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堆器(4),其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托盘堆叠体(9)的台架(40),并且卸堆器(4)还包括被构造为在各转动方向(R)上连续操作的多个卸堆螺杆(5),各卸堆螺杆(5)均具有分离盘(6)和螺旋状构造的螺旋(10)。该卸堆器的特征在于,分离盘(6)包括第一插入元件(7)和第二插入元件(8),第一插入元件(7)被构造为在卸堆螺杆(5)的转动期间进入两个相邻托盘(3)之间的间隙(13),以便使这两个相邻托盘(3)移动分开至少第一距离(A1),并且第二插入元件(8)被构造为进入借助于第一插入元件(7)被扩大的间隙(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堆器便于对托盘堆叠体进行卸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卸堆器(4),其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托盘堆叠体(9)的台架(40),并且所述卸堆器(4)还包括被构造为在各转动方向(R)上连续操作的多个卸堆螺杆(5),各卸堆螺杆(5)均具有分离盘(6)和螺旋状构造的螺旋(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盘(6)包括第一插入元件(7)和第二插入元件(8),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被构造为在所述卸堆螺杆(5)的转动期间进入两个相邻托盘(3)之间的间隙(13),以便使两个相邻托盘(3)之间的距离(A1)增加至少2mm,并且所述第二插入元件(8)被构造为进入借助于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被扩大的所述间隙(13)。
设计方案
1.一种卸堆器(4),其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托盘堆叠体(9)的台架(40),并且所述卸堆器(4)还包括被构造为在各转动方向(R)上连续操作的多个卸堆螺杆(5),各卸堆螺杆(5)均具有分离盘(6)和螺旋状构造的螺旋(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盘(6)包括第一插入元件(7)和第二插入元件(8),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被构造为在所述卸堆螺杆(5)的转动期间进入两个相邻托盘(3)之间的间隙(13),以便使两个相邻托盘(3)之间的距离(A1)增加至少2mm,并且所述第二插入元件(8)被构造为进入借助于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被扩大的所述间隙(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堆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入元件(7)和第二插入元件(8)均以与所述分离盘(6)一体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分离盘(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卸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元件(8)比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从所述分离盘(6)的竖直壁水平突出得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卸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具有1.5mm至3.5mm的第一插入深度(T1)和\/或所述第二插入元件(8)具有4mm至7.5mm的第二插入深度(T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卸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具有在与所述卸堆螺杆(5)的转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上升的上侧(7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卸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元件(8)的上侧(8a)在所述第一插入元件(7)的上侧(7a)的上端的稍下方开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堆器(destacker)。
背景技术
从EP 3246277 A1和US 4,048,915已知通常类型的卸堆器。这种卸堆器不适于对作为托盘堆叠体的以如下方式一个堆叠在另一个内部的托盘进行单个地卸堆:位于外侧的向下成角度的托盘边缘与下方的托盘的托盘边缘的密封表面重叠(参照图5)。这种托盘被已知为壁厚度小于300μm的菜单托盘(menu trays)。总是在一个且相同的方向上转动的卸堆螺杆不能经由一个堆叠于另一个顶部的两个托盘之间的托盘边缘径向进入从而可靠地分离托盘。
从WO 2016\/169566 A1已知具有用于卸堆上述托盘的特殊卸堆元件的卸堆器。这些卸堆元件不以环状模式转动,而是在第一方向上转动90°至180°并再次返回(即逆向),以便一次卸堆一个托盘。这些卸堆元件具有弹簧加载的支撑元件和弹簧加载的分离元件,在卸堆元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在支撑元件与分离元件之间设置有间隙。在卸堆过程开始时,最下的托盘利用其向下成角度的边缘置于支撑元件,归因于卸堆元件的转动,分离元件对最下的托盘的成角度的边缘横向地施加压力。随着转动的继续和分离元件的侧面的上升,成角度的托盘边缘进入间隙,并且随着转动的进一步继续,支撑元件端部和最下的托盘可以向下掉落。分离元件在托盘边缘的支撑部的方向上径向移动并且保持下一托盘。这样的缺点是,和操作的可逆模式一样,可能还通过托盘壁处的粘附在托盘堆叠体中粘附于彼此的托盘在托盘不再置于支撑元件之后不会可靠地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借助于卸堆螺杆而连续操作的卸堆器,以便对上述托盘堆叠体进行卸堆。
通过如下卸堆器实现该目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堆器,其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托盘堆叠体的台架,并且卸堆器还包括被构造为在各转动方向上连续操作的多个卸堆螺杆,各卸堆螺杆均具有分离盘和螺旋状构造的螺旋,其中,分离盘包括第一插入元件和第二插入元件,第一插入元件被构造为在卸堆螺杆的转动期间进入两个相邻托盘之间的间隙,以便使两个相邻托盘之间的距离增加至少2mm,并且第二插入元件被构造为进入借助于第一插入元件被扩大的间隙。
