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杜拉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混凝土,骨料,塑性,浮石,力学性能,弹性模量。
杜拉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燕[1](2018)在《采用杜拉纤维的超高耐久性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长崎高速公路二期工事施工用临时栈桥的一部分为采用杜拉纤维(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修建的预应力混凝土桥,结构立面示意如图1所示,桥长15.9m,跨径14.0m。该桥结构形式为简支梁桥,施工方法为固定支架法。主梁没有使用PC钢材和钢筋,采用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准强度80 MPa的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混凝土中掺入短杜拉纤维,以提高抗剪强度,不需要像普通混凝土一样配置抗剪加固钢筋。为抵抗弯矩和轴向拉力导致的拉应(本文来源于《世界桥梁》期刊2018年02期)
侯雨丰,申向东,董伟[2](2015)在《杜拉纤维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天然浮石为粗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杜拉纤维,通过对杜拉纤维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了浮石混凝土在杜拉纤维掺量为0、0.6kg/m3、1.0kg/m3和1.4kg/m3时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等,分析了杜拉纤维掺量的变化对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角度探讨了纤维对混凝土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杜拉纤维有效提高了浮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改善其脆性,并确定1.0kg/m3的纤维掺量最为适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侯雨丰[3](2015)在《杜拉纤维天然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石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浆和浮石配制而成的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孔隙率大、低密度,抗冻、保温性能好等特点。但由于其抗拉、抗剪强度与极限拉伸应力偏低,脆性问题使浮石混凝士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杜拉纤维具有高抗拉强度、抗老化、耐化学腐蚀等多重优点。其在混凝土中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抗折、抗渗、抗裂、抗冲击等性能。通过结合浮石混凝士与杜拉纤维二者的优点,使混凝土具有质轻、抗裂、耐久性好等特点。目前对于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而对杜拉纤维轻骨料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还尚不多见。本文以内蒙古地区的天然浮石为粗骨料配制了强度等级为LC40的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针对不同掺量的杜拉纤维,研究了杜拉纤维轻骨料浮石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试验梁受弯性能。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掺入杜拉纤维对浮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了杜拉纤维掺量变化对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杜拉纤维在浮石混凝土中的适宜掺量。通过对轻骨料浮石混凝土梁、杜拉纤维轻骨料浮石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轻骨料浮石混凝土梁与不同掺量杜拉纤维轻骨料浮石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变化等力学性能。在轻骨料浮石混凝土梁中掺入杜拉纤维能够有效提高其承载力,改善其变形及开裂性能。本文通过试验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杜拉纤维轻骨料浮石混凝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王晓丽[4](2013)在《杜拉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早期裂缝的分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水泥混凝土问世以来,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许多学者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收缩裂缝。由于长期以来对砂石骨料的研究不大重视,使很多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缺陷难于解释。因而,本文着重从混凝土的骨料和在混凝土中加入杜拉纤维两个方面来研究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早期裂缝。本文通过骨料级配分维值的不同和杜拉纤维掺量的不同,研究骨料分维值和杜拉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平板试验,研究杜拉纤维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分形特征及纤维掺量对其早期表面塑性开裂的影响两个方面。结果表明:1.骨料的分维值为2.4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是最大的,骨料分维对于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不同,所以对于不同分维值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走势不同。2.杜拉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明显优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且1.0kg/m~3掺量的效果优于0.5kg/m~3掺量的效果。3.随着骨料级配分维值的增大,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越严重,总开裂面积增大,但是其初裂时间却越来越长。4.杜拉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抑制有很好的作用。运用分形维数能够更直接、明了的对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做出评价。(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王晓丽,白英,姜楠,郭冬梅[5](2013)在《不同分维骨料级配的杜拉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平板试验,研究杜拉纤维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分形特征及纤维掺量对其早期表面塑性开裂的影响两个方面。结果表明,随着骨料级配分维值的逐渐增大,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越严重;掺入杜拉纤维能有效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梁杰毅[6](2011)在《杜拉纤维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实例及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杜拉纤维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其应用效果,并作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1年14期)
马军栋,徐雯雯,兰春燕,徐向华[7](2010)在《杜拉纤维在牟山水库溢洪闸施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杜拉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冲击及抗震能力,详细叙述了杜拉纤维的功能及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0年02期)
