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摘要:心理理论研究已持续四十年,并取得诸多成果。心理理论毕生发展观提出之后,对于心理理论的关注已从幼儿阶段扩展至成人阶段和老年阶段。文章从年龄维度进行梳理,介绍了在10岁之前阶段、大学生阶段、成年期阶段、老年期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况;发现在10~18岁年龄段少有研究,成人和老年人研究也相对较少,研究结果多有争论,且实验范式颇受质疑。未来心理理论研究应当遵循毕生发展观,探索其在全年龄段上的连续变化特征。同时,也要注重心理理论在特殊人群和精神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理论;毕生发展;全年龄段
1 前言
自 Premack 和 Woodruff(1978)首次提出心理理论概念后,相关研究集中于儿童阶段。心理理论毕生发展观使学界对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年龄段,而需要将关注点扩展到人的一生。研究者需要了解心理理论能力的增龄性变化特征,已有相关研究获得哪些结果、存在什么问题。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PsycARTICLES、PsycINFO、Education Research Complete以及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数据库中使用“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二级心理理论”、“解释性心理理论”、并附加“毕生发展”、“学前”、“特殊人群”、“婴儿”、“小学”、“中学”、“大学”、“成人”、“老年”为关键词搜索文献(在英文数据库中输入上述关键词搜索,例,theory of mind、life span)。知网自1983年开始,心理理论文章在逐年上升,2016-2018年心理理论主题的文章发表量平均每年350篇。其中,主题为“心理理论”的占全部发文量的42.29%;主题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占全部发文量的8.55%;主题为“幼儿心理理论”的占全部发文量的3.81%。Web of science主题为“theory of mind”的文章在逐年上涨,2016—2018年心理理论主题的文章发表量平均每年1 800篇。
2 心理理论的概念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Happé, Winner, &Brownell, 1998)。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心理理论,就可以推测他人心理活动。在国外心理理论被称为“Theory of mind”,或译为“心理洞察力”(陈英和, 1999),或译为“直觉的心理”(邓赐平, 桑标, 缪小春, 2000)。Dumontheil,Apperly 和 Blakemore(2010)则直接将其解释为读心(mind reading)。在日常生活中典型情境就是“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怎么……”此种对他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进行推测的能力,即心理理论。
教学内容是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自然要引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一成不变,要积极寻求新的亮点,寻找新颖和新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体育运动。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基础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要引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心理理论对人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心理理论能力,个体才能认识到社会生活中比较精细和复杂的方面,如,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意图、知识传达、情绪和情感表达等。一方面,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人理解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人心理过程,从而更好地与其进行交流和合作(Grueneisen, Wyman, & Tomasello, 2015);另一方面,心理理论的获得不仅使人关注到他人的心理状态,也使人能够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感知,并开始与他人共享信息、交流思想,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人,如何使他人开心(姜玮丽, 刘若麟, 苏彦捷,2015)。当然这种心理理论能力也会被用于权术目的,例如,幼儿开始为了达到目的去欺骗他人、撒谎等(秦哲, 2018)。这些都是心理理论能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解释性心理理论指儿童明白即使面对同样信息,不同人因自身经验、背景和建构方式不同而得出不一样结论(Tafreshi & Racine, 2016)。儿童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的年龄尚无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人在学龄后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对于能力获得的具体时间,国内外研究结果也不一致。国内徐伟和韩仁生(2012)采用Droodle图片,对99名5~7岁儿童进行测量发现,儿童5岁就开始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但其发展缓慢,要到7岁后才能稳定,所以7岁是儿童获得稳定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王彦和苏彦捷(2008)利用局限视野图片任务发现,儿童6岁开始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之后缓慢发展。国外利用两可任务(Ambiguous task)发现,儿童在7岁时获得稳定的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Carpendale &Chandler, 1996; Pillow, 1991)。虽然实验环境和实验材料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儿童趋向于在6~8岁间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即在学龄后才获得,这意味着此时儿童可以明白对话中的幽默及讽刺的内容。
