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和应用其的汽车论文和设计-王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安装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和应用其的汽车。该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包括:用于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的接线铜排;用于与电机电连接的引接线。其中,接线铜排包括铜排本体和形成在铜排本体上的调节部件,调节部件设置成能够使铜排本体与引接线之间,和\/或铜排本体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之间无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能够避免因安装误差而导致在接线铜排上产生安装应力的现象发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的接线铜排,用于与电机电连接的引接线,其中,所述接线铜排包括铜排本体和形成在所述铜排本体上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铜排本体与所述引接线之间,和\/或所述铜排本体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之间无间隙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的接线铜排,

用于与电机电连接的引接线,

其中,所述接线铜排包括铜排本体和形成在所述铜排本体上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铜排本体与所述引接线之间,和\/或所述铜排本体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之间无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设置成:固定在所述铜排本体上的母扣部,所述铜排本体的与所述母扣部固定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母扣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引接线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引接线通过公扣部经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固定在所述母扣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部为螺母,所述公扣部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设置成:将所述铜排本体的一部分形成为柔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本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引接线相连的第二端,所述柔性部形成为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弯折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本体的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本体与所述引接线的连接处的下方形成有与所述绝缘部件相连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形成有用于引导并保护所述引接线的导向槽。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形成在所述电机壳体内的接线盒,具有母扣部的接线铜排和所述引接线通过公扣部连接并悬空在所述接线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形成在所述电机壳体内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固定有接线座,具有柔性部的接线铜排和所述引接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接线座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和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安装领域,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三相线的接线通常在电机壳体上的三相接线盒内进行。三相接线盒内安装有接线座,电机控制器的接线铜排与电机引接线通过螺栓固定在接线座上以实现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电连接。

然而,现有的上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方式常因电机接线座的安装位、电机控制器的接线铜排的安装位以及电机的安装位存在安装误差而导致电机控制器的接线铜排无法在与接线座固定连接后,与接线座的表面达到零间隙的贴合,这就导致接线铜排固定在接线座上以后,接线铜排不可避免的存在扭曲的安装应力。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接线铜排长时间存在的安装应力、接线盒内的温度交替变化以及振动等原因,都容易导致接线铜排与接线座的连接处和接线铜排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处均存在开裂的风险,从而造成电机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寻求一种能够避免因安装误差而导致在接线铜排上产生安装应力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因配合误差而导致在接线铜排上产生安装应力,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包括:用于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的接线铜排;用于与电机电连接的引接线。其中,接线铜排包括铜排本体和形成在铜排本体上的调节部件,调节部件设置成能够使铜排本体与引接线之间,和\/或铜排本体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之间无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设置成:固定在铜排本体上的母扣部,铜排本体的与母扣部固定的区域设置有与母扣部连通的第一通孔,引接线上形成有第二通孔,引接线通过公扣部经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固定在母扣部上。

进一步地,母扣部为螺母,公扣部为螺栓。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设置成:将铜排本体的一部分形成为柔性部。

进一步地,铜排本体包括用于与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一端、用于与引接线相连的第二端,柔性部形成为连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弯折状。

进一步地,铜排本体的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绝缘部件,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铜排本体与引接线的连接处的下方形成有与绝缘部件相连的绝缘板,绝缘板上形成有用于引导并保护引接线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用于连接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上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

进一步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形成在电机壳体内的接线盒,具有母扣部的接线铜排和引接线通过公扣部连接并悬空在接线盒内。

