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E-2AC自动量热仪测试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邹勇[1](2020)在《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硝化反应SIL评估和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医药化工行业,经常会涉及到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硝化、重氮化等高危险化工工艺。为了保证危险化工工艺平稳、安全的运行,必须对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高危险化工工艺的安全仪表系统(SIS)进行细致的评估。但是目前我国SIS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在SIL定级、SIL验证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导致设置的SIS不能准确满足工程需要;同时对于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的危险化工工艺在SIL评估比较方面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基于此现状对传统的SIL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SIL评估方法,并以邻甲基苯甲酸在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两种硝化工艺为基础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工艺进行热安全实验,得到热安全评估的Tp、TD24、MTSR和MTT四个参数,分别对邻甲基苯甲酸在釜式和管式反应器中两种工艺进行危险性评估,比较两种工艺在工艺危险性方面的安全性。(2)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安全仪表系统SIL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和对传统SIL评估方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精确计算事故发生频率和基于事故后果严重度的SIL评估方法。该方法对危险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把原因精确到每个阀门、泵或者工艺参数等,准确计算出事故发生的频率,并且通过计算每个原因的临界重要度提出一些意见措施,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用I2SI评估方法中的DI指标值对事故后果严重度进行量化。(3)运用传统的HAZOP+LOPA分析的SIL定级方法和新提出的SIL定级方法对邻甲基苯甲酸在管式反应器和釜式反应器中硝化工艺反应器部分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安全仪表功能的SIL定级和SIL验证;同时计算两种工艺的DI指标值。将两种工艺的SIL等级和DI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反应两种工艺进行工艺热安全评估、SIL评估和事故后果严重度计算得出:在工艺热安全方面管式反应器工艺的绝热温升为12.52℃,反应失控危险度为1级,工艺危险度等级为2级;釜式反应器工艺的绝热温升为119.62℃,反应失控危险度为2级,工艺危险度为5级;在SIL评估结果方面釜式反应器中HAZOP+LOPA分析法评估结果为两个SIL1级和两个SIL2级,新提出方法评估结果液位高高为SIL1级,其余三个为SIL2级;在管式反应器中HAZOP+LOPA分析法评估结果为一个SIL2级,新提出方法评估结果为一个SIL2级和一个SIL1级;在事故后果严重度方面釜式反应器中硝化的DI值为67.0671,管式反应器中硝化的DI值为5.4940。通过对三个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管式反应器中,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反应工艺的安全性更高。本文研究对今后管式反应器技术在硝化反应工艺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袁晓涛[2](2018)在《铜渣载镍催化剂催化气化松木屑以及裂解甲苯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气化是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目的是生产高品质的燃气,但生物质直接气化产生的氢气含量较低,且不可避免地产生焦油。焦油不仅对气化系统、用气设备、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其含有的能量得不到利用,降低生物质的气化效率。铜渣是铜火法冶炼工艺中一种重要的废弃物,在铜粗炼和冰铜吹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铜渣,其主要矿相为2FeO·SiO2、Fe3O4和Ca(Fe,Mg)(SiO3)2,化学成分与橄榄石非常相似。本文以废弃物铜渣为载体制备高效Ni/copper slag(Ni/CS)催化剂,以提高生物质产气品质,降低焦油含量。以铜渣为载体,Ni(NO3)2·6H2O为前驱体,用浸渍法制备Ni/CS催化剂。经高温焙烧后的催化剂在结构和性质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得到NiO、MgNiO2、Mg0.4Ni0.6O、NiFe2O4、Fe3O4、MgFe2O4、Fe2O3和CaO等有效的活性因子。采用XRD、TEM、BET、SEM、H2-TPR等方法对不同焙烧温度以及不同载镍量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催化剂的形貌特征、晶相结构以及还原性能等。重点评价催化剂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以及甲苯水蒸气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探讨Ni/CS催化剂在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过程中以及甲苯水蒸气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机理。为优化实验参数,利用实验室中的二级固定床反应器进行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的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镍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水蒸气流量以及催化温度对生物质催化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渣载镍催化剂有相对低的比表面积,但它表现出极好的抗积碳性能和裂解焦油的能力。在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过程中,通入的水蒸气流量为0.09mL/min,镍载量为2.0%的催化剂经过600℃焙烧后,氢气产量为26.91 mmol/g,碳转化率达到了94.86%,积碳仅为0.16%;当催化温度从850℃升高到900℃时,氢气产量只增加了0.28 mmol/g,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催化性能以及设备损耗等因素,最佳的催化温度为850℃。