3 心理理论的发展
3.1 10岁之前心理理论的发展
10到18岁恰好是人生的青春期,开始接受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其中人生的两场重要转折,中考和高考都处在这个时期。每年总有年轻的生命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或者在面对困难时,因得不到及时的社会支持而选择自杀,令人感到惋惜。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想得到他人,尤其是非亲属的帮助,此时正确把握他人心理状态就变得非常重要。心理理论能力不仅是影响人们合作、交流的重要因素,也是人在遇到困难时向他人求助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心理理论发展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社会互动能力也存在相关(桑标, 席居哲, 左志宏,2011)。在学龄后,心理理论能力已不仅是获得,更主要在运用的过程(Flobbe等, 2008)。特别在进入学校后,儿童与同伴、老师的接触需要运用心理理论能力,且越来越多。在这个阶段心理理论能力在人适应生活变迁、应对挑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个阶段心理理论变化的研究就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只有更好地把握这个阶段心理理论变化的规律,才能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与即将面临的学习、情感乃至工作中的挑战。
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该阶段儿童不但能认识到他人错误信念,还会利用内心信念来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明白人们彼此所获信息不同,其所得信念和对事物认识也不同。此时所获心理理论又被称为“复制式心理理论”。这里所讲信念是指人心理状态和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如果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表征与外部世界一致,则为“真信念”;不一致,则为“错误信念”(翟佳, 2014; Wimmer & Perner, 1983)。儿童只有先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才能理解错误信念。错误信念因此也被称为儿童心理理论的“石蕊试剂(the litmus test)”,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重要标志。这个年龄阶段研究最多,其测验范式较为统一,结果也少有争议。Wellman,Cross和Watson(2001)曾对178个错误信念研究进行元分析,认为错误信念发展模式在不同研究中有一定稳定性,无论在哪种文化下儿童在4岁前后都将获得心理理论能力。有人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研究3、4、5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发现横向、纵向角度研究结论一致,即不同文化之间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趋势类似,但具体任务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先后差异(方富熹, Wellman, 刘玉娟, 刘国雄, 亢蓉,2009; Wellman, Fang, Liu, Zhu, & Liu, 2010)。对于这一年龄段的研究争议较少,幼儿心理理论能力此时呈逐步发展趋势,且有一定稳定性(陈巍, 丁峻, Wong,2009; 王益文, 张文新, 2002; Wellman等; Wimmer &Perner, 1983)。
4岁儿童获得一级心理理论之后,其心理理论能力将发展出解释性心理理论和二级心理理论(王彦, 苏彦捷, 2008;徐伟, 韩仁生, 2012)。二者获得时间大致相同,其实质是心理理论在质和量上的变化。解释性心理理论是一级心理理论在质上的发展;二级心理理论是一级心理理论在量上的发展。
正是在心理理论获得的年龄阶段,个体开始从家庭走向了学校,开始与同学、老师相处,适应学校生活。大部分学校生活都需要心理理论能力的参与,像与伙伴的合作、交流,与老师的互动,对自己情感的表达等等。同时研究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赵景欣, 张文新, 纪林芹, 2005),以及同伴接纳程度(刘黎微, 陈锦霞,2014),甚至间接影响未来的学业成绩(Lecce, Caputi,Pagnin & Banerjee, 2017)。总之,心理理论发展与人健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紧密相关。
此观点有一定争议,有学者认为解释性心理理论是在学龄前获得,比如,Perner和Davies(1991)在研究中发现4岁儿童就已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知道先前经验不同的人会对外界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认识。这个争议引发另一个问题,“复制式心理理论”与“解释性心理理论”有何关系?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复制式心理理论”是“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基础。儿童先明白外界环境可以作用于人的内心,然后再进一步明白人的内心也会影响其对外界环境的知觉,二者是发展关系。但学龄前解释性心理理论研究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因此,有关解释性心理理论发展及其与复制式心理理论的关系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3.2.1 成人(18岁~60岁)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级心理理论是指对他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推断和认知。