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包括公端组件和母端组件,所述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定位板、圆环底板、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公端端子;所述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定位板、圆环底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第三母端圆环隔板、弹性端子、冠簧端子、母端端子。本实用新型采用产品同轴同心的结构来解决产品防呆问题,可以实现360°盲插,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水性能满足IPX7,而且产品的空间使用率高,节省客户空间,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包括公端组件和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定位板,所述公端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圆环底板,所述公端定位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二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第三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和第三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均贴设有公端端子,所述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插针,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公端端子均与所述插针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插针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所述公端定位板并延伸至所述圆环底板的内侧;所述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定位板,所述母端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圆环底座,所述圆环底座内部空心且与所述母端定位板连通设置,所述圆环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二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二母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三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均凸出设置有弹性端子,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母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冠簧端子,所述弹性端子、母端端子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所述母端定位板设置;所述公端组件与所述母端组件可拆卸式设置,当所述公端组件的插针抵设在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冠簧端子内侧时,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外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与第二母端圆环隔板之间、第二母端圆环隔板内侧。
设计方案
1.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包括公端组件和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定位板,所述公端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圆环底板,所述公端定位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二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第三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和第三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均贴设有公端端子,所述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插针,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公端端子均与所述插针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插针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所述公端定位板并延伸至所述圆环底板的内侧;
所述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定位板,所述母端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圆环底座,所述圆环底座内部空心且与所述母端定位板连通设置,所述圆环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二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二母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三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均凸出设置有弹性端子,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母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冠簧端子,所述弹性端子、母端端子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所述母端定位板设置;
所述公端组件与所述母端组件可拆卸式设置,当所述公端组件的插针抵设在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冠簧端子内侧时,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外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与第二母端圆环隔板之间、第二母端圆环隔板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内设置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筋条,所述筋条的高度低于所述密封条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侧面上的弹性端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底板与所述圆环底座上均设置有彼此对应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定位板、圆环底板、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五者均为塑料件且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定位板、圆环底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第三母端圆环隔板五者均为塑料件且一体成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让连接器的公端与母端能够快速且准确无误的完成对接,对连接器的防呆结构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产品防呆结构的设计,通常会影响到产品的防水性能,目前使用的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设计开发了一款无需防呆就可以实现盲插的同轴6PIN连接器,该连接器同时也能够满足IPX7的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包括公端组件和母端组件,所述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定位板,所述公端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圆环底板,所述公端定位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二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公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第三公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和第三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均贴设有公端端子,所述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插针,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公端端子均与所述插针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插针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所述公端定位板并延伸至所述圆环底板的内侧;
所述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定位板,所述母端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圆环底座,所述圆环底座内部空心且与所述母端定位板连通设置,所述圆环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二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二母端圆环隔板内侧设置有第三母端圆环隔板,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均凸出设置有弹性端子,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母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冠簧端子,所述弹性端子、母端端子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所述母端定位板设置;
所述公端组件与所述母端组件可拆卸式设置,当所述公端组件的插针抵设在所述第三母端圆环隔板的冠簧端子内侧时,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母端圆环隔板外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与第二母端圆环隔板之间、第二母端圆环隔板内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内设置有密封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的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筋条,所述筋条的高度低于所述密封条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同一侧面上的弹性端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圆环底板与所述圆环底座上均设置有彼此对应的安装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公端定位板、圆环底板、第一公端圆环隔板、第二公端圆环隔板、第三公端圆环隔板五者均为塑料件且一体成型。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母端定位板、圆环底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第二母端圆环隔板、第三母端圆环隔板五者均为塑料件且一体成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产品同轴同心的结构来解决产品防呆问题,可以实现360°盲插,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水性能满足IPX7,而且产品的空间使用率高,节省客户空间,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二。
图3为公端组件示意图。
图4为母端组件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公端组件1,公端定位板102,圆环底板103,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公端端子107,插针108,密封条109,筋条110,母端组件2,母端定位板201,圆环底座202,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弹性端子206,母端端子207,冠簧端子208,安装孔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包括公端组件1和母端组件2,公端组件1包括公端定位板102,公端定位板102一侧设置有圆环底板103,公端定位板10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内侧设置有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内侧设置有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的内侧面、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的外侧面、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的内侧面和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的外侧面均贴设有公端端子107,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内侧设置有插针108,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公端端子107均与插针108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公端端子107与插针108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公端定位板102并延伸至圆环底板103的内侧;
公端组件1设计优点:将公端端子107排布在圆环隔板的两侧,缩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节省了空间。
母端组件2包括母端定位板201,母端定位板201一侧设置有圆环底座202,圆环底座202内部空心且与母端定位板201连通设置,圆环底座202内设置有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内侧设置有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内侧设置有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的轴向中心线共线设置,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的内侧面、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的外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的内侧面、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的外侧面均凸出设置有弹性端子206,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的外侧面设置有母端端子207,母端端子207的外侧面与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冠簧端子208,弹性端子206、母端端子207的底端均有一部分贯穿母端定位板201设置;
母端组件2设计优点:将母端组件2上的各端子排布在圆环隔板两侧,缩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节省了空间;弹性端子206为嵌入式的弹性端子,采用这种平面刺破折弯结构,在满足产品功能的前提下,产品纵向尺寸最小化,使得整个产品的外形尺寸缩小。
公端组件1与母端组件2可拆卸式设置,当公端组件1的插针108抵设在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的冠簧端子208内侧时,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分别卡设在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外侧、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与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之间、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内侧。
公端组件1与母端组件2的连接优点:在满足目前市场防呆插错背景下,采用产品结构的同轴同心结构来解决产品防呆问题,可以实现360°盲插。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3所示,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的外侧面设置有圆环槽,圆环槽内设置有密封条109。设置密封条109可令公端组件1与母端组件2装配时起到防水作用。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3所示,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的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筋条110,筋条110的高度低于密封条109的高度。在公端组件1上设置筋条110与母端组件2配合,可以满足产品的拉脱力。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所示,同一侧面上的弹性端子2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设计两个以上的弹性接触点,能够保证产品接触的可靠性,可以满足大电流要求。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圆环底板103与圆环底座202上均设置有彼此对应的安装孔3。便于母端组件2与公端组件1的连接配合。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3所示,公端定位板102、圆环底板103、第一公端圆环隔板104、第二公端圆环隔板105、第三公端圆环隔板106五者均为塑料件且一体成型。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便于批量生产。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所示,母端定位板201、圆环底座202、第一母端圆环隔板203、第二母端圆环隔板204、第三母端圆环隔板205五者均为塑料件且一体成型。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便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产品同轴同心的结构来解决产品防呆问题,可以实现360°盲插,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水性能满足IPX7,而且产品的空间使用率高,节省客户空间,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5610.1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150425U
授权时间:20190723
主分类号:H01R 24/38
专利分类号:H01R24/38;H01R13/52;H01R13/50;H01R13/02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上海海固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海固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沪杭公路4619号5幢149室
发明人:谈志武;涂金金;钟伟
第一发明人:谈志武
当前权利人:上海海固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计成
代理机构:32251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