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作为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其暴露引发的毒性是当前的研究的热点。之前的研究表明,PFOA会在生物体内进行富集,植物体内高浓度的PFOA会造成严重的生长发育毒害,但其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和相关指标的测定,对PFOA造成的拟南芥毒性效应和毒性机制进行了分析。PFOA对拟南芥造成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植株叶片和根部鲜重积累量减少,侧根数减少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由于PFOA被拟南芥吸收以后主要被转运到叶片,所以PFOA对拟南芥叶片造成的毒害明显强于根部。拟南芥吸收、转运PFOA都需要一个主动的跨膜转运蛋白。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拟南芥根部和叶片中都有药物跨膜转运蛋白、主动跨膜转运蛋白、离子跨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转录的上调,其中有12个基因是重叠基因。这些重叠基因可能与PFOA从根部到叶片的转运有关。拟南芥体内PFOA的积累引发了缺铁响应基因的剧烈响应,而同期PFOA处理的拟南芥叶片和根部的铁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表明PFOA引发的拟南芥缺铁基因的响应与铁元素的含量无关。拟南芥根部铁吸收基因的上调,促进了根部对铁元素的吸收,而根部铁转运基因的下调,可能抑制了铁从根部向叶片的转运,导致拟南芥吸收的铁主要被存储在根部。此外,PFOA作用还引发了拟南芥体内氧化还原基因的响应,且叶片强于根部。通过活性氧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的转录丰度大量增加,这两类蛋白在拟南芥有机物质的解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拟南芥体内的氧化还原状态,我们对拟南芥体内的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发现,PFOA作用下,拟南芥体内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都发生了增加。进一步表明,PFOA对拟南芥造成了氧化胁迫。因此,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浓度PFOA对拟南芥的毒性效应,而且还为PFOA毒性作用机制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樊玲玲
导师: 韩毅
关键词: 拟南芥,跨膜转运,缺铁响应基因,氧化还原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分类号: Q943.2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4423K
下载量: 43
相关论文文献
- [1].脂肪酸跨膜转运蛋白及其表达的调控[J]. 生物技术世界 2012(11)
- [2].保定苜蓿锌离子跨膜转运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9)
- [3].ABC跨膜转运蛋白介导的癌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J]. 口腔生物医学 2016(03)
- [4].益气活血中药脑泰方对脑缺血后海马CA2区铁跨膜转运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J]. 世界中医药 2016(04)
- [5].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3(02)
- [6].ABC跨膜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铂类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02)
- [7].SMR蛋白:一种跨膜蛋白演化研究的模式蛋白[J]. 生命科学 2017(02)
- [8].抗病毒免疫分子IFITMs的研究进展[J]. 病毒学报 2016(04)
- [9].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其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J]. 药学学报 2011(05)
- [10].ABC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研究进展[J]. 口腔生物医学 2016(04)
- [11].去铁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铁跨膜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8(06)
-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 2012(05)
- [13].P-糖蛋白分子结构及转运机制[J]. 药物评价研究 2018(01)
- [14].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逆转方法的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8(06)
- [15].ABC跨膜转运蛋白外排抑制剂促进药物肠吸收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12(03)
- [16].氟对成釉细胞钙稳态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01)
- [17].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03)
- [18].三七及单体对P糖蛋白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11)
- [19].siRNA干扰跨膜转运蛋白21的表达对KO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8(02)
- [20].新知新讯[J]. 求知导刊 2015(04)
- [21].中药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06)
- [22].白藜芦醇逆转肿瘤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03)
- [23].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03)
- [24].铁跨膜转运蛋白与脑神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1)
- [25].逆转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参与耐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06)
- [2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亚砷酸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7(06)
- [27].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与临床安全用药[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2(01)
- [28].2型糖尿病的治疗与GLUT4的关系[J]. 中国临床研究 2013(12)
- [29].弹力纤维假黄瘤1例[J]. 皮肤病与性病 2012(04)
- [30].水通道蛋白在肝胆系统中的生理学研究进展[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