣人”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够从别人的迷失中醒悟,修行是最简单的但是又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这种修行就是“道”,从根本上说,这种修行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里的“自然”明确指出是“万物”的自然,是一切的自然,做任何事都要符合其自然规律,这里主要强调万物自然而然。万物自然而然,并不受外界的作用,使之如此。

“等等,我想起来了,给我个机会……”话音刚落,他脚下的地板“倏”的一声消失了,又一阵火光蹿了上来,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发出任何惨叫,就跌了下去。

在E-Navigation战略的支持下,人类的航海活动将从有限岸基支持下的单船行为转变为岸基、它船海量信息支持的船船协同行为,GMDSS现代化将是这一变化中最有力的技术支撑。GMDSS现代化与E-Navigation战略协调发展是大势所向。发展GMDSS现代化就需要经历3个阶段: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是应对当今海上局势并进一步发展海上通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准现代化将为E-Navigation战略发展提供真正意义的通信支撑;终级现代化则是完全融合现代通信技术的海上通信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对“道法自然”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偏差,我们稍后将做详细分析,现在我们先对其作简单分析。河上公、吴澄、陈鼓应等将“自然”理解为“道”自己如此,认为“自然”是“道”的属性,但他们忽视了语法上的问题;而以王中江教授的观点:“自然”不是“道”的属性,这句话便被理解为“道”顺任万物“自然”,这里就是“道”以“自然”为法。在逻辑上,这两种说法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并不是错误的,这就如赖锡三教授认为的“道法自然”首先意味着“道”“自然”,具体的表现就是“万物”“自然”。在这里,“道法自然”既可以说“道”是自然的,也可以说“道”以“自然”为法。

《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从河上公以来,一般将此句理解为“道”自己如此,“道”以其自身为依据。认为“道”是一种“自然”的属性,“道”是最高层次的。这一理解,忽视了语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语法来看,王中江认为“道”符合一切“自然”。第一种说法强调了“道”的最高性,契合老子哲学的主题;第二种强调“道”顺应万物,符合老子的哲学精神。在逻辑上,这两种说法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并不是错误的,这就如赖锡三教授认为的“道法自然”首先意味着“道”“自然”,具体的表现就是“万物”“自然”。在这里,“道法自然”既可以说“道”是自然的,或者说“道”以“自然”为法。第二十五章与第十七章、第二十三章和第六十四章不同,并没有谁的“自然”做出解释,但是我们要对其进行仔细推敲。

在《老子》第五十一章中,它的主语并没有明确解释,因此也存在着差异。第一种的理解是“道”和“德”之所以这么尊贵,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的,不需要其他对其进行改造或者使之为自然,而是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是自然而然的。在这里“自然”是“道”和“德”的状态,是“道”与“德”的性质。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自然”意味着一切自己而然,“道”和“德”不会对它进行干涉,顺任所有事物的“自然”。这两种理解显然都是正确的,“自然”在这里都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的意思,但是这将影响我们对“道”与“自然”直接的理解。这时我们将从整章进行分析理解。这里的“自然”应该意味着一切事物自己而然,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全文的含义。一方面,第五十一章主要讲“道”、“德”与万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先看这一章的前一部分,“道”与“德”能够受到万物的“尊”和“贵”;另一方面,我们看这一章的后半部分,“道”虽然产生并养护着万物,但是并未邀功,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功绩,也并没有控制掌控着万物,而是让万物自己发展。万物从“道”这里得到一种神秘而又神秘的德,不用听从谁的呼吁,便自己尊崇“道”与“德”。我们便可知道“自然”在这里是指自己而然,是万物的自己而然,不需要任何人的命令,自己遵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长三角旅游城市群旅游发展分析……………………………………………………张广海,丁秋月(2,1)

1.审信息,即先对题干信息进行结构性的解读,找出其关键信息点,做到“读得懂”。学科能力的展现离不开一定的信息情境。政治试题以情境信息(文字、图表、数据等)为纬,知识(学科、时政、知识库)为经,构成一个基础性的能力目标考查结构。某种意义上说“审信息”统摄着“四审一定”法,是其他几个环节能够展开的前提与基础,而且贯穿在整个解题过程的始终。

在《老子》第二十三章中,“道”总是在自然而然的发挥作用,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里的“自然”可以与第十七章的“自然”联系起来,“希言”类似于“贵言”,“希言”也就相当于“贵言”,较少的社会秩序政令与自然相符合,使社会保持平静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强调百姓自己而然,不需要他人使其如此。

第十七章、第二十三章和第六十四章这三章,“自然”在《老子》一书中的基本涵义就是“自己如此”之意,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所有事物或者人的存在、发展的自发性和潜在性。第二十五章和第五十一章,虽存在分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如此”的意思。“自然”是指自己如此,不受任何干涉的意思。这是“自然”的最初含义,至今也延续至今。

