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中国近20所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相继出台,因政策力度之大、竞争状况之激烈被媒体称为“人才争夺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引进、留住、培育、用好”四个方面对深圳、上海、成都、武汉等10个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大一线城市综合效果更佳,二线城市引进效果显著;一线城市倾向间接培育,二线城市更注重直接培育;间接培育效果对人才引进政策综合实施效果的影响显著;部分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经济产出效果较好。基于此,提出要根据城市内外部实际环境制定相适宜的人才引进政策、注重通过改善城市基础环境与促进企业发展间接培育人才、制定城市人才对接计划、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引进;人才争夺战;政策效果评估;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习近平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竞争在国外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利用移民、留学等政策优惠汇集国际英才;英国、德国则利用产业园区、科学装置吸引高科技人才,伴随第三次产业革命,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城市也先后制定相关政策[1],中国成为人才输出大国。为了吸引人才,2008年,我国出台“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12年出台“万人计划”特殊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指出“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在国外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2017年全国近20个城市相继出台政策以吸引人才流入,政策内容包含了落户优惠、住房折扣、购房补贴、就业补贴、家属子女保障、创业支持和科技研发支持等11大类,国内“人才争夺战”正式打响。但我国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片面、同质化等问题,尚未建立起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2],缺乏对人才引进政策方向的指引和调整、结束或延续的依据。因此,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对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循证治理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人才引进政策持续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他不断地去农户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时常找其他农资店的技术人员学习,不断地找书籍和专家求证,对地里出现的作物疾病,一项项地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也对农药的实用性进行细致地划分和归类。尤其是,他把自己的承包地当成了农药与化肥的试验基地,每一个农资产品,他都做一个使用情况的对比试验。
二、文献回顾
关于人才争夺战的定性研究方面,李铁(2018)就我国引才现状,提出了“人才争夺战”的三个热点问题[3];古智猛(2018)从成都在引才成功的经验中提取出了实践启示[4];李家福(2018)分析了各城市人才争夺标准的共性与差异[5];童玉芬(2018)对当前人才大战的现状、基本特征、产生的原因、可能面临的五个重要矛盾及关系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6];韩维正和张一琪 (2018) 分析了各城市人才引进的原因及要注意的问题[7]。
关于区域评估方面,陈蕾(2018)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与城市环境等5个方面对各城市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估,并对西安进行了实例分析[8];周强和林孔团(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福建省九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价[9];郑洋和玄雪(2017)对辽宁省14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10];陈安明(2007)拓展了人才效能的定义,以人才结构为基础,对区域人才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价[11];宋鸿和陈晓玲(2006)对我国省区间人才吸引力进行了定量比较与评价[12]。
关于引人政策效果评估方面,杨河清和陈怡安(2013)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从政策投入——产出角度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13];余海光(2011)对无锡市吸引海外人才政策——“530”计划作了定性分析[14];宗子仰(2010)提出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维度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评估体系,但未运用该体系进行具体分析[15]。
从上述回顾中可以看到,现有关于我国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中着重定性分析了各地争相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的原因、呈现出的特征、政策的文本内容及面临的问题,而引才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缺乏对国内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圳、武汉等10个一、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三、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采用文献收集法,在宗子仰(2010)提出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3个人才引进政策目标[15]的基础上,借鉴赵国钦等(2018)提出的“人才培养”这一要点[2],依据目的导向、科学、综合、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典型性原则,从“引进、留住、培育、用好”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X1-X14),构建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教授做了“动荡环境下的战略节奏”的演讲,他表示,未来制造业需要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能够在变化的商业世界里面,随着变化的发展踏准战略的节奏。
表1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引进引进人才数量人才净流入率(X1)留住人才流动率新增常住人口数量(X2)培育资助人才发展支出建设城市环境支出进修及培训费用(X3)就业补助(X4)科技条件与服务指出(X5)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X6)城乡社区支出(X7)用好就业带动财富创造科技创新消费拉动城镇新增就业量 (X8)市场主体增加量(X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0)净出口(X11)专利授权数(X12)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X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4)
引进:包括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但由于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所侧重的人才层次不一,故仅考查引进人才的数量。人才净流入率=人才流入率-人才流出率,能够在避免人才流出影响的基础上对引进人才的数量进行衡量,因而选取人才净流入率作为评价指标。
