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氢氧化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氢氧化,佐剂,肝素,乙酰,硫酸,氧化锌,疫苗。
氢氧化锌论文文献综述
宋铂[1](2016)在《季铵类羧酸盐在层状氢氧化锌及氧化锌水热合成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锌是公认的最重要、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纳米半导体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学、催化剂等众多领域。氧化锌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通过锌盐前体在水热环境下直接合成或者合成氢氧化锌盐再煅烧,是常用的一种高效、环保的工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研究锌盐在水热反应中的转变路径对于更好的用水热法制备纳、微米氧化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锌盐在水热合成中晶核生成过快,传统的生长观点认为无论是氢氧化锌盐还是氧化锌在水热合成中几乎都是成核后熟化的过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水热合成中晶体生长经历的路径远比预想的复杂,熟化过程往往是末期现象。在熟化以前,存在着多种转变的路径,而控制这些路径将对氧化锌最终形貌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在水热合成中引入了一系列可溶性长链季铵类羧酸锌盐,有效的调节了水热反应进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颖形貌的氧化锌。考察了不同阴离子对最终形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发现了锌盐在水热中转变的一些新路径和转变过程的新证据。具体工作如下:1、以合成的长链可溶性季铵类羧酸溴锌盐作为前体,尿素作碱式剂,在水热105℃C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形貌的层状氢氧化锌,并在600℃C将其煅烧得到了具有相应形貌的氧化锌。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发现了两种不同晶型的层状氢氧化锌的转变过程:反应初期是一种类似于羧酸类氢氧化锌盐晶型的产物,产物的层与层之间充满了长链和碳酸根;而反应后期,其表现出的晶型与碱式碳酸锌一致,层间只含有碳酸根。这和以往认为锌盐在水热条件下只能形成单一晶型的层状氢氧化锌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数据,发现溶液中存在足量的长链基团是完成以上晶型转变的必要条件。这清晰地说明,引起晶型的转变的根本原因是长链的插入和脱出。伴随长链的插入和脱出,层状氢氧化锌的形貌也随之改变。而这些不同形貌的层状氢氧化锌可作为自我模板煅烧得到不同形貌的氧化锌,对单一锌盐形成多种形貌的氧化锌的制备方法起到有益的补充。2、以合成的长链可溶性季铵类羧酸溴锌盐作为前体,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碱式剂,在水热105℃C条件下合成氧化锌。在合成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具有独特形貌的头部是微球状层状碱式锌盐躯干是氧化锌棒的二元晶型共生体。在合成氧化锌的水热过程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氧化锌在水相中是消溶再成核为主的转变过程,而固相转变是仅仅发生在煅烧过程中的。通过对共生体的分析,发现了层状碱式锌盐到氧化锌的拓扑变化,表明了固相转变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合理性。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发现了在氧化锌水热合成中消溶再成核和固相转变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而适当的长链浓度和六次甲基四胺浓度可以有效平衡这种关系。在合适浓度下可以完成从锌盐→层状碱式锌盐→层状碱式锌盐/氧化锌共生体→氧化锌的固相转变过程。共生体的出现为氧化锌在水相合成中由中间体经历固相转变形成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对探索水相合成氧化锌路径有着重要帮助。同时合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3D形貌的层状碱式锌盐,通过煅烧也得到了更多新颖形貌的3D氧化锌。3、以合成的长链可溶性季铵类羧酸氯锌盐作为前体,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碱式剂,在水热105℃条件下合成氧化锌。在合成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单分散的具有3D多层结构的Zn5(OH)8Cl2·H2O中间体,而传统以普通无机锌盐为前体合成的这种化合物通常是无序堆积的2D纳/微米片。通过梯次增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种类,如醋酸根、氯离子、长链季铵基团,发现Zn5(OH)8Cl2·H2O的形貌由单层2D微米片逐渐转变为3D多层结构,证明了均一单分散的3D多层结构的形成是长链季铵类羧酸盐含有的丰富离子基团共同作用的结果,表明了这种新颖的羧酸盐对于合成的3D形貌的层状氢氧化锌有着独特优势。此外该3D多层结构因其独特的形貌从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44.57 m~2g~(-1)),远远高于氯化锌为前体制备的单层2D的Zn5(OH)8Cl2·H2O微米片(21.74 m~2g~(-1))。并且与2D微米片相比,3D多层结构在超级电容器中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无论是储容能力、倍率性能还是循环稳定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在电流密度5 Ag~(-1)下可获得高达240 Fg~(-1)的比电容,相对于单层2D微米片提高了约40%,循环2000圈后初始电容保持率为97.1%。(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5-17)
