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论文_吴松,隋心,张童,陈雨彤,朱道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丛枝菌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根,真菌,摩西,干旱,紫花苜蓿,菌丝,机制。

丛枝菌根论文文献综述

吴松,隋心,张童,陈雨彤,朱道光[1](2019)在《湿地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可能是自然界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共生微生物,能与大部分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并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增加,湿地植物中的AMF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MF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已有较多研究,相对在湿地植物中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发现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鉴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湿地AMF的多样性,AMF与湿地植物共生的种类,影响AMF与湿地植物共生的因素,AMF对湿地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以及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详细综述,并对AMF与湿地植物共生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能为我国研究湿地AMF提供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薛英龙,李春越,王苁蓉,王益,刘津[2](2019)在《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摄取土壤磷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沉淀,在植物磷利用率低的情况下,过度施肥会造成磷肥浪费,可能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水溶解等方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面源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结合所形成的共生菌根可以显着增强植株对磷的吸收利用。通过AMF可以提高宿主植株对磷的吸收转运的特性,从AMF促进植株对磷元素的摄取机制、AMF促进植物磷摄取分子机理、AMF作用下根系分泌物对植株磷利用的影响与根际微生物对AMF磷元素利用的影响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AMF可以通过改变宿主植株的根系形态和菌丝网络的形成,扩大植株对养分吸收范围;释放有机酸、磷酸酶和质子等根系分泌物改变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与根际微生物共同作用降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诱导相关磷转运蛋白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提高植株对磷的转运能力而促进其吸收。(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孙建茹,陈雪,桑晓玲,蒙彦良,贾月月[3](2019)在《入侵豚草与本地植物竞争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植物入侵常引起入侵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多样性的变化,但AMF多样性的变化与入侵域本地植物种类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野外同质园试验研究豚草与不同本地植物竞争时对AMF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入侵豚草单种、本地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单种、藜Chenopodiumalbum单种、黄香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单种、豚草和狗尾草混种、豚草和藜混种、豚草和黄香草木犀混种以及裸土(无任何植物生长)对照8个处理。采集根区土样后分离、鉴定AMF,分析植株生物量和AMF物种多样性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豚草而言,单种处理中生物量均高于混种处理;豚草分别与3种本地植物竞争时,与黄香草木犀混种中豚草竞争能力最强,而与藜混种中竞争能力最弱。豚草分别与3种本地植物混种时土壤中AMF种丰度和香农-威纳指数分别显着高于豚草单种和本地植物单种,其中豚草与藜混种中AMF的种丰度和香农-威纳指数最高,与狗尾草混种中AMF的种丰度和香农-威纳指数最低,而豚草分别与3种本地植物混种处理中孢子密度显着低于本地植物单种(豚草与黄香草木犀混种除外)。豚草单种、狗尾草单种、藜单种、豚草分别与狗尾草和藜混种4个处理中AMF优势种均为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和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黄香草木犀单种中优势种是网状球囊霉、缩隔球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豚草与黄香草木犀混种中优势种是网状球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狗尾草单种、豚草与狗尾草混种和豚草与藜混种3个处理的特有种分别是木薯根孢囊霉Rhizoglomus manihotis、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和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狗尾草单种生物量与孢子密度呈显着正相关,豚草与狗尾草混种中豚草的生物量与均匀度呈显着负相关,豚草与黄香草木犀混种中豚草的生物量与孢子密度呈显着正相关,与香农威纳指数呈显着负相关。综上可知,豚草与本地植物竞争对AMF多样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这与本地植物种类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杨康,孙建茹,王妍,杜鄂巍,蒙彦良[4](2019)在《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互作对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植物成功入侵与菌根共生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是反映其侵染植物情况的重要指标,影响侵染率的因素很多,但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互作对AMF侵染率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叁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本地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藜Chenopodium album为研究对象,设置入侵植物单种处理、本地植物单种处理、每种入侵植物分别与本地植物两两混种处理以及每种入侵植物同时与所有本地植物混种处理,观察测定不同处理下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根系丛枝、泡囊、菌丝及总侵染率,比较研究本地植物种类变化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根系AMF侵染率的影响,以及3种入侵菊科植物对本地植物AMF侵染率的影响规律是否一致。结果表明,与入侵植物单种相比,除豚草与藜、豚草同时与3种本地植物混种两个处理中,豚草根系的AMF菌丝及总侵染率显着增加外,其余所有处理中入侵植物总侵染率均无显着差异;与狗尾草或黄香草木犀单种相比,每种入侵植物同时与所有本地植物混种处理中,本地植物狗尾草和黄香草木犀根系上的AMF菌丝及总侵染率均显着降低,即随本地植物种类数目的增加,对本地植物根系的菌丝及总侵染率存在显着抑制作用,而对入侵植物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史立君,于建新,陈应龙,郭绍霞,刘润进[5](2019)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状况及群落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采集了北京、青岛、济南、南京、武汉和贵阳6个城市中部分大学校园高羊茅Festuca elata、城内公园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及郊区公园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根区土样,测定菌根着生状况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AM真菌孢子密度,形态鉴定AM真菌种类,测定AM真菌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等。除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园草坪和南京下马坊公园的大叶黄杨根系上未见丛枝结构外,其他根系样品均观测到典型的丛枝和泡囊结构,丛枝着生率较低,且多为A-型。各城市大多数样品的菌根总侵染率、丛枝着生率和泡囊数分别低于40%、5%和1/m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草坪根系菌根总侵染率显着低于其他城市校区的。除北京香山的连翘和济南山东大学的高羊茅上的种丰度、Shannon指数、以及北京紫竹院公园大叶黄杨上的孢子密度之外,青岛市的3种植物上AM真菌的孢子密度、种丰度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其他城市的。各校园草坪中相同的AM真菌种类较少,但放射球囊霉Glomus radiatum分布频率100%,为校园草坪中的优势种。城市公园以青岛中山公园的AM真菌的孢子密度和种丰度最高;郊区公园以贵阳黔灵山的孢子密度、种丰度和Shannon指数最高,武汉狮子山的种丰度和Shannon指数最低。土壤氮沉降与泡囊数量呈显着负相关,土壤压实程度与泡囊数量呈显着正相关。大叶黄杨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土壤pH呈显着正相关。