甲苯是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稳定的芳香族化合物,因此被选做生物质焦油的模型化合物。依然采用二级固定床反应器进行甲苯水蒸气重整的实验,考察了载镍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温度、甲苯流量、S/C对甲苯转化率的影响,同时观察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600℃焙烧后的2.0%Ni/CS在催化温度为850℃、甲苯流量为2.0mL/min以及S/C为3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最大的起始甲苯转化率99.8%,且催化稳定性较好。由此可见,铜渣在镍催化剂上的应用可实现废物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赵剑[3](2017)在《褐煤提质技术研究及其生命周期评价》文中指出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64%,其中褐煤约占煤炭探明储量的13%。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国内优质煤炭资源供应紧张,褐煤高效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于褐煤提质技术,国内外解决褐煤的含水率高、易风化自燃、单位能量的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致力于开发低能耗(技术关键)、低环境负荷(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关键)的褐煤提质技术。目前,热解和干燥是当前褐煤提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方向。针对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的褐煤,本文实验研究了热解温度、热解停留时间等操作参数对褐煤热解产物及半焦化学结构的影响规律,热解温度与停留时间的增大都会促进挥发分的析出及热值的提高,提高热解终温有助于加深含氧官能团分解程度(半焦中O/C原子比越低),O/C原子比的降低表明热解后样品的煤化程度增加,半焦的煤化程度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升高;获得了该煤种的热解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400-640℃热解温度下以Dolye积分法为基础的褐煤热解动力学模型,其中指前因子A取值0.14~0.21min-1、活化能E取值8.78~10.01KJ/mol。提出了100万吨/年褐煤热解提质技术的中试系统方案,并针对该方案利用Aspen软件获得了物质平衡特性。搭建了 15万吨/年大功率微波褐煤干燥提质的中试试验装置,本文基于该平台重点试验研究了微波干燥褐煤动力学特性及操作运行参数对干燥产物的影响规律。基于Midilli-Kucuk模型,建立了宝日希勒褐煤的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MR = 1.0254exp(-2.0553×t1.5687)+ 3.5356t;此外,本文研究了微波功率配比、输送速度、煤层厚度对褐煤干燥效果(干燥产物水分、热值、回吸、落下强度)的影响规律。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在有效促进内部水分向外析出的同时,不会过度加热物料表面,避免出现表面硬化(结壳),实现颗粒的整体均匀受热,干燥速率和干燥品质大大提高;微波干燥技术能够将含水率为28-35%的褐煤干燥至含水率为3-20%,干燥能力范围较宽;中试整体温度处于低温水平,挥发分基本不析出,能够较好地保持煤质和结构,系统安全性高;针对特定褐煤煤种,微波干燥后仍然存在自燃的现象;存在最佳干燥含水率,粒径6cm的干燥褐煤水分回吸后维持在11.3%左右、粒径1-3cm的干燥褐煤含水率维持在10.5%左右、粒径小于1cm的干燥褐煤含水率维持在9%左右,因此工业生产可根据含水率的需求设置合理的褐煤粒径。为定量评价褐煤热解和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环境影响及经济成本,本文引入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LCIA)研究了褐煤热解发电技术的环境影响,掌握了影响褐煤热解发电技术的关键因素。首先针对褐煤热解发电系统确定了系统边界,并建立了完备的周期清单数据库。LCIA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电力消耗、热解气发电、道路运输、煤炭开采和直接污染物排放是影响环境的关键因素,减少电力消耗、道路运输、煤炭开采和直接排放,以及提高热解气发电能力是减少环境负荷的关键环节。褐煤干燥能够有效提高褐煤发热量,虽然需要消耗一定的电力,但是整体上对减少环境负荷是有利的。本文针对7种煤电方案开展了 LCIA分析及生命周期成本(LCC)评价,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周期清单,揭示了褐煤利用过程中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定量获得了7种发电方案对生命周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影响规律。优化能源消耗、原料煤/褐煤的消耗是达到环境、经济双赢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确定的我国褐煤提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主要微观变量与宏观环境与经济影响间的量化关系,不仅可为我国各界决策者制定关于褐煤利用的政策提供有用的数据与理论支持,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褐煤热解与发电厂环境污染提供科学的证据。
王嘉婧[4](2017)在《基于5E型自动量热仪测定煤发热量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火力发电厂燃料的主体,燃煤费用占火力发电成本的80%,煤的发热量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核算发电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等的重要依据。煤的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对维护企业利益,减少贸易纠纷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具有双重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量热仪在结构和操作模式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测定速度更快,精密度、准确度更高。恒温式量热仪因其结构相较简单,使用操作容易,仪器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煤矿、环保、冶金、石化、科研等领域测定煤炭、焦炭、石油等可燃物质的发热量测定。在电厂煤质检验实际工作中,发热量测定结果受煤样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操作因素、计算校正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文结合电厂煤质检验实际工作经验,对实验室中影响煤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开元仪器厂生产的5E型恒温式自动量热仪,以国家标准GB/T 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为依据,分别探讨了量热仪热容量标定、实验室环境温度、连续测定次数、充氧条件对煤的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总结了实验室提高煤发热量测定准确度、减少测定结果超差次数的方法。