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高玉老师《桥》一课教学有感
余友草福建省永安市东门小学366000
一位教育家形容道:“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且不容易读懂的‘书’”。同样,咱们的老师亦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听完高玉老师教学《桥》一课后,咱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品析高老师——这本内涵丰富的“书”呢?
一、至真至情——人文共舞的学理境界
近年来,在新课程精神理念的鼓舞下,老师们各擎一柱烟,在新课程的浪潮中尽情地展示自己最有魅力的一面。然而,在这实践的过程中,在当前使用的教科书的导读中,那种只有内容与情感要求却没有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的影响下,老师们的课堂中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重理解,轻运用;重讲解,轻训练”的现象。对于“课标”中所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未能给予较多的关注。而在本堂课中,高老师很成功地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和谐共舞”。
1、对比训练,完善人物认识。
《桥》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老汉,虽不是生活在战争年代,但他在这场灾难中所表现出的“爱民胜子”,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不是五年级学生凭借着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的简单讲述就能够领悟的。为此,高老师在引导学生品析完文章后,及时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设计了一组排比式的句子,让学生在不断地对比、选择、填空文章留白空间的同时,将人物的形象较深刻地推至学生的面前。习题:
在群众与党员之间,他选择了让______先走;
在党员与儿子之间,他选择了让______先走;
在儿子与自己之间,他选择了让______先走。
这是一个______的老汉啊!
2、板书补充,浮显人物形象。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各学科教师都将信息技术努力地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事实证明,在多媒体手段的辅助下,它确实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了时空的限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巧妙的画卷。学生“想学、乐学、爱学、会学”,信息技术在当中发挥了功不可抹的作用。但有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却被人们冷落了。笔者曾听过几节语文课,一堂课结束了,教师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要么就是用事先准备的小黑板贴替代板书,要么就是用所谓的课件代劳。高老师这堂课中的板书设计,让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返璞归真。
高老师在主人公出场时,郑重地在课题下写了“老汉”二个字,并将其用上标箭头与课题相连。那么在接下来的对老汉这个人物的逐层剖析时,高老师将老汉在灾难中的表现,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在生死抉择中的亲情体现,分别用“镇定自如”“群众靠山”“父爱如山”这三个四字词语高度概括,并以下标箭头的方式,相应地写在“老汉”这二个字下面的左、中、右位置上。远远望去,这种高度浓缩、提炼文本精华的板书还真得像一座山!人物的形象,就这样突显在众人面前。我们不得不佩服高老师这种妙引领悟、深化人物形象的“提纲挈领”式的板书。
3、留白拓展,深化人物魅力。
课文的高潮过后,高老师用课件展示了醒目的“祭奠”二字,并配以忧伤的旋律,让孩子在沉思中,静静地写下自己对老汉想说的话,尽情地倾诉自己对老汉的敬佩和思念之情,激动地表述着自己对生者——老汉的妻子,那位年轻的党员的妈妈的抚慰之意……
二、因地因情——大器风范的教材剖析
一篇教材的剖析,教师除了要依据教材的相关要求以外,往往还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度,对教材的领会层次等来决定处理方式。在这一堂课中,高老师简洁地将课文分为“读”和“写”两部分。在“读”的这一部分中,高老师根据自己借班上课,还无法把握好学生的情况下,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将本堂课朗读训练的量定为“句子——自然段——通篇对话”,训练目标也相应地定为“抓重点词读句子,感受暴风雨之险——抓重点句读小段落,体会灾民之惊——抓关键字读好对话,品位人物魅力”。引领着学生由表及里、以点触面地触摸着当时受灾的惊险场景,感受着一个仿佛遥远而此时又活生生地在众人面前发扬“爱民胜子”“大公无私”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尤其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老汉两次“吼”的不同心态揣摩清楚后,老汉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下面“写”的那个环节中的课文也就更无须再“周而复始”地朗读一番。在老师的恰倒好处的旁白后,学生对老汉及他的妻子、儿子想说的话是“不吐不为快”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急情缓语——舒缓有度的课堂节奏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多数课文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蕴含着爱与恨、褒与贬、拥护与反对、赞扬与批评等思想。但往往这些跨时空的、饱含生活辛酸、血泪交织的生活情感,学生无法体验,甚至有些麻木。教师们感觉很压抑、很无力。但高老师她能发挥自己富有激情的语言优势,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以“爱”字为切入点,以“桥”字为情感的纽带,引领着学生在浓浓的情感区域里,逐层深入朗读、体验,让学生对紧张、惊险但却有序的“脱险”情节,有效地“学”完教师教材处理中的“读”的那一大部分课文。
诚然,欣赏一本好书,读懂一个人的角度是多维度的。面对着一本本或精彩或平庸之作,学者若能随执者之心,走近文本,读著者之意,即可感受并享受饱满、立体的文理之美。课堂上,也将再显“文理共舞”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