结论认为,中国不同城市生态系统中AM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氮沉降和土壤压实程度对根内泡囊数量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姜英,刘雄盛,李娟,杨继生,蒋燚[6](2019)在《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柚木光合及荧光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柚木抗旱能力的影响,开展柚木接种HUN03B、XJ08A、HEB04和XJ04B菌种的盆栽试验,未接种苗木作为对照(CK),正常培育半年后,设正常水分、干旱胁迫5 d和干旱胁迫10 d的3种水分条件处理,测定叶片的光合生理及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3种水分条件处理下,接种AMF柚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比CK的高,但接种AMF柚木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C_i)比CK的低。在干旱5 d和10 d的两种水分条件处理下,接种AMF柚木叶片的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高于CK,而接种AMF柚木叶片的初始荧光(Fo)在干旱胁迫10 d处理下比CK的低。其中对柚木侵染效果最好的是XJ04B菌种,对干旱胁迫光合作用降低的减缓作用最好。因而,认为AMF与柚木共生提高了柚木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与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保持了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柚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存能力。(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邢丹,韩世玉,罗朝斌,杨胜特,张芳[7](2019)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条件下桑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自然干旱条件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桑树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揭示AM真菌提升桑树WUE的原因,为岩溶区域植被人为调控WUE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以桑品种桑特优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接种(CK)、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3个处理,培养40 d后自然干旱7 d,测定桑树的菌根侵染率、生长指标、光合特性,获得桑树WUE及增幅贡献来源等。结果发现,桑树接种AM真菌后47 d,菌根侵染率达40%以上;接种Fm的桑树株高、地径、叶面积、地上部分和根系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57%、19.02%、91.35%、239.66%和342.86%,接种Ri分别比对照增加10.13%、14.11%、23.04%、91.38%和125.71%;与CK比较,接种Fm和Ri都可显着增加桑树根冠比,分别增加29.39%和17.08%,并且接种Fm的效果优于接种Ri;AM真菌处理显着提高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降低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接种Fm和Ri均显着提高桑树WUE,增幅分别达160.70%和51.56%,但贡献大小因菌种而存在差异,其中接种Fm通过使P_n显着提高而对WUE贡献率高于接种Ri,接种Ri则使T_r显着降低而对WUE贡献率大;桑树菌根侵染率、生长状况、光合特性、WUE之间彼此显着相关,并且AM真菌对桑树根冠比有极显着的直接作用,同时通过正向影响地径和负向影响T_r表现明显的间接作用;AM真菌通过提高桑树根冠比而促进WUE提升。因此,AM真菌侵染桑树根系后,主要通过协调根冠生长而提升桑树WUE,并且接种摩西斗管囊霉更易提高桑树WUE。(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才华,董理,邢易梅,杨圣秋,宋婷婷[8](2019)在《丛枝菌根真菌对碱胁迫下紫花苜蓿耐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龙牧80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后紫花苜蓿生长情况。利用碱胁迫处理5、8 d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分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提高苜蓿耐碱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接种摩西球囊霉菌苜蓿株高、根长及分支数均高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根中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碱胁迫后,接种摩西球囊霉可提高紫花苜蓿根和叶中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通过增强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降低碱胁迫对苜蓿造成的损伤,并通过渗透调节能力提高接种苜蓿耐碱性。研究为紫花苜蓿盐碱地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姣竹,李衍素,闫妍,于贤昌,贺超兴[9](2019)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r mycorrhiza fungi,简称AMF)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实现高效优质地嫁接育苗,达到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的目的,研究通过测定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苗期生长变化和光合特性来研究AMF对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培育嫁接菌根苗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基质盆栽试验在人工气候室进行。嫁接苗以‘京欣砧5号’南瓜为砧木,‘中农26号’黄瓜为接穗,10月6日播种南瓜砧木,10月9日播种接穗黄瓜,在播种时分别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简称Gi)、摩西球囊霉(Glomous mosseae,简称Gm)2种不同的AMF,对照不接种。10月13日嫁接。接菌自根黄瓜10月13日直播时接种菌剂。所有幼苗浇灌Hoagland半磷营养液,通过测定嫁接苗和自根苗不同处理的植株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比较其效应。研究表明,生长前期未接菌剂的黄瓜苗株高较高,与接入菌剂的黄瓜苗相比差异显着。生长中期接菌的黄瓜苗株高优势逐渐显现。生长后期生长逐渐趋于稳定,接入菌剂的黄瓜苗的优势更加明显。接种不同的AMF都可以促进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但最优处理为嫁接苗+Gi。在黄瓜苗的生长指标方面,嫁接苗+Gi处理的效果最好,幼苗株高比自根苗增加了24.5%,茎粗比自根苗增加了33.2%,叶片数比自根苗增加了23.7%,地上部鲜质量比自根苗增加了25.8%,地上部干质量比自根苗增加了31.5%,叶面积比自根苗增加了42.0%。在光合指标方面,嫁接苗+Gi处理的效果最好,叶片叶绿素a含量比自根苗增加了28.0%,叶绿素b含量增加了34.4%,净光合速率(Pn)比自根苗增加了58.3%,蒸腾速率(Tr)比自根苗增加了74.1%,气孔导度(Gs)比自根苗增加了46.8%,胞间CO2浓度(Ci)比自根苗增加了36.1%,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比自根苗增加了31.3%。嫁接苗+Gi处理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系的侵染率最高,达到了75.81%,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着,比自根苗+Gm高出7.83%。(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郑庆伟[10](2019)在《中国科学院在丛枝菌根提高植物耐盐机制方面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盐碱化土壤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当前农业发展,因此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以及盐碱土壤改良已成为当前我国生物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丛枝菌根真菌(AMF)广泛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可以与90%以上的陆生高等植物根系建立共生体——丛枝菌根(AM)。大量研究表明,丛枝菌根化的植物的抗盐碱胁迫能力得到增强。虽然,(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丛枝菌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沉淀,在植物磷利用率低的情况下,过度施肥会造成磷肥浪费,可能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水溶解等方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面源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结合所形成的共生菌根可以显着增强植株对磷的吸收利用。通过AMF可以提高宿主植株对磷的吸收转运的特性,从AMF促进植株对磷元素的摄取机制、AMF促进植物磷摄取分子机理、AMF作用下根系分泌物对植株磷利用的影响与根际微生物对AMF磷元素利用的影响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AMF可以通过改变宿主植株的根系形态和菌丝网络的形成,扩大植株对养分吸收范围;释放有机酸、磷酸酶和质子等根系分泌物改变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与根际微生物共同作用降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诱导相关磷转运蛋白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提高植株对磷的转运能力而促进其吸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丛枝菌根论文参考文献