研究结果为精确测量燃煤发热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钟报安[5](2016)在《玻璃纤维池窑全氧燃烧技术改造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在的玻璃纤维窑炉已逐步由空气燃烧向全氧燃烧升级,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不少的成绩,但全氧燃烧的生产应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我们需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另外,全氧燃烧技术在无碱玻璃纤维窑炉应用过程也存在不少实际的问题急需解决。本课题以广州忠信世纪玻纤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的一期(CS-1B)无碱玻璃纤维窑炉为对象,基于生产的应用的实际需要展开研究分析。主要研究了:玻璃纤维池窑窑炉结构设计,火焰空间及燃烧器的选择,耐火材料的选用,引用新的处理废气办法减少全氧燃烧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获得结论:确定一期窑炉(CS-1B)熔化部设计方案:池窑长12.5m,宽3.6m,长宽比为3.47:1,玻璃液深度为625mm,胸墙高735mm。确定E3枪作为全氧燃烧器,熔化部采用五支氧枪均匀错排方式排布。全氧燃烧无碱玻璃纤维池窑可以采用性价比极高的国产耐火材料,大碹采用MF-75B砖,胸墙选择MF-75A砖,池壁选用致密氧化铬砖CR94-MD。重油粘度越小,氧枪更换次数越少,重油粘度控制不应超过20 mm2/s。一期窑炉经全氧燃烧改造后,月重油总耗量比改造前减少112.98吨,为原总耗油量的33.28%,氮氧化物含量由598mg/m3降低至359mg/m3,下降幅度达66.6%。全氧燃烧池窑易产生高温烟气硫酸露点腐蚀的现象,开发应用ND钢作为材质,并使余热锅炉烟气出口温度控制在190℃左右或以上,可保证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付成果[6](2015)在《秸秆燃料特性及清洁燃烧设备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缺口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每年约1.9亿t秸秆被焚烧或浪费掉,造成极大的污染。针对供热采暖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作为能源原料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由于秸秆中碱及碱金属、C1和N等有害元素含量高,在燃烧过程中,存在易结渣聚团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含量较高等特点,同时我国针对秸秆燃料的生物质锅炉研发也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利用生物质锅炉的数值建模并进行锅炉结构及燃烧优化开展的不多。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DTG-DTA延时点火温度的确定方法。根据点火温度的热平衡理论和均相点火理论,通过对检测的延时确定,建立了新方法。选取了代表传统生物质燃料中的红松、棉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甜高粱茎秆发酵后残渣5种燃料,对传统及新的点火温度确定方法进行了热平衡局限性分析和误差分析。新方法具有明确的热平衡物理意义和较高的稳定性(RSD为0.26%),整体平均误差为3.65%。在不同升温速率时试验显示,升温速率小于(或者等于)10K/min时,DTG固定失重速率法是确定点火温度的首选方法,平均误差1.07%;反之,DTG-DTA延时法是最好的确定方法,平均误差3.50%。在多样品燃料性能计算时,应选取不同的点火温度确定方法,为生物质燃料提供准确的性能计算。并对常用甜高粱茎秆发酵后残渣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其各项燃烧性能都是最差。(2)基于清洁燃烧角度出发,开展了甜高梁茎秆发酵后残渣作为燃料可能性的试验。主要包括甜高粱茎秆发酵后残渣的多相燃烧规律、NOx排放规律试验及水洗预处理改善燃料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证实,需通过严格的燃烧措施,才能保证NOx排放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水洗有助于脱除燃料灰分,提高低位热值,大幅降低原料中的C1、N的元素含量,减轻燃料结渣现象。常温下,采用水洗固液比1:30搅拌30min进行预处理,能确保燃料中C1、N元素同时满足清洁燃烧需求,结渣程度减缓,能量损失最小。采用自然晾晒和水循环处理可完全节约脱硝费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3)针对生物质燃料特性,并从燃料物理性质出发,通过炉排选择及计算,燃烧产物计算,热平衡及炉膛结构等计算,开展1T生物质链条锅炉的设计及自动上料系统及锅炉的二级除尘系统设计。(4)通过基本流体方程,结合生物质燃烧的子过程,确定了料床燃烧模型,并与炉膛燃烧进行耦合,构建了生物质锅炉的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冷态下的炉膛模拟,确定了后拱覆盖率为60%的炉拱结构和配风调整所需燃烧优化方案;基于NOx最小排放浓度的计算结果显示,4:3:3的配风时NOx排放浓度最小,116.93mg/Nm.;烟气在二次空间的未完全燃烧同样不利于NOx的减排。(5)开展生物质锅炉运行试验,进行了热工性能测试和污染物排放测试,生物质锅炉的平均热效率超过80%,大气污染物排放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达到相应的设计目标,为生物质燃烧设备的下一步开发提供了相关依据。
尹瑞玲,唐善华[7](2014)在《5E-AC8018等温式自动量热仪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5E-AC8018等温式自动量热仪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系统及软硬件组成,探讨了其在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读温不准、氧弹漏气、点火失败、电磁阀噪音大、重复性测定结果超限等故障进行分析,并列举了各类故障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排除方法。
