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论文和设计-郭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包括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的上方安装有下移动板,所述下移动板的上方安装有工作台面,所述下移动板与金属底板通过直线轴承连接,直线轴承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底板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限位柱,所述金属底板上端面的中间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金属限位柱的一端与下移动板通过竖向限位槽连接,所述金属限位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下移动板与工作台面通过轨迹杆连接,轨迹杆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工作台面的下端面安装有上移动金属块,所述上移动金属块的两侧均安装有气缸固定块。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人力撑开密封圈的需求,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包括金属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板(12)的上方安装有下移动板(10),所述下移动板(10)的上方安装有工作台面(2),所述下移动板(10)与金属底板(12)通过直线轴承(11)连接,直线轴承(11)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底板(12)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限位柱(13),所述金属底板(12)上端面的中间安装有升降气缸(14),所述金属限位柱(13)的一端与下移动板(10)通过竖向限位槽(16)连接,所述金属限位柱(13)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气缸(14),所述下移动板(10)与工作台面(2)通过轨迹杆(7)连接,轨迹杆(7)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工作台面(2)的下端面安装有上移动金属块(1),所述上移动金属块(1)的两侧均安装有气缸固定块(9),气缸固定块(9)有两个,均匀分布,所述气缸固定块(9)的上方安装有撑开气缸(8),所述工作台面(2)上端面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5),限位块(5)有两个,相对分布,所述限位块(5)的内侧安装有撑开块(17),撑开块(17)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6)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有两个,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块(4)的内侧安装有金属挡杆(3)。

设计方案

1.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包括金属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板(12)的上方安装有下移动板(10),所述下移动板(10)的上方安装有工作台面(2),所述下移动板(10)与金属底板(12)通过直线轴承(11)连接,直线轴承(11)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底板(12)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限位柱(13),所述金属底板(12)上端面的中间安装有升降气缸(14),所述金属限位柱(13)的一端与下移动板(10)通过竖向限位槽(16)连接,所述金属限位柱(13)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气缸(14),所述下移动板(10)与工作台面(2)通过轨迹杆(7)连接,轨迹杆(7)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工作台面(2)的下端面安装有上移动金属块(1),所述上移动金属块(1)的两侧均安装有气缸固定块(9),气缸固定块(9)有两个,均匀分布,所述气缸固定块(9)的上方安装有撑开气缸(8),所述工作台面(2)上端面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5),限位块(5)有两个,相对分布,所述限位块(5)的内侧安装有撑开块(17),撑开块(17)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6)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有两个,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块(4)的内侧安装有金属挡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挡杆(3)的上端面位于撑开块(17)上端面的下方,且距离撑开块(17)上端面四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气缸(8)与限位块(5)通过螺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金属挡杆(3)与固定块(4)通过卡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与限位槽(6)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块(9)的上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撑开气缸(8)与气缸固定块(9)通过螺纹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行业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样的密封圈都有,密封圈富有弹性和回弹性,适当的机械强度,包括扩张强度、伸长率和抗撕裂强度等,性能稳定,在介质中不易溶胀,热收缩效应(焦耳效应)小,易加工成型,并能保持精密的尺寸,不腐蚀接触面,不污染介质等,密封圈根据材料可以分很多类,有NBR丁腈橡胶密封圈、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金属橡胶密封圈等等。

但是,现有的人工撑开密封圈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撑开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如刮伤、撑断、翻边等);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人工撑开密封圈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撑开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如刮伤、撑断、翻边等)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包括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的上方安装有下移动板,所述下移动板的上方安装有工作台面,所述下移动板与金属底板通过直线轴承连接,直线轴承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底板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限位柱,所述金属底板上端面的中间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金属限位柱的一端与下移动板通过竖向限位槽连接,所述金属限位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下移动板与工作台面通过轨迹杆连接,轨迹杆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工作台面的下端面安装有上移动金属块,所述上移动金属块的两侧均安装有气缸固定块,气缸固定块有两个,均匀分布,所述气缸固定块的上方安装有撑开气缸,所述工作台面上端面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有两个,相对分布,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安装有撑开块,撑开块有四个,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有两个,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安装有金属挡杆。