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对他人的社会认知有嵌套性,且嵌套量不断增加(王美芳, 张文新, 林崇德, 2001)。二级心理理论与一级心理理论相比就是在一级错误信念推断过程中增加一个嵌套,使儿童在推理他人错误信念时更复杂。在最佳实验条件下,6~7岁儿童能够达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那么在一级错误信念和二级错误信念间至少有2年差距。已有研究也发现从一级错误信念到二级错误信念不是全或无发展,而是逐步渐进的过程(张文新, 赵景欣,王益文, 张粤萍, 2004; 刘娟, 李红, 2010)。4岁,儿童开始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5岁,儿童的二级推理能力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刘娟, 李红, 2010);6岁,儿童二级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年龄(张文新等)。而二级未知知识成为了一级错误信念和二级错误信念的一个过渡期。获得二级心理理论能力,就意味着人有了对他人心理活动的递推性思维能力,心理理论能力开始从获得走向运用阶段。这种递推思维能力是许多社会推理的基础,也是精确认知他人行为所必需的。但是这种能力获得并不代表个体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运用,尤其对于儿童,在不同领域其运用的困难程度也不同(Flobbe, Verbrugge & Hendriks, 2008)。但对于二级心理理论运用研究还很少,还不知道个体获得这种能力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需要今后去关注和研究。
(1)未来研究需加强研究范式开发。心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不同,需以不同范式测量。研究范式尚未统一,难以把握成人阶段心理理论发展变化的全貌。其次,成人期以运用心理理论为主,开发此阶段心理理论实验范式需注重其现实情境性。
3.2 18岁后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
3) 节点sampler的作用为采集数据样本,通过机器学习得到(pan,tilt)和(x,y)之间的变换关系。算法引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并构造最优化超平面从而获得x和y的预估方程。
18岁后是成人阶段。成人阶段心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心理理论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特殊成人心理理论(林佳燕, 傅根跃, 刘文庆, 2010)。尚无年龄维度相关研究。成人心理理论研究争论点在于测量任务。部分学者采用心理理论故事作为测量任务,像信念-愿望理解任务(白学军, 徐伟, 2015)、双重欺骗任务(Gao, Huang, Zhang & Chen, 2019)、白谎任务(王异芳, 苏彦捷, 2005) 、失言任务(Osterhaus,Koerber, & Sodian, 2016)等。但这些测验都属于离线形式,受到很多质疑。国内李晓东,黄艳秋,刘萍和徐建(2007)采用Birch和Bloom成人版意外转移任务来探讨成人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证实成人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并不理想,认为将错误信念作为衡量心理理论的唯一评定标准有待商榷。国外 Keysar, Lin和Barr(2003)换了一种思路,考察现实情景中成人心理理论能力,发现已拥有心理理论能力的成人未必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能力。
除此之外,近些年发展出来的矩阵博弈范式也为成人心理理论提供了新的测量思路。该范式来源于经济学中的决策博弈,Yoshida, Dolan和Friston(2008)通过建构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在人际互动中人是如何运用心理理论,并提出了“心理博弈理论”。矩阵博弈范式就是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构建的真实博弈情境中来研究个体心理理论能力,但是目前使用的矩阵博弈结构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同时对于哪种形式的矩阵博弈结构的有效性更高,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李晶, 刘希平, 2010)。Colman (2003)认为矩阵博弈范式的方法论存在不足,该范式并不一定能够诱发人去运用心理理论能力。所以成人心理理论能力的测量方法还需不断探索,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测量工具。
在10岁之前心理理论以获得为主,成年之后以运用为主,而老年阶段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心理理论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表现,且其不同成分的发展趋势也各不相同。有研究还发现心理理论与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与相关脑区的变化相关(Charlton, Barrick, Markus, & Morris, 2009)。这些都表明,心理理论发展存在毕生趋势,故需坚持以毕生发展观研究。相关研究日益丰富,但诸多问题仍需深入探讨。
在心理理论的众多理论解释中,理论论(The theory-theory)认为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塑造作用,认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变化、经验的增长,会使人对已有心理理论知识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熊哲宏, 2001)。在漫长的成年期,人也要经历一些重大的转折点(如结婚、生子等)。在这些重要转折点,人的心理理论能力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这些重大转折点前后,人的心理理论能力是否有变化?整个成年期人的心理理论又如何变化?这些都还未知。此外,心理异常成人心理理论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袁春霞, 李丛梅, 张启发, 黄爱英, 2017)、抑郁症患者(Wang, Wang, Ni, & Tian, 2017)都有心理理论缺陷。这表明某些精神疾病可能和心理理论也有一定关系。国外还有研究发现,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父母的心理理论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Sabbagh & Seamans,2008)。这说明成人心理理论的状况不仅对自身产生着影响,还会对下一代人产生着影响。虽然成人阶段的心理理论目前已有研究,但是研究还不足,尤其对于时间维度(年龄)变化还不了解。