优选地,第一插入元件和第二插入元件均以与分离盘一体的方式设置于分离盘。
优选地,第二插入元件比第一插入元件从分离盘的竖直壁水平突出得远。
优选地,第一插入元件具有1.5mm至3.5mm的第一插入深度和\/或第二插入元件具有4mm至7.5mm的第二插入深度。
优选地,第一插入元件具有在与卸堆螺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上升的上侧。
优选地,第二插入元件的上侧在第一插入元件的上侧的上端的稍下方开始。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堆器,其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托盘堆叠体的台架,并且卸堆器还包括被构造为在各转动方向上连续操作的多个卸堆螺杆,各卸堆螺杆均具有分离盘和螺旋状构造的螺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分离盘包括第一插入元件和第二插入元件,第一插入元件被构造为在卸堆螺杆的转动期间进入两个相邻托盘之间的间隙,以便使这两个相邻托盘移动分开较大距离,并且第二插入元件被构造为进入借助于第一插入元件产生的间隙。这使得,即使这些托盘非常广地重叠,并且在成角度的外托盘边缘处仅展现非常小的间隙,也能够对托盘进行卸堆。
优选地,第一插入元件和第二插入元件均以与分离盘一体的方式设置于分离盘,使得不需要提供对两个插入元件相对于彼此进行调节的可能性。
根据操作特别是前述类型的卸堆器的方法,在转动时使卸堆螺杆利用第一插入元件进入下托盘(即待卸堆的托盘)和位于该下托盘上方的托盘之间的间隙,直到上托盘升起到如下程度:在第二插入元件经由托盘边缘的上侧至少部分地进入该间隙之前,在下托盘的托盘边缘的上侧与位于该下托盘上方的托盘的托盘边缘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以这种方式,能够提供高度可靠的方法,以便允许例如具有低稳定性且在托盘堆叠体中展现广地重叠并且在外托盘边缘之间展现非常小的距离(例如小于3mm的距离)的菜单托盘的卸堆。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
图1详细示出了具有卸堆器的托盘密封器,
图2详细示出了具有卸堆螺杆和托盘的卸堆器的细节的轴测图,
图3详细示出了分离盘的细节图,
图4详细示出了托盘堆叠体和处于卸堆螺杆的第一位置的卸堆螺杆的侧视图,
图5至图9详细示出了在根据图4的视图中的卸堆螺杆的进一步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包括输送器2的托盘密封器1,借助于输送器2,来自卸堆器4的托盘3被拾取并输送到托盘密封器1。沿着输送器2,托盘3被手动或自动地填充产品。卸堆器4包括台架(rack)40和多个卸堆螺杆5。
图2以轴测图示出了具有托盘3和卸堆螺杆5的卸堆器4的细节。卸堆螺杆5包括具有第一插入元件7和第二插入元件8的分离盘6。为了对单个托盘3进行卸堆,在转动方向R上顺时针转动所示出的卸堆螺杆5。
图3以放大的单个视图示出了分离盘6。第一插入元件7关于其上侧7a在与转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具有向上坡度。与分离盘6的竖直壁的外径D相比,第一插入元件7展现出直径的增加,该直径的增加与第一插入深度T1相对应。T1可以达到例如1.5mm至3.5mm的最大值。第二插入元件8的上侧8a在第一插入元件7的上侧7a的稍下方开始。另外,上侧8a在与转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具有向上坡度。与外径D相比,第二插入元件8展现出直径的增加,该直径的增加与第二插入深度T2相对应,其中T2可以达到例如4mm至7.5mm的值。将在图4至图9中更详细地说明两个插入元件7、8的功能。
图4示出了托盘堆叠体9,其示例性地包括五个托盘3。在第一托盘3a待被单个地向下卸堆的卸堆循环开始时,第一托盘3a置于卸堆螺杆5的螺旋10的支撑部11,因而托盘堆叠体9置于卸堆螺杆5的螺旋10的支撑部11。位于第一托盘3a上方的第二托盘3b相对于第一托盘3a展现出间隙13,两个托盘边缘12之间的距离为例如2mm的第一距离A1。
图5示出了包括第一托盘3a和第二托盘3b的放大图。示出了卸堆螺杆5的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处,分离盘6利用其第一插入元件7进入第一托盘3a和第二托盘3b的托盘边缘12之间的间隙13。附图标记14表示密封表面,之后盖膜将在密封表面上密封到托盘3。
图6示出了在第一托盘3a利用其托盘边缘12置于向下取向的螺旋10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插入元件7的坡度,第二托盘3b和位于该第二托盘3b的顶部且未详细示出的托盘3是如何置于上侧7a并且在卸堆螺杆5的连续转动期间升起的。这具有如下效果:第一托盘3a与第二托盘3b的托盘边缘12之间的距离A1在所示出的位置处增加到例如5mm至6mm。
图7示出了卸堆螺杆5的进一步转动,在该情况下,插入元件7借助于其端部使第二托盘3b升起至如下程度:分离盘6的第二插入元件8移动到被扩大至例如A1=7.5mm的值的间隙13中。同时,第一托盘3a借助于螺旋10进一步向下移动。
在图8中,以示例的方式,间隙的距离A1进一步增加到9mm,这是因为在第二托盘3b置于第二插入元件8的情况下,第一托盘3a同时被进一步向下输送。
图9示出了卸堆螺杆5的进一步转动,在该过程中,第二托盘3b和与其一起的未详细示出的托盘堆叠体9沿着第二插入元件8的向下取向的斜面移动到上起始高度(upperstarting level),使得在随后的工作循环中,第一插入元件7将再次能够进入第二托盘3b与位于第二托盘3b顶部的下一托盘3之间的间隙13(参照图4)。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657.9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DE
国家/省市:DE(联邦德国)
授权编号:CN209635436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65G 59/10
专利分类号:B65G59/10;B65G59/0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莫迪维克西普哈根牧勒股份及两合公司
第一申请人:莫迪维克西普哈根牧勒股份及两合公司
申请人地址:德国沃尔费尔茨希文登
发明人:本哈德·斐克勒;拉尔斯·莫尔施尼尔
第一发明人:本哈德·斐克勒
当前权利人:莫迪维克西普哈根牧勒股份及两合公司
代理人:刘新宇;张会华
代理机构:112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优先权:DE102018100498.2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杆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