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细胞表达论文_吴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核细胞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木薯,细胞,诱导,基因,多肽,呼吸道。

原核细胞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吴帆[1](2019)在《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和易感成人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它能够引起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等。2岁以下的婴幼儿基本都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而且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呼吸道合胞病毒每年导致20多万人死亡,死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帕丽珠单抗是唯一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用药,但其造价昂贵,仅限用于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婴儿。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60年代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的失败以来,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被批准上市的疫苗。因此急需开发安全有效的RSV疫苗来预防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是病毒感染所必须的,其序列高度保守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基于此设计研发的疫苗最多。大部分蛋白疫苗以真核表达的糖基化的F蛋白为主要抗原,少有针对于原核表达的去糖基化的F蛋白的研究。佐剂与蛋白的结合使用能产生更好的免疫原性。细菌样颗粒(BLP)是一种鼻滴佐剂,能够诱导局部的粘膜免疫,可以在病原体的入侵部位发挥防御作用。AL佐剂是可用于人的安全有效的佐剂。尚不清楚BLP佐剂与传统的AL佐剂对原核表达的F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本文旨在对比真核表达糖基化F蛋白与原核表达去糖基化F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力差异。本论文基于一个安全有效的以BLP为佐剂滴鼻免疫的真核表达的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疫苗,设计了一个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疫苗。以pET28a为载体构建F蛋白重组质粒并进行了表达和纯化,进而对比了真核表达的F蛋白(eRSV F)和原核表达的F蛋白(pRSV F)在BLP佐剂鼻滴免疫和AL佐剂皮下免疫两种不同的免疫策略下的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力的差异。结果发现,在鼻滴免疫和皮下免疫中eRSV F都能诱导产生显着高于pRSV F的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皮下免疫组又整体高于鼻滴免疫组。eRSV F皮下组免疫原性最好,只有eRSV F鼻滴组能诱导粘膜免疫产生。eRSV F能够保护RSV攻毒而pRSV F保护性差。表明原核表达的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免疫原性低保护力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纪伟,高兆建,柴文波,潘秋红,李春如[2](2018)在《弧菌琼胶酶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及酶理化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野生菌株生产琼胶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产酶量低、易污染、生长慢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合成的一段弧菌琼胶酶基因agav-2,对其进行重组表达。本研究将弧菌琼胶酶基因agav-2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对构建的重组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DNS法测定琼胶酶酶活,对诱导条件和表达的琼胶酶酶学性质进行探究。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测定酶活58.60 U/m L,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知表达的琼胶酶分子量为51.5 kD。诱导条件研究表明最佳诱导温度为30℃,最佳诱导时间为9 h,最佳IPTG终浓度为0.7 mmol/L。酶理化性质实验表明该琼胶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9.0,Ca2+对酶具有显着的激活作用,Mg2+、Fe3+、NH4+、K+、Na+、Mn2+、Fe2+、Ba2+、Cu2+、Ag+对琼胶酶的活力没有显着影响,而Pb2+对琼胶酶的活性有显着抑制作用。酶的稳定性实验显示,100℃处理30 min仍有一定的活性,对pH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大。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不仅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潜力,同时考虑到琼胶酶对琼脂水解作用而呈现肉眼可见的凹陷状,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可作为功能基因筛选的标记工具。(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2期)