3.2.2 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发展
大学生是成人群体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其心理理论发展也受到多方关注。但对于这一群体并没有专门的测量手段,测量结果也存在不一致。张雯(2010)采用错误信念任务、眼神读心任务测查大学生心理理论,发现高年级学生两个任务成绩都显著好于低年级。白新荣(2010)则采用双重情感任务、双重欺骗任务、白谎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发现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理论情感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而认知和意图成分得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强伟(2012)发现,大学生眼区心理状态阅读任务心理理论得分无显著年级差异,而高年级失言任务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肖雄(2013)修订Baron-Cohen的眼神读心任务,得到克龙巴赫α系数为0.652,施测后发现大学生心理理论得分无年级差异。这些结果差异是由于测量任务的差异造成,每个任务都只反映了大学生心理理论的某一方面,很可能此阶段心理理论不同方面处于不同发展状态。
邢玠,山东益都人,隆庆五年进士,久在边陲,素有威望。官军征讨杨应龙失败后,“礼科给事中杨东明请遣才望大臣往勘,事可原即赦,否则征川湖云贵之兵,报可。”[11]4738廷推后,邢玠被认定为勘播的最佳人选,万历皇帝遂令邢玠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川贵,勘播州土司杨应龙。
现实生活中大学阶段已经成为个体从家庭、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它就像一个模拟社会,大学生在该阶段的表现会影响他们大学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潘彦谷, 张大均, 刘广增, 陈万芳, 2016)。那么在该阶段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发展情况如何?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又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该阶段个体心理理论发展会对他们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情况产生影响吗?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已有研究发现,那些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难以确切地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描述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大学生,其心理理论能力存在缺陷(王雪, 李鸿晨, 张蕾, 2017)。同时,大学生心理理论与其人际困扰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复杂关系(王荣, 白洁, 2013),大学生心理理论研究为我们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思路。总体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心理理论的研究尚无实质定论,方法争议较大。
3.2.3 老年人(60岁之后)心理理论的发展
老年人心理理论研究非常少。对于老年人心理理论能力下降的观点尚存争议。Happé,Winner和Brownell(1998)利用心理理论故事、控制故事和条理混乱故事对老年人和年轻人进行施测发现,老年人阅读故事速度比年轻人慢,但是其心理理论得分却高于年轻人。但Maylor,Moulson,Muncer和Taylor(2002)采用同样方法却得出老年人的心理理论要差于年轻人。Keightly,Winocur,Burianova,Hongwanishkul和 Grady(2006)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识别面部表情情绪特点时还是和年轻人一样准确。李孝明, 汪凯和王小倩(2008)利用心理理论故事比较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得分,发现老年人心理理论得分比大学生要低。来自脑研究发现成人心理理论表现与白质完整性的弥散张量成像有关,据此推测心理理论能力在老年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Charlton, Barrick,Markus, & Morris, 2009)。争议涉及测量材料、被试选择两方面。元分析发现当前大部分研究所得结果为老年人心理理论要弱于年轻人(Henry, Phillips, Ruffman,& Bailey, 2013)。但老年人心理理论能力可能不是简单地下降,而更有可能老年人心理理论只是在某些方面相比年轻人有所下降。在匹配了智商和教育水平之后发现,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上的得分要显著低于青年人,而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任务上二者没有差距(王异芳, 苏彦捷, 2005)。总之老年人心理理论研究尚无一致定论,其变化情况仍需探讨。老年人处在人生的尾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给老年人带来了种种困难。心理理论作为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否也会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这些都还有待研究。
两家店,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倘若无意相见,即使在这小城里,高志明和夏小凡,一年也未必遇上两回。他们,是明里暗里都在较劲的竞争对手。