李慧[8](2014)在《甘蔗渣预处理与猪粪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文中指出甘蔗渣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现有处理方式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其富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可通过厌氧消化转化为沼气,是一种具有优势的生物质原料。为有效提高甘蔗渣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效能,研究了甘蔗渣预处理及其与猪粪共混厌氧消化的关键工艺参数与产气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甘蔗渣预处理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研究了NaOH预处理、Ca(OH)2预处理、水热预处理和水热加压预处理对甘蔗渣产气率、甲烷含量、纤维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以3%浓度较佳,沼气产率达235.10mL/g-VS,甲烷含量为66.2%;Ca(OH)2预处理以8.5%浓度较佳,沼气产率达265.18mL/g-VS,甲烷含量为67.1%;水热预处理180℃较佳,沼气产率达234.34mL/g-VS,甲烷含量为65.0%;水热加压预处理180℃较佳,沼气产率达282.35mL/g-VS,甲烷含量为67.3%。水热加压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预处理。预处理均可降解甘蔗渣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水热加压预处理降解效果最佳。FTIR分析显示预处理后甘蔗渣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SEM分析显示预处理后甘蔗渣纤维束松散分裂,表面变得光滑,有助于厌氧消化产气。(2)甘蔗渣与猪粪共混批式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研究了甘蔗渣与猪粪不同C/N配比对产气率、甲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与猪粪发酵的较佳C/N为23:1,沼气产率达219.33mL/g-VS,甲烷产率达146.08mL/g-VS.(3)甘蔗渣与猪粪共混连续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率对厌氧消化过程氨氮含量、pH值和碱度的影响以及对产气率、甲烷含量等效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率控制在1.95~3.42g-VS/(Ld)范围内,厌氧消化体系产气正常。有机负荷率在1.95~2.69g-VS/(Ld)之间时,池容产气率稳定在0.370~0.516m3/(m3.d),原料挥发性固体产甲烷率为138.68~290.71L/kg-VS,平均甲烷含量为51.6%-66.4%,厌氧消化可达较高的产甲烷率,产甲烷过程较为稳定。有机负荷率为3.42g-VS/(Ld)时有少量VFAs积累。(4)甘蔗渣预处理与猪粪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甘蔗渣未预处理、NaOH预处理、Ca(OH)2预处理、水热预处理、160℃水热加压预处理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符合Cheynoweth动力学方程和一级二阶动力学方程,180℃、200℃、220℃水热加压预处理产甲烷过程符合Cheynoweth方程修改式,甘蔗渣与猪粪共混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也符合Cheynoweth动力学方程。
路文江[9](2014)在《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农林生物质能源品质的快速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化(如高致密压缩成型)能否发挥最大效能与生物质燃料特性(如水分、灰分、热值等)密切相关;生物炭能源品质与其特性(灰分、挥发分等)品种密切相关。传统的检测是采用实验室化学检测方法,但它存在很多不足,如耗费时间久、仪器昂贵等,不符合现代生物质能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是必要的。本研究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农林生物质能源品质进行光谱建模,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对松木、杉木和棉杆三种生物质燃料进行主成分分析,三类样本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开来。对于样本的干基(去掉水分)特性,比较不同预处理光谱的PLSR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一阶导数处理的光谱数据建模效果都很好(RPD>3);湿基情况下,对基线校正转换的光谱PLSR建模,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热值交叉验证精度较高(R2=0.88-0.98)。利用PLSR潜变量构成的神经网络模型,显着提高了水分预测精度(R2=0.94-0.96)。(2)对不同热解温度下三种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特性(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热值)进行了光谱建模研究。研究表明可以很好区分不同热解温度下的棉杆生物炭样本,建立的PC-BPANN模型,R2和RMSEP分别为0.93和0.54;生物炭组分和热值的LV-BPANN模型性能明显的优于PC-BPANN模型;分别采用无信息消除法(UVE)、连续投影法(SPA)和无信息消除-连续投影法来提取特征波长建立PLSR模型进行分析,UVE-SPA方法的模型性能最佳,UVE-SPA最后得到波长数仅为3-6,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热值的确定系数R2和预测偏差RPD分别为0.83、0.93、0.92、0.77和3.55、3.30、3.39、2.08。(3)基于反射光谱对14种生物炭进行了快速鉴别研究。PC-SVM模型性能明显的优于PC-LDA,当PC=3时,PC-SVM模型对验证集样本预测性能最佳,判错个数最少。当3个主成分时,PC-BPANN模型分类效果最好(R2=0.89);但基于小波变换的光谱数据建模,LDA模型优于SVM模型。
汪薇薇[10](2014)在《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环境中,因电机开关、静电放电或者邻近电弧闪击,常常会产生高达上百甚至上千伏特的冲击电压。如果不采取任何隔离措施,此电压可能会破坏信号的正常传输或导致系统的崩溃,甚至造成硬件上不可恢复的毁坏。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会使用各类的仪器和仪表及其他精密探测设备,它们之间的信号传输,既有数千伏、数百安培的大信号,还有毫伏级、微安级的小信号;既有低频直流信号,还有高频脉冲信号,组成系统后,在设备之间信号传输往往相互干扰,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导致误操作。因此需要解决电磁干扰和相互的兼容问题。此外“接地环路”引起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失真,在各个过程环路中可以采用信号隔离的方法,将过程环路断开,而不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因此能够彻底解决接地环路问题。本文设计的输入输出模块就是针对工业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干扰问题,切实可靠的完成信号的传输任务,本模块采用了多种隔离技术,包括光耦隔离,电源隔离,iCoupler技术数字隔离,从而实现信号的单向传输,输出信号对输入端信号无影响,输出端和输入端实现了完全的电气隔离,因此本模块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且传输效率高。本论文在参阅了丰富的技术文献的基础上,先从总体设计上把握,确定了需求分析,然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上详细的讲述了设计过程,首先确保了基础功能的实现——数据传输和采集,然后从原理上采用三大隔离技术,再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布局和布线上确保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在软件上采用了指令冗余、软件陷阱和看门狗确保程序的可靠运行。