闫瑞芬[8](2009)在《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塑性混凝土,其实质是在普通塑性混凝土中掺入适量杜拉纤维,干密度在2000—2100Kg/m3之间。它克服了普通塑性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缺点,进一步增强了塑性混凝土塑性变形能力、抗渗透能力好的优点,使其作为水工建筑材料和墙体材料了以及各种建筑的柔性防水连接材料等方面具有更广大的使用前景。本论文通过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与原材料的关系的系统实验,揭示了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内部结构和各种物理力学性能的本构关系,提出了配制性能优良的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的思路和关键技术。在塑性混凝的发展过程中,低弹性模量是一个主要追求目标,但是,弹性模量的降低会伴随着强度的降低,以致塑性混凝土在承受较大荷载时而产生破坏,从而限制了塑性混凝土应用范围。为了更好的解决工程应用实际问题,必须改进塑性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研制能够适应各种工程条件的高强度低弹性模量的新型混凝土材料极为必要。为了使适宜强度的低弹性模量混凝土具有与性能要求相符合的特殊的抗渗性能发展规律,本试验首次提出了在塑性混凝土中掺入杜拉纤维。通过加入掺合料和改变配合比分别进行了试验研。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和得出的重要结论:(1)对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与研究,针对膨润土和杜拉纤维以及浮石粗骨料自身的特点,使用高效减水剂和确定水灰比。采用绝对容重法利用正交试验配制出干密度为1900 Kg/m3的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2)系统的研究了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的塑性变形性能和抗渗性能。在满足强度和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前提下,探索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试验实现了相对于普通塑性混凝土的高强度低弹性模量高抗渗性能的目标。(3)通过对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探索研究,为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的配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杜拉纤维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强作用是随着配合比的不同而变化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分析,但它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膨润土的掺入,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大量的膨润土不但具有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作用,还可降低混凝土成本,在和外加剂同时掺入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所配制的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具有弹性模量低、抗渗性能好和强度适宜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肖长旭,魏忠民[9](2008)在《屋面杜拉纤维砼及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河源市广播电台中心大楼工程演播厅屋面梁板结构的施工,介绍了屋面杜拉纤维砼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高支模施工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08年12期)
赵军,李光辉,王邦,徐磊[10](2008)在《杜拉纤维细石混凝土修补冻害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杜拉纤维细石混凝土修补冻害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整体强度,分析了杜拉纤维对冻害混凝土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采用杜拉纤维混凝土修补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及其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杜拉纤维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和冻害混凝士的粘结强度,并使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得到恢复。(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10-01)
杜拉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以天然浮石为粗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杜拉纤维,通过对杜拉纤维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了浮石混凝土在杜拉纤维掺量为0、0.6kg/m3、1.0kg/m3和1.4kg/m3时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等,分析了杜拉纤维掺量的变化对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角度探讨了纤维对混凝土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杜拉纤维有效提高了浮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改善其脆性,并确定1.0kg/m3的纤维掺量最为适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杜拉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燕.采用杜拉纤维的超高耐久性桥梁[J].世界桥梁.2018
[2].侯雨丰,申向东,董伟.杜拉纤维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侯雨丰.杜拉纤维天然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4].王晓丽.杜拉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早期裂缝的分形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5].王晓丽,白英,姜楠,郭冬梅.不同分维骨料级配的杜拉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梁杰毅.杜拉纤维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实例及比较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7].马军栋,徐雯雯,兰春燕,徐向华.杜拉纤维在牟山水库溢洪闸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
[8].闫瑞芬.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9].肖长旭,魏忠民.屋面杜拉纤维砼及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08
[10].赵军,李光辉,王邦,徐磊.杜拉纤维细石混凝土修补冻害混凝土的试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论文知识图
![一212组SEM用电镜观察掺加磷酸、硅粉、...](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5125882.nh0002&suffix=.jpg)
![杜拉纤维吠喃树脂混凝土(砂浆)...](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4081190.nh0002&suffix=.jpg)
![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9131325.nh0005&suffix=.jpg)
![杜拉纤维塑性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uploads/article/2020/01/06/8b14866b98fb13518cd03221.jpg)
![杜拉纤维扫描电镜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4127714.nh0007&suffix=.jpg)
![水泥-硅灰-矿渣体系中加入杜拉纤](/uploads/article/2020/01/06/53f887028f9a90b7f99a995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