李军伟[2](2015)在《以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为前躯体的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规则的孔洞结构、高的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和可调性等特点,使得由其制成的薄膜,在气体分离、气敏传感、薄膜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是,当前MOF膜的制备存在异质成核困难、高能耗、使用昂贵有机溶剂和易产生缺陷裂纹等问题。因此,我们探索利用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作为金属前躯体,发展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环保的制备Zn-MOF膜的新方法。主要内容为:1.首先利用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作为前躯体,制备了致密的MOF-5膜。同时发现对苯二甲酸除了作为配体之外,还能起到封端剂的作用,获得了不同形貌的ZnO六方微晶,并研究了其生长机制和光致发光性能。2.利用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作为唯一锌源,在室温下,水和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厚度约为800 nm,连续的ZIF-8膜。氢氧化锌纳米结构还表现了明显的结构导向作用。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适宜规模化生产。3.将以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为前躯体获得的ZIF-8膜作为晶种,经过二次生长获得了形貌更好,厚度约为2.5μm的ZIF-8膜。将其用于单组分气体分离性能研究,H2/CO2, H2/N2和H2/CH4的理想分离因子分别为3.58,12.53和9.76,远大于Knudsen分离因子,其中H2的通量约为47.14*10-7 mol·m-2·s-1·Pa-1,并且表现了很好的可重复性和持久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1-19)
张永清[3](2014)在《基于氢氧化锌盐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氢氧化物盐(layered hydroxide salts, LHS)与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hydroxides, LDH)是两类典型的阴离子层状材料,它们均能提供一个高度灵活的二维层间,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可得到具有不同功能的杂化材料。近年来,关于在这些层状材料中的的插层组装研究较多,但通过文献检索却发现关于LHS的研究远少于LDH。与LDH相比,LHS合成方法相对简单、具有高的离子交换能力和高的电荷密度等特点,LHS容纳客体分子的能力更大,基于LHS插层材料的热稳定性、缓释性能等更优。本文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制备中性疏水性杀虫剂毒死蜱(CPF)杂化材料的方法,考察CPF的释放行为,并对释放机理进行探讨。此外,合成水杨酸根插层氢氧化锌盐(ZHN-Sal)材料并研究其紫外吸收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表面活性剂柱撑氢氧化锌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根柱撑氢氧化锌盐(ZHN-DBS)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柱撑氢氧化锌盐(ZHN-BS-12),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BS和BS-12成功插层到ZHN层间,并推断出ZHN-DBS和ZHN-BS-12的超分子结构。热分析(TG-DTA)数据表明,DBS和BS-12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2. CPF杂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缓释性能。首先将毒死蜱分别与阴离子型(DBS)、非离子型(TX-10)和两性型(BS-12)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然后将胶束插层到ZHN-DBS得到CPF杂化材料。采用XRD、FT-IR、元素分析法、ICP和TG-DTA表征其晶体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杂化材料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CPF的载药量大小顺序:BS-12胶束>TX-10胶束>DBS胶束,其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在层间排布方式有关。杂化材料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可作为一种药物缓释剂。3. ZHN-Sal的制备及紫外吸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pH=6.0~6.5,水热法60℃,3h条件下可得到单一完整的ZHN-Sal晶体结构;插层的水杨酸根稳定性提高约80℃;ZHN-Sal具有来自水杨酸钠的紫外吸收和氢氧化锌盐的物理屏蔽作用的双重屏蔽效应。(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蔡泓志,孙静,王海漩,胡凝珠,胡云章[4](2013)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复合佐剂(0.27 mg氢氧化锌,100μg HS,0.125 IU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经小鼠胫骨前肌免疫,除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于0、3、7、14、28 d进行免疫外,其他各组均为隔周免疫。分别于初免疫后1、2、3、4、8、12、16周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IgG水平。结果初免后1周,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血清未检测到抗-RABV IgG外,各实验组均产生抗-RABV特异性IgG;所有复合佐剂组在初免后3周均可产生高水平的IgG,初免后12周反弹性升高达到峰值,第16周仍维持较高水平。