留住:主要是指引进的人才在本地区就业、定居,不再流向外地。依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我国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考虑到“留住”这一维度在时间持续性上的要求,因此选取新增常住人口数量为评估指标。
陈颐磊深知衢州城这样相安无事的好日子不会太久,但他对即将深陷的围城却一点也不担心,他心里清楚,委员长在金衢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如果走活了,整个华东抗战将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培育:主要从政府资助人才发展及建设良好城市环境的政策投入方面考察。资助人才发展支出包括进修及培训支出、就业补助。进修及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培育人才最直接的方式,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投入主要用于教师进修、干部教育、培训支出及其他进修及培训。就业补助包含就业创业服务补贴、职业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求职创业补贴、其他就业补助支出,反映了政府对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资助。建设良好城市环境的支出包括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城乡社区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机构运行、科技条件专项、其他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由于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创新的核心力量,因此将政府在科技条件与服务方面的支出纳入衡量城市环境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主要是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反映了政府在增强市场活力方面的投入。城乡社区支出主要用于管理事物、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改善及市场管理与监督,而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确保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中心作用[16],故将政府在城乡社区方面的支出纳入指标体系。
用好:是指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能动性,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城市发展,主要从政策产出进行考查。以城镇新增就业量与市场主体增加量考查人才引进政策的就业带动效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地区总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又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故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净出口这两个维度衡量人才引进政策所带来的财富创造效果。专利授权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则体现了该地区将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依据这两个指标对人才引进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价。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考查人才引进政策的消费拉动效果。
四、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的选取
在21世纪经济报道汇总的2017年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榜单中14个城市的基础上[17],由于北京市缺乏“就业补贴”数据;长沙市、郑州市缺乏“进修及培训费用”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等数据;青岛市缺乏“专利授权数量”,故在除去北京、长沙、郑州及青岛四个城市后,选取了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天津、西安、重庆、深圳、上海、广州十个政策力度大、受关注度高的典型热门城市。
(二)数据来源
人才净流入率(X1)来源于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高端人才攻略报告》。新增常住人口数量(X2)、城镇新增就业量 (X8)、市场主体增加量(X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0)、净出口(X11)、专利授权数(X12)、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X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4)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各地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相关公告。进修及培训费用(X3)、就业补助(X4)、科技条件与服务指出(X5)、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X6)、城乡社区支出(X7)来源于各城市财政局发布的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三)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法,指通过降维,把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变量,即主成分,因每个主成分都能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且不重叠,从而使数据丢失达到最少。主成分分析法不仅能够克服单一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某个事物这一缺点,而且能够简化数据分析的过程,同时,主成分分析法也能够客观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考虑到研究目的及数据的复杂性,本文利用SPSS 22.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F总
1.数据标准化处理及相关性分析
试题充分强调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考查:在语言能力方面,强调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文化品格方面,强调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注重考生跨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常识的考查。要求考生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家国情怀;既要会跨文化交流,也要重文化传承;既要了解西方文化礼仪,尊重文化差异,又要有民族文化自信;在思维品质方面,强调把对思维的考查融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中,着重考查考生的思维逻辑性、思辨性和创造能力和水平;在学习能力方面,是对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效果的综合考查。
由于各评价指标的数值相差较大,容易造成较小的数据被忽视,且各指标的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因此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依据相关系数矩阵,大部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且依据公因子方差表(见表2),大部分变量抽取到的信息都达到初始值的70%以上,说明本文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
表2公因子方差