进一步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形成在电机壳体内的接线盒,接线盒内固定有接线座,具有柔性部的接线铜排和引接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接线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在铜排本体安装固定后,能够通过调节部件调整铜排本体与引接线之间,和\/或铜排本体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例如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铜排本体和引接线的电机接线座的固定面)之间的配合间隙,以消除铜排本体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安装应力,从而避免了铜排本体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的连接处和铜排本体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处的开裂的风险,进而使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电连接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包括:用于与电机控制器4电连接的接线铜排1;用于与电机5电连接的引接线2。其中,接线铜排1包括铜排本体11和形成在铜排本体11上的调节部件12(如图2所示),调节部件12设置成能够使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之间,和\/或铜排本体11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例如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的电机接线座的固定面)之间无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在使用时,通过紧固件将接线铜排1和引接线2在电机5的接线盒(图中未画出)内进行安装固定,以实现接线铜排1和引接线2的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通过在铜排本体11上形成的调节部件12,使紧固件在固定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后,调节部件12能够调整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之间,和\/或铜排本体11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之间的配合间隙。因此,即便在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固定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的电机接线座的安装位、与电机控制器4电连接的接线铜排1的安装位以及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安装位均存在安装误差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部件12也能够使铜排本体11完全的贴合引接线2和\/或与铜排本体11接触的固定面(例如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的电机接线座的固定面),这就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上述安装误差而导致铜排本体11在固定后自身产生扭曲的安装应力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在铜排本体11与电机接线座的连接处、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的连接处发生以及铜排本体11与与铜排本体11接触的固定面的连接处存在的开裂的风险,进而使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电连接更为稳定。

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调节部件12可设置成:包括固定在铜排本体11上的母扣部13(如图2所示),铜排本体11的与母扣部13固定的区域设置有与母扣部13连通的第一通孔14,引接线2上形成有第二通孔15,引接线2通过公扣16部经第二通孔15和第一通孔14固定在母扣部13上。

现有技术中的接线铜排与引接线的安装常需要通过使用公扣部16将二者固定在设有母扣部13的接线座上,即通过公扣部和母扣部的配合将二者一同固定在接线座上。而本实用新型将母扣部13直接设置在铜排本体11上,使引接线2能够通过公扣部16直接固定在铜排本体11上,即省去了接线座的设置。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质上是避免了将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固定在特定的固定面(例如接线座的固定面)上,而是可将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在任意的悬空位置进行连接,这就避免了因现有技术中的接线座的安装误差而导致的铜排本体11与接线座存在配合间隙的问题,从而避免了铜排本体11因配合间隙而发生扭曲变形产生安装应力的问题。同时,软质的引接线2还能够在与铜排本体11安装固定后发生适应性的形变,也有助于使铜排本体11能够与引接线2无间隙的配合。因此,该方式不仅能够避免铜排本体11产生的安装的安装应力,还能够使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的连接更为稳定和牢固。

优选的,母扣部13可设置为卡凸结构,公扣部16可设置为与卡凸结构配合的卡槽结构;还优选地,母扣部13可设置为螺母,公扣部16可设置为螺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母扣部13为螺母,公扣部16为螺栓。在如图2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螺母可铆接在铜排本体11上。螺栓穿过引接线2上形成的第二通孔15和设置在铜排本体11上与螺母连通的第一通孔14与螺母固定安装。通过螺母和螺栓的固定方式,不仅便于二者的连接,还提高了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电连接的强度。

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调节部件12可设置成:将铜排本体11的一部分形成为柔性部17。通过该设置,当铜排本体11安装固定在一个固定面上时,例如安装固定在现有技术中的接线座上时,当电机接线座的安装位、与电机控制器4电连接的接线铜排1的安装位以及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安装位存在安装误差时,铜排本体11上形成的柔性部17能够发生适应性的形变以避免铜排本体11与接线座之间产生配合间隙,从而使铜排本体11能够更好的贴合接线座,进而避免了铜排本体11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安装安装应力。不具有安装应力的铜排本体11不仅避免了铜排本体11与与其接触的固定面(即接线座)的连接处和铜排本体11与电机控制器4的连接处的开裂的风险,还提高了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电连接的强度。