3.3 10岁~18岁研究的空白期
在本世纪开始之初,Kuhn(2000)发表了题为《心理理论,元认知和推理:一种毕生观点》,从元认知角度提出了心理理论毕生发展观。同年,Freeman(2000)发表“信息传达与表征:对心理的推理为何需要毕生努力”,从心理表征角度来说明心理理论发展的毕生观,认为心理表征作为联结现实与心理的中介具有可习得性,且这种习得是个漫长过程。至今已有研究也有迹象表明儿童在4岁时已习得对他人心理推断的全部技能,其心理理论已经发展到终极。心理理论毕生观在学界也得到一定支持和认同(Wellman, 2018; Hughes& Devine, 2015; Osterhaus, Koerber, & Sodian, 2016)。Nolaker,Murray,Francesca Happé 和 Charlton(2018)更是将年龄作为连续变量,测查了17~95岁成人心理理论,发现心理理论与年龄显著相关。心理理论作为人社会认知领域的重要部分,其毕生发展已经展现出了可能性,并且与其它认知能力都紧密相关,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其发展变化全貌,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发展(Nolakeret al, 2018; 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2003)。
然而,心理理论研究尚未涉及10~18岁被试。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10~18岁这个阶段学业压力较大,被试较难获取;另一方面,对于10~18岁被试没有一个较适合的测量范式。但脑成像研究发现,与心理理论相关脑区的功能和结构在青春成长期不断发展,这些生理上发展很有可能影响着个体能力的发展(Giedd et al., 1999)。
心理理论能力究竟是从何时出现?研究尚有争议。研究者或认为3岁前儿童没有心理理论能力,或提出反对意见,其争论集中在语言和心理理论关系(钱淼, 傅根跃, 2014)。目前普遍采用的心理理论测试方式为跟儿童讲故事,即诱导反应范式。这种方式对于儿童语言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3岁以下儿童语言能力较弱,诱导反应范式无法测出其心理理论能力。有研究者另辟蹊径,利用非语言方式,即自发反应范式,进行测试(钱淼, 傅根跃, 2014)。有研究发现,12个月的幼儿已会敏感地注视那些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行为,并且9个月幼儿也有表现出相同的行为模式(Gergely,Nádasdy, Csibra, & Bíró, 1995)。18 个月的幼儿已经能够意识到人的行为具有某种意图(Meltzoff, 1995),且可以根据实验员所表现出的喜好来给实验员食物(Repacholi & Gopnik, 1997);也就是说18个月的幼儿能够理解他人内心愿望,明白愿望和他人行为以及他人情感都是紧密相连,但14个月的幼儿却并未发现这种能力。14~18个月被视为是幼儿理解他人愿望的过渡期。2岁时,儿童会试图改变他人情绪(Zahn-Waxler, Radke-Yarrow, Wagner, & Chapman, 1992), 也可以根据别人愿望来预测其行为(Wellman, 1990)。而在儿童30个月时,已有丰富证据表明,儿童已能完全理解他人愿望,且3岁前儿童还可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3岁时,大部分儿童已能关注到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对自我错误信念的认识要显著好于对他人错误信念的认识(陈友庆, 2006)。
4 小结与展望
在一般情况下,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车轮和钢轨之间接触的接触斑纵轴半径在5~10 mm;基于现场测量和动力学仿真,车辆直线上进行蛇形运动的波长通常在5 m左右;由直线进入曲线段的运动波长通常小于5 m。经计算,在大多数情况下,k值基本保持在300以上,可以说车辆是处于稳态的,可以应用稳态滚动接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 2种退热药不能同时使用,可以交替使用。使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只有出汗才能带走身体的热量,体内缺水的时候也会影响退热的效果,注意补水防止脱水。
有研究发现具有欺负行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得分比普通儿童高,且幼儿心理理论水平与其言语欺负方式显著相关(左彩霞, 2012)。还有研究发现,心理理论越好说谎能力也越好(梁益标, 2017)。儿童该阶段的快速发展影响其行为表现,这就要求外界要始终以一种客观态度来看待儿童行为变化,正确引导儿童,从而促进其正常发展。
(2)心理理论毕生发展必然性需更多相关脑区研究证据。探索相关脑区的增龄性变化特征,不仅有助于把握心理理论发展变化,还能为治疗心理理论缺陷问题提供更多思路。
(3)心理理论增龄性变化以横断研究为主,需开展纵向研究以明确心理理论增龄性发展的相关与因果关系。
屈光参差是导致儿童单眼弱视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若治疗不及时,将会造成终身单眼视力低下,立体视丧失,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Elf l ein等[2]对15 010例成人的调查研究表明,182例弱视患者中49%是由于屈光参差导致,23%是由于斜视导致,17%由两者共同导致,可见未经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严重威胁视觉功能。既往研究还认为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对视力、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3]。为了进一步明确屈光参差程度及不同类型屈光参差对视力、立体视的影响,本研究对106例初诊未经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患者进行检查和分类比较,以分析屈光参差与弱视、立体视之间的相互关系。
(4)心理理论研究不能忽视任何年龄。
(5)加强心理理论(尤其是在特殊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应用研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白新荣.(2010).不同性质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白学军, 徐伟.(2015).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中国老年学杂志,35(24), 7212-7214.