X1X2X3X4X5X6X7初始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提取0.9340.5100.9790.9150.9740.8980.839
X8X9X10X11X12X13 X14初始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提取0.7660.7380.6030.9090.9720.8980.867
用各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之和的比重作为各主成分的权重,计算主成分。公式为:
其中N=1,2,3,4;P=1,2,…,14;FN表示第N个主成分,APN表示第P个指标在第N个主成分中的系数,ZXP表示第P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图1碎石图
表3主成分起始特征值及贡献率
元件起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加%合计方差的%累加%15.25837.55437.5545.25837.55437.55423.62625.90163.4553.62625.90163.45531.94413.88977.3431.94413.88977.3434.9726.94484.288.9726.94484.288
3.主成分释义
在制表行业中,精准是以秒来衡量的。这细微的几秒对多数人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正是这几秒代表了欧米茄对精准的永恒追求。
根据前4个主成分的成分矩阵(见表4),可以看出主成分1在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X5)、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X6)、城乡社区支出(X7)等指标上的载荷较高,这些指标反映了政府在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及经济市场环境上的投入,是政府通过作用于环境这一中间要素,再由环境影响人才发展,是一种间接的培育,因此将主成分1命名为间接培育效果;主成分2在人才净流入率(X1)、新增常住人口数量(X2)等指标上的载荷较高,这些指标反映了相应城市人才流进的情况,因此将主成分2命名为引进效果;主成分3在就业补助(X4)、进修及培训费用(X5)等指标上的载荷较高,是政府通过向个人直接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人才发展,因此将主成分3命名为直接培育效果;主成分4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X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4)等指标上的载荷较高,反映了相应城市内个人所创造社会财富的总合,是人才引进政策发挥人才能动性及人才榜样性的体现,因此将主成分4命名为用才效果。
表4成分矩阵
变量成 分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主成分4X1-.326.615-.665-.080X2.096.667.079.222X3.658-.626-.381.093X4-.050-.340.875.176X5.977-.037-.006-.130X6.658.672.084-.074X7.677.426.440.076X8.026-.863.101-.102X9.748.397-.147-.016X10.541.335.236-.376X11.761-.328-.471-.026X12.965.056.191-.017X13.437-.046-.173.821X14.552-.730-.088-.146
4.主成分得分
材料图文并茂,图片材料呈现“玄奘西游”(中印)和“鉴真东渡”(中日),可以将两个信息源升华成“中外文化交流”一个对象。文字材料反映了玄奘西游推动了佛教传播和中印外交史研究。鉴真东渡把先进的中华文明传播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可以将这两个信息源升华成“人类文明”或“世界文明”的发展。这两个对象之间可以构成因果逻辑关系,因此,这个“全开”式论题基本确定,即论题1(观点):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参考答案提供的论题2(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按此法拟定的论题和参考答案提供的高度相似。
用成分矩阵的数据除以主成分对应特征值的算数平方根,计算各评价指标在各主成分上的系数,再将系数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计算各主成分的数值,公式为: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阅读指导,以赫文斯为代表的早期儿童图书馆员积极参与童书评论工作,在权威杂志和期刊上开列专栏,并出版相应的儿童阅读指导书目,借助地方报刊和专业图书馆学刊宣传儿童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开展亲子阅读。自1882年出版第一部儿童图书参考书目,到1888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表文章回顾儿童图书评论在儿童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再到“八报告”的接连问世,赫文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塑造了儿童图书馆员在引导儿童阅读方面的权威形象,使得儿童图书馆员成为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FN=A1NZX1+…+APNZXP+…+A14NZX14
选取14个指标2017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14个特征值与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从碎石图(见图1)可以看出,第4个特征值处出现了明显的转折,且前4个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4.288%,代表了14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故取前4个成分为主成分(见表3)。
5.综合得分
2.主成分提取
蟋蟀已经躲进庭堂,一年已到末尾。 现在还不快乐,日子会很快溜掉。 但也不要过分安乐,应该想着的事还有。 欢乐而不废正事,贤良的人经常勤苦。
各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效果显著,上海、广州保守引才,深圳持续引才。主成分F2得分及排序,即引进效果表明西安、杭州、武汉、南京等二线城市反超上海、广州两大一线城市,国内人才流动方向发生明显变化。较之一线城市以“高、精、尖”为人才标准,二线城市所吸引的人才范围更为广泛,门槛更低,除了国家“万人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行业领先人才,武汉、杭州等城市引才政策的侧重点倾向了高校毕业生,西安更是放开了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18],这种低门槛、年轻化的引才导向使得二线城市人口剧增,初步达到了人才聚集的目标。对于上海、广州而言,根据一线城市规划纲要规定,未来3-5年内,人口增长空间依次为80及146万人,依照目前的人口流入速度,仅三年就能达到城市红线[19],原有的城市人口压力使得这些城市在人才引进时更为谨慎,政策力度不及二线城市。根据猎聘发布的人才新政力度星级评价,在11个热门城市出台的人才新政中,广州排名第7位,达到 3颗星;上海排名第9位,仅为2.5颗星,可见一线城市受逆城市化发展即人口承载力饱和的影响,人才引进进程受到阻碍。深圳虽然与广州、上海同为一线城市,近年来也一直是人才流入大市,但根据《深圳十三五规划刚要》,至2020年,深圳仍有225万的常住人口缺口、146万的户籍人口缺口,落户政策仍然保持宽松状态,将进一步吸引人才流入。
表5各主成分得分及排名情况与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
城市F1排名F2排名F3排名F4排名F总排名南京-1.62890.00160.2055-0.7729-0.7559武汉-1.31070.1365-0.08060.3934-0.5237成都-0.66550.1414-0.7048-0.3646-0.3995杭州-2.220100.2083-0.7339-1.42810-1.16410天津-0.5214-0.34881.00620.8392-0.1044西安-1.58280.4992-0.38472.2041-0.4336重庆-1.0256-0.49790.3763-0.5198-0.5908深圳4.49110.95010.2494-0.45172.2971上海3.5762-0.92310-1.012100.43631.1792广州0.8843-0.16871.0771-0.33950.4923
(四)评估结果与分析