在如图4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铜排本体11可包括用于与电机控制器4相连的第一端111、用于与引接线2相连的第二端112,柔性部17可形成为连接在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之间的弯折状113。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均设置为硬质结构,从而加强了铜排本体11与电机控制器4和与引接线2的连接强度。而形成在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之间的弯折状113可优选地设置为多层的软铜排。软铜排能够使弯折状113在能够保证其自身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具有柔软的特性,从而使铜排本体11能够更好的发生形变,以适应不同的固定的接触面的位置。

回到图1,优选地,铜排本体11的与电机控制器4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上可形成有绝缘部件3,绝缘部件3上可形成有加强筋31。绝缘部件3可优选为与铜排本体11一体成型的塑料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绝缘部件3在不影响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的连接的情况下,可大面积的包裹铜排本体11,以进一步地加强铜排本体11自身的强度。优选地,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加强筋31可形成在塑料件的表面,通过设置有加强筋3能够加强铜排本体11的强度,从而使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连接时,铜排本体11不易发生弯折或变形,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的连接处的下方可形成有与绝缘部件3相连的绝缘板6,绝缘板6上形成有用于引导并保护引接线2的导向槽61。通过该设置,不仅可以在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固定安装后能够起到高压安全防护的效果,还可避免因铜排本体11发生弯折而与接线盒接触或因用于固定引接线2和铜排本体11的螺栓较长而与接线盒接触而发生漏电的危险;通过设置导向槽61不仅能够避免相邻的引接线2的接触,从而避免造成短路的危险,还能提高接线的美观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通过设置绝缘板6能够使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在电连接后更为的安全和美观。优选地,绝缘板6的材料可以为塑料。还优选地,绝缘板6可与绝缘部件31一体成型,也可为单独的零件,还可以单独安装在接线盒的底部。还优选地,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上述的绝缘板6的结构,绝缘板6也可与绝缘部件31一体成型,也可为单独的零件,也可以单独安装在接线座7上,还可以将接线座7直接设置成绝缘结构,螺母可预埋在接线座7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电机5、电机控制器4以及用于连接电机5和电机控制器4的上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根据上文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通过在铜排本体11上形成有的调节部件12,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因电机接线座(图中未画出)的安装位、电机控制器4的接线铜排的安装位以及电机5的安装位存在安装误差而导致接线铜排无法与接线座的表面达到零间隙的贴合的现象发生,从而避免了铜排本体11在安装固定后,因存在配合间隙而使铜排本体11产生安装应力的问题。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100的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因接线铜排长时间存在的安装应力、接线盒内的温度交替变化以及振动等原因导致的接线铜排与接线座的连接处和接线铜排与电机控制器4的连接处的开裂的现象发生。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电机5可包括电机壳体(图中未画出)和形成在电机壳体内的接线盒(图中未画出),结合图2所示,具有母扣部13的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通过公扣部16连接并悬空在接线盒内。通过该设置,在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安装固定后,铜排本体11无需发生形变即可完成连接,从而进一步避免了铜排本体11发生扭曲变形而产生安装应力的现象。根据上文可知,该设置不仅能够使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的连接更为的稳定,还可在接线盒内省去现有技术中的接线座,从而方便了铜排本体11与引接线2的固定连接,同时还节约了成本。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电机5可包括电机壳体(图中未画出)和形成在电机壳体内的接线盒(图中未画出),接线盒内固定有接线座7(如图4所示),具有柔性部17的接线铜排1和引接线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接线座7上。根据上文可知,通过该设置,即便在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固定铜排本体11和引接线2的电机接线座的安装位、与电机控制器4电连接的接线铜排1的安装位以及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的安装位均存在安装误差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铜排本体11也能够通过柔性部17的调整,使铜排本体11完全的贴合引接线2和\/或与铜排本体11接触的固定面,从而避免了铜排本体11产生安装应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设计图

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和应用其的汽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1147.4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329902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2K 11/33

专利分类号:H02K11/33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园西大道

发明人:王颢

第一发明人:王颢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云贵;金卫文

代理机构:1127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和应用其的汽车论文和设计-王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