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失调论文_郭馨蔚,赵洪岩,杨瑶瑶,钱鑫,凌晓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菌群失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肠道,小鼠,抗生素,泻心汤,细胞,活性氧,牙周炎。

菌群失调论文文献综述

郭馨蔚,赵洪岩,杨瑶瑶,钱鑫,凌晓旭[1](2019)在《牙周炎菌群失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牙周炎的病因学说近年来趋向于菌群失调学说,即牙周炎不是由于某种特定细菌作用而成,而是由于口腔菌群平衡被打破,进而引起免疫失调。失衡的菌群间相互协同,产生毒力因子破坏机体组织,诱导免疫细胞产生异常增多的细胞因子,造成更大的损害。本文就菌群失调的启动、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宿主的免疫损伤及菌群失调的防治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显示,机体由于炎症反应释放的过氧化物酶、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一些系统性因素如糖尿病等可启动菌群失调,继而细菌的离子转运、物质合成代谢等功能会发生改变,毒力因子增强,口腔菌群平衡被打破。红色复合体细菌首先进入牙龈上皮细胞,产生黏附素,并选择性抑制特定趋化因子的表达,利于其他致病菌进入牙龈上皮细胞,整体毒力因子产生增多,直接破坏机体组织,并诱发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关的免疫损伤。牙周炎菌群失调模型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如采用生物因子、噬菌体、益生菌等方法降低牙周致病菌的数量,使牙周菌群恢复稳态。(本文来源于《口腔疾病防治》期刊2019年11期)

杨斌,李宝乐[2](2019)在《大柴胡汤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肠道菌群失调预防作用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方面的变化。方法将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大柴胡汤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肠道菌群失调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较多(P <0.05)。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例数明显较少,且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更好(P <0.05)。结论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并可预防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11期)

郭佳裕,孟娟,杜锦辉[3](2019)在《甘草泻心汤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主要菌群及sIg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甘草泻心汤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主要菌群及sIgA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草泻心汤组和思连康组,每组10只,给予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他组小鼠盐酸林可霉素7 d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甘草泻心汤组小鼠给予10.16 g/kg体重的甘草泻心汤浓缩液灌胃,思连康组小鼠给0.68 g/kg思连康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代替,14 d后收集小鼠新鲜粪便采用平皿计数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sIgA的表达情况。结果甘草泻心汤以及思连康均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内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量,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促进肠道内sIgA的表达,甘草泻心汤疗效优于思连康(P<0.001)。结论甘草泻心汤及思连康均能够纠正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状态,甘草泻心汤疗效优于思连康,其调节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肠道内sIgA的表达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贾树伟,邬真力[4](2019)在《肠道菌群失调与心力衰竭》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方法不断改进,然而心力衰竭(HF)患病率和死亡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和健康难题。新近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失调在HF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了解肠道菌群失调在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更深入阐明HF的发病机制,为HF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及策略,降低HF患者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微循环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立龙,艾春青,王琳琳,宫悦,闫春红[5](2019)在《泡叶藻硫酸多糖对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复合酶解法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出一种以岩藻糖为主要单糖的硫酸多糖(ANP),研究ANP对抗生素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ANP组。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炎症模型,观察记录ANP对小鼠生长和体重影响;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结构;评估TNF-α、IL-1β、IL-6、IL-10细胞因子的变化;并进行结肠病理切片分析;探究ANP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抑制炎症的作用。结果:ANP可以改善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的宏观病理状况:ANP可以显着减少抗生素引发结肠中炎细胞聚集现象,同时下调TNF-α、IL-1β、IL-6促炎细胞因子;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16S rRNA结果显示:ANP通过选择性刺激叁种重要属Ruminococcaceae_UCG_014,Akkermansia和Blautia的生长,下调Proteus和Enterococcus的丰度,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结论:泡叶藻硫酸多糖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和改善肠道炎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聂玉婷,高利[6](2019)在《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探讨脑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众多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在调节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的作用已被证实。中医学"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中医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通过调脾胃治疗脑系疾病取得了一些成果,笔者就"肠道菌群—脑—脾胃"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锋,王林,闫昌盛,刘冬晓,王拥卫[7](2019)在《肠道菌群失调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诊疗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CRC是饮食、遗传、炎症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肠道菌群失调在CR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破坏肠道黏膜屏障、诱导慢性炎症、产生毒性代谢产物等多种途径影响着CRC的发生发展。对肠道菌群失调与CR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CRC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甘贝贝[8](2019)在《部分脂肪肝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甘贝贝)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研究室研究员袁静团队日前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内源性酒精分泌过量所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除酒精等明确肝损伤因素外所导致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即(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0-23)