其中,YN(N=1,2,3,4)为第N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经计算,F1的权重为44.6%,F2的权重为30.7%,F3的权重为16.5%,F4的权重为8.2%。由此计算各城市2017引才政策实施效果总得分并进行排序(见表5)。由于选取的都是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评价越好,故某城市在某个主成分上得分越高,表明该城市在该主成分上的作用效果越好。
一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间接培育效果更好,二线城市直接培育效果更好。从主成分F1得分及排序,即间接培育效果来看,深圳、上海、广州三个特大一线城市得分均超越二线城市,而从主成分F3得分及排序,即直接培育效果来看,天津、重庆两大二线城市挤入前三。诸如深圳、上海、广州这样国际化的大都市,原有的人力资源基础更具有活力,结构更为完整,人才类型涵盖了从基层工人到高科技人才,人才引进的立足点在于“高、精、尖”创新型人才[5],因而引才政策着重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等改善环境、间接培育人才方面,给予人才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打造服务型政策。而相对一线城市而言,二线城市需要通过资金补贴、有吸引力的职业培训及高规格的福利来弥补城市吸引力的不足,满足人才的物质需要,以此来吸引、激励、培育人才。
部分二线城市开始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引人政策的经济产出收效显著。根据国外学者Palivos&Wang的观点,地方政府政策是人才集聚的主要向心力之一,具有不同劳动技能水平的劳动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应。以在主成分F4上得分最高的西安为例,其政策上不仅广泛吸纳了全国各地各层次人才,而且于2017年托管了西咸新区,实现人才的迅速累积,基本建立了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另外由于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西安的战略地位陡增,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物质资源的集聚也使得人才集聚效果更为显著。
相关系数是反映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按积差方法计算,以两变量与各自平均值的离差为基础,以两个离差相乘来体现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一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综合实施效果较二线城市更好。一方面从F1得分及排序来看,前三依次是深圳、上海、广州,二线城市尚未进入;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总得分均为正值,二线城市的总得分均为负值,可见二线城市政策效果与一线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尚未达到理论上的一般水平。
改善环境等间接育人方式对于提升引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显著。从各主成分所占比例可以看出,间接育人效果占政策实施效果的44.6%,且各城市在这一主成分上的得分差距达到6.7分,远超于在其他主成分上1.9、2.1及3.6分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综合得分的排名。
2019年社会信用仍将偏紧,不太会重演“一收就紧、一紧又松、一松就乱、一乱就收”的历史。此外,稳资产价格将是明年稳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稳投资或稳增长与之相比都不太重要。
五、政策建议
“人才”已成为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挑战,2017年各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源新一轮的优化配置。但目前国内城市人才引进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建议、改善政策效果是现阶段工作的一大要点。
(一)制定相适宜的人才引进政策
各城市应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原有人力资源基础等情况制定相适宜、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以上海、武汉、西安及南京为例:上海基于人口压力,不仅将引进人才的标准定为“高、新、尖”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更是在2018年3月份才迟迟出台相关政策参与“人才争夺”大战;武汉作为大学生流出大市,引才政策侧重点直指高校毕业生,并提出“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西安受“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南京则由于老年及少儿抚养比的攀升亟需扩充城市各类人才队伍。各城市在进行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之前,要切实分析自身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台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避免由于跟风和同质化所造成的政策弱化、零和博弈与资源错配等现象。
(二)注重改善城市环境
除了引进、留住、用好,培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从评价结果来看,二线城市在提供就业补助、进修及培训等直接培育方面初有成效,但仍然缺乏对改善创业、创新及生活环境等间接培育方式的关注。由于地方社会的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空间集聚有显著的作用[20],因而不论是宏观层面上的人口政策、财政政策还是微观层面上的区域发展政策、人居环境建设等都影响着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改善城市环境不仅服务了新引进的人才,城市原有人才也能分享到资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新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之间的差别对待,减少了政策的负效用。
(三)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用人单位作为就业的供给方,各城市政府应给予更多关注与扶持,达到间接培育人才的目的。根据37 个市级城市人才吸引政策作用面的统计结果,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城市发布了供给面政策[21],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只有与企业资源相结合时才能形成生产力,人岗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因而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市场活力将成为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制定城市人才对接计划
自2015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各城市在进行产业转移时应该关注相应人才的对接,从推力因素与拉力因素两个方面共同影响人才流动,进行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合作,谋求共赢。以产业转移为契机,二线城市加快人才引进进程;一线城市实现人口减压,调节城市人才结构[22]。人才对接计划的制定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报告指出,作为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中国留学生归国潮仍将持续,四大一线城市及主要“新一线城市”正成为吸引全球人才的高地。当今世界面临的是人才环流的国际性格局,各城市应把握时代机遇,立足全球,建立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开拓国际人才引入渠道。
【参考文献】
[1]吕红娟.“人才争夺战”:缘起、影响及方向—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江[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6):11-16.
