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蛴螬,种类鉴定,黄绿绿僵菌,产孢特性
产孢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薛锐,刘思雨,赵丽媛,王小云,葛文超[1](2018)在《黄绿绿僵菌Ma130821菌株的分子鉴定及产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从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玉米田自然罹病蛴螬分离培养获得的绿僵菌Ma130821种类,明确该菌株在害虫生防制剂开发应用的潜力。【方法】根据微生物菌落培养特征和产孢结构特征,结合ITS-5.8S DNA序列,对绿僵菌Ma130821进行种类鉴定,同时对其产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绿僵菌Ma130821为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该菌株Ma130821在大米、麦麸、玉米粒和稻壳基质上固相培养后均能生长和产孢,但产孢量不同。其中在大米基质上,黄绿绿僵菌的每克孢子含孢量和每克基质产孢数均为最高,同时所产孢子萌发率极显着高于其他培养基所产孢子(P<0.01),由此以大米为基质,系统研究了黄绿绿僵菌Ma130821菌株的产孢特性。发现在25℃条件下,黄绿绿僵菌在大米基质上每克孢子含孢量最高达到1.47×109个,极显着高于28℃和30℃(P<0.01),所产孢子在48 h时的萌发率达到100%;16 L∶8D光照条件下每克孢子粉产孢量高达5.07×108个,极显着高于14 L∶10 D光照条件下的产孢量,在第48小时时,16 L∶8 D条件下所产孢子的萌发率达到100%。【结论】从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玉米田自然罹病蛴螬分离培养获得绿僵菌Ma130821为黄绿绿僵菌(M. flavoviride)。以大米为固相产孢基质,在25℃、16 L∶8D的培养条件下最适宜该菌株分生孢子扩大培养。(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吕博[2](2018)在《稻曲病菌侵染特性及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稻曲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其产生的稻曲毒素也极大地威胁粮食安全。本研究在组织学水平对稻曲菌在抗、感品种上的侵染差异进行了观察,研究了稻曲病菌的侵入时期及其侵染过程,利用ATMT方法构建了高效的稻曲病菌突变体库,从中筛选出产孢相关突变体,并对产孢相关基因UvPRO1进行了功能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GFP荧光标记的稻曲菌分生孢子分别在孕穗期(幼穗分化7-8期)接种抗病品种IR28和感病品种晚籼98,在体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稻曲菌在两个品种穗部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接种后6、12、24、48和72 h,分生孢子在抗、感病品种颖壳表面的萌发率分别为11.4%、38.1%、42.5%、56.7%、57.2%和12.7%、36.5%、46.3%、73.4%、75.7%,在接种48 h后稻曲菌在抗病品种颖壳上的萌发率显着低于感病品种。接种感病品种后3-15 d,菌丝首先在颖壳外表面延伸扩展,随后通过颖壳内外稃之间的缝隙扩展至颖壳内侧,并在雄蕊和雌蕊表面定殖,逐步侵染花丝、花药、花柱和柱头,并将整个花器包裹在致密的菌丝内,菌丝团进一步膨大,从内外稃之间挤出,形成稻曲球。而在抗病品种上,稻曲菌的侵染过程与感病品种基本一致,但稻曲菌菌丝侵入到抗病品种颖壳内侧的比例比感病品种下降了86.9%-92.3%,菌丝侵染抗病品种颖花花柱和柱头的时间均比感病品种推迟了3d,并且对花柱和柱头的侵染比例下降了92.2%-95.3%和92.5%-95.7%。在接种15 d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穗发病率分别为7.5%和89.1%,每穗病粒数分别为4.6和31.7。上述结果表明抗性品种颖壳表面分生孢子的萌发及菌丝从颖壳外表面侵入颖壳内侧受到抑制,推迟了菌丝侵染花器的时间和侵染比例,减少了在水稻授粉前侵染颖花的几率,导致穗发病率和病粒数显着降低。2.选用GFP荧光标记的稻曲菌分生孢子分别接种芽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的水稻植株,观察接种后的侵染过程,并利用GFP引物检测接种后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组织的带菌率。研究结果表明:(1)芽期浸根接种后1-3d,稻曲菌分生孢子能附着在胚根和根毛的表面萌发形成菌丝,从根毛基部或侧根生长点的细胞间隙侵入胚根表皮。接种5d后,菌丝在侧根生长点和胚根表皮组织内大量繁殖扩展,并向上扩展至胚芽鞘。接种7d后,在芽鞘和不完全叶表面有少量菌丝定殖。在接种后30d(水稻生长至分蘖期)和接种后90d(水稻生长至孕穗期)的极少数稻株的叶鞘表面观察到有绿色荧光菌丝的存在。用PCR方法在接种后分蘖期至蜡熟期水稻植株的根、茎、叶以及孕穗期至蜡熟期的稻穗上均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2)分蘖期注射接种后1-7 d,附着在叶鞘和茎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并向四周扩展繁殖。但用PCR的方法,在孕穗期至蜡熟期的穗、叶和茎中均未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3)孕穗期喷雾接种后1-3 d,分生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在剑叶的叶鞘表面扩展繁殖,形成菌丝团。接种后5-12 d,在颖花颖壳上、雄蕊和雌蕊表面均未观察到稻曲菌存在。但用PCR的方法在扬花期和蜡熟期的穗和叶部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而孕穗期注射接种后5-12 d,菌丝能通过内外稃之间的缝隙侵入颖壳内表面,侵染花丝、花药、柱头和花柱,最终形成稻曲球,发病率为93.3%,平均每穗31.4个稻曲球。