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论文_曹伶俐,杨宁辉,张智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黄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黄,散体,细胞,芦荟,黄素,凋亡,嘌呤。

大黄酸论文文献综述

曹伶俐,杨宁辉,张智强[1](2019)在《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和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X-射线衍射分析晶型,测定溶出率及累积溶出度。大鼠灌胃给药后,HPLC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酸在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中均以无定型状态存在,溶出率和累积溶出度有所增加,在后者中更明显。与原料药比较,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C_(max)、AUC_(0~)_t、AUC_(0~∞)显着升高(P<0.05,P<0.01),以后者更明显(P<0.05),两者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到271.43%、468.83%。结论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均可促进大黄酸口服吸收,后者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胡施炜,楼恩哲,王瑜,应佳豪,柯瑞君[2](2019)在《大黄酸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促进DLBCL细胞OCI-LY8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OCI-LY8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MTS实验和小鼠抑瘤实验观察大黄酸对DLBCL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术结合Hoechst 33342染色证实大黄酸对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探究大黄酸对DLBCL细胞内相关基因转录和翻译的作用,分析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证实大黄酸对DLBCL的发生和发展有抑制作用,它可抑制OCI-LY8细胞的活力,下调细胞内Rip2、Bcl-xL、NIK、NF-κB(p52和p65)和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诱导OCI-LY8细胞凋亡。结论:大黄酸通过影响DLBCL细胞OCI-LY8的NF-κB经典和非经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DLBCL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DLBCL的潜在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胡雅琼,孔梅,程萍[3](2019)在《大黄酸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大黄酸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正常培养宫颈癌细胞Hela,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低剂量大黄酸组(20μmol/L)、中剂量大黄酸组(50μmol/L)、高剂量大黄酸组(100μmol/L),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Caspase-3、Ki67、Bax、Bcl-2、AKT、p-AKT、MMP-2和MMP-9等蛋白的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ein干预Hela细胞显着抑制细胞生长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上调细胞凋亡率、cl-Caspase-3的表达,下调细胞侵袭、迁移能力、Ki67、Bcl-2/Bax、p-AKT/AKT、MMP-2和MMP-9的表达(P<0.01)。结论:大黄酸对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和运动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侵袭、迁移能力,并促进Hela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陈贵,夏稷子,史娟,张华,邓言欢[4](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萱草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萱草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并比较贵州不同产地萱草及其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Ecplise XDB-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39∶20∶41);体积流量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RSD=0.86%)、95.8%(RSD=0.51%)。二者在贵州不同产地萱草中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在根内含有量较高,在叶中几乎不含。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应用于萱草根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文永,董晓宇,吕怀恩,冯雁军,郭立英[5](2019)在《大黄酸分散体对db/db小鼠肾脏病理损伤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黄酸分散体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降血糖作用和肾组织病理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符合糖尿病标准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酸组和大黄酸分散体组,每组10只。另选择db/m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干预8周,测定各组小鼠给药前后随机血糖水平及给药结束后血清Cr和BUN水平。对肾脏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大黄酸分散体对db/db小鼠肾脏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大黄酸及大黄酸分散体降低了db/db小鼠随机血糖,降低血清Cr和BUN水平,减少肾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减轻肾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大黄酸分散体作用较大黄酸更明显。结论大黄酸分散体具有减轻db/db小鼠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对糖尿病肾脏有保护作用,并优于大黄酸。(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8期)

