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辨识与建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糊,模型,甲醇,燃料电池,建模,在线,卡尔。
模糊辨识与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瑞,刘琨,肖金壮,熊鹏[1](2014)在《一种基于T-S模糊辨识的人体站立平衡系统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被动平衡康复训练系统可以制定安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方式,本论文采用T-S模糊辨识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人体站立平衡系统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多维运动平台的运动加速度为模型输入,人体关节角度为模型输出。采用人工蜂群寻优算法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高了辨识前件参数的效率。通过试验,采集了9位健康成年人的被动站立平衡调节数据,用于模型参数训练和模型结果验证。采用仿真结果和测量数据的均方差及互相关度,证明了所建模型是准确和合理的。(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吕琳,史敬灼[2](2011)在《基于蚁群优化的超声波电动机系统动态模糊辨识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波电动机系统的模型是设计电机运动控制器的重要前提。给出了超声波电动机系统的模糊建模方法,分别采用蚁群算法和最小二乘方法获取隶属函数及模糊规则的待定参数,建立了能够表征超声波电动机系统非线性动态关系的二输入单输出Takagi-Sugeno模糊模型。(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1年10期)
陈红,王广军,王志杰,沈曙光[3](2010)在《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模糊辨识及其在热工对象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1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模糊辨识方法,根据学习样本集的模糊聚类结果,产生LSSVM的模糊核函数,并证明该模糊核函数是Mercer核函数,为LSSVM提供1种构造核函数的简便方法。此外,由于所建立的模糊辨识方法在T-S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学习过程中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所建立的辨识方法进行热工对象逆系统模型辨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29期)
苗青,曹广益,朱新坚,李曦[4](2005)在《应用模糊辨识方法对DMFC电堆的温度特性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甲醇燃料电池(DMFC)电堆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利用模糊技术对DMFC电堆非线性系统进行模型辨识和预测。以阴阳极燃料的流速为的输入量,电堆的工作温度为输出量,利用1000组实验数据作为样本,建立了不同燃料流速下电堆工作温度的动态响应模型。仿真结果证明采用模糊辨识建模的方法是有效的,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从而为设计DMFC电堆实时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05年02期)
苗青,曹广益,朱新坚,李曦[5](2005)在《燃料电池的模糊辨识建模与变结构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DMFC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首先利用模糊聚类和线性辨识方法基于实验的输入 (甲醇、空气、冷却水的流速 )输出 (温度 )数据建立DMFC的T -S模糊预测模型 ,然后基于该辨识的温度模型 ,设计了一个DMFC电堆工作温度的在线系统。最后 ,用辨识的温度模型代替实际的DMFC电堆进行控制仿真 ,仿真结果证明对DMFC电堆采用辨识建模的方法是有效的 ,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 ,以及所设计的变结构控制器性能优越 ,它对不同的系统状态都能调节控制量将电堆温度较平滑地过渡到试验的理想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5年01期)
李曦,付晓薇,曹广益,苗青[6](2004)在《基于模糊辨识的燃料电池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运用电化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理论,建立DMFC电池性能数学模型,并根据DMFC实验数据进行了仿真。由于数学模型具有复杂性,难以满足工程上对DMFC控制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实时控制需要的情况,因此采用一种基于在线辨识的模糊预测算法对DMFC电堆进行建模。结果表明,这种数学建模是合理和可行的,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刘福才,高维成,裴润,刘中杰[7](2003)在《模糊辨识方法在蓄电池建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伏系统中蓄电池建模十分困难的问题,基于T S模糊模型,提出一种模糊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叁角形隶属函数计算给定样本的隶属度,利用稳态卡尔曼滤波器辨识模糊模型的结论参数,并把辨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系统实验测量数据相对比,以检验模糊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蓄电池建模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为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电化学过程的模型化提供了一条新途经。(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邵青,冯汝鹏,佟为明[8](2001)在《模糊辨识在直流电弧燃弧时间及能量建模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直流电弧燃孤时间及燃弧能量与触头分离初速度、回路电压及回路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采用模糊对向网络模型以及模糊C 均值算法 ,给出该非线性关系的模糊建模方法。应用的实际效果表明 ,所得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提出的建模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低压电器》期刊2001年04期)
模糊辨识与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声波电动机系统的模型是设计电机运动控制器的重要前提。给出了超声波电动机系统的模糊建模方法,分别采用蚁群算法和最小二乘方法获取隶属函数及模糊规则的待定参数,建立了能够表征超声波电动机系统非线性动态关系的二输入单输出Takagi-Sugeno模糊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辨识与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洪瑞,刘琨,肖金壮,熊鹏.一种基于T-S模糊辨识的人体站立平衡系统建模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
[2].吕琳,史敬灼.基于蚁群优化的超声波电动机系统动态模糊辨识建模[J].微特电机.2011
[3].陈红,王广军,王志杰,沈曙光.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模糊辨识及其在热工对象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
[4].苗青,曹广益,朱新坚,李曦.应用模糊辨识方法对DMFC电堆的温度特性建模[J].热能动力工程.2005
[5].苗青,曹广益,朱新坚,李曦.燃料电池的模糊辨识建模与变结构控制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
[6].李曦,付晓薇,曹广益,苗青.基于模糊辨识的燃料电池建模[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刘福才,高维成,裴润,刘中杰.模糊辨识方法在蓄电池建模中的应用[J].太阳能学报.2003
[8].邵青,冯汝鹏,佟为明.模糊辨识在直流电弧燃弧时间及能量建模研究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