二、“自然”政治涵义—自然无为

“自己如此”是《老子》文本中“自然”的基本涵义,“自然”是万物的性质,而“道”在道家思想中是更高层次上的概念。这样,“自然”就由“自己如此”上升为一种万物都应该遵循的原则——自然无为。从这一方面看,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

《老子》文本第二十三章的“希言自然”,从字面上理解:少说话就是自然。“少说话”是谁少说话呢?可能是圣人,也可能是统治者。我们可以联系第十七章,“贵言”和“希言”意思相似,是指少说话,少说话也就是少作为。“希言”是切合自然的,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己如此,而是一种原则,而这种原则的具体就是“希言”,也就是老子在政治上主张的“无为而治”。在这里,“希言自然”不仅将“自然”上升为一种原则,还指出了这种原则的具体内容就是“希言”,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无为”。“无为”包含着三个方面:“无欲”、“无技”和“不争”。“无欲”并不是说没有任何私欲,而是指欲望不能超过自然所规定的界限,自然所规定的界限是否符合道,就需要对人自身的欲望进行认识。自然所规定的界限就是人本身欲望的界限,也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老子》第三章)等。“无技”也不是对技术的否定,不使用任何技术,而是对技术的使用要遵循自然这一原则,如《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即是有船只和车辆,也不使用;即是有兵器,也没有地方摆放。“不争”就意味着人的性格就像水一样,水滋养着一切,使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它的利益,但不与万物发生冲突或是矛盾,就如老子所倡导的“上善若水”。

在《老子》第十七章中,最完美的统治者是非常悠闲的,他们很少施发法令,但国泰民安,事情办成功之后,百姓们都说政府原本就是这样的。在这里“自然”是说百姓自己而然,它的实现是依赖于国君的“贵言”,即少发政治命令,对百姓的生活少做干涉,那么社会就能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得到治理。是百姓自己如此,并不是由他人使之完成的。

《老子》第六十四章所说的圣人的欲就是不欲,他们不看重世人所珍视的名誉、财富、珠宝首饰等等;学习大家不学的修行,从别人的迷失中有所收获;做任何事都是顺应其自然地趋势,绝对不强求、不施为。“圣人”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够从别人的迷失中醒悟,修行是最简单的但是又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这种修行就是“道”,从根本上说,这种修行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里的“自然”清楚地指出是一切事物的自然,做任何事都要适应其自然规律,主要强调一切事物自然而然。万物自然而然,并不受外界的作用,使之如此。

当“自然”是一种原则,而这一原则的具体表现就是“无为”,这里并不是“自然”与“无为”的等同,两者是有区别的。“自然”是万物或百姓自己成就自己;无为是在政治层面上,对君王、圣人的要求,不可将两者混合在一起。首先我们一定要清楚“无为”是相对于儒家所提的用“礼乐”来治国的“人为”而提出的。用“礼乐”来治国,老子认为这是“人为”,因为“礼乐”包含着统治者的欲望,含着上下尊卑的等级区分,这种“礼乐”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破坏,也就是“人为”。老子提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以来反对“人为”,但这种“无为”也是一种“人为”。其次,圣人、君王的“无为”,是一种“有为”,而这种“有为”相对于儒家的“礼乐”来说是“无为”,是因为,百姓并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是一种“无为”。人们能够成就自己,是离不开圣人、君王的“无为”。只有统治者没有强烈的欲望,让百姓遵循自然规律生活,而百姓是感觉不到“有为”的存在的。

“无为”并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这个不做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这里的“无为”便是是一种“为”。“无为”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做,而是做了事,这个事是“无为”。我沉默不说话,并不是说我没有意见,我只是不发表我的意见,而不是没有任何意见,只是不发表任何意见就是我的个人意见。正如罗安宪所说的“以无言为言,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也就是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们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违背自然,违背便是破坏,就会变成“有为”,“有为”是破坏“自然”的,所以要进行“无为”。老子所提倡的“无为”,也就是“自然”。

“无为”作为一种行为的时,与“自然”不是一个含义,只有当“无为”作为“无欲”、“无技”和“不争”时,可以将“自然”和“无为”等同起来。君王、圣人没有任何欲望,不施加任何政治法令,对百姓和万物没有任何约束,做到“无为”时,那么百姓和万物就会自己成就自己。百姓或万物要想“自己如此”是以君王或圣人“自然无为”为前提的,那么万物、百姓就能够进入自然而然的社会状态或人生境界。

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教学设计方案及部分模拟教学视频的分析表明,尽管不同职前教师的教学认知具有差异性,但从中可以辨认出能够刻画职前教师群体认知特点的、能反映其教学方法认知的教学“模式”.

