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津下氏双套圈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肌腱,显微外科手术,津下氏双套圈法
津下氏双套圈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本钰[1](2007)在《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TSUGE)结合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效果,探讨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修复指屈肌腱损伤的理论依据,并期望对本法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优缺点作一评估。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0月对44例52指Ⅱ区指屈肌腱断裂者(年龄17~45岁),均为切割伤。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29指,男19例,女5例,采用津下氏双套圈法予以修复。B组20例23指,男16例,女4例,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两组病例术中均结合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一期修复,术中记录肌腱吻合时间,术后均进行相同的物理治疗及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术后各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5个月~1年,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A组病例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术后1例发生肌腱再断裂,行二次手术修复。按TAM评定法评价术后疗效。津下氏双套圈法的总优良率为89.2% ,Kessler法的总优良率为82.6% (P > 0. 05) ,A组疗效高于B组,且未出现并发症。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津下氏双套圈法为(2.8±0.8) min ,Kessler法为(4.5±0.5) min。结论: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结合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具有牢固强度高,抗断端裂隙作用好,对肌腱的血供影响最小,缝合方法简单,有效的减少了肌腱术后粘连及断裂的并发症,提高了疗效,是一种简单、实用、效果更佳的肌腱缝合方法。(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7-05-01)
陈本钰[2](2005)在《津下双套圈法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8月~2003年4月,我院对指深、浅屈肌腱Ⅱ区断裂者采用津下双套圈法结合显微技术一期同时修复,术后行物理治疗及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40指,男26例29指,女9例11指;年龄16岁~52岁,平均32(本文来源于《实用手外科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李文庆,王利,宫云霞,朱小弟,王文胜[3](2001)在《津下双套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了解津下双套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 3 5例 58指Ⅱ区指屈肌腱断裂者采用津下双套圈法结合显微技术予以修复。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及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同时选择 3 0例 52指Ⅱ区指屈肌腱断裂者 ,用Kessler法修复作为对照组 ,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 5个月~ 1年 ,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津下双套圈法疗效优者 2 8指 ,良 2 4指 ,可 6指 ,总优良率为89.6%。Kessler组的总优良率为 82 .7%。结论 用津下双套圈法修复屈肌腱具有抗拉力强度大 ,血供影响小 ,操作简单等优点 ,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华手外科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津下氏双套圈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1年8月~2003年4月,我院对指深、浅屈肌腱Ⅱ区断裂者采用津下双套圈法结合显微技术一期同时修复,术后行物理治疗及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40指,男26例29指,女9例11指;年龄16岁~52岁,平均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津下氏双套圈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本钰.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TSUGE)结合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
[2].陈本钰.津下双套圈法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5
[3].李文庆,王利,宫云霞,朱小弟,王文胜.津下双套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