陈巍, 丁峻, Wong.(2009).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整合实验:一个“阶段-分类”的框架.心理研究,2(3), 26-32.
陈英和.(1999).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关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又一个研究方向.心理科学,22(4), 314-317.
陈友庆.(2006).学前儿童的“心理理论”在不同ToM任务中的发展特点.心理与行为研究,4(4), 277-284.
邓赐平, 桑标, 缪小春.(2000).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心理科学,23(4), 399-403.
翟佳.(2014).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干预 (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
方富熹, Wellman, H.M., 刘玉娟, 刘国雄, 亢蓉.(2009).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心理学报,41(8), 706-714.
姜玮丽, 刘若麟, 苏彦捷.(2015).3-6岁儿童的说服理解与说服行为的关系:心理理论的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13(5),684-690.
梁益标.(2017).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对儿童说谎的影响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 金华.
李晶, 刘希平.(2010).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矩阵博弈.心理科学进展,18(12), 1958-1965.
林佳燕, 傅根跃, 刘文庆.(2010).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18(3), 456-463.
刘娟, 李红.(2010).5~8岁儿童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6(3), 233-238.
刘黎微, 陈锦霞.(2014).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6), 119-124.
刘明, 邓赐平, 桑标.(2002).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8(2), 39-43.
李晓东, 黄艳秋, 刘萍, 徐健.(2007).成人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心理学探新,27(3),44-47.
李孝明, 汪凯, 王小倩.(2008).从童年到老年:心理理论发展趋势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8(3), 528-531.
潘彦谷, 张大均, 刘广增, 陈万芳.(2016).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5), 108-113.
强伟.(2012).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钱淼, 傅根跃.(2014).心理理论的自发反应范式:方法、结果与解释.心理科学进展,22(1), 27-37.
秦哲.(2018).3-5岁幼儿面对不同交往对象时的欺骗行为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
桑标, 席居哲, 左志宏.(2011).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心理科学,34(3), 581-587.
王美芳, 张文新, 林崇德.(2001).6~12岁儿童嵌套思维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4(4), 492-493.
王荣, 白洁.(2013).大学生心理理论水平与人际困扰的关系.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4), 63-66.
王雪, 李鸿晨, 张蕾.(2017).大学生述情障碍心理理论和共情能力关系.中国学校卫生,38(5), 693-695.
王彦, 苏彦捷.(2008).5至8岁儿童心理理论各成分的发展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4(4), 639-646.
王异芳, 苏彦捷.(2005).成年个体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心理与行为研究,3(2), 130-133.
王益文, 张文新.(2002).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8(1), 11-15.
袁春霞, 李丛梅, 张启发, 黄爱英.(2017).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分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44(3), 407-409.
肖雄.(2013).大学生心理理论特点及其与场认知方式关系的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
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2003).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心理科学进展,11(2), 177-183.
熊哲宏.(2001).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论”(the theorytheory)述评.心理科学,24(3), 333-337.
徐伟, 韩仁生.(2012).5~7岁儿童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发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 207-210.
张雯.(2010).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利他倾向的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 开封.
张文新, 赵景欣, 王益文, 张粤萍.(2004).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心理学报,36(3), 327-334.
赵景欣, 张文新, 纪林芹.(2005).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心理学报,37(6), 760-766.
左彩霞.(2012).3~6岁幼儿欺负行为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
Carpendale, J.I., & Chandler, M.J.(1996).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nd subscribing to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mind.Child Dev,67(4), 1686-1706.