[2]赵国钦,张 战,沈展西,洪 倩.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工具导向和价值反思 :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6):75-84.
[3]李 铁.“人才争夺战”的三大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18-05-21(13) .
[4]古志猛.“人才争夺战”下的成都实践与启示[N].成都日报,2018-05-23(07) .
[5]李家福.城市人才争夺标准的共性与差异[J].人民论坛,2018(15):15-17.
[6]童玉芬.论我国当前“人才大战 ”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18(4):9-14.
[7]韩维正,张一琪.全国 20 多个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J].人力资源开发,2018(9):84-86.
[8]陈 蕾.我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的定量评估[J].商业经济,2018(8):43-59.
[9]周 强,林孔团.福建省九地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7-61.
[10]郑 洋,玄 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辽宁省城市竞争力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51-255.
[11]陈安明.基于人才结构的区域人才效能综合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8):149-152+159.
[12]宋 鸿,陈晓玲.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定量评价与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3):26-28.
[13]杨河清,陈怡安.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07-112.
[14]余海光.地方政府吸引海外人才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15]宗子仰.地方政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杨丽敏.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9):122-123.
[17]定 军, 何 葳. 2017年哪个城市真正抢到了人? 深穗杭常住人口净流入最多[EB/OL].(2018-04-03)[2018-10-10].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80403/herald/f41535e6ef56b6f50d0f81eb0bf22aac.html.
[18]龙 慧,孔家兴.图解|人才争夺战:“新一线城市”都使出了哪些招?[EB/OL].(2017-08-01)[2018-10-0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4551.
[19]博闻财经.十大二线城市,谁能打赢关键的“人才争夺战”![EB/OL].(2017-11-28)[2018-10-03].http://www.sohu.com/a/207116337_355756.
[20]吴殿廷,陈向玲,刘 超,张 若,顾淑丹,蔡春霞.我国高级科技人才空间集聚的初步研究——以两院院士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6(6):108-112.
[21]王廷魁,王争艳,周 滔.新一线城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时间演变分析[J].建筑经济,2017(10):78-84.
TheImplementEffectevaluationoftalentintroductionpolicy——Based on Ten Hot Cities
ZHAO Zhong-jun ZOU Li-na
(BusinessSchool,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005)
Abstract: In 2017, nearly 20 cities introduced polici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alent in China, which is called“talents war”by the media because of the strong policy and the fierce situation.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mplement effect of the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 of 10 cities, such as Shenzhen, Shanghai, Chengdu and Wuhan, from four aspects of “introduction, retention,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three first-tier cities are better, and the introduction effects of the second-tier cities are remarkable.The first-tier cities tend to nurture talents indirectly, while the second-tier c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direct nurture.In addition,the indirect cultivation effec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 of the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output effect of some second-tier cities is better than the first-tier c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mulate appropriate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nurture talents indirectly by improving the basic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formulate docking plans for urban talents, and introduce overseas talents actively.
Keywords: talent introduction; talents war; policy effect assess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61(2019)01-0041-08
DOI:10.16546/j.cnki.cn43-1510/f.2019.01.005
·收稿日期:2018-10-12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的湖南旅游城市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5YBA340)
作者简介:赵忠君(1982-),男,满族,辽宁辽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讲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余华)
标签:人才论文; 城市论文; 政策论文; 成分论文; 人才引进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的湖南旅游城市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5YBA340)论文; 湘潭大学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