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巨着—─《市场经济百科全书》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孙贵林[1](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赵学清,毛一龙[2](2020)在《《资本论》学2018—2019年研究进展与评论》文中提出2018—2019年资学研究进展明显。文献考证方面,盘点了《资本论》文献在中国出版的情况,提出了研究MEGA2中《资本论》第一卷手稿的路径,对MEGA2注释的技术性错误和体例局限提出批评,考证分析《资本论》各卷的完善程度。阐释研究方面,提出从解释学视角研究《资本论》,注重从概念入手、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河流中阐释《资本论》,注重阐释《资本论》中价值观层面上的理论和生命政治、政治哲学的思想,注重对《资本论》方法的研究。运用研究方面,运用《资本论》指导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形成史方面,对《资本论》未完成的原因提出"猜想",在刊印稿同手稿的对比中、在开放性研究中考察《资本论》的形成,研究了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提出《资本论》形成史研究的新角度。传播史方面,专文考察《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传播,专文考释陈启修的《资本论》中译本等。研究史方面,让数据叙说《资本论》的研究历史,提出构建"资学"。
刘敬伟,田戊戌,王振涛[3](2020)在《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文中指出西方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和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学科。自诞生以来,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其在学科体系上已经相对独立和基本成熟。本文梳理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轨迹,进而分析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产业经济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及其理论成果对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借鉴和吸收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国情、加入中国元素、保持中国特色,进一步规范和界定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理论创新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毓森[4](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一种复杂且特殊的交往形式,其发展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战争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战争造成不同的影响。经济,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则在战争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更为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无论是整体战略的确定、作战对象的认定,抑或是作战手段、作战模式的选择,无一不受到经济的影响与制约。与此同时,战争也会对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对现代战争的经济动因、经济基础、经济成本以及经济收益等方面展开论述。论文从自然空间利益、社会空间利益、认知空间利益三个层面出发,对战争的动因展开探讨。通过分析,论文认为现代战争的动因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网络的交融而显得愈发多元,但归根结底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随着现代战争技术含量的持续提升,战争对社会经济支撑的要求也正日益提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经济发展模式,而非过去那种基于原料与劳动力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这一深刻转变,也会对建立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战争产生诸多影响。论文从战争物质生产、军事人力资源、战略战术制定三个方面出发,对现代战争的经济基础进行探讨。在人类的军事实践活动中,战争并非完全被动地决定于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战争的社会经济功能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战争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阻滞的影响;另一方面,战争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这是战争与经济辩证关系研究最为基本的思考起点,也是战争与经济辩证关系研究的逻辑基础。按照时间维度展开,论文对现代战争准备期间——进行期间——结束之后的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现代战争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多维度透析,以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战争的经济成本。与此同时,论文还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以及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与社会转移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战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总结分析现代战争的动因、经济基础以及战争的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在未来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徐淑云[5](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林承园[6](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胡岳岷,胡慧欣[7](2019)在《21世纪中国《资本论》研究的统计分析——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作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资本论》吸引了众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研究《资本论》的新热潮。以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以《资本论》为题名的文献为样本,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围绕"《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与科学社会主义"三大主题进行的学术探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资本论》研究不断开辟新境界,这为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正宏[8](2018)在《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处处闪耀着科学理论的光辉。《资本论》是一座思想丰碑,被尊为世界级经济学经典,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资本论》是一座理论宝库,显示了马克思严谨的研究作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资本论》是一座当代灯塔,引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导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