用PCR方法在扬花期和蜡熟期的穗、叶和茎部均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孕穗期注射接种15 d后叁种灌浆相关基因(OsPromln2、OsRISBZ1和OsGlutln1)在颖花中的相对表达量,叁种灌浆相关基因在被侵染形成稻曲球的颖花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被侵染未形成稻曲球的颖花分别上调13.2倍、43.5倍和28.6倍,表明灌浆基因的激活表达可能是稻曲球形成的关键因子。(4)扬花期喷雾接种后1-12 d,分生孢子在颖壳外表面萌发形成的菌丝,菌丝扩展至颖壳内表面和子房基部,但未观察到菌丝侵染花丝、花药、柱头、花柱和子房,而用PCR的方法在蜡熟期的穗部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能够在根、茎、叶、颖花等植物组织上萌发产生菌丝,并向四周扩展繁殖,但不同接种方法观察到菌丝扩展距离不一致。除分蘖期接种外,都可以用PCR方法在接种植株生育后期的不同组织检测到稻曲菌存在。芽期接种后,稻曲菌侵染胚根,并可扩展到胚芽鞘、芽鞘、不完全叶乃至地上部的叶鞘。孕穗期注射接种后,观察到稻曲菌从侵染到稻曲球形成的直接证据,表明稻曲球的形成与稻曲病菌能否在颖花受精之前完成对花柱和柱头的侵染密切相关。一旦颖花受精完成,病原菌即使扩展至颖花内部,因无法吸收营养,也不能形成稻曲球,稻曲菌不能引起扬花期颖花发病。3.建立了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稻曲病菌的转化体系。该体系中稻曲菌孢子浓度为10~5个孢子/m L,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时间为4 d,AS浓度为200μmol/L,转化子筛选的潮霉素浓度为200μg/mL,转化效率为232.5个转化子/10~5个孢子。通过该体系获得了3016个具有稳定潮霉素抗性的转化子,筛选到5个产孢相关的突变体T-133、T-420、T-896、T-1296、T2328,采用Inverse-PCR和Tail-PCR的方法扩增并对T-DNA侧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T-420和T-1296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均与真菌中的假定蛋白有较低的同源性,其功能尚未见报道。突变体T-133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绿僵菌中的转录调控蛋白PRO1同源。突变体T-896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绿僵菌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同源。突变体T-2328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镰刀菌中多糖合成酶同源。4.对T-133突变体的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SA平板上生长6 d后,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的菌丝生长平均速度为2.20 mm/d,显着低于互补转化子CΔUvPRO1-27(2.76 mm/d)和野生型菌株(2.73 mm/d);在PS液体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在培养7 d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量分别为6.72×10~6个/mL和6.82×10~6个/mL,而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未观察到有分生孢子形成;在抗逆性方面,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0.1-0.5 mol/L)、SDS(0.01-0.05%)和CR(30-70μg/m L)测定了盐胁迫压力、细胞膜和细胞壁压力对敲除转化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在各种压力条件下,均表现出比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更高的敏感性;孕穗期(幼穗分化7-8期)注射接种后1-3 d,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菌丝在水稻颖壳外表面延伸扩展。接种4 d后,在颖壳外表面的菌丝扩展受到抑制,直至接种12 d后,仍然未观察到菌丝扩展至颖花内侧,在颖壳内表面、雄蕊和雌蕊上均未观察到有病菌存在。而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接种后,菌丝能够从颖壳外表面扩展至颖壳内表面,侵染颖花花器并形成稻曲球。上述结果表明,UvPRO1基因对稻曲菌菌丝生长、产孢、抗逆性和致病力方面都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曾廷潇,芦俊佳,徐荣,樊佳星,李永和[3](2018)在《2株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株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NH512、Y512)菌株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温度、光照及紫外线诱导对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NH512菌株菌丝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培养15 d时的平均菌落直径为48.15 mm;Y512菌株菌丝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培养15 d时的平均菌落直径为64.20 mm;25℃条件下培养15 d,NH512菌株和Y512菌株累计产孢量均最大,分别为9.184×107个/cm~2和3.091×107个/cm~2。