郭抗萧,彭昕欣,毛娅男,徐斯盛,杨智英[9](2019)在《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32只SPF级KM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七味白术散组,每组44只,雌雄各半。采用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拉定混合抗生素制备腹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七味白术散组给予七味白术散汤剂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水进行灌胃,连续治疗6 d。造模结束和治疗期间每天灌胃前进行小鼠肠道取材,分别测定小鼠肠道内容物、肠道黏膜前中后段蔗糖酶活性,观察治疗期间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造模结束后,小鼠的肠道内容物和肠道黏膜前中后段蔗糖酶活性与正常组比均下降明显(t=23.684,P<0.01)。肠道内容物:治疗第1天,模型组、七味白术散组蔗糖酶活性仍低于正常组(t=13.909,P<0.01),到治疗第3天,模型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组显着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t=14.189,P<0.01)。肠道黏膜前段和中段:治疗第1天,模型组和七味白术散组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正常组(t=19.274,P<0.01),治疗第3天,模型组和正常组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组酶活性远远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t=19.467,P<0.01)。黏膜后段:治疗第1天,模型组和七味白术散组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着低于正常组(t=12.783,P<0.01),治疗第3天,模型组和正常组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组酶活性均远远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t=10.942,P<0.01)。结论抗生素可引起小鼠腹泻及肠道蔗糖酶活性下降,七味白术散可促进腹泻小鼠肠道黏膜蔗糖酶活性恢复而治疗腹泻。(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姚,王海久,王志鑫,张丽,范铁艳[10](2019)在《粪菌移植治疗器官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器官移植是将一个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一个个体用手术方式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其主要为肝脏、肾脏移植占首位,而截至2018年底,中国器官捐献、移植数量均居世界第二。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器官移植术后与肠道菌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对移植术后顽固性腹泻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肠道微生物的治疗在移植术后取得一定进展,尤其是粪菌移植治疗肾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拟从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肠道失调出发,分析并总结其在器官移植术后的应用现状,并简要阐述其在临床医用的可行性,旨在为未来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2期)

菌群失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中药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方面的变化。方法将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大柴胡汤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肠道菌群失调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较多(P <0.05)。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例数明显较少,且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更好(P <0.05)。结论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并可预防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群失调论文参考文献

[1].郭馨蔚,赵洪岩,杨瑶瑶,钱鑫,凌晓旭.牙周炎菌群失调研究进展[J].口腔疾病防治.2019

[2].杨斌,李宝乐.大柴胡汤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肠道菌群失调预防作用的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9

[3].郭佳裕,孟娟,杜锦辉.甘草泻心汤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主要菌群及sIgA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4].贾树伟,邬真力.肠道菌群失调与心力衰竭[J].微循环学杂志.2019

[5].王立龙,艾春青,王琳琳,宫悦,闫春红.泡叶藻硫酸多糖对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6].聂玉婷,高利.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探讨脑系疾病从脾胃论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7].周锋,王林,闫昌盛,刘冬晓,王拥卫.肠道菌群失调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诊疗影响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

[8].甘贝贝.部分脂肪肝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N].健康报.2019

[9].郭抗萧,彭昕欣,毛娅男,徐斯盛,杨智英.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蔗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10].李姚,王海久,王志鑫,张丽,范铁艳.粪菌移植治疗器官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论文知识图

敲除小鼠结肠炎上皮细胞CyclinD...菌群失调症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分...小鼠肺组织形态(HE,×400)小鼠肺组织黏液分泌(PAS,×400)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结肠组织5-HT...轮状病毒肠炎益生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

标签:;  ;  ;  ;  ;  ;  ;  

菌群失调论文_郭馨蔚,赵洪岩,杨瑶瑶,钱鑫,凌晓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