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良安建设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如何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让企业在市场上树立良好口碑,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施工企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传统的“粗放式”施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需求,为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结合精细化管理理念,以此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施工管理;管理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增长,建筑行业跟随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改变管理模式,来凸显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现代管理理念的一种,能够让企业中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口碑。因此,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初就被美国工程师、发明家FrederickW.Taylor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发展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想要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就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企业运作的核心,将企业中各种权利、责任明确化、具体化,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都要尽职、尽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要及时纠正、及时处理[1]。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有体量大、周期长的特点,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工期、施工质量、经济效益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就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确保工程能够达到最初的建设目标,保障施工质量、进度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
(一)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许多新型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并未落到实处。并且,在建筑工程中,一线施工人员多是文化程度较低、职业素养较低的劳务工人,这就导致许多施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阻碍,严重影响施工精细化管理各项举措的落实,对施工进度、成本、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许多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受传统“粗放式”管理理念的束缚,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脏、乱、差、杂的情况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屡见不鲜[2]。
(二)工作监督不到位
管理人员的监督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要工作,也是安全制度、施工规范落实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诸多施工企业的监督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详细分为材料方面、人员方面、设备方面。首先,材料方面,许多施工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材料检查制度、材料存储制度、材料领用制度。如若缺少材料质量检查制度,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如果没有建立材料储存制度,就会导致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出现受潮、受损、被盗等等情况;如果缺少材料领用制度,就会导致施工材料的领用处于杂乱无章的情况,管理人员无法对材料进行统筹管理,施工成本也就得不到有效控制[3]。其次,在人员方面主要体现为,工作人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施工技术交底、技术变更等等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最后,在设备方面主要体现为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制度,导致在工程结束之后,施工单位的设备出现了受损、丢失等等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施工前期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前期,企业应该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让施工管理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弊端,通过培训、继续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则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奖惩制度,针对在培训中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培训不认真,考核评价不过关的工作人员,则要勒令其重新培训,并且给予一定的惩罚[4]。我国许多建筑工程都是采用“分包式”的管理方式,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对合同中的工期、质量要求、工程量、材料要求有透彻的认识,提高对施工合同的掌握程度,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定施工技术规范、现场管理制度、人员调配制度、材料管理制度、施工安全规范、奖惩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这样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才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二)施工成本精细化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施工中有着诸多不可控因素,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中的最终利润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这也是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为主要的工作。首先,需要对施工合同中的施工量、材料、工期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核对,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来确保施工合同的合理性;其次,在材料采购方面,不仅要保障材料质量,同时还要注意货比三家,选取质量高、价格低的材料供应商;再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控施工进度,还要对一线施工工人的施工规范进行控制,针对材料浪费、野蛮施工等等情况要进行惩罚;最后,现场的施工管理要有一定的预见性,管理人员要提前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此外,要落实施工中的安全制度,所有人员进场都需要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危险区域要设有明显的安全标示,以此避免工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三)施工人力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秉承“精细化管理”理念,将“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中的主要文化,组织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让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要针对工作人员的特质、特长,对人员架构进行全面优化,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在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劳务工人数量进行准确核对,核算出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人数、施工时间、劳动量,然后再将其细化到每一个施工分项上去。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组织严密,且极具系统性的管理方式,建筑工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要环环相扣,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权利、责任,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找到“病因”相关责任还要落实到人,以此形成一个工作人员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管理效能,从而推动工程的有序进行。
(四)专业培训精细化管理
人员素质是精细化管理落实的基础,针对当前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施工之前,要以项目经理为引导,以施工技术员为主,对一线劳务工人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劳务工人都掌握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简单来说,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落实,就是要确保项目经理、施工技术员、安全员能够发挥自身统筹管理、统筹监督的作用,确保一线劳务工人能够落实各项技术规范、安全制度,循序渐进的在施工中“添砖加瓦”,确保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在控制范围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中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企业要针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工程中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将工程中的各项内容做实、做精,针对工程中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这样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陈建东.关于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
[2]章国兵.怎样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357.
[3]唐亮.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究[J].环球市场,2017(4).
[4]李荣轶.刍议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居业,2018(03):177+179.
[5]宋润利.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环球市场,2017(4).
[6]李彦,许卫东.安全管理标准化目标考核精细化——浅谈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