郑舟琴,杜宏[6](2019)在《大黄酸药理作用的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黄酸是大黄、何首乌等传统中草药中的主要成分,新的证据表明大黄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抗纤维化、调脂、降糖、抑菌、抗病毒等作用。鉴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大黄酸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为大黄酸未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文花,刘燕,董武,白玉霞[7](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rom C18色谱柱(4.6mm×30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68∶3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5.73%~102.91%,RSD 1.3%~1.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为完善蒙药给喜古讷-6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冯文娜,朱辰奇,陈瑞[8](2019)在《聚多巴胺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包载大黄酸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聚多巴胺纳米胶囊并包载大黄酸,改善大黄酸疏水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利用模板法制备聚多巴胺纳米胶囊,采用正交实验明确粒径控制参数。以预封装的形式包载大黄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封装率及载药量。结果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为软模板成功制备粒径可控的聚多巴胺纳米胶囊并成功包载大黄酸。通过建立HPLC法标准曲线,计算获得大黄酸封装率为98.30%,载药量为3.4%。结论采用聚多巴胺纳米胶囊包载大黄酸,封装率及载药量较佳,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李钊全,粟正英,梁丹丹,王春苗,蓝富[9](2019)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模型在筛选靶向调控RAC1的大黄酸衍生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含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CNE1-RAC1-Luc2稳转细胞模型,探讨其在转录水平筛选靶向调控RAC1抗肿瘤活性的大黄酸衍生物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AC1启动子序列,设计合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慢病毒重组载体,感染鼻咽癌CNE1细胞,获得稳定表达萤光素酶的细胞;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RAC1激活剂PMA和抑制剂NSC23766刺激该细胞后的萤光素酶发光值,并观察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对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细胞RAC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双酶切实验显示,含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嘌呤霉素筛选,获稳定表达萤光素酶的CNE1-RAC1-Luc2细胞,转染效率达90%以上; RAC1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RAC1激活剂和抑制剂反应灵敏,萤光素酶活性与Western blot实验中RAC1蛋白表达结果一致;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对CNE1-RAC1-Luc2细胞萤光素酶活性的调控作用与Western blot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RAC1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细胞模型,为高通量进行靶向RAC1药物的筛选提供一个实用的平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吴佳伟[10](2019)在《基于肠道菌群以及肠道屏障完整性探讨大黄酸治疗结肠炎症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以及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中以番泻苷、大黄酸、大黄素等成分最为常用,包括肥胖以及长期便秘患者。尽管长期服用蒽醌类化合物被认为是肠道黑变病的潜在因素,同时其可能存在致炎以及致癌作用,大黄素、大黄酸以及大黄酚也展现出抗菌、抗肿瘤以及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自古以来大黄便用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因而识别和明确大黄中潜在致炎、致癌的蒽醌类化合物对于大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大黄酸对于DSS诱导的结肠炎症有着明显的缓解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进一步的文献调研发现肠道菌群参与了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体内结构转换,大黄酸也能够直接影响特定疾病状态下的肠道菌群的组成。本课题旨在明确大黄酸抑制结肠炎症的药效,并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大黄酸发挥作用的可能作用方式,为中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研究内容与结果]本研究选择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DSS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来评价大黄酸对小鼠结肠炎症的影响,持续8周。通过HE染色、结肠长度测量、体重分析以及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发现单独给与大黄酸8周并不会诱导结肠炎症的发生。与之相反,大黄酸对DSS诱导的结肠炎症有着明显的缓解作用。16s rDNA肠道细菌丰度以及多样性检测表明大黄酸组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与模型组有着显着性差异。采用LEfSe以及STAMP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细菌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genus),同时检测粪便中乳酸的含量以及Lactobacillus spp.基因拷贝数确证Lactobacillus的丰度有着明显的改变,即大黄酸能够使得Lactobacillus丰度和数量增多。利用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大黄酸组动物肠道内嘌呤代谢受到改变,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含量较DSS组显着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Lactobacillus与肠道内尿酸水平呈现负相关,Lactobacillus体外能够直接降低肠上皮细胞的尿酸水平。肠道内过多的尿酸可损坏肠道黏膜屏障从而加重结肠炎症水平,体外实验发现尿酸直接破坏肠上皮细胞NCM-460的紧密连接程度,体内动物水平我们也发现了肠道屏障损伤。最后通过反向移植大黄酸组动物的粪便菌群给DSS组动物我们发现粪菌移植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症以及肠道屏障受损情况,同时改变小鼠肠道内嘌呤代谢,说明大黄酸能够通过改变肠道内菌群组成影响嘌呤代谢,调控结肠炎症进程。[结论与意义]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发现50mg/kg以及100mg/kg大黄酸灌胃小鼠8周能够缓解DSS所诱导的慢性结肠炎症反应,100mg/kg大黄酸的效果优于50mg/kg。大黄酸改变小鼠肠道细菌丰度以及组成,乳酸杆菌丰度升高,影响体内嘌呤代谢,降低肠道内尿酸水平,并提高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从而发挥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粪菌移植也证明了肠道菌群用于治疗结肠炎症的可能性。本研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阐明了大黄酸治疗结肠炎的可能机制,为中药研究思路提供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13)

大黄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OCI-LY8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MTS实验和小鼠抑瘤实验观察大黄酸对DLBCL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术结合Hoechst 33342染色证实大黄酸对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探究大黄酸对DLBCL细胞内相关基因转录和翻译的作用,分析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证实大黄酸对DLBCL的发生和发展有抑制作用,它可抑制OCI-LY8细胞的活力,下调细胞内Rip2、Bcl-xL、NIK、NF-κB(p52和p65)和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诱导OCI-LY8细胞凋亡。结论:大黄酸通过影响DLBCL细胞OCI-LY8的NF-κB经典和非经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DLBCL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DLBCL的潜在治疗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黄酸论文参考文献

[1].曹伶俐,杨宁辉,张智强.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成药.2019

[2].胡施炜,楼恩哲,王瑜,应佳豪,柯瑞君.大黄酸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促进DLBCL细胞OCI-LY8凋亡[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3].胡雅琼,孔梅,程萍.大黄酸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4].陈贵,夏稷子,史娟,张华,邓言欢.HPLC法同时测定萱草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J].海峡药学.2019

[5].王文永,董晓宇,吕怀恩,冯雁军,郭立英.大黄酸分散体对db/db小鼠肾脏病理损伤的抑制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6].郑舟琴,杜宏.大黄酸药理作用的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9

[7].文花,刘燕,董武,白玉霞.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

[8].冯文娜,朱辰奇,陈瑞.聚多巴胺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包载大黄酸实验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9].李钊全,粟正英,梁丹丹,王春苗,蓝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模型在筛选靶向调控RAC1的大黄酸衍生物中的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10].吴佳伟.基于肠道菌群以及肠道屏障完整性探讨大黄酸治疗结肠炎症的作用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番泻苷的体内代谢过程Figure1-1Metab...不同浓度大黄酸作用于RAW264.7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标准曲线各组白介素1β(IL1β)ELISA结果各组白介素6ELISA结果中药胃肠安丸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化学结...

标签:;  ;  ;  ;  ;  ;  ;  

大黄酸论文_曹伶俐,杨宁辉,张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