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线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包括摩擦圈和活动机构,摩擦圈的外表面顶部与辅助环的内表面连接,辅助环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主软弧条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主软弧条的外表面中部与衔接圈的内表面连接,加固座的外表面右侧与透明外罩壳的外表面右侧连接,透明外罩壳的内表面左侧与探测头的外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螺纹配合块和探测头等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对光纤进行探测,而且还可以深入管道内,从而可以应对一些狭小环境内的检测,又因加固皮和卡座等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狭小空间,所以该装置可以达到适应狭小空间且方便检测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包括摩擦圈(1)和活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3)包括衔接圈(301)、软弹簧(302)、固定环(303)、加固皮(304)、副软弧条(305)、主软弧条(306)、外螺纹短柱(307)、内螺纹配合块(308)、卡座(309)、加固座(310)、透明外罩壳(311)、探测头(312)、密封圈(313)和定死环(314),所述摩擦圈(1)的外表面顶部与辅助环(2)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辅助环(2)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中部与衔接圈(30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301)的外表面底部与软弹簧(302)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软弹簧(302)的外表面底部与外层胶皮(4)的外表面中部连接,所述外层胶皮(4)的内表面与保护软层(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保护软层(5)的内表面与芯圈(6)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右侧与内螺纹配合块(308)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内螺纹配合块(308)的内表面与外螺纹短柱(307)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外螺纹短柱(307)的外表面右侧与卡座(309)的外表面左侧中部连接,所述卡座(309)的中部设置有内腔(7),所述卡座(309)的内表面右侧中部与加固座(310)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加固座(310)的外表面右侧与透明外罩壳(311)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透明外罩壳(311)的内表面左侧与探测头(312)的外表面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包括摩擦圈(1)和活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3)包括衔接圈(301)、软弹簧(302)、固定环(303)、加固皮(304)、副软弧条(305)、主软弧条(306)、外螺纹短柱(307)、内螺纹配合块(308)、卡座(309)、加固座(310)、透明外罩壳(311)、探测头(312)、密封圈(313)和定死环(314),所述摩擦圈(1)的外表面顶部与辅助环(2)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辅助环(2)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中部与衔接圈(30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301)的外表面底部与软弹簧(302)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软弹簧(302)的外表面底部与外层胶皮(4)的外表面中部连接,所述外层胶皮(4)的内表面与保护软层(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保护软层(5)的内表面与芯圈(6)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右侧与内螺纹配合块(308)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内螺纹配合块(308)的内表面与外螺纹短柱(307)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外螺纹短柱(307)的外表面右侧与卡座(309)的外表面左侧中部连接,所述卡座(309)的中部设置有内腔(7),所述卡座(309)的内表面右侧中部与加固座(310)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加固座(310)的外表面右侧与透明外罩壳(311)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透明外罩壳(311)的内表面左侧与探测头(312)的外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03)外表面两侧分别与加固皮(304)的外表面一侧连接,且两个加固皮(304)的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环(2)的外表面顶部与副软弧条(305)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且副软弧条(305)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左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309)的外表面右侧与密封圈(313)的外表面右侧连接,且密封圈(31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圆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0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固定环(303)的内表面中部与过渡层(8)的外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罩壳(311)的内部设置有内嵌腔,且内嵌腔的直径大于探测头(312)的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现在也是越来越普遍,然而在使用的时候往往需要检测,然而现实的安装中往往会遇到不同的环境,有方便检测的也有狭小的空间不方便检测的,然而现有的探头往往不能再狭小的空间进行检测,所以会对实际的工作产生较大的麻烦,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适应狭小空间且方便检测的探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达到适应狭小空间且方便检测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包括摩擦圈和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衔接圈、软弹簧、固定环、加固皮、副软弧条、主软弧条、外螺纹短柱、内螺纹配合块、卡座、加固座、透明外罩壳、探测头、密封圈和定死环,所述摩擦圈的外表面顶部与辅助环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辅助环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主软弧条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主软弧条的外表面中部与衔接圈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的外表面底部与软弹簧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软弹簧的外表面底部与外层胶皮的外表面中部连接,所述外层胶皮的内表面与保护软层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保护软层的内表面与芯圈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主软弧条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定死环的外表面右侧与内螺纹配合块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内螺纹配合块的内表面与外螺纹短柱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外螺纹短柱的外表面右侧与卡座的外表面左侧中部连接,所述卡座的中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卡座的内表面右侧中部与加固座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加固座的外表面右侧与透明外罩壳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透明外罩壳的内表面左侧与探测头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外表面两侧分别与加固皮的外表面一侧连接,且两个加固皮的规格相同。

