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

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下我国在水电事业也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包括在我国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大量惠民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与顺利完成等。当然,在水利事业不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来重视,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问题就是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完成后的移民安置问题,进而引发出一连串的环境保护问题,诸如生态系统协调维护、区域内水土保持工作等。本文基于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这一研究课题,重点针对水利事业建设中移民安置区域内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立与方案措施。

关键词:安置区域;生态系统;水土保持

1水土流失特点及原因

1.1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般都位于偏僻的峡谷地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原始地貌比较完整,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相对比较稳定。在移民迁建期间,为了安置移民,需要在安置区进行房屋建设和库区周围交通恢复、安置区道路修建等各种基础设施恢复建设,开挖大量土(石)方工程,致使移民安置区内的原地貌遭受不同程度的开挖扰动、碾压等影响,破坏了原地表植被,形成大量弃土弃渣。同时,由于在搬迁安置过程中特殊的移民心态,环保和水保意识淡漠,在迁移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移民为了生存,需要开垦耕地等,导致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水库移民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活动即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扰动地貌、破坏植被、弃土弃渣、土地开垦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同于自然侵蚀。

1.2水土流失量大面广

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特殊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到农村移民安置、城镇集镇迁建、工业企业迁建、专业项目复改建、水库防护工程和水库库底清理等。与枢纽工程相比,移民工程点多面广,规模不一,涉及行业和部门多;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不同步,设计变更多;移民房屋、企业迁建、道路复改建等单项工程由不同行业部门或企业承建,项目管理形式多样;经费实施政府包干,投资管理方式多种多样,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与投资难于控制,因此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广泛、类型多样、影响深远。一般移民搬迁安置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可占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总流失量的30%以上,有的高达70%。

1.3移民前期工作不合理是导致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

由于移民前期工作不充分,安置区选址不合理,环境容量分析论证不足,安置人口往往超过了移民环境容量,致使安置区人口密度加大,环境压力加重,移民安置后安置区人均占有资源量下降,环境容量超载。加上移民安置规划中缺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本措施,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等,造成群众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使用,导致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和环境质量下降。

1.4开垦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水电工程建设多在贫困山区,移民主要是农业人口,为了满足移民农业生产的需要,势必要开垦一定数量的坡耕地,加上移民安置就近后靠,移民只能从相对低海拔向高海拔移动,坡耕地开垦越来越陡,造成了严重的石漠化。

1.5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移民安置的开发建设阶段

水库移民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迁建安置和生产生活两个阶段,迁建安置的开发建设阶段是水土流失的集中发生期,一般占到整个移民水土流失的80~90%。迁建安置中的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道路通讯、电力设施建设、企业迁建等占用丘陵、山冈,不可避免地扰动地面、破坏林草植被、开挖土方,弃土弃渣,乱堆乱放,侵占河道等,由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不够,造成或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

2防治对策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变害为利,科学合理地控制安置区水土流失,搞好水库移民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水库移民为契机,把移民安置区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优美和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移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移民安置工作的发展方向,移民工作地位日益提高,移民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库区移民水土保持成为移民安置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是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枢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正确评估水库移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并由此提出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治对策、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是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1做好组织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土保持行政管理体制,依法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在贯彻实施水库移民水土保持中的责任地位;明确政府、移民工程业主、移民、咨询机构、监督监理机构各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进行必要的约束。妥善处理地方政府、业主、移民以及建设者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与协作。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移民安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监理、监测、评价、验收等制度,使移民安置水土保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条不紊地进行。

2.2严格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是控制移民水土流失的关键

科学的移民安置规划是搞好移民安置和防止生态破坏的前提,必须强化移民安置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保证其强制性和科学性。在移民生产安置规划中,首先要有水土保持规划篇章,对移民安置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对移民迁建中的水土流失预防、治理作出分析预测、科学规划,提出水土流失责任防治范围和措施体系布局。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编报和审批制度,所有的移民工程都要按照有关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或报告,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要求和《水利工程各设计阶段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制指导意见》(水总局科[2005]3号)的规定,做好各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占地与移民规划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有水土保持的内容,并框列其投资;初步设计阶段移民安置(含专项设施迁改建等)应单独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篇章。对于征地和移民数量较大、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的,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编制水土保持专项报告。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内容和要求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对可能造成重大水土流失的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实行水土保持一票否决制;对公路交通等复改建项目的建设,要经多方案比选后确定最佳方案;对原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或重建过程中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工矿企业,要对其做出转产规划。

2.3提高水库移民相关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

水库移民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村移民,由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特殊心态,对环境和水土保持政策了解不够,意识淡薄;参与移民的有关单位目前对移民水土保持的认识还不足,设计意识与理念不到位,还没有把移民水土保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因此要加强移民安置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和水土保持的宣传,逐步建立政府、业主、移民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移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环评和水土保持方案,对所有与移民建设项目有利益关系的群体进行水土保持意识的灌输与培养,提高公众的环保和水土保持意识。还应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和监督执法,完善监督执法体系,明确责任,从根本上防止开挖扰动、弃土弃渣、陡坡开垦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王冬.水土保持补偿费计列方法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3(03).

[2]邓经川,杨庆媛,藏波,孙宇毅.县域农村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3]李宗明.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计算[J].科技与企业,2013(03).

标签:;  ;  ;  

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