周文[9](2018)在《中国道路与中国经济学——来自中国改革开放来自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与总结》文中提出自近代10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理论一直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霸权话语体系之中,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中国发展奇迹与发展中国家的"西化失败",一方面从实践上解构了西方中心论,说明了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本身面临着解释能力下降的危机,另一方面也表明从中国道路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巨大的潜力。当下中国道路已经在提出新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和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上,实现了对西方理论的超越。随着全球经济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也必然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新的中心,发展中国经济学不仅是研究中国现象和解决中国问题,更具有世界意义,有益于研究和解决世界的问题。同时,中国经济学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中文版,要注意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思想的理论前提有别于西方世界,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原创性的中国"术语"。最后,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完全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世界主流经济学。
肖海燕[10](2018)在《《国富论》在中国的重译研究 ——翻译学与制度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翻译学视角对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中国一个多世纪的重译历程进行查证、梳理与分析,并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探讨《国富论》在中国重译的经济语境和制度语境。自严复初译《原富》以来,“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在中国的百年汉译历程见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制度变迁,二十一世纪以来掀起了重译高潮。本文在翻译模因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富论》重译版本数量、类型、出版机构,副文本等方面梳理《国富论》重译的整体趋势,通过对代表性译本的基本语汇和表达方式的历时对比分析《国富论》重译语言的发展特点,探讨《国富论》中的经济学思想模因和话语模因在中国复制与传播的规律,并对《国富论》重译的经济和制度语境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国富论》重译版本的统计与梳理显示,一百多年时间里,《国富论》在中国的重译经历了由几近停滞到逐步增长,再到快速增长的过程,体现了《国富论》经济学思想模因在中国由弱渐强的进化过程。其间,版本类型日益丰富,从严译《原富》开始,124个《国富论》汉译版本中先后出现编译、全译、节译、编着、插图、英汉对照等不同的版本形式。全译本始终占据较大比重,且呈增长趋势,表明忠实再现原着内容,充分传递《国富论》经济思想是重译的主旋律。64个出版机构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使《国富论》重译版本数量激增,另一方面助推了各种类型重译版本的蓬勃发展,使重译呈现通俗化倾向。经典版本与通俗版本的并存是《国富论》在中国日益普及化的表现。无论从模因复制与传播的长久性、多产性还是忠实性来看,《国富论》在中国,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都堪称成功的模因复合体。本文对《国富论》代表性重译版本的语言对比分析显示,该经济学着作在中国的重译经历了“归化—异化—普及化”的发展路径。《国富论》中经济学术语的重译体现了学术思想模因复制与传播中的变异性、选择性和保持性特征。基于语料库的重译语言对比分析表明,《国富论》重译在初始阶段立足于译介,翻译策略倾向于“归化”,便于经济学概念被译入语读者认知与接受。而当经济学思想模因在译入语文化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更为充分的认知时,重译则更倾向于通过原滋原味的翻译来实现经济学概念传递的准确性,翻译策略倾向于“异化”。但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线性发展,所有重译本中最贴近原文的并非最新重译本,而且最新学术型重译本语言呈现通俗化趋势,体现出对读者的关照和普及化的努力。《国富论》在中国的重译发展历程一方面证明重译研究中的“归化—异化”假设和“译文老化”假设在解释西方经济学典籍汉译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向普及化趋势和更多的重译动因方面拓展;另一方面说明《国富论》重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国富论》重译版本作为经济学思想模因的载体,其出版发行在一定的经济与制度语境中进行。因此,《国富论》重译研究需要结合触发其经济学思想模因复制与传播的经济语境和制度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国富论》在中国重译的经济语境分析表明,该着作的重译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和日益开放的背景下逐渐得到发展。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国富论》重译处于缓慢发展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经济经历曲折,发展极为缓慢,《国富论》重译几近停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迎来飞速发展期,《国富论》重译也在经历低迷时期之后日益得到快速增长。尤其自本世纪以来,《国富论》重译版本的增长与中国GDP和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等经济指标总体上都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富论》在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迎来重译热潮,说明中国不断增长、日益开放的经济现实与《国富论》重译所要求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吻合,为其经济学思想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提供了理想的经济环境。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原因。本文结合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文件和经济非国化率的变化,考察《国富论》重译的经济制度语境发现,《国富论》重译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增长,与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具有大致相似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权制度的改革,非国有化率逐年增长,产权多元化的格局日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国富论》重译提供了越来越适宜的制度环境,《国富论》的重译出版逐渐得到快速发展。《国富论》重译是中国经济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主动吸收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体现。《国富论》被誉为市场经济的“圣经”,其经济学思想模因经由百年重译在中国实现更为广泛的复制与传播,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和制度变迁带来的激励结构,副文本分析表明这已成为不少译者和出版机构重译《国富论》的重要动力之一。本世纪以来,《国富论》在中国的重译高潮表明,中国当前的经济和制度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国富论》经济学思想模因的生存与传播。这一重译高潮是《国富论》经济学思想模因顺应中国经济和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实现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复制、传播与进化。代表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并系统论证市场经济的《国富论》在中国迎来重译高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市场经济思想的普及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日益增长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二、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巨着—─《市场经济百科全书》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巨着—─《市场经济百科全书》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资本论》学2018—2019年研究进展与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本论》文献考证向纵深推进 |