Charlton, R.A., Barrick, T.R., Markus, H.S., & Morris, R.G.(2009).Theory of mind associations with other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brain imaging in normal aging. Psychol Aging,24(2), 338-348.doi:10.1037/a0015225
Colman, A.M.(2003).Depth of strategic reasoning in games.Trends Cogn Sci,7(1), 2-4.
Dumontheil, I., Apperly, I.A., & Blakemore, S.J.(2010).Online usage of theory of mind continues to develop in late adolescence.Developmental Sci,13(2), 331-338.doi: 10.1111/j.1467-7687.2009.00888.x
Flobbe, L., Verbrugge, R., & Hendriks, P.(2008).Children's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mind in reasoning and language. J Logic Lang Inform,17(4), 417-442.
Freeman, N.H.(2000).Commun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why mentalistic reasoning is a lifelong endeavour.In P.Mitchell & K.J.Riggs (Eds.), Children's reasoning and the mind(pp.349-366).Hove,England: Psychology Press/Taylor & Francis (UK).
Gao, Q., Huang, Q., Zhang, Q., & Chen, W.(2019).Does executive function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mind in elementary students?.Curr psychol.doi: 10.1007/s12144-018-0107-1
Gergely, G., Nádasdy, Z., Csibra, G., & Bíró, S.(1995).Taking the intentional stance at 12 months of age.Cognition,56(2), 165-193.
Giedd, J.N., Blumenthal, J., Jeffries, N.O., Castellanos, F.X., Liu, H.,Zijdenbos, A.C., ...Rapoport,J.L., et al.(1999).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MRI study.Nat Neurosci,10(10), 861-863.
Grueneisen, S., Wyman, E., & Tomasello, M.(2015).“i know you don\”t know i know…” children use second-order false-belief reasoning for peer coordination.Child Dev,86(1), 287-293.doi: 10.1111/cdev.12264
Happé, F.G.E., Winner, E., & Brownell, H.(1998).The getting of wisdom: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Dev Psychol,34(2), 358-362.
Henry, J.D., Phillips, L.H., Ruffman, T., & Bailey, P.E.(2013).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ge differences in theory of mind.Psychol Aging,28(3), 826-839.doi: 10.1037/a0030677
Hughes, C., & Devine, R.T.(2015).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ory of mind from preschool to adolescence: achievements and directions.Child Dev Perspect,9(3), 149-153.doi: 10.1111/cdep.12124
Keightley, M.L., Winocur, G., Burianova, H., Hongwanishkul, D., & Grady,C.L.(2006).Age effects on social cognition: faces tell a different story.Psychol Aging,21(3), 558-572.
Keysar, B., Lin, S., & Barr, D.J.(2003).Limits on theory of mind use in adults.Cognition,89(1), 25-41.
Kuhn, D.(2000).Theory of mind, metacognition, and reasoning:a life-span perspective.In P.Mitchell & K.J.Riggs (Eds.),Children's reasoning and the mind(pp.301-326).Hove, England:Psychology Press/Taylor & Francis (UK).
Lecce, S., Caputi, M., Pagnin, A., & Banerjee, R.(2017).Theory of mind and school achieve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competence.Cognitive Dev,44, 85-97.doi: 10.1016/j.cogdev.2017.08.010
Maylor, E.A., Moulson, J.M., Muncer, A.M., & Taylor, L.A.(2002).Does performance on theory of mind tasks decline in old age? Brit J Psychol,93(4), 465-485.
Meltzoff, A.N.(1995).Understanding the intentions of others: reenactment of intended acts by 18-month-old children.Dev Psychol,31(5), 838-850.
Nolaker, E.J., Murray, K., Francesca Happé, & Charlton, R.A.(2018).Cognitive and affective associations with an ecologically valid test of theory of mind across the lifespan.Neuropsychology,32(6), 754-763.doi: 10.1037/neu0000464
Osterhaus, C., Koerber, S., & Sodian, B.(2016).Scaling of advanced theoryof-mind tasks.Child Dev.87(6),1971-1991.doi: 10.1111/cdev.12566
Perner, J., & Davies, G.(1991).Understanding the mind as an a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or: do young children have a “copy theory of mind”? Cognition,39(1), 51-69.