黑暗-光照12 h交替条件可以促进NH512菌株和Y512菌株菌丝生长,培养15 d时平均菌落直径均最大,分别为40.10、44.40 mm;无光照条件有利于NH512菌株产孢,而黑暗-光照12 h交替条件能促进Y512菌株产孢,培养15 d时NH512菌株、Y512菌株平均产孢量分别为9.184×107、9.038×107个/cm~2。紫外线诱导能促进NH512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Y512菌株的菌丝生长;紫外线诱导能抑制NH512菌株产孢,而紫外线诱导能大大促进Y512菌株产孢,平均累计产孢量增加到15.69×107个/cm~2。(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杜广祖,郑亚强,陈斌,和淑琪,李正跃[4](2016)在《莱氏野村菌Nr120815菌株在不同稻谷基质上的产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研究了莱氏野村菌Nr120815在12种云南元阳哈尼地方水稻品种谷粒上的产孢量,并对促产孢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了筛选,同时测定其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糯谷上的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1.84±0.15)×109g-1和(83.22±0.69)%。继而以红糯谷为培养基质,以添加不同碳源和氮源为营养物质,比较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当添加单一碳源时,添加0.40%的麦芽糖后产孢量和萌发率最高,分别为(4.55±0.15)×109g-1和(85.00±1.00)%;当添加单一氮源时,添加0.20%的(NH4)2SO4后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5.58±0.26)×109g-1和(86.00±1.32)%;当同时添加碳源和氮源时,麦芽糖和(NH4)2SO4的均为0.20%时产孢量最多,为(7.09±0.05)×109g-1;添加0.60%麦芽糖和0.40%KNO3后的萌发率最高,为(88.83±0.76)%。综合以上结果,当以麦芽糖和(NH4)2SO4作为碳源和氮源营养时,二者均以0.20%质量分数添加可达到良好互作效应,能用于有效孢子生产,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达(7.09±0.05)×109g-1和(83.67±1.04)%;当以蔗糖和NH4NO3作为碳源和氮源营养时,二者分别以0.2%和0.40%质量分数添加后互作效应明显,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39±0.14)×109g-1和(87.67±1.53)%,可用于莱氏野村菌Nr120815有效孢子生产。(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张杰,王正龙,彭国雄,夏玉先[5](2015)在《苏氨酸/丝氨酸磷酸酶基因(PP5)调控蝗绿僵菌产孢方式和抗紫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蝗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应用于蝗虫防治。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发现蝗绿僵菌苏氨酸/丝氨酸磷酸酶基因(PP5)调控产孢方式和抗紫外特性:敲除PP5基因后转化子先于野生型产孢,且由正常产孢变为以节孢子形式的微循环产孢,产孢速度加快、数量显着增加,敲除菌株在第9天时的最大产孢量是野生菌株的2.2倍,而毒力和耐热性无显着变化;敲除菌株的抗紫外特性显着提高,UVLD50=6.64 h,野生型菌株的UVLD50=4.52 h。因此,敲除苏氨酸/丝氨酸磷酸酶基因(PP5)可缩短蝗绿僵菌的产孢时间、增加产孢量和提高紫外耐受能力。通过DAPI染色发现敲除菌株和野生菌株在紫外照射后细胞核均发生损伤,敲除菌株细胞核损伤率为19.8%,而野生型菌株为29.3%,显着性的低于野生型菌株。采用数字表达谱分析显示:PP5可能作用于细胞自噬、细胞连接、细胞聚集和生物节律生物学过程,影响天冬氨酸溶血素基因、完整膜蛋白基因、絮凝抑制蛋白基因和生物钟基因。PP5负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可能是其调节产孢方式和抗紫外特性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20)
李银平,雷仲仁,王海鸿[6](2013)在《对西花蓟马高效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及产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我国新近发现的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害虫,为寻求一条可持续、无污染的新型防治方法,本文从33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筛选出4株对西花蓟马成虫高毒力的菌株——球孢白僵菌N-5、SZ-26、SZ-22和SZ-15。并分别从耐热性和产孢特性两个方面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30℃下,白僵菌菌株SZ-26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时LT50最短,为3.094 d,10 d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98.3%;在34℃下,菌株SZ-26使西花蓟马致死速度最快(LT50为3.429 d),导致试虫在第10 d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94.32%;菌株SZ-26的产粉量(16.93 mg.g 1)和有效产孢数(2.703×1015孢子.g 1)均显着高于其他3个菌株。