优选的,所述金属挡杆的上端面位于撑开块上端面的下方,且距离撑开块上端面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撑开气缸与限位块通过螺纹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金属挡杆与固定块通过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撑开气缸与气缸固定块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四个撑开块,有利于将密封圈固定在四个撑开块的外侧,金属挡杆的上端面位于撑开块上端面的下方,且距离撑开块上端面四厘米,防止密封圈下滑;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于上移动金属块两侧的两个撑开气缸的工作带动四个撑开块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密封圈撑开,大大降低了人力需求,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将产品放置于四个撑开块的内侧,通过升降气缸的工作带动撑开块、限位块等向下运动,从而达到密封圈紧密抓取产品的效果,避免人工拆开过程中的刮伤、撑断、翻遍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限位块和限位槽,避免密封圈撑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限位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撑开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移动金属块;2、工作台面;3、金属挡杆;4、固定块;5、限位块;6、限位槽;7、轨迹杆;8、撑开气缸;9、气缸固定块;10、下移动板;11、直线轴承;12、金属底板;13、金属限位柱;14、升降气缸;15、横向限位杆;16、竖向限位槽;17、撑开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包括金属底板12,金属底板12的上方安装有下移动板10,下移动板10的上方安装有工作台面2,下移动板10与金属底板12通过直线轴承11连接,直线轴承11有四个,均匀分布,金属底板12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限位柱13,金属底板12上端面的中间安装有升降气缸14,金属限位柱13的一端与下移动板10通过竖向限位槽16连接,金属限位柱13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气缸14,下移动板10与工作台面2通过轨迹杆7连接,轨迹杆7有四个,均匀分布,工作台面2的下端面安装有上移动金属块1,上移动金属块1的两侧均安装有气缸固定块9,气缸固定块9有两个,均匀分布,气缸固定块9的上方安装有撑开气缸8,工作台面2上端面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6,限位槽6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5,限位块5有两个,相对分布,限位块5的内侧安装有撑开块17,撑开块17有四个,均匀分布,通过安装于上移动金属块1两侧的两个撑开气缸8的工作带动四个撑开块17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密封圈撑开,通过升降气缸14的工作带动撑开块17、限位块5等向下运动,从而达到密封圈紧密抓取产品的效果,避免人工拆开过程中的刮伤、撑断、翻遍等问题,限位槽6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有两个,均匀分布,固定块4的内侧安装有金属挡杆3。

进一步,金属挡杆3的上端面位于撑开块17上端面的下方,且距离撑开块17上端面四厘米,防止密封圈由于重力的因素下滑。

进一步,撑开气缸8与限位块5通过螺纹固定,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卡槽,金属挡杆3与固定块4通过卡槽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限位块5与限位槽6滑动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气缸固定块9的上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撑开气缸8与气缸固定块9通过螺纹连接,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接通到PLC控制器,通过机械手将密封圈放置于四个撑开块17的外侧,通过安装于上移动金属块1两侧的两个撑开气缸8的工作带动四个撑开块17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密封圈撑开,传感器感应到密封圈撑开后,利用限位槽6内侧安装有的限位块5进行限位,利用机械手将产品放置于四个撑开块17的内侧,通过升降气缸14的工作带动撑开块17、限位块5等向下运动,从而达到密封圈紧密抓取产品的效果,避免人工拆开过程中的刮伤、撑断、翻遍等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183.9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07862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23P 19/04

专利分类号:B23P19/04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昆山捷诚安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捷诚安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牧野路189号2号房

发明人:郭强;李灿;陈庆

第一发明人:郭强

当前权利人:昆山捷诚安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密封圈撑开组装机构论文和设计-郭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