Pillow, B.H.(1991).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biased social cognition.Dev Psychol,27(4), 539-551.
Premack, D., & Woodruff, G.(1978).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 Behav Brain Sci,1(4), 515-526.
Repacholi, B.M., & Gopnik, A.(1997).Early reasoning about desires:evidence from 14- and 18-month-olds.Dev Psychol,33(1), 12-21.
Sabbagh, M.A., & Seamans, E.L.(2008).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theory of mind.Dev Sci,11(3), 354-360.
Tafreshi, D., & Racine, T.P.(2016).Children's interpretive theory of mind:the role of mothers' personal epistemologies and mother-child talk about interpretation.Cognitive Dev,39, 57-70.
Wang, Y.Y., Wang, Y., Zou, Y.M., Ni, K., & Tian, X.(2017).Theory of mind impairment and its clinical correlat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bipolar disorder.Schizophr Res,197,349-356.doi: 10.1016/j.schres.2017.11.003
Wellman, H.M.(1990).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Cambridge, MA, US:The MIT Press.
Wellman, H.M., Cross, D., & Watson, J.(2001).Meta-analysi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the truth about false belief.Child Dev,72(3),655-684.
Wellman, H.M., Fang, F., Liu, D., Zhu, L., & Liu, G.(2010).Scaling of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s in chinese children.Psychol Sci,17(12),1075-1081.
Wellman, H.M.(2018).Theory of mind across the lifespan?.Z Psychol,226(2), 136-138.doi: 10.1027/2151-2604/a000330
Wimmer, H., & Perner, J.(1983).Beliefs about beliefs: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Cognition,13(1), 103-128.
Yoshida, W., Dolan, R.J., & Friston, K.J.(2008).Game theory of mind.Plos Comput Biol,4(12), 1-14.
Zahn-Waxler, C., Radke-Yarrow, M., Wagner, E., & Chapman, M.(1992).Development of concern for others.Dev Psychol,28(1), 126-136.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heory-of-Mind Under the View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LIU Yan1, FU Genyue2*
1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2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ory-of-mind has been going on for decades, and abunda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Especially when the concept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of theory-of-mind was put forward,people's attention to theory-of-mind was not limited to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but also extended to the adult stage and the old age stage.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ory-ofmind in the pre-10 years old stage, college student stage, adult stage and old age stage are introduced,finding that there was little research on people from age 10 to 18 and there were relatively few studies on adults and older adults.The results are controversial, and the experiment paradigm is being questioned.Future research in theory-of-mind should follow the view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mor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changes in the whole age spectrum.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mind in the treatment of special population and those with mental illness.
Key words: theory-of-mind; life-span development; all ages
[心理学通讯, 2019, 2(3): 204-210 doi: 10.12100/j.issn.2096-5494.218083]
刘彦,2015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7年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种族态度。
*通信作者:
傅根跃
一体化教师凤毛麟角 随着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一体化教师应运而生,随之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的职业等级证书,可以说达到双师型的要求。但是在职业教育学校几乎没有名副其实的一体化教师,教师基本没有企业生产实际工作的背景和经历,真正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的一体化教师凤毛麟角。
fugy@zjnu.cn
2.自主研发模块化注入工艺。以实用、高效、绿色、环保为目标,开展三次采油注入工艺模块化、标准化研究。创建了采出水处理、分散溶解、在线熟化、喂入、辅剂加入、注入、配电、储存稀释8个模块单元,具有工厂化预制、橇装化安装、可重复利用的特点。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橇块间管道、配电快速连接,大幅度缩短了配注系统流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与常规固定式建站模式相比,设计时间缩短至1 个月,缩短了80%的时间;占地面积减少65%,地面配套设施减少25%,建设周期缩短一半,建设投资减少32%。通过驱油体系研发和注入工艺研发,为现场规模推广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奠定了基础。
*Corresponding author: FU Genyue, fugy@zjnu.cn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s, 2019, 2(3): 204-210 doi: 10.12100/j.issn.2096-5494.218083]
基金来源
无。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本研究无利益冲突。
标签:心理论文; 理论论文; 能力论文; 儿童论文; 信念论文; 《心理学通讯》2019年第3期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论文; 杭州师范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