本研究显示出球孢白僵菌菌株SZ-26在西花蓟马的防治上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7](2012)在《稻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孢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稻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孢条件,可以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依据。为此,比较了从不同生态区分离得到的4个稻瘟菌株(T1、T4、8400J2、YL5)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并对其产孢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稻瘟菌株在菌落形态、菌丝结构、孢子特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影响稻瘟菌产孢的条件中,光照时间是最主要的因素,以12h光暗交替处理时其产孢量最高;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稻瘟菌的产孢量也存在显着影响;4个稻瘟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其中8400J2产孢量最高。确定稻瘟菌的最佳产孢条件为:选用米糠培养基、在28℃左右培养、以12h光暗交替诱导48h,此条件下8400J2菌株的产孢量可达9.25×104个/mL。(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李银平,雷仲仁[8](2011)在《防治西花蓟马高效白僵菌菌株筛选及产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 Karny),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有害生物,是世界上最为凶险的农林害虫之一。西花蓟马个体小,善隐蔽,繁殖力强,适生区广,从而导致抗药性不断增强,化学防治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中,生物防治已经成为防治西花蓟马的一种重要举措,而利用虫生真菌防治西花蓟马也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应用上,不同菌株问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从而表现出对西花蓟马致病力以及产孢量等各项质量指标的不同。因此,本文综合致病力和产孢特陛两个主要因子,筛选出防治西花蓟马的高效白僵菌菌株。1.致病力:在26℃、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害虫实验室分离筛选的38株白僵菌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进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白僵菌SZ-26、N-5、SZ-15、SZ-22这4个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均具有很高的致病力,致死中时为7天左右,致死率均在80%以上。对其LT_(50)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后得出,不同菌株间的致死中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孢子粉质量指标:本文采用固液双相法分别生产4株白僵菌菌粉,并对其孢子粉质量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的孢子粉质量指标存在着显着性的差异;(1)产粉量:SZ-26显着地高于N-5和SZ-22,而SZ-26与SZ-15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SZ-26的产粉量最大16.9mg/g(孢子粉/m);(2)产孢数:SZ-26显着地高于N-5,而SZ-26与SZ-15、SZ-2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SZ-26最多,为2.82×10~9个孢子/g(孢子个数/m);(3)含孢量:4个菌株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SZ-26的含孢量均值最高,为1.67×10~(11)个孢子/g(孢子个数/孢子粉);(4)含水量:SZ-26的含水量为15.73%,显着地高于SZ-15和N-5,与SZ-2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5)活孢率:SZ-26的活孢率高达90.2%,显着地低于SZ-15和SZ-22,但与N-5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综合以上结果分析,与其他3个菌株相比,虽然SZ-26的含水量较高,活孢率较低,但是SZ-26的产粉量和产孢数这两个主要的质量指标却表现突出。因此,SZ-26的孢子粉质量指标组合为最优组合。综上所述,无论是致病力还是孢子粉质量指标,SZ-26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因此,在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方面,菌株SZ-26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6)
戴长贵[9](2011)在《玉米灰斑病菌发病原因及病菌产孢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我省玉米种植发病最普遍的叶部病害,重病时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分析了玉米灰斑病产生原因、措施及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19期)