王元元,刘姣,王硕,符少萍,李瑞梅[3](2019)在《木薯MeAHL31基因克隆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AT-hook是一类含有AT-hook基序的核定位蛋白,被命名为AHL蛋白(AT-hook nuclear localized proteins),在植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以及对激素信号和逆境胁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获得木薯MeAHL31基因,全长为1 18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 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35.69 k D,理论等电点为5.55,GRAVY为-0.74,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在128~264 aa区间存在一个AT-hook蛋白的保守结构域PPC domain,属于AT-hook蛋白家族。我们分别将全长MeAHL31(1~1 014)和MeAHL31 (370~742)基因片段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和含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 binding protein, MBP)标签的pET28a-MBP载体上,并转化至E. coli BL21 (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和表达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诱导表达条件是OD600=0.6,IPTG浓度为1.0 mmol/L,15℃培养16 h;含MBP融合伴侣的pET28a-MBP载体更有利于Me AHL31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在同种载体中预测可溶性高的MeAHL31(370~742)区段序列较MeAHL31 (1~1 014)全长基因的可溶性蛋白表达水平更高。本研究优化高效诱导表达条件获得MeAHL31融合蛋白,为探究MeAHL3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5期)

余瑛,刘志云,余磊,鲁秀敏[4](2018)在《mRuby2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CR技术扩增mRuby2,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用p ET30a(+)-mRuby2转化BL21(DE3)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荧光显微镜及SDS-PAGE观察、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以Ni亲和层析技术纯化重组蛋白。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后,发酵液颜色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转为橙红,离心后的沉淀菌体为深粉红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菌体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SDS-PAGE检测发现,IPTG诱导5 h,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峰值。采用Ni螯合亲和层析技术从发酵菌体中分离出纯度大于80%的重组蛋白。由此可见:采用DNA重组技术能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mRuby2编码的荧光蛋白,该重组蛋白亮度高、可视性好,能直观呈现实验结果,便于观察相关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非常适合于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张志英,肖斌,蒋娟,黄秀娜,张蓉[5](2018)在《B细胞连接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原核细胞体系表达并纯化B细胞连接蛋白(BLNK)。方法:构建pMAL-c5x-BLNK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Plyss),IPTG诱导BLNK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MBP柱亲和纯化获得目标蛋白,进行12%SDSPAGE分析。结果:构建了BLNK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5x-BLNK,该质粒在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为11℃的条件下,可以在大肠杆菌BL21(Plyss)中表达高纯度的BLNK。结论:在原核细胞表达体系中表达并制备了高纯度的BLNK,为下一步研究BLNK的相互作用蛋白和分子结构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8年02期)

王硕,刘姣,符少萍,段瑞军,李瑞梅[6](2018)在《木薯MeCREB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木薯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出了MeCREB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与phytozome数据库收录的MeCREB基因(Manes.04G058300.1)序列基本一致。MeCREB基因全长968 bp,其中开放性阅读框(ORF)为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预测得出MeCREB蛋白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6.26 kD,理论等电点为5.99,GRAVY为-0.667。构建MeCREB-pGEX-6p-1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4个主要因素(诱导温度,诱导起始菌量,IPTG浓度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确定GST-MeCREB融合蛋白的最适表达条件。结果表明:重组工程菌生长至OD600=0.8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在28℃下诱导6 h,最适合GST-MeCREB融合蛋白的表达。本研究为高效诱导获得GST-MeCREB融合蛋白用于下游实验提供了最优方案,并为进一步研究MeCRE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0期)