三、“自然”最高涵义—自然而然

老子的“自然”观念,最基层涵义是万物或百姓自然而然,其次就是君王、圣人自然无为,最后就是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人生境界和理想社会。“自然”观念在这就是达到最高的层次—自然而然,要达到这一层次,是以“自己而然”和“自然无为”为基础的。君王、圣人都自然无为,不对百姓施令,对百姓生活不进行干涉,百姓和万物能够自己而然,顺应自然地发展规律,不对其规律进行编窜改造,那么就可以达到老子所主张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此外,镍合金焊缝金属对气孔比较敏感,这是因为镍合金的固液相温度间距较少,而且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比较差,若熔池中的气体来不及逸出,就可能被凝固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因此,焊接过程中要注意坡口的清理和熔池保护、尽量减少气体元素来源,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使得熔池中气体有足够的时间逸出。

老子对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是这样描述的:“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在老子的理想社会中,即使有武器也没有地方用;百姓看重死亡而不向外迁移;虽然有船,也没有地方摆放;虽有兵器,也没有地方陈列;百姓用古老结绳的方法计算时间,人们的生活依旧觉得他们的食物是甘甜的,他们的衣着是美丽的,他们的居所是安定的,沉迷于他们的习俗;虽然能够听到邻国鸡和狗的叫声,但是人们在死之前,互相也不来往。这就是老子所追寻的社会自然状态。在这种社会自然状态,君王没有任何欲望,圣人没有任何功利,不存在任何的“人为”,百姓和万物自己成就自己,百姓和万物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君臣等之间的卑微的等级关系,而是最简单最单纯的亲情关系。百姓之间没有尊微的差别,平等的生活,相亲相爱。要达到这种自然状态,君王和圣人首先要达到“自然”的境界,遵循自然原则。

“自然而然”的境界,是没有任何功利心的。正如老子所说的,圣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方法,就是无为的治国方法,对待别人不强行约束,让他人放任自由,对其不用言语进行教化。儒家所主张的仁爱的思想,却不是这样的。当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何为仁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弟子,孔子给予的答案有所不同。而关于“何为仁”,孔子的回答分别是:孝是仁的根本,要想成为一个仁人,首先就要达到孝;“忠恕”,“忠”就是尽力而为,“恕”为推己及人,你要想飞鸿腾达也要先让别人飞鸿腾达,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要推加给别人;“礼”,不符合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勇”,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是仁人,但是作为一名仁者必定是个有勇气的人。实现“仁”,要先立足于“孝”,以“忠恕”为方法,“礼”为约束,这些都是“有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与老子的“无为”是相悖的。老子所讲的圣人,对任何人都是同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没有等级之差。而儒家却有等级之分,君子对待物、民、亲,各不同:君子对于万物的爱惜,不是仁爱;对于苍生的仁爱,不是亲爱。也就是要先亲爱你的亲人,然后在仁爱你的苍生,最后是惜爱万物,是有等级之分。《老子》中的人人平等,是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包括对不善的人,也是一样的,而儒家却又君子与小人的明确之分。

道家强调道与德,也就是“自然”,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不受任何的限制。正因为老子理想的社会中,君王、圣人是没有任何功利的,平等地对待所有事物和人,没有任何限制约束,这样所有事物和人才能到达自然的境界。

四、小结

综上简要的分析,老子的“自然”观念并非是单一的含义,而是具有多层次的。在宇宙生成论层面,“自然”指万物或者百姓自己如此,自己成就自己;在政治层面,“自然”指君王、圣人不对百姓或者万物进行约束,自然无为;在人生境界层面,整个社会和国家处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万物、百姓自己如此,圣人、统治者自然无为,最后使得整个社会、国家自然而然,三个层面徐徐渐进,相互联系,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逻辑清晰。老子思想的主旨就是“道”,也就是“自然”,“行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另外,我们在读任何一个文本的时候,对于相同的观念,不要以偏概全,要将其放入语境中去解读,需要了解它在不同背景下的真实含义,并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

[ 参 考 文 献 ]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王中江.道与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J].哲学研究,2010(10).

[3]张敏.《老子》文本中的自然观念[J].理论月刊,2011(6):32-35.

[4]叶树勋.早期道家“自然”观念的两种形态[J].中国哲学,2017(8):18-28.

[5]叶树勋.老子“自然”观念的三个问题[J].人文杂志,2018(5):15-25.

[6]罗安宪.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J].学术月刊,2016,48:36-43.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3-0281-03

作者简介:李阳(1995-),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学生,中国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先秦诸子及道家哲学。

标签:;  ;  ;  ;  ;  ;  ;  ;  ;  ;  ;  ;  

李阳:浅析老子“自然”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