二、《资本论》理论阐释全方位深化 |
三、《资本论》运用学两方向发力 |
四、《资本论》形成史研究老树绽新枝 |
五、《资本论》传播史研究细节有进展 |
六、《资本论》研究史研究让数据说话 |
(3)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
1. 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
2.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萌芽 |
3.西方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诞生:哈佛学派 |
4.西方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20 70 |
5.西方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三大流派 |
三、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轨迹与研究现状 |
1. 萌芽阶段 |
2.诞生阶段 |
3.发展阶段 |
四、对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思考 |
1. 理论框架与学科体系 |
2.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五、结语 |
(4)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战争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战争经济基础的研究 |
1.2.3 关于战争经济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战争与经济理论概述 |
2.1 战争的经济本源 |
2.1.1 战争的经济根源 |
2.1.2 战争的经济起源 |
2.1.3 战争的经济动因 |
2.2 战争的经济基础 |
2.2.1 武器装备生产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2.2 军事人力资源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2.3 军队作战方式与组织结构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3 战争的社会经济功能 |
2.3.1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 |
2.3.2 对社会制度变革的催化 |
2.3.3 对技术进步的牵引 |
第三章 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现代战争动因 |
3.1 自然空间利益 |
3.1.1 自然资源控制权 |
3.1.2 战略通道控制权 |
3.2 社会空间利益 |
3.2.1 地缘政治主动权 |
3.2.2 经济秩序主动权 |
3.2.3 科技发展主动权 |
3.3 认知空间利益 |
3.3.1 社会安全认知 |
3.3.2 意识形态传播 |
3.3.3 战略威慑效应 |
第四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基础 |
4.1 战争物质生产的经济基础 |
4.1.1 军事工业生产能力 |
4.1.2 民用部门生产能力 |
4.1.3 国家战争动员能力 |
4.2 军事人力资源的经济基础 |
4.2.1 军事人员的队伍规模 |
4.2.2 军事人员的职业技能 |
4.2.3 军事人员的身体素质 |
4.3 战争形态演变的经济基础 |
4.3.1 军事战略的制定 |
4.3.2 战争样式的变化 |
4.3.3 军队体制的变革 |
第五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成本 |
5.1 战争准备期间的经济成本 |
5.1.1 战争准备期间的人员成本 |
5.1.2 战争准备期间的物资装备成本 |
5.1.3 战争准备期间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5.2 战争进行期间的经济成本 |
5.2.1 战争进行期间的人员成本 |
5.2.2 战争进行期间的物资装备成本 |
5.2.3 战争进行期间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5.3 战争结束后的经济成本 |
5.3.1 战争结束后的人员成本 |
5.3.2 战争结束后的社会重建成本 |
5.3.3 战争结束后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第六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收益 |
6.1 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
6.1.1 经济发展安全环境的改善 |
6.1.2 社会制度的变革 |
6.1.3 军事人员与设施的社会转移 |
6.2 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 |
6.2.1 社会消费需求增加 |
6.2.2 拉动社会就业增长 |
6.2.3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6.3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与社会转移 |
6.3.1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 |
6.3.2 军事技术社会转移的价值运动 |
6.3.3 军事技术社会转移的溢出效益 |
第七章 对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的启示 |
7.1 以国家发展利益为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向 |
7.1.1 确立与和平发展相适应的军事战略 |
7.1.2 建设与和平发展相适应的军事力量 |
7.1.3 统筹运用军事力量营造有利战略态势 |
7.2 建设支撑世界一流军队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 |
7.2.1 系统论视角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
7.2.2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内涵剖析 |
7.2.3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路径与政策举措 |
7.3 走军民融合道路实现富国强军 |
7.3.1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军事力量建设的未来走向 |
7.3.2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
7.3.3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抓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
一、时空转化原理 |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
第五节 小结 |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
三、规划法的出台 |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1世纪中国《资本论》研究的统计分析——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览与初步分析 |
1.发文数量与学科分布 |
2.研究热点与理论阵地 |
3.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 |
二、学术探索与研究主题 |
1.《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1) 唯物史观。 |
(2) 辩证法。 |
(3) 资本及其逻辑。 |
(4) 政治经济学批判。 |
(5) 拜物教和现代性。 |
(6) 存在论。 |
(7) 生态问题。 |
(8) 本体论的争鸣。 |
2.《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
(2) 劳动价值论。 |
(3) 剩余价值。 |
(4) 《21世纪资本论》。 |
(5) 经济危机。 |
3.《资本论》与科学社会主义 |
(1)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 |
(2) 人的发展与解放。 |
(3) 正义。 |
三、深化方向与前景展望 |
1.加强对话。 |
2.掌控话语权。 |
3.彰显“中国特色”。 |
4.融入“新时代”。 |
(8)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本论》是一座思想丰碑 |
(一) 《资本论》是世界级经济学经典 |
1.《资本论》是全球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巨着之一 |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重要的经济学流派 |