张鹤铭,蔡楚凡,刘杨,甘龙站,焦雪苗[7](2017)在《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证明人白血病抑制因子(hLIF)是一种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介绍了自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hLIF,将hLIF基因克隆到pET32a中,并利用硫氧还蛋白(Trx)作为融合配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Trx-hLIF。亲和层析纯化后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纯化结果进行检验。利用肠激酶(EK酶)切割融合蛋白,释放hLIF,随后通过简单的阳离子交换得到纯度高达98.1%的hLIF4.75mg。小鼠M1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分析测定纯化的rhLIF的功能与hLIF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EC50为5ng/ml,对应的比活性为0.5×107 IU/mg。(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刘婷隽,洪泽辉,胡安康[8](2017)在《GST-CBX2-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GST标签的CBX2-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纯化出表达蛋白。方法:以CBX2-1全长为模板,构建3对引物,将CBX2-1PCR扩增成3段,通过XhoⅠ和NotⅠ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 GEX-4T-3载体中,并转化E.coli DH5ɑ,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和DNA测序坚定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中,经IPTG大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运用GST pull down方法纯化3段蛋白。结果: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证明,原核表达质粒GST-CBX2-1 3个载体构建成功,用Western blot方法证实了GST-CBX2-1-1(1-288),GST-CBX2-1-2(259-600),GST-CBX2-1-3(601-1596)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成功纯化出3段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GST-CBX2-1-1,GST-CBX2-1-2,GST-CBX2-1-3原核表达载体,证实了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与纯化,为进一步研究CBX2-1各结构域的功能提供了前提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沈涛,杨蕾,李妍,巴根,郭然[9](2017)在《GST-hSesn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GST-h Sesn 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E.coli)中诱导表达。方法从COS-7细胞中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用PCR方法扩增出hSesn2基因全长,通过BamHI和SalI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GEX-4T-2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hSesn2,并转化E.coli DH5α,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和DN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大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GST-h Sesn2,并用Western blot方法证实了GST-h Sesn2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中阳性表达。结论 GST-h Sesn2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纯化Sesn2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前提基础。(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冉秋行[10](2016)在《抗痛蝎毒素多肽的原核细胞重组表达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电兴奋分子。蝎毒素可以选择性地与膜上各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影响离子通道状态。多属β-类抗痛蝎毒素,能靶向结合在电压门控钠通道第四个位点上,通过电压传感器俘获机制特异性激活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使钠电流向复极化方向移动。由于天然状态下蝎毒素表达量较少,阻碍围绕蝎毒素相关的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研究。因此本实验通过原核细胞外源表达的方法实现其功能性表达,并采用细胞学方法解析相关钠电流的变化及抗痛效应机制。1.抗痛蝎毒素多肽重组表达体系的构建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法有很多,采用酿酒酵母、毕赤酵母等真核生物表达重组多肽,采用昆虫、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原核细胞表达以大肠杆菌为主,容易培养价格低廉,较真核表达有较多优势。因此我们构建了蝎毒素多肽的原核细胞表达体系,使用pET-32a作为表达载体,pET系统是有史以来在E.coli中克隆表达重组蛋白比较完善的表达系统。采用微生物培养大肠杆菌BL21(DE3)加IPTG诱导表达,逐步缩小时程并优化表达条件,确定初步纯化获得的粗蛋白产量约0.0885g/15ml。采用SDS-PAGE蛋白质电泳,western-blot免疫实验,AKTA蛋白纯化,HPLC色谱,动物实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等方法研究抗痛蝎毒素的细胞机制。(1)阳性重组子的筛选:将BmK-AS、BmK-AS1、BmK-IT2叁个毒素基因片段使用BamHⅠ、XhoⅠ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粘性末端,用T4 DNA连接酶将载体pET-32a与目的基因连接,转入TOP10菌种中保存,然后采用SDS碱裂解法提取重组质粒DNA,重组质粒比空质粒的分子大,跑电泳后表现出明显重组质粒滞后现象。用带氨苄青霉素抗性的SOB培养基筛选出成功导入的目的基因质粒的大肠杆菌,呈阳性菌株是用于表达毒素多肽的菌种。(2)IPTG诱导重组表达: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与自然的β-半乳糖苷酶相似,不能被酶分解,性质稳定,是lac基因簇十分有效的诱导物,因此被广泛用在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中。用微生物培养大肠杆菌加IPTG诱导法表达外源蛋白,每隔1小时取一次样,通过溶解、离心、破菌得到不同成分蛋白,电泳检测表达情况,确定各自的优化表达条件BmK-AS 37℃、6h,BmK-AS1 30℃、6h,BmK-IT215℃、8h。(3)重组多肽分离纯化:采用金属镍离子亲和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毒素蛋白逐步纯化,色谱结果显示镍离子与叁种重组毒素分子表面的亲和作用去除杂蛋白,用20mM、与250mM咪唑将目的蛋白洗脱下来并收集;HPLC响应峰较好条件下叁种重组毒素使用流动相A和B比例:45%(1%叁氟乙酸水溶液)和55%(60%的乙腈溶液)。2.重组蝎毒素抗痛多肽的抗痛效应及细胞机制通过行为学观察、膜片钳电生理记录,比较叁种重组蝎毒素多肽的抗痛效应及细胞机制。采用膜片钳技术给大鼠DRG细胞上加入重组抗痛蝎毒素,记录其具有显着抑制钠电流的作用。在大鼠上测其镇痛效应,以1 mg/ml的剂量腹腔注射,发现大鼠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反应,通过大鼠对疼痛的抑制率来比较出各个毒素的镇痛作用大小。而这些差异可能与蝎毒素的序列、结构及其与钠通道互作相关。综上,蝎毒素是研究离子通道神经药理学的分子工具之一。本论文通过构建原核细胞外源表达系统,并优化出叁种蝎毒素多肽的可溶性表达条件,实验证明这些蝎毒素多肽的具有的差异性抗痛活性。结果有助于推进蝎毒素天然状态低丰度表达、化学合成无活性、结构解析与改造等技术难题的解决,为进一步研究与疼痛相关膜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6-06-01)