现从每章简要介绍本论文的内容。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此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介绍了工业环境里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干扰及抗干扰技术,重点介绍了电磁抗干扰技术,最后研究了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中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总体设计方案。第三章结合电路原理图,详细介绍了模块主要部分的硬件设计以及硬件抗干扰技术的设计。第四章结合软件流程图,详细介绍了模块的软件设计以及软件抗干扰技术的设计。第五章,首先讲述了项目调试,包括模块的使用介绍、硬件调试、软件调试,然后对项目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设计的模块支持16路数字量隔离通道,每个通道能够通过软件独立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块主要由电源、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RS485、MCU(Micro Control Unit)等构成。针对工业应用设计,模块中各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电源,采用电流隔离不形成接地环路,保护系统免遭瞬态高电压损坏,而且降低了信号失真,也保护了人身安全。
二、5E-2AC自动量热仪测试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E-2AC自动量热仪测试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硝化反应SIL评估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介绍 |
1.2.2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国内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二章 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工艺热安全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安全分析标准 |
2.2.1 物质分解热评估 |
2.2.2 严重度评估 |
2.2.3 可能性评估 |
2.2.4 矩阵评估 |
2.2.5 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 |
2.3 实验仪器 |
2.3.1 绝热加速量热仪 |
2.3.2 反应量热仪 |
2.3.3 快速筛选量热仪 |
2.4 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工艺过程热分析 |
2.4.1 目标反应放热特性实验 |
2.4.2 快速筛选量热实验 |
2.4.3 绝热量热实验 |
2.5 实验结果评估 |
2.5.1 物质分解热评估 |
2.5.2 严重度评估 |
2.5.3 风险矩阵评估 |
2.5.4 工艺危险度评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进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确定方法 |
3.1 引言 |
3.2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
3.3 危险事件发生频率计算方法 |
3.4 事故后果严重度确定方法 |
3.5 SIL确定方法 |
3.5.1 风险图法 |
3.5.2 LOPA分析法 |
3.5.3 HAZOP+FTA和事故后果严重度确定SIL法 |
3.6 SIL验证方法 |
3.6.1 可靠性框图 |
3.6.2 Markov分析法 |
3.6.3 SIL验证方法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釜式反应器中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工艺SIL评估 |
4.1 工艺装置的简介和HAZOP分析 |
4.1.1 工艺流程简介 |
4.1.2 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 |
4.2 LOPA分析方法确定SIL |
4.3 基于HAZOP+FTA和事故后果严重度确定SIL |
4.3.1 故障树模型计算事故频率 |
4.3.2 事故风险后果的确定 |
4.3.3 SIL定级 |
4.4 SIL验证 |
4.5 结果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式反应器中邻甲基苯甲酸硝化工艺SIL评估 |
5.1 工艺装置的简介和HAZOP分析 |
5.1.1 工艺流程简介 |
5.1.2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
5.2 LOPA分析方法确定SIL |
5.3 基于HAZOP+FTA和事故后果严重度确定SIL |
5.3.1 基于事故树模型计算事故发生频率 |
5.3.2 事故风险后果确定 |
5.3.3 SIL定级 |
5.4 SIL验证 |
5.5 结果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评估结果比较分析 |
6.1 反应器工艺危险度评估结果比较 |
6.2 反应器安全完整性等级和事故风险后果比较 |
6.2.1 SIL比较 |
6.2.2 事故后果严重度的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介 |
2 参与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铜渣载镍催化剂催化气化松木屑以及裂解甲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1.3 生物质气化技术 |
1.3.1 生物质气化过程 |
1.3.2 气化剂 |
1.3.3 气化装置的类型 |
1.3.4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运用 |
1.3.5 生物质气化技术存在问题 |
1.4 焦油 |
1.4.1 焦油的特点 |
1.4.2 焦油的危害 |
1.4.3 焦油脱除方法 |
1.5 气化过程中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5.1 矿物类催化剂 |
1.5.2 碱金属催化剂 |
1.5.3 过渡金属基催化剂 |
1.6 铜渣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 |
1.6.1 铜渣的物化特征 |
1.6.2 铜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药品及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反应前XRD表征结果 |
2.4.2 反应前TEM表征 |
2.4.3 比表面积和SEM电镜表征 |
2.4.4 H_2-TPR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渣载镍催化剂催化气化松木屑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1.1 生物质原料热分解特性分析 |