[1].吴松,隋心,张童,陈雨彤,朱道光.湿地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进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2].薛英龙,李春越,王苁蓉,王益,刘津.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摄取土壤磷的作用机制[J].水土保持学报.2019

[3].孙建茹,陈雪,桑晓玲,蒙彦良,贾月月.入侵豚草与本地植物竞争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9

[4].杨康,孙建茹,王妍,杜鄂巍,蒙彦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互作对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9

[5].史立君,于建新,陈应龙,郭绍霞,刘润进.城市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状况及群落特征(英文)[J].菌物学报.2019

[6].姜英,刘雄盛,李娟,杨继生,蒋燚.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柚木光合及荧光参数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7].邢丹,韩世玉,罗朝斌,杨胜特,张芳.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条件下桑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蚕业科学.2019

[8].才华,董理,邢易梅,杨圣秋,宋婷婷.丛枝菌根真菌对碱胁迫下紫花苜蓿耐碱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9].李姣竹,李衍素,闫妍,于贤昌,贺超兴.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郑庆伟.中国科学院在丛枝菌根提高植物耐盐机制方面取得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9

论文知识图

地表裂缝对杨树菌根侵染率的影响丛枝菌根共生体中氮的传输和代谢...不同处理丛枝菌根侵染率笃斯越橘和红豆越橘丛枝菌根(AM)...N在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的移动模式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系SOD活性...

标签:;  ;  ;  ;  ;  ;  ;  

丛枝菌根论文_吴松,隋心,张童,陈雨彤,朱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