王晔,胡同乐,曹克强[10](2009)在《苹果轮纹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产孢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些年来苹果主栽品种的更迭,苹果轮纹病菌已成为危害中国果树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引起的苹果果实及枝干轮纹病常给中国的苹果产业造成重大损失。但是,该病原菌在离体条件下不易产生分生孢子,给抑菌、防治等试验造成了很大困难。笔者就近些年来对苹果轮纹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产孢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及改进,为今后针对苹果轮纹病病菌的各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及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期刊2009-10-27)
产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稻曲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其产生的稻曲毒素也极大地威胁粮食安全。本研究在组织学水平对稻曲菌在抗、感品种上的侵染差异进行了观察,研究了稻曲病菌的侵入时期及其侵染过程,利用ATMT方法构建了高效的稻曲病菌突变体库,从中筛选出产孢相关突变体,并对产孢相关基因UvPRO1进行了功能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GFP荧光标记的稻曲菌分生孢子分别在孕穗期(幼穗分化7-8期)接种抗病品种IR28和感病品种晚籼98,在体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稻曲菌在两个品种穗部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接种后6、12、24、48和72 h,分生孢子在抗、感病品种颖壳表面的萌发率分别为11.4%、38.1%、42.5%、56.7%、57.2%和12.7%、36.5%、46.3%、73.4%、75.7%,在接种48 h后稻曲菌在抗病品种颖壳上的萌发率显着低于感病品种。接种感病品种后3-15 d,菌丝首先在颖壳外表面延伸扩展,随后通过颖壳内外稃之间的缝隙扩展至颖壳内侧,并在雄蕊和雌蕊表面定殖,逐步侵染花丝、花药、花柱和柱头,并将整个花器包裹在致密的菌丝内,菌丝团进一步膨大,从内外稃之间挤出,形成稻曲球。而在抗病品种上,稻曲菌的侵染过程与感病品种基本一致,但稻曲菌菌丝侵入到抗病品种颖壳内侧的比例比感病品种下降了86.9%-92.3%,菌丝侵染抗病品种颖花花柱和柱头的时间均比感病品种推迟了3d,并且对花柱和柱头的侵染比例下降了92.2%-95.3%和92.5%-95.7%。在接种15 d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穗发病率分别为7.5%和89.1%,每穗病粒数分别为4.6和31.7。上述结果表明抗性品种颖壳表面分生孢子的萌发及菌丝从颖壳外表面侵入颖壳内侧受到抑制,推迟了菌丝侵染花器的时间和侵染比例,减少了在水稻授粉前侵染颖花的几率,导致穗发病率和病粒数显着降低。2.选用GFP荧光标记的稻曲菌分生孢子分别接种芽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的水稻植株,观察接种后的侵染过程,并利用GFP引物检测接种后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组织的带菌率。研究结果表明:(1)芽期浸根接种后1-3d,稻曲菌分生孢子能附着在胚根和根毛的表面萌发形成菌丝,从根毛基部或侧根生长点的细胞间隙侵入胚根表皮。接种5d后,菌丝在侧根生长点和胚根表皮组织内大量繁殖扩展,并向上扩展至胚芽鞘。接种7d后,在芽鞘和不完全叶表面有少量菌丝定殖。在接种后30d(水稻生长至分蘖期)和接种后90d(水稻生长至孕穗期)的极少数稻株的叶鞘表面观察到有绿色荧光菌丝的存在。用PCR方法在接种后分蘖期至蜡熟期水稻植株的根、茎、叶以及孕穗期至蜡熟期的稻穗上均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2)分蘖期注射接种后1-7 d,附着在叶鞘和茎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并向四周扩展繁殖。但用PCR的方法,在孕穗期至蜡熟期的穗、叶和茎中均未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3)孕穗期喷雾接种后1-3 d,分生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在剑叶的叶鞘表面扩展繁殖,形成菌丝团。接种后5-12 d,在颖花颖壳上、雄蕊和雌蕊表面均未观察到稻曲菌存在。但用PCR的方法在扬花期和蜡熟期的穗和叶部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而孕穗期注射接种后5-12 d,菌丝能通过内外稃之间的缝隙侵入颖壳内表面,侵染花丝、花药、柱头和花柱,最终形成稻曲球,发病率为93.3%,平均每穗31.4个稻曲球。用PCR方法在扬花期和蜡熟期的穗、叶和茎部均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孕穗期注射接种15 d后叁种灌浆相关基因(OsPromln2、OsRISBZ1和OsGlutln1)在颖花中的相对表达量,叁种灌浆相关基因在被侵染形成稻曲球的颖花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被侵染未形成稻曲球的颖花分别上调13.2倍、43.5倍和28.6倍,表明灌浆基因的激活表达可能是稻曲球形成的关键因子。(4)扬花期喷雾接种后1-12 d,分生孢子在颖壳外表面萌发形成的菌丝,菌丝扩展至颖壳内表面和子房基部,但未观察到菌丝侵染花丝、花药、柱头、花柱和子房,而用PCR的方法在蜡熟期的穗部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能够在根、茎、叶、颖花等植物组织上萌发产生菌丝,并向四周扩展繁殖,但不同接种方法观察到菌丝扩展距离不一致。除分蘖期接种外,都可以用PCR方法在接种植株生育后期的不同组织检测到稻曲菌存在。芽期接种后,稻曲菌侵染胚根,并可扩展到胚芽鞘、芽鞘、不完全叶乃至地上部的叶鞘。