3.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 催化性能 |
3.3.1 镍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2 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3 催化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4 水蒸气流量对催化性能影响 |
3.3.4.1 不同水蒸气流量下固体残留物的FTIR |
3.4 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
3.4.1 催化剂反应前后的XRD和 SEM-EDS表征 |
3.4.2 不同载镍量催化剂反应后的SEM-EDS表征 |
3.4.3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反应后的SEM-EDS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渣载镍催化剂催化裂解甲苯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4.3 催化性能 |
4.3.1 不同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2 载镍量对甲苯裂解的影响 |
4.3.3 焙烧温度对甲苯裂解的影响 |
4.3.4 甲苯进料量对甲苯的裂解的影响 |
4.3.5 水碳比对甲苯裂解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发表论文 |
附录B 参与的科研项目 |
(3)褐煤提质技术研究及其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褐煤提质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褐煤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褐煤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3 褐煤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
1.3.2 褐煤提质技术LCIA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煤的热解干燥动力学模型及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 煤的热解动力学模型 |
2.2 煤的干燥动力学模型 |
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理论 |
2.3.1 LCIA理论 |
2.3.2 中点影响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褐煤热解提质特性及中试方案研究 |
3.1 原料煤的基本性质 |
3.2 褐煤热解动力学特性分析 |
3.3 热解条件对褐煤半焦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1 热解温度及热解停留时间对半焦挥发分的影响 |
3.3.2 热解温度及热解停留时间对半焦发热量的影响 |
3.3.3 热解对低阶煤化学结构的影响 |
3.3.4 热解半焦红外光谱分析 |
3.4 100万吨/年褐煤热解提质工艺研究 |
3.4.1 褐煤热解提质工艺方案 |
3.4.2 褐煤热解工艺物料平衡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褐煤微波干燥特性中试试验研究 |
4.1 试验系统 |
4.1.1 输煤系统 |
4.1.2 微波干燥系统 |
4.1.3 电控系统 |
4.2 试验原料、试验方法与试验内容 |
4.2.1 试验原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内容 |
4.3 褐煤微波干燥特性 |
4.3.1 微波功率对褐煤干燥效果的影响 |
4.3.2 不同功率分布对干燥效果的影响 |
4.3.3 输送速度对褐煤干燥效果的影响 |
4.3.4 煤层厚度的影响 |
4.4 褐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特性 |
4.5 褐煤微波干燥产物特性分析 |
4.5.1 褐煤微波干燥产物的内在水分变化规律分析 |
4.5.2 褐煤微波干燥产物的热值分析 |
4.5.3 含水率对褐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影响 |
4.5.4 褐煤微波干燥产物回吸特性分析 |
4.5.5 褐煤微波干燥产物的落下强度特性分析 |
4.5.6 微波干燥对褐煤粒径变化影响分析 |
4.5.7 微波干燥褐煤产物的自燃特性 |
4.6 系统排放特性 |
4.6.1 系统的扬尘特性 |
4.6.2 系统水汽排放特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褐煤热解提质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1 生命周期清单 |
5.1.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 |
5.1.2 数据来源 |
5.2 褐煤热解提质及热解气发电的LCIA评价 |
5.2.1 LCIA中点影响因素 |
5.2.2 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 |
5.2.3 清单数据可靠性分析 |
5.2.4 褐煤品质与其含水率的关系 |
5.2.5 敏感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褐煤干燥提质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6.1 生命周期清单 |
6.1.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 |
6.1.2 数据来源 |
6.2 褐煤干燥技术的LCIA评价及LCC评价 |
6.2.1 ReCiPe模型的可靠性研究 |
6.2.2 褐煤干燥技术的LCIA影响评价 |
6.3 褐煤干燥技术的LCC评价 |
6.3.1 褐煤干燥技术主要贡献者与经济成本的关系 |
6.3.2 最佳道路运输距离 |
6.3.3 褐煤干燥过程关键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及创新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ENGLISH PAPERS |
Paper Ⅰ: Cost combined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lignite-base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
Paper Ⅱ: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lignite pyrolysis: a case study in China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5E型自动量热仪测定煤发热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量热仪的发展简史 |
1.1.1 冰量热仪 |
1.1.2 贝特洛式氧弹量热仪 |
1.1.3 测温技术的发展 |
1.2 量热仪的发展现状 |
1.2.1 冷却控制系统 |
1.2.2 定容容器 |
1.2.3 搅拌方式 |
1.2.4 氧弹头 |
1.2.5 周边等温式量热仪 |
1.3 本论文的选择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量热仪 |