原核细胞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阶段野生菌株生产琼胶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产酶量低、易污染、生长慢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合成的一段弧菌琼胶酶基因agav-2,对其进行重组表达。本研究将弧菌琼胶酶基因agav-2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对构建的重组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DNS法测定琼胶酶酶活,对诱导条件和表达的琼胶酶酶学性质进行探究。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测定酶活58.60 U/m L,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知表达的琼胶酶分子量为51.5 kD。诱导条件研究表明最佳诱导温度为30℃,最佳诱导时间为9 h,最佳IPTG终浓度为0.7 mmol/L。酶理化性质实验表明该琼胶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9.0,Ca2+对酶具有显着的激活作用,Mg2+、Fe3+、NH4+、K+、Na+、Mn2+、Fe2+、Ba2+、Cu2+、Ag+对琼胶酶的活力没有显着影响,而Pb2+对琼胶酶的活性有显着抑制作用。酶的稳定性实验显示,100℃处理30 min仍有一定的活性,对pH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大。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不仅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潜力,同时考虑到琼胶酶对琼脂水解作用而呈现肉眼可见的凹陷状,重组表达载体pET30a(+)-agav-2可作为功能基因筛选的标记工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核细胞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吴帆.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9

[2].纪伟,高兆建,柴文波,潘秋红,李春如.弧菌琼胶酶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及酶理化性质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3].王元元,刘姣,王硕,符少萍,李瑞梅.木薯MeAHL31基因克隆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优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9

[4].余瑛,刘志云,余磊,鲁秀敏.mRuby2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纯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5].张志英,肖斌,蒋娟,黄秀娜,张蓉.B细胞连接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J].生物技术通讯.2018

[6].王硕,刘姣,符少萍,段瑞军,李瑞梅.木薯MeCREB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优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8

[7].张鹤铭,蔡楚凡,刘杨,甘龙站,焦雪苗.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纯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

[8].刘婷隽,洪泽辉,胡安康.GST-CBX2-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

[9].沈涛,杨蕾,李妍,巴根,郭然.GST-hSesn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J].解剖科学进展.2017

[10].冉秋行.抗痛蝎毒素多肽的原核细胞重组表达与功能研究[D].延安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与eCRT/39-272无协同刺激作用且rC...重组质粒pET-GmFNSIM:DL2000分子量标...由ExPASyScanProsite预测的GmFNSFig.1...14-3-3θ在原核细胞表达考马斯亮...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ET28(a)图谱人肺腺癌细胞SPCA一1的免疫组化结果

标签:;  ;  ;  ;  ;  ;  ;  

原核细胞表达论文_吴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