初免后1、2、3、4、8、12、16周,复合佐剂1、2、3次免疫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相同次数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IgG水平持续时间较长。初免后2周,复合佐剂2、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3次免疫后);初免后3周,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4次免疫后)(P均<0.05)。结论氢氧化锌和HS复合佐剂能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蔡泓志[5](2013)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甘露寡糖复合佐剂增强狂犬病疫苗体液免疫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疫苗佐剂在疫苗的研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及免疫学的应用,人工合成肽段、纯化的重组抗原亚单位和质粒DNA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尽管这些疫苗有很多优越性,然而这些疫苗普遍存在免疫原性弱,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免疫应答等不足。而传统的灭活疫苗虽然具备了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但仍存在灭活过程中有可能改变有效的抗原决定簇,产生的免疫应答维持时间不长,且需要多次免疫等问题。因此需要添加佐剂以增强机体对新型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这使佐剂成为当前新型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狂犬病一旦发病,患者的病死率为100%。目前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用来控制狂犬病的制剂。狂犬病疫苗在其开发、研制和改进的过程中除了面临病毒的变异、工艺技术与检定方法的改进等难题之外,还存在疫苗效力及需给予多次抗原免疫的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通过增强狂犬病疫苗免疫应答或改变其免疫应答类型是增强狂犬病疫苗效力并减少抗原多次免疫的策略之一。本研究中选用叁种物质:氢氧化锌(Zn(OH)2)、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和甘露寡糖(Mannose oligosaccharides, MOS)作为新型疫苗佐剂。其中Zn(OH)2是含锌元素的一种无机纳米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以胶体的形式稳定存在,并具有吸附蛋白抗原的能力。Zn(OH)2作为佐剂与疫苗联合应用,其致敏原性和安全性优于氢氧化铝。HS作为TLR-4的配体,当细胞外基质发生炎症或损伤时,可降解为可溶性低分子量HS。基于Pony Matzinger1994年提出危险信号模式理论,细胞损伤释放的危险信号分子可以激活抗原呈递细胞进而有效的激活T/B细胞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表明受损细胞释放的危险信号分子HS在免疫应答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潜在的免疫佐剂效应。MOS作为机体内甘露糖受体(MR)可识别的糖分子,通过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吞噬作用,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将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联系起来组成机体的一种免疫防御系统。提示甘露寡糖可作为免疫刺激剂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为了研究Zn(OH)2与HS或Zn(OH)2与MOS复合佐剂的对狂犬病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效果,分别制备HS+Zn(OH)2复合佐剂和MOS+Zn(OH)2复合佐剂,联合狂犬病疫苗免疫ICR小鼠。Zn(OH)2+HS复合佐剂实验组分别设立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Zn(OH)2佐剂、HS佐剂、Zn(OH)2+HS复合佐剂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单纯疫苗1、2、3、5次免疫组。Zn(OH)2+MOS复合佐剂实验组分别设立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Zn(OH)2佐剂、MOS佐剂、Zn(OH)2+MOS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单纯疫苗3、5次免疫组。各实验组均于初次免疫后1、2、3、4、8、12、16周采集血清,并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RABV抗原IgG抗体水平。体液免疫效果结果表明,Zn(OH)2+HS或Zn(OH)2+MOS复合后,均能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Zn(OH)2+HS复合佐剂1、2、3次免疫组的免疫增强效应及IgG持续时间优于单纯疫苗1、2、3次免疫组;初免后2周,Zn(OH)2+HS复合佐剂2、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3次免疫后的IgG水平(P<0.05);初免后3周,Zn(OH)2+HS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IgG水平与单纯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4次免疫后IgG水平相比,显着升高(P<0.05)。Zn(OH)2+MOS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IgG水平高于单纯狂犬病疫苗3次免疫组(P<0.05);初免后2周,Zn(OH)2+MOS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高于单纯狂犬疫苗5次免疫组3次免疫后的IgG水平(P<0.05)。提示在免疫初期Zn(OH)2+HS或Zn(OH)2+MOS复合佐剂能显着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表明,Zn(OH)2+HS或Zn(OH)2+MOS复合佐剂均具有显着提高狂犬病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免疫增强效应,且各个复合佐剂实验组心、肝、脾、肺、肾的病理切片结果未见异常。Zn(OH)2+HS或Zn(OH)2+MOS复合佐剂有望开发为人用疫苗佐剂。(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3-05-01)
