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增益论文_周二风

导读:本文包含了功率增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增益,功率,功率放大器,微波,可调,氮化,供电系统。

功率增益论文文献综述

周二风[1](2019)在《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功率增益非线性的预失真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供一种可实现氮化镓(GaN)功率放大器功率增益非线性预失真校正电路,克服了现有的氮化镓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增益非线性或线性输出功率低的问题,使其在功率增益特性方面与砷化镓(GaAS)功放性能相似。该预失真电路具有性能优越、通用性强和灵活性好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18期)

韩燕旭,李燕芝,冯琪宇,张玲,焦朋府[2](2018)在《MBB光伏组件功率增益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光伏电池栅线结构,将常规电池的栅线结构由5主栅优化为12主栅(通常称之为MBB结构)。对不同栅线结构的光伏电池和组件进行电学性能的测试对比,对比测试结果表明:MBB主栅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和组件的串联电阻和遮光面积,进一步增大电学增益和光学增益,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提升5 W~10 W。(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8年07期)

杨文凯[3](2016)在《6-18GHz小功率增益可调放大器设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波管由于其非常宽的工作带宽、单管的高功率增益、非线性条件下优越的性能、优良的噪声水平、很高的效率、超长的使用寿命和在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等无可取代的特点,在当今微波功率器件中占有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地位。行波管具有十分复杂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在测试阶段,十分耗费人力物力,而且依靠人工进行手动测量会产生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了测试的可靠性。为了提高行波管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测试效率,我们研究了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这一课题,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宽带行波管自动测试过程中,需要增益可调放大器作为驱动级,提供频带内不同频率下的前级信号,确保行波管处于饱和工作状态,从而测试其输出性能。本文的内容是在了解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构成以及理论基础之上,设计一款能够应用于自动测试系统的超宽带增益可调功率放大器。主要工作内容为:1、介绍了超宽带功放的国内外发展历程、GaN器件仿真模型以及相应无源器件模型。从定义出发分析了功放的种类以及各种评价功放性能的理论指标,为之后的仿真及测试做好理论铺垫。2、对宽带匹配约束条件以及超宽带匹配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对归一化低通原型滤波结构应用于阻抗匹配的理论进行了公式推导,将推导得出的结果运用到超宽带功放的匹配电路设计中,并设计出了一个匹配实例,初步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为之后放大器的仿真设计打下了基础。3、对超宽带增益可调功率放大器进行了设计研究,对GaN芯片进行了小信号建模仿真,得到了接近实测S参数和静态工作点的大信号模型。设计了驱动级放大器、衰减器以及末级功率放大器,并进行了整体的S参数仿真以及末级功率放大器的大信号仿真,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之后以仿真结果为参照,制作了实物并进行了测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之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搭建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肖志鹏[4](2015)在《大规模MIMO系统的渐近信干比与功率增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通信系统亟需更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当前无线通信存在频谱资源低下,功耗过高的弊端。未来移动通信将向更高效率、更高速率、更加智能的趋势发展。传统通过物理层技术(例如编码)努力提高的增益,已远不如直接在基站增加天线,增加带宽,增加基站提高的速率快。大规模MIMO系统是在基站端增加天线个数,通过利用空间信道资源,增加分集、数据传输速率。大规模MIMO系统通过利用天线的大量冗余来换取系统的性能,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提高能量效率,将成为5G的核心技术。大规模MIMO可以减小发射功率和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随着基站天线数的增加,小尺度衰落和热噪声可以被平滑掉。本文主要对大规模MIMO系统的SINR渐近性和功率规模增益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将大数定理应用到大规模MIMO的点对点MIMO场景和多用户MIMO场景中,介绍了用户和基站之间的信道矩阵的行近似正交,并分析了预编码对大规模MIMO信道带来的变化。其次,研究了单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推导了四种预编码下(MRT, ZF, MMSE, RCI)系统的下行渐近SINR的闭合表达式,得出影响系统性能的参数。通过仿真验证大规模MIMO系统中渐近SINR公式的正确性,并对比了不同预编码下系统性能差异,得出在四种线性预编码中RCI预编码性能最佳。最后,分别介绍了单小区和多小区场景下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线性接收机的渐近信干比,提出了功率规模增益。通过仿真论证了功率规模增益的存在和基站天线数对上行渐近信干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戴二虎[5](2015)在《小功率增益可调放大器供电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行波管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克服人工测试时在灵活性和效率方面的缺点,人们对于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的需求日趋强烈。在行波管的前级需要安装小功率增益可调放大器,该器件的作用是将信号源在一定频段内放大。作为行波管的输入信号,它能否工作在正常状态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直接的作用。为了实现对行波管和前级放大器的保护,本文课题研制了一款基于TMS320F28035控制的数字式开关电源。该放大器供电模块具有可靠性好、电路保护功能全的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关于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对供电系统的使用场合和要求进行了介绍,对数字控制电源的发展现状做了详细分析,结合该项目指标要求和现在主流解决方案,选择了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相关基本理论的介绍,选择了反激DCM工作模式、数字控制方式和控制算法。结合确定的设计方案、电源工作方式和具体的参数指标,对该电源进行设计。根据输出功率以及电压、电流的要求,对输入滤波电容和开关管器件进行选择。设计了钳位电路和反激变压器,根据MOS管的参数特性,设计驱动电路,利用光耦设计输出端电压采样电路。在DSP程序控制部分,详细分析了系统初始化、ADC采样模块、EPWM和比较器模块的配置和编写流程,介绍了主函数的工作方式,完成软件方面的编写。最后,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制作了一款输出功率为25W的放大器供电系统。通过在线调试的方式对DSP程序进行验证。对DSP控制部分和功率回路进行联调,测试PWM输出波形和MOS管的电压波形,通过与理论设计的对比,说明电源工作在正常状态。对电源的输出波形和效率进行测量,纹波为300mV,电源在50%满载以上的工作条件下,效率在75%以上。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且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方向。本文根据设计制作了实物,实现了用于小功率增益可调放大器供电系统的研制,并对产品设计中的技术关键点进行解释和说明。通过对该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使该电路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对进一步开发高性能电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金鑫[6](2015)在《相位谱拟合车载自组网中功率增益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自组网WSN无线传感网络的接收/发射功率的无偏均衡设计,可以提高网络节点寿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车载自组网的通信能力和网络连接率。传统方法采用的固定步长加权的滤波设计算法进行功率均衡设计,导致车载自组网的相邻节点功率均衡偏差,提出一种基于无偏均衡和相位谱拟合的车载自组网中功率增益优化算法,进行无偏均衡的车载自组网中网络连接率优化设计,确定节点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实现功率谱的估计,在功率均衡设计中,进行可变步长滤波设计,反映了信道幅值、时间和频率之间关系,对相位谱做最小二乘拟合求斜率,实现WSN可变步长滤波接收/发射功率无偏均衡算法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接收/发射功率的无偏均衡,网传输距离提高,具有较大的功率增益,网络连接率较传统方法提高,展示了优越的应用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5年02期)