孕穗期注射接种后,观察到稻曲菌从侵染到稻曲球形成的直接证据,表明稻曲球的形成与稻曲病菌能否在颖花受精之前完成对花柱和柱头的侵染密切相关。一旦颖花受精完成,病原菌即使扩展至颖花内部,因无法吸收营养,也不能形成稻曲球,稻曲菌不能引起扬花期颖花发病。3.建立了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稻曲病菌的转化体系。该体系中稻曲菌孢子浓度为10~5个孢子/m L,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时间为4 d,AS浓度为200μmol/L,转化子筛选的潮霉素浓度为200μg/mL,转化效率为232.5个转化子/10~5个孢子。通过该体系获得了3016个具有稳定潮霉素抗性的转化子,筛选到5个产孢相关的突变体T-133、T-420、T-896、T-1296、T2328,采用Inverse-PCR和Tail-PCR的方法扩增并对T-DNA侧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T-420和T-1296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均与真菌中的假定蛋白有较低的同源性,其功能尚未见报道。突变体T-133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绿僵菌中的转录调控蛋白PRO1同源。突变体T-896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绿僵菌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同源。突变体T-2328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镰刀菌中多糖合成酶同源。4.对T-133突变体的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SA平板上生长6 d后,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的菌丝生长平均速度为2.20 mm/d,显着低于互补转化子CΔUvPRO1-27(2.76 mm/d)和野生型菌株(2.73 mm/d);在PS液体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在培养7 d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量分别为6.72×10~6个/mL和6.82×10~6个/mL,而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未观察到有分生孢子形成;在抗逆性方面,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0.1-0.5 mol/L)、SDS(0.01-0.05%)和CR(30-70μg/m L)测定了盐胁迫压力、细胞膜和细胞壁压力对敲除转化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在各种压力条件下,均表现出比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更高的敏感性;孕穗期(幼穗分化7-8期)注射接种后1-3 d,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菌丝在水稻颖壳外表面延伸扩展。接种4 d后,在颖壳外表面的菌丝扩展受到抑制,直至接种12 d后,仍然未观察到菌丝扩展至颖花内侧,在颖壳内表面、雄蕊和雌蕊上均未观察到有病菌存在。而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接种后,菌丝能够从颖壳外表面扩展至颖壳内表面,侵染颖花花器并形成稻曲球。上述结果表明,UvPRO1基因对稻曲菌菌丝生长、产孢、抗逆性和致病力方面都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孢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薛锐,刘思雨,赵丽媛,王小云,葛文超.黄绿绿僵菌Ma130821菌株的分子鉴定及产孢特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2].吕博.稻曲病菌侵染特性及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3].曾廷潇,芦俊佳,徐荣,樊佳星,李永和.2株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4].杜广祖,郑亚强,陈斌,和淑琪,李正跃.莱氏野村菌Nr120815菌株在不同稻谷基质上的产孢特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
[5].张杰,王正龙,彭国雄,夏玉先.苏氨酸/丝氨酸磷酸酶基因(PP5)调控蝗绿僵菌产孢方式和抗紫外特性[C].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6].李银平,雷仲仁,王海鸿.对西花蓟马高效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及产孢特性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
[7].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稻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孢条件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
[8].李银平,雷仲仁.防治西花蓟马高效白僵菌菌株筛选及产孢特性研究[C].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9].戴长贵.玉米灰斑病菌发病原因及病菌产孢特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10].王晔,胡同乐,曹克强.苹果轮纹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产孢技术研究进展[C].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