3.《资本论》对众多的大师级经济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4.《资本论》被全世界广泛研究 |
(二) 《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缺陷 |
2.《资本论》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
3.《资本论》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框架 |
(三) 《资本论》的思想永放光芒 |
二、《资本论》是一座理论宝库 |
(一) 《资本论》显示的理论研究作风严谨 |
1.《资本论》的研究结论严谨科学 |
2.《资本论》中的普通描述也非常严谨 |
(二) 《资本论》运用的研究方法十分科学 |
1.《资本论》运用了众多的研究方法 |
2. 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研究质量的提升 |
(三) 《资本论》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
1.《资本论》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
2. 揭示和遵循经济规律是《资本论》活的灵魂 |
三、《资本论》是一座当代灯塔 |
(一) 提供剖析工具 |
1.《资本论》是批判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 |
2. 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缺陷没有消除 |
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 |
(二) 促进理论发展 |
1. 增强理论自信 |
2. 奠定理论基础 |
(三) 指导现实问题的解决 |
(9)中国道路与中国经济学——来自中国改革开放来自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与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 |
二、中国道路与中国经济学 |
三、结束语 |
(10)《国富论》在中国的重译研究 ——翻译学与制度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方经济学典籍重译热潮 |
1.1.2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 |
1.1.3 中国经济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选择 |
1.3.2 选择《国富论》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
1.4 研究问题 |
1.4.1 《国富论》重译版本发展趋势的梳理与分析 |
1.4.2 《国富论》重译语言历时对比分析 |
1.4.3 《国富论》在中国重译的经济语境分析 |
1.4.4 《国富论》在中国重译的制度语境分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描述翻译学方法 |
1.5.2 统计分析法 |
1.5.3 语料库分析法 |
1.5.4 文献分析法 |
1.6 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译研究综述 |
2.1.1 西方重译研究述评 |
2.1.2 国内重译研究述评 |
2.2 经济类文献翻译研究综述 |
2.2.1 西方经济类文献翻译研究述评 |
2.2.2 国内经济类文献翻译研究述评 |
2.3 本研究切入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理论基础 |
3.1 模因论 |
3.1.1 模因论简介 |
3.1.2 翻译模因论 |
3.1.3 运用模因论研究西方经济学典籍重译的理据 |
3.1.4 亚当·斯密及《国富论》经济学思想模因 |
3.2 制度变迁理论 |
3.2.1 制度的定义 |
3.2.2 制度变迁 |
3.2.3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3.2.4 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 |
3.2.5 制度变迁理论在《国富论》重译研究中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富论》在中国重译版本的梳理与分析 |
4.1 《国富论》重译版本总体增长趋势分析 |
4.2 出版机构与译者之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
4.2.1 同一出版机构与不同译者合作 |
4.2.2 同一译者与不同出版机构合作 |
4.2.3 同一译者与同一出版机构合作 |
4.3 《国富论》插图版重译本的演化过程 |
4.4 《国富论》重译目的分析 |
4.4.1 重译版本翻译目的 |
4.4.2 收录重译本的丛书出版目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富论》重译语言对比分析 |
5.1 基本语汇的重译对比分析 |
5.1.1 书名重译对比分析 |
5.1.2 经济学术语重译对比分析 |
5.1.3 普通词汇重译对比分析 |
5.2 基于语料库的重译语言表达特征对比分析 |
5.2.1 类符/型符比 |
5.2.2 句长 |
5.2.3 句段长 |
5.2.4 结构式容量 |
5.2.5 词簇频率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富论》重译的经济语境与制度语境分析 |
6.1 1901年以来《国富论》重译与中国经济语境分析 |
6.1.1 清末民国时期 |
6.1.2 计划经济时期 |
6.1.3 改革开放时期 |
6.2 《国富论》重译的制度语境分析 |
6.2.1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期 |
6.2.2 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期 |
6.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探索期 |
6.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期 |
6.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 |
6.3 《国富论》重译的经济学语境分析 |
6.3.1 中国引进西方经济学的传统 |
6.3.2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渊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国富论》重译版本的日益普及化趋势 |
7.1.2 《国富论》重译中经济学话语模因的传播趋势 |
7.1.3 《国富论》重译的经济语境 |
7.1.4 《国富论》重译的制度语境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研究理论方面:运用模因论研究经济学典籍重译问题 |
7.2.2 研究视角方面:跨学科重译研究 |
7.2.3 研究领域方面:在经济学领域验证重译假设 |
7.2.4 文献方面:《国富论》重译版本的梳理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A:1901-2016年《国富论》在中国的版本列表 |
附录B:收录《国富论》重译本的丛书列表 |
附录C:三个《国富论》重译本中不同长度的句段分布情况 |
附录D:1978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国富论》重译大事年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巨着—─《市场经济百科全书》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2]《资本论》学2018—2019年研究进展与评论[J]. 赵学清,毛一龙.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3]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J]. 刘敬伟,田戊戌,王振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1)
- [4]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D]. 黄毓森.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21世纪中国《资本论》研究的统计分析——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视角[J]. 胡岳岷,胡慧欣.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5)
- [8]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J]. 李正宏.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6)
- [9]中国道路与中国经济学——来自中国改革开放来自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与总结[J]. 周文. 经济学家, 2018(07)
- [10]《国富论》在中国的重译研究 ——翻译学与制度经济学视角[D]. 肖海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标签:资本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