陈科师,吴丽贤[7](2014)在《电力GIS配网无差拍控制纳什均衡功率增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功率增益是电力GIS配网的重要目的,传统的电力GIS配网中基于电网负载传输速率和节点发射功率算法进行调度控制,控制链路之间产生差拍分离,负载均衡效果不好,功率增益不明显,影响电力GIS配网和调度性能。提出一种基于PID神经网络控制的GIS配网调度方案,设计GIS配网PID无差拍控制算法,构建GIS配网节点发射功率博弈的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控制方程中基于纳什均衡解求解簇首节点的最佳发射功率,实现GIS配网中所有簇首节点有最佳发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簇首节点的发射功率有较高增益,降低了节点能耗,提高GIS配网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4年12期)

许晓冬,杨海钢,高同强[8](2014)在《一种功率增益可控的全集成CMOS功率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单片全集成、输出功率增益可变的CMOS功率放大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输出级通过电容分压实现阻抗匹配,输出功率增益通过叁位数字控制位实现七级增益控制。该功率放大器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测试结果表明,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2.4GHz时,功率增益可以从2.5dB变化到16dB。当增益为16dB时,功率迭加效率约为15%,输出1dB功率为8dBm。整个功率放大器芯片尺寸为1.2mm×1.2mm。(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4年03期)