2.1 量热仪的种类 |
2.1.1 绝热式量热仪 |
2.1.2 恒温式量热仪 |
2.1.3 快速式量热仪 |
2.1.4 无水式量热仪 |
2.2 量热仪的组成 |
2.2.1 氧弹 |
2.2.2 内筒 |
2.2.3 外筒 |
2.2.4 搅拌器 |
2.2.5 量热温度计 |
2.2.6 压力表和氧气导管 |
2.2.7 点火装置 |
2.2.8 燃烧皿 |
2.3 量热仪的水循环 |
2.4 量热仪的操作步骤 |
第3章 发热量的测定 |
3.1 发热量的定义 |
3.1.1 弹筒发热量 |
3.1.2 恒容高位发热量 |
3.1.3 恒容低位发热量 |
3.1.4 恒压低位发热量 |
3.2 发热量的测定原理及计算 |
3.3 热容量 |
3.3.1 热容量的定义 |
3.3.2 热容量的标定 |
3.4 冷却校正 |
3.4.1 冷却校正的基本原理 |
3.4.2 冷却校正公式 |
第4章 实验室测定煤发热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
4.1 热容量标定 |
4.2 样品称量 |
4.3 环境温度 |
4.4 内筒水量与水温 |
4.4.1 内筒水量 |
4.4.2 内筒水温 |
4.5 水箱水质 |
4.6 充氧条件 |
4.6.1 充氧时间和充氧压力 |
4.6.2 氧弹漏气 |
4.7 连续测定次数 |
4.8 试样燃烧不完全或爆燃 |
4.9 内外筒夹层有水 |
4.10 搅拌器故障或搅拌速度不均匀 |
4.11 电磁阀故障 |
第5章 实验部分 |
5.1 实验室条件 |
5.2 仪器与试剂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热容量标定 |
5.4.2 环境温度 |
5.4.3 连续测定次数 |
5.4.4 充氧条件 |
5.5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玻璃纤维池窑全氧燃烧技术改造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玻璃纤维介绍 |
1.2.1 玻璃纤维的发展历史 |
1.2.2 玻璃纤维 |
1.2.3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 |
1.2.4 玻纤池窑 |
1.3 全氧燃烧技术 |
1.3.1 全氧燃烧技术概念 |
1.3.2 全氧燃烧的氧气制备方法 |
1.3.3 全氧燃烧器的发展 |
1.3.4 全氧燃烧发展趋势 |
1.3.5 全氧燃烧技术在玻璃纤维窑炉中应用的优势 |
1.3.6 全氧燃烧在玻璃纤维窑炉应用的存在的问题 |
1.3.7 近年国内全氧燃烧技术研究动态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玻璃熔制过程 |
2.2 玻璃纤维生产流程 |
2.3 全氧燃烧工艺流程 |
2.4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
2.5 无碱玻璃纤维原料技术要求 |
2.6 无碱玻璃纤维池窑生产设备及仪器 |
2.7 分析测试方法 |
第三章 玻璃纤维池窑全氧燃烧改造及配套技术应用研究 |
3.1 池窑结构设计 |
3.1.1 全氧燃烧池窑熔化能力确定 |
3.1.2 池底的设计 |
3.1.3 池壁的设计 |
3.1.4 流液洞的设计 |
3.2 火焰空间和燃烧器排布设计 |
3.2.1 大碹的设计 |
3.2.2 胸墙的设计 |
3.2.3 燃烧器的选择及排布设计 |
3.3 耐火材料选择的研究 |
3.3.1 全氧燃烧改造后玻璃纤维熔窑的变化 |
3.3.2 全氧燃烧改造池窑实例侵蚀情况分析 |
3.3.3 全氧玻纤熔窑耐火材料的选择 |
3.4 全氧燃烧改造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1 节能减排效果 |
3.4.2 全氧燃烧改造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
3.5 配套技术应用研究 |
3.5.1 全然燃烧改造废气腐蚀 |
3.5.2 防护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6)秸秆燃料特性及清洁燃烧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秸秆燃料燃烧特性 |
2.1 引言 |
2.2 点火温度确定方法研究 |
2.3 燃烧特性计算 |
2.4 甜高粱茎秆发酵后残渣的多相燃烧及NO_x排放特性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洗预处理改善甜高粱茎秆发酵后残渣燃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清洁燃烧与经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锅炉设计 |
4.1 引言 |
4.2 生物质锅炉炉排系统 |
4.3 锅炉参数 |
4.4 炉膛热力计算 |
4.5 炉拱计算 |
4.6 生物质锅炉燃料及除尘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锅炉的数值建模及炉拱结构和配风优化 |
5.1 引言 |
5.2 基本流体方程 |
5.3 生物质颗粒燃烧过程 |
5.4 炉膛燃烧模型 |
5.5 炉膛与床层的耦合 |
5.6 炉拱结构确定与配风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质锅炉运行试验 |
6.1 引言 |
6.2 燃烧试验 |
6.3 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 |
6.4 低热值燃料适应性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5E-AC8018等温式自动量热仪的使用及故障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5E-AC8018自动量热仪的主要功能 |
2 自动量热仪系统及软硬件组成 |
3 5E-AC8018自动量热仪的使用及维护 |
3.1 仪器特点 |
3.2 仪器日常使用维护 |
4 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5 结语 |
(8)甘蔗渣预处理与猪粪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甘蔗渣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现状 |
1.2.2 厌氧消化原料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3 生物质原料共混消化研究现状 |
1.2.4 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甘蔗渣预处理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试验装置 |
2.2.4 化参数测定方法 |
2.2.5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预处理对厌氧消化日产气率的影响 |
2.3.2 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累积产气率的影响 |
2.3.3 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甲烷产率的影响 |
2.3.4 预处理对甘蔗渣主要成分的影响 |
2.3.5 甘蔗渣预处理后表面化学基团的变化 |
2.3.6 甘蔗渣预处理后微观形态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蔗渣与猪粪共混批式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理化参数测定方法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混消化对厌氧消化日产气率的影响 |