张浩,乌美妮,王海漩,胡凝珠,胡云章[6](2012)在《氢氧化锌胶体与叁磷酸腺苷二钠联用对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氢氧化锌[Zn(OH)2]胶体,并检测其单独或与叁磷酸腺苷二钠(Disodi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简称ATP)联用对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方法采用葡萄糖酸锌作为锌源,与NaOH反应制备Zn(OH)2胶体溶液,对其进行纯化及检测,并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将不同剂量的Zn(OH)2胶体单独或与不同剂量的ATP联用,与狂犬病疫苗(0.25 IU)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抗原对照组,每组8只,Zn(OH)2和Zn(OH)2+ATP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单次免疫,抗原对照组分别免疫1、2、3、5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4、8、12、16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所制备Zn(OH)2胶体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213 nm,可观察到明显的丁达尔现象,浓度为6 mg/ml,经光学色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合格,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急性毒副作用。大部分佐剂组抗体水平高于抗原单次免疫组,但均未达到抗原5次免疫组水平;0.27和0.21 mg Zn(OH)2组在初次免疫后8周内有高水平抗体产生;0.27 mg Zn(OH)2组在初次免疫后16周出现抗体水平反弹性升高;0.18 mg Zn(OH)2+1.0 mg ATP组和0.18 mg Zn(OH)2+0.5 mg ATP组在初次免疫后4周内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之后逐渐下降;2次和3次免疫抗原对照组在初次免疫后8周内,其抗体水平不及佐剂组。结论所制备的Zn(OH)2胶体佐剂单独或与ATP联用均可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且安全性良好,有望应用于疫苗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武志富,李素娟[7](2012)在《氢氧化锌和氧化锌的红外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红外光谱极其简单,氢氧化锌主要是官能团区的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指纹区的Zn—O键弯曲振动峰,氧化锌只有指纹区的Zn-O键弯曲振动吸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本实验在高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Zn(NO_3)_1·6H_2O为原料制取了Zn(OH)_2晶体,经低温干燥得ZnO,并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Zn(OH)_2中有两处双峰,ZnO中有意外的—OH吸收峰,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12年04期)
张晶,刘国超,乌美妮,王海漩,胡云章[8](2012)在《氢氧化锌对IPV-HBV联合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氢氧化锌[Zn(OH)2]对IPV-HBV联合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Zn(OH)(20.5 mg)组、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A(lOH)(30.5 mg)组和IPV-HBV组,经大腿肌肉内侧免疫2次,间隔4周。分别于初次免疫后第4、8、12、16、20和24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各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各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初次免疫后4周时均产生针对各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8周时达最高,并能持续较长时间。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Zn(OH)2组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论 Zn(OH)2能明显增强IPV-HBV联合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其免疫佐剂效应优于A(l OH)3佐剂。(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施建东,胡凝珠,赵蕊蕊,沈霏,段志青[9](2012)在《氢氧化锌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复合佐剂对甲肝乙肝联合抗原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氢氧化锌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Low molecular weight hyaluronic acid,LHA)复合佐剂对甲肝乙肝联合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在甲肝乙肝联合抗原中加入不同配比的Zn(OH)2与LHA复合佐剂,经皮下免疫ICR小鼠,并设铝佐剂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单纯抗原组。