优选的,所述辅助环的外表面顶部与副软弧条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且副软弧条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的外表面左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座的外表面右侧与密封圈的外表面右侧连接,且密封圈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圆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固定环的内表面中部与过渡层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外罩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嵌腔,且内嵌腔的直径大于探测头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螺纹短柱、主软弧条、副软弧条、软弹簧、加固座、内螺纹配合块和探测头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对光纤进行探测,而且还可以深入管道内,从而可以应对一些狭小环境内的检测,又因为有软弹簧、加固皮和卡座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狭小空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适应狭小空间且方便检测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芯圈、内腔、过渡层、定死环、辅助环和探测头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微调探测头,从而更好的进行适应,从而可以在不同的狭小空间进行探测,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摩擦圈、2辅助环、3活动机构、301衔接圈、302软弹簧、303固定环、304加固皮、305副软弧条、306主软弧条、307外螺纹短柱、308内螺纹配合块、309卡座、310加固座、311透明外罩壳、312探测头、313密封圈、314定死环、4外层胶皮、5保护软层、6芯圈、7内腔、8过渡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包括摩擦圈1和活动机构3,活动机构3包括衔接圈301、软弹簧302、固定环303、加固皮304、副软弧条305、主软弧条306、外螺纹短柱307、内螺纹配合块308、卡座309、加固座310、透明外罩壳311、探测头312、密封圈313和定死环314,摩擦圈1的外表面顶部与辅助环2的内表面粘接,辅助环2的外表面右侧顶部与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左侧插接,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中部与衔接圈301的内表面套接,衔接圈301的外表面底部与软弹簧302的外表面顶部焊接,软弹簧302的外表面底部与外层胶皮4的外表面中部套接,外层胶皮4的内表面与保护软层5的外表面套接,保护软层5的内表面与芯圈6的外表面套接,主软弧条306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左侧焊接,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右侧与内螺纹配合块308的外表面左侧焊接,内螺纹配合块308的内表面与外螺纹短柱30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外螺纹短柱307的外表面右侧与卡座309的外表面左侧中部焊接,卡座309的中部设置有内腔7,卡座309的内表面右侧中部与加固座310的外表面左侧焊接,加固座310的外表面右侧与透明外罩壳311的外表面右侧卡接,透明外罩壳311的内表面左侧与探测头3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环303外表面两侧分别与加固皮304的外表面一侧粘接,且两个加固皮304的规格相同,辅助环2的外表面顶部与副软弧条305的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且副软弧条305的外表面右侧与定死环314的外表面左侧焊接,卡座309的外表面右侧与密封圈313的外表面右侧粘接,且密封圈31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圆口,固定环30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固定环303的内表面中部与过渡层8的外表面套接,透明外罩壳311的内部设置有内嵌腔,且内嵌腔的直径大于探测头312的直径,该光纤检测用探头,通过外螺纹短柱307、主软弧条306、副软弧条305、软弹簧302、加固座310、内螺纹配合块308和探测头312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对光纤进行探测,而且还可以深入管道内,从而可以应对一些狭小环境内的检测,又因为有软弹簧302、加固皮304和卡座309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狭小空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适应狭小空间且方便检测的目的,通过芯圈6、内腔7、过渡层8、定死环314、辅助环2和探测头312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微调探测头312,从而更好的进行适应,从而可以在不同的狭小空间进行探测,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

在使用时,将该装置伸入一些狭小的空间,从而可以根据环境压缩主软弧条306和副软弧条305可以对探测头312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从而可以方便其进行检测,而且遇到较小的空间主软弧条306和副软弧条305可以进行伸长或者缩短,从而带着辅助环2进行来回活动,而如果遇到较大的空间则可以软弹簧302伸缩,从而可以进行支撑。

综上可得,该光纤检测用探头,通过外螺纹短柱307、主软弧条306、副软弧条305、软弹簧302、加固座310、内螺纹配合块308和探测头312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对光纤进行探测,而且还可以深入管道内,从而可以应对一些狭小环境内的检测,又因为有软弹簧302、加固皮304和卡座309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狭小空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适应狭小空间且方便检测的目的,通过芯圈6、内腔7、过渡层8、定死环314、辅助环2和探测头312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微调探测头312,从而更好的进行适应,从而可以在不同的狭小空间进行探测,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

设计图

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5057.9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13220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G01M 11/00

专利分类号:G01M11/00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沧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沧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14 上海市闵行区新骏环路588号22号楼A305室

发明人:黄嘉劲

第一发明人:黄嘉劲

当前权利人:沧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艳娥

代理机构:3129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光纤检测用探头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