3.3.2 共混消化对厌氧消化累积产气率的影响 |
3.3.3 共混消化对厌氧消化甲烷产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蔗渣与猪粪共混连续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试验装置 |
4.2.4 理化参数测定方法 |
4.2.5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有机负荷率下沼气产气率的变化 |
4.3.2 不同有机负荷率下甲烷产率的变化 |
4.3.3 不同有机负荷率下氨氮含量的变化 |
4.3.4 不同有机负荷率下碱度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蔗渣预处理与猪粪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甘蔗渣厌氧消化产甲烷动力学研究 |
5.3 甘蔗渣与猪粪共混消化产甲烷动力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成果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及奖励情况 |
(9)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农林生物质能源品质的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平台仪器 |
2.3 建立光谱校正模型 |
2.4 光谱预处理方法 |
2.5 数据建模方法 |
2.6 光谱特征波长提取 |
2.7 NIR模型的评价标准 |
2.8 小结 |
第3章 农林生物质燃料特性的光谱快速检测研究 |
3.1 光谱和样本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1.1 样本制备和光谱测试 |
3.1.2 生物质光谱特征 |
3.1.3 光谱预处理 |
3.1.4 样本特征 |
3.1.5 主成分分析 |
3.2 干基样本不同预处理PLSR建模 |
3.3 湿基样本研究 |
3.3.1 模型建模比较 |
3.3.2 BOC转换光谱PLSR模型 |
3.3.3 LV-BPANN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生物炭能源品质的光谱快速检测研究 |
4.1 样品制备和样本特征 |
4.1.1 样品制备 |
4.1.2 样本特征 |
4.2 光谱预处理和数据分类 |
4.2.1 光谱预处理 |
4.2.2 不同热解温度的区分 |
4.3 全谱建模 |
4.3.1 确定建模集、预测集和光谱预处理 |
4.3.2 基于PCA和PLS的神经网络建模 |
4.4 提取特征波长进行建模 |
4.4.1 无信息消除法(UVE) |
4.4.2 连续投影法(SPA) |
4.4.3 无信息消除-连续投影法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反射光谱的生物炭快速鉴别溯源研究 |
5.1 材料与光谱测试 |
5.2 光谱处理和特征 |
5.2.1 光谱处理 |
5.2.2 光谱特征 |
5.3 主成分分析与样本聚类特征 |
5.4 生物炭建模分类 |
5.4.1 基于主成分的LDA和SVM模型 |
5.4.2 基于PCA压缩的BPANN建模 |
5.4.3 基于小波的生物炭建模分类 |
5.5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10)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应用系统中干扰的概述 |
1.3 抗干扰技术的概述 |
1.3.1 硬件抗干扰技术的概述 |
1.3.2 接地抗干扰设计 |
1.3.3 软件抗干扰技术的概述 |
1.4 电磁干扰与抗干扰设计 |
1.4.1 EMI分类及产生原因 |
1.4.2 电磁抗干扰设计 |
1.5 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发展现状 |
1.6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硬件方案 |
2.3 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软件方案 |
2.4 通讯协议 |
2.4.1 MODBUS协议解析 |
2.4.2 Custom-ASCⅡ协议解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硬件设计 |
3.1 微控制器介绍 |
3.2 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3.2.1 隔离数字量输入 |
3.2.2 隔离数字量输出 |
3.3 带隔离的RS-485电路设计 |
3.3.1 ADuM3201数字隔离器电路设计 |
3.3.2 RS485电路设计 |
3.4 电源电路的设计 |
3.4.1 电源输入电路设计 |
3.4.2 F0505S-1W的电路设计 |
3.4.3 隔离RS485电源电路的设计 |
3.5 硬件看门狗电路的设计 |
3.6 BDM电路的设计 |
3.7 PCB的抗干扰设计 |
3.7.1 PCB抗干扰设计与器件 |
3.7.2 PCB抗干扰设计与布局 |
3.7.3 布线设计 |
3.8 “地”的抗干扰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架构 |
4.2 指示灯软件设计 |
4.3 RS485通讯软件设计 |
4.4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项目调试、总结与展望 |
5.1 项目调试 |
5.1.1 项目产品 |
5.1.2 RS-485主机通信参数设置 |
5.1.3 模块信息配置 |
5.1.4 功能操作 |
5.1.5 硬件调试 |
5.1.6 软件调试 |
5.2 项目总结 |
5.3 项目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5E-2AC自动量热仪测试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管式和釜式反应器中硝化反应SIL评估和比较研究[D]. 邹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2]铜渣载镍催化剂催化气化松木屑以及裂解甲苯的实验研究[D]. 袁晓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3]褐煤提质技术研究及其生命周期评价[D]. 赵剑. 山东大学, 2017(08)
- [4]基于5E型自动量热仪测定煤发热量的实验研究[D]. 王嘉婧.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5]玻璃纤维池窑全氧燃烧技术改造及其配套技术研究[D]. 钟报安.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秸秆燃料特性及清洁燃烧设备研究[D]. 付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7]5E-AC8018等温式自动量热仪的使用及故障排除[J]. 尹瑞玲,唐善华. 煤质技术, 2014(05)
- [8]甘蔗渣预处理与猪粪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D]. 李慧. 浙江大学, 2014(01)
- [9]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农林生物质能源品质的快速检测研究[D]. 路文江.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10]16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的研究与设计[D]. 汪薇薇. 安徽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