杜鲁春[9](2012)在《时滞双稳系统的功率增益过程及惯性马达中反常输运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周期力驱动下非线性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与反常输运过程。首先对随机共振以及反常输运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其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时滞双稳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以及布朗马达和振动马达中的反常输运行为。利用信号功率增益刻画随机共振现象以及流-负载特征曲线描述反常输运过程,具体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研究了双稳系统非绝热区域随机共振的时间延迟效应。分别讨论了两种形式的时间延迟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1)对于具有中等大小的驱动频率Ω的信号,延迟时间τ的增加单调的抑制随机共振行为;对于较大Ω,τ先抑制然后增强随机共振行为,即时间延迟存在非单调的影响。(2)当驱动振幅大于阈值时,无延迟的系统不存在随机共振行为,时间延迟的出现诱导了超阈值随机共振。(3)时间延迟诱导了信号功率增益的结构从双峰向单峰转变。(4)改变时间延迟的形式会导致不同的现象。研究了时间延迟作用下欠阻尼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数值模拟结果为:(1)对于中等频率的周期驱动,随机共振随时间延迟的增加受到抑制,但是对于高频驱动,反共振随时间延迟的增加转化为随机共振。(2)阻尼系数具有一个临界值使随机共振现象最优化。(3)当信号功率增益作为驱动频率的函数时,出现了随机多共振现象。研究了整体延迟作用下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主要结果为:(1)对于低频的周期信号,时间延迟的增加单调地抑制系统的随机共振;对于中等大小的驱动频率,延迟时间先增强然后抑制系统的随机共振,即延迟时间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共振最优化。(2)乘性噪声强度D与加性噪声强度α对随机共振具有不同的影响,D单调地增强随机共振而α先增强后抑制随机共振。(3)两噪声间的关联强度入总是削弱系统的随机共振行为。研究了时间延迟与谐波混频法对布朗马达中负迁移率现象的控制。在反常输运区域内,确定性绝对负迁移率与噪声诱导的绝对负迁移率现象随着时间延迟的出现消失,系统的输运行为由反常变为正常,在正常输运区域内,时间延迟诱导负迁移率现象出现。在对称势变为不对称势时,时间延迟能控制流反转的次数。利用谐波混频法可以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观察到与外力反向的速度。同时,输运速度随着随机涨落的增强而发生反转,从而与偏置的反向相反。首次提出了振动马达模型,并研究了它的反常输运行为。当一个额外的时间周期信号扮演了布朗马达中噪声的角色时,相应的振动马达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反常输运现象:绝对负迁移率。在合适的参数区域内,绝对负迁移率行为随偏置的增加存在两个最优化的区域。绝对负迁移率对于较大范围内的信号振幅与频率都可以存在。在确定性吸引子控制的参数区域,我们预言了叁个反常输运现象。通过控制这个外加周期信号的振幅,绝对负迁移率、非线性负迁移率与微分负迁移率均被观察到。这些现象可以用共存吸引子理论来解释。(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2-05-01)

娄辰,潘宏菽[10](2010)在《提高SiC MESFET功率增益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纯半绝缘衬底上采用国产的外延技术和自己开发的器件设计及工艺技术,研制出在S波段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10 W、功率增益大于9 dB、功率附加效率不低于35%的性能样管,比研制初期的3~5 dB的功率增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显现了SiC器件在S波段连续波大功率、高增益方面的优势。采用亚微米光刻和低欧姆接触形成及减小附加寄生参量,使器件在更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功率增益和功率附加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证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0年04期)

功率增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优化光伏电池栅线结构,将常规电池的栅线结构由5主栅优化为12主栅(通常称之为MBB结构)。对不同栅线结构的光伏电池和组件进行电学性能的测试对比,对比测试结果表明:MBB主栅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和组件的串联电阻和遮光面积,进一步增大电学增益和光学增益,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提升5 W~10 W。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率增益论文参考文献

[1].周二风.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功率增益非线性的预失真电路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2].韩燕旭,李燕芝,冯琪宇,张玲,焦朋府.MBB光伏组件功率增益的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

[3].杨文凯.6-18GHz小功率增益可调放大器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4].肖志鹏.大规模MIMO系统的渐近信干比与功率增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戴二虎.小功率增益可调放大器供电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6].金鑫.相位谱拟合车载自组网中功率增益优化方法[J].科技通报.2015

[7].陈科师,吴丽贤.电力GIS配网无差拍控制纳什均衡功率增益优化[J].科技通报.2014

[8].许晓冬,杨海钢,高同强.一种功率增益可控的全集成CMOS功率放大器[J].微电子学.2014

[9].杜鲁春.时滞双稳系统的功率增益过程及惯性马达中反常输运行为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2

[10].娄辰,潘宏菽.提高SiCMESFET功率增益的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0

论文知识图

双腔增益系数的空间分布模拟的双腔激光能量横向分布频谱共享系统模型多认知用户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模型功放模块实物图及测试图比较了rε=0.1时上述5种算法的方向图

标签:;  ;  ;  ;  ;  ;  ;  

功率增益论文_周二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