分别于免疫后4、8、12和16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AV IgG和抗-HBsAg IgG水平。结果除对照组小鼠血清检测不到抗-HAV IgG抗体外,其余各组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在12周时达峰值,抗-HBsAg IgG水平在8周时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免疫后4、8、12和16周,多数复合佐剂组抗-HAV IgG和抗-HBsAg IgG水平与抗原组和铝佐剂组相比,显着增强(P<0.05),且抗体水平持续时间较长。结论适当剂量配比的氢氧化锌与LHA复合佐剂能增强甲肝乙肝联合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王海漩,胡云章,胡凝珠[10](2011)在《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将HS(100μg)与氢氧化锌(1.0 mg)复合佐剂与高(100μg/0.1 ml)、中(50μg/0.1 ml)、低(25μg/0.1 ml)剂量的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混合后免疫小鼠,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无佐剂组、铝佐剂组、HS单一佐剂组和氢氧化锌单一佐剂组。于免疫后4、8、12、16、20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出HCV特异性IgG抗体。抗原高剂量复合佐剂组在各时间点的HCV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均显着高于无佐剂组、铝佐剂组、HS单一佐剂组和氢氧化锌单一佐剂组(P均<0.05);抗原中剂量复合佐剂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与铝佐剂组相当。结论 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能有效增强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抗原的使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氢氧化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规则的孔洞结构、高的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和可调性等特点,使得由其制成的薄膜,在气体分离、气敏传感、薄膜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是,当前MOF膜的制备存在异质成核困难、高能耗、使用昂贵有机溶剂和易产生缺陷裂纹等问题。因此,我们探索利用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作为金属前躯体,发展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环保的制备Zn-MOF膜的新方法。主要内容为:1.首先利用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作为前躯体,制备了致密的MOF-5膜。同时发现对苯二甲酸除了作为配体之外,还能起到封端剂的作用,获得了不同形貌的ZnO六方微晶,并研究了其生长机制和光致发光性能。2.利用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作为唯一锌源,在室温下,水和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厚度约为800 nm,连续的ZIF-8膜。氢氧化锌纳米结构还表现了明显的结构导向作用。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适宜规模化生产。3.将以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为前躯体获得的ZIF-8膜作为晶种,经过二次生长获得了形貌更好,厚度约为2.5μm的ZIF-8膜。将其用于单组分气体分离性能研究,H2/CO2, H2/N2和H2/CH4的理想分离因子分别为3.58,12.53和9.76,远大于Knudsen分离因子,其中H2的通量约为47.14*10-7 mol·m-2·s-1·Pa-1,并且表现了很好的可重复性和持久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氢氧化锌论文参考文献
[1].宋铂.季铵类羧酸盐在层状氢氧化锌及氧化锌水热合成中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2].李军伟.以氢氧化锌纳米结构为前躯体的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
[3].张永清.基于氢氧化锌盐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4].蔡泓志,孙静,王海漩,胡凝珠,胡云章.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
[5].蔡泓志.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甘露寡糖复合佐剂增强狂犬病疫苗体液免疫效果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6].张浩,乌美妮,王海漩,胡凝珠,胡云章.氢氧化锌胶体与叁磷酸腺苷二钠联用对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
[7].武志富,李素娟.氢氧化锌和氧化锌的红外光谱特征[J].光谱实验室.2012
[8].张晶,刘国超,乌美妮,王海漩,胡云章.氢氧化锌对IPV-HBV联合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
[9].施建东,胡凝珠,赵蕊蕊,沈霏,段志青.氢氧化锌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复合佐剂对甲肝乙肝联合抗原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
[10].王海漩,胡云章,胡凝珠.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