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云浮市粤云新型石材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何燕平[1](2021)在《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连接点,必须紧跟产业结构的步伐进行调整。本研究以云浮市6所中职学校为实践调研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云浮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传统支柱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三次产业,但仍存在部分专业重复建设、专业门类涵盖不齐全等问题。同时,研究还发现云浮市三次产业结构与从业结构、专业结构不适配,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一、第二产业专业设置过少;现有专业结构无法满足传统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本研究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适配的原因,主要是当地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不够重视,宏观调控力度不足;中职学校立足区域经济进行专业设置的意识不足,片面追求市场上的“热门”专业,同时教育经费有限、专业设置成本高、“双师型”教师短缺、实训设备少等因素亦制约着云浮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工作;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也导致专业设置无法与产业结构相适配。为此可通过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统筹专业发展布局;发挥学校的办学主体作用,转变专业设置观念,基于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依托地方经济建设特色专业,通过集团联合办学促进特色专业集群;提高企业参与中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积极性等措施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
曾子恒[2](2020)在《广西岑溪市政府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新常态发展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环境压力加剧、持续的产能过剩,加上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传统产业以往依赖要素驱动和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从实践中得出,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发挥着宏观调控的职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岑溪市是中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花岗岩之乡”的美誉,该市石材产业历经3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在国内成为主要石材加工销售基地之一。岑溪市拥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初步形成了规模较大、产品种类丰富的石材产业集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岑溪市石材产业结构矛盾愈发突出,如简单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创新技术滞后等问题明显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岑溪市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研究了岑溪市政府在当地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政府作用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其次、通过对业内人员的访谈和政府资料整理,对岑溪市石材产业转型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指出政府在推行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指导下,从政府供给职能、协调职能和规范职能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进而为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林琳[3](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董嘉雯[4](2016)在《云浮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路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我国在传统城镇化下因土地过度开发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有产无城”、“有城无产”、“产城低端结合”的产城分离现象,党十八大提出“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以此推进工业化水平提升、城镇化质量优化以及人口城镇化加速增长。然而产城融合作为应对全国普遍性产城分离现象的战略性策略,具有公共政策的高度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其成为各地各级政府解决产城问题的方针政策,广泛应用于产与城的各个层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因在产与城关系的处理上缺乏对融合理念的深入理解、对融合模式的系统分析和合理利用,加剧了产城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与新城的开发。因此,亟需从城市发展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特征出发,构建系统的产城评价体系,因地制宜的制定产城融合模式,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本文按照“回顾反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例研究、总结延伸”的研究思路,反思产城融合在政策指导下的实践情况,得出公共性政策理念在实践利用中存在固化思维、僵化套路,缺乏基于城市的发展特征、规律来确定或选取合适的产城空间融合模式的弊端。同时,总结、梳理“产”、“城”在不同学术领域的内涵以及融合的方向,以此与国内外“产城融合”城市规划建设层面研究进行比对,得出城市规划层面对“产城融合”的理解相对狭隘,缺乏对“产”、“城”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且制定的路径、策略缺乏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为此,本文在重论产、城内涵和产城关系的基础上,以空间协调发展的角度,汇总、梳理目前学术中三种常用的产城融合空间模式(交通联系、功能组合、空间缝合)。以城市发展规律为主线,贯通城市经济、社会、地理学领域对产城协调发展的要求,归结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指导构建四方面的产城评价要素(城市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城市布局),以此衡量产城空间融合模式的适用范围,指导产城空间融合模式的应用(交通联系模式为基础型融合模式,功能组合模式为对应型融合模式,空间缝合模式为特定型融合模式,产城空间模式应为动态的应用模式);最后,理论结合实际,基于云浮中心城区产城评价要素分析,指导产城空间融合模式的应用,制定初步融合(交通联系,强化凝聚力)、深度融合(功能置换,推动产城互助)、融合共生(空间缝合,实现区域共融)阶梯式的动态融合路径,并基于路径的指导,对云浮市中心城区总规的发展策略进行补充、细化,为同类(经济欠发达、处于成长阶段或转型时期)城市产城空间融合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谭金华[5](2014)在《2013年影响我国石材行业的主要事件》文中提出2013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譬如,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产生,开始展现出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施政方针,三中全会的决议表现出了极大的改革决心,这将对未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从经济方面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环境代价过高越来越明显,人口结构不合理矛盾越来越凸显,保持了三十多年的
于冲,钱宇,杨思宇[6](2012)在《基于组织层面视角的生态工业园发展途径分析——以广东云安县生态工业园为例》文中指出通过深入调研广东省云安县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出发,将云安县建设工业生态园的实践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在企业层面上,依靠科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开展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产业层面,以振兴现有支柱产业和培育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为指导思想,建立起以硫化工、水泥、石材为核心的三大生态产业链;在园区层面,促进三大生态产业链之间资源互补,构建生态产业链网,提高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和稳定性。
潘木林[7](2011)在《云浮现代石材工艺的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说明云浮石材工艺加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云浮县从第一块云石碑为始,跃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中心"、"中国人造石之都"等殊荣地位,且名蜚四海。云浮用石头敲开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幸福大门,也用石头铺出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云浮石材业的荣誉是来之不易的,云浮的石材人怀着远大的
阙妙丽[8](2011)在《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文中提出通过对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作用的研究,结合云浮市政府的工作实践,阐述地方政府在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于产学研合作的作用和具体做法,分析其运行机制。探索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途径,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进行一些有益的研究。为达到这一研究目标,论文针对当今世界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高端技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走出困境、赢得下一轮经济发展机会的重要举措;我国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并把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其突破口,而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论文通过探讨产学研合作的兴起与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引联作用、催化作用和助推作用剖析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所起的作用。在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引联作用方面。首先,地方政府是国家政策的创造性执行者。其次,地方政府是省部产学研合作的联系者。最后,地方政府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在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催化作用方面。首先,地方政府是地方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制定者。其次,地方政府是地方产学研合作环境的优化者。最后,地方政府是地方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协调者。在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助推作用方面。首先,地方政府是地方产学研合作资金的参与者。其次,地方政府是地方产学研合作企业的扶持者。最后,地方政府是地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供给者。研究表明:实施产学研合作是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山区的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产学研合作又是地方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空间和平台。在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切实有效地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重视和领导、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更加重要。
许连忠,匡耀求,黄宁生,王德辉,周惠杰,陈星南,梁燕飞[9](2010)在《依托循环经济引领山区可持续发展——云安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特色与经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云安县是我国南方典型的丘陵山区县,该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挖掘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扶持品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经验可归纳为:1、发展思路清晰,坚持通过科学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充分发挥丘陵山区县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产业不断壮大和集聚,成就地方支柱产业,为建设资源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良好基础。3、打造优势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以品牌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壮大。
陈才敏[10](2009)在《论产业集群发展及政策建议——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云浮市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具有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已初步发展了石材、不锈钢制品、水泥、硫化工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应科学引导,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实施品牌、人才等战略,壮大云浮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云浮市粤云新型石材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云浮市粤云新型石材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社会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文献综述 |
一、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 |
二、专业设置的原则 |
三、专业设置的方法 |
四、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
五、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 |
第二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 |
二、专业与专业设置 |
三、产业结构 |
四、适配性 |
第二节 研究理论依据 |
一、多元智力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 |
一、产业结构决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 |
第四章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
一、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
二、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特点 |
第二节 云浮市产业结构现状 |
一、云浮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二、云浮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现状 |
第五章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分析 |
第一节 云浮市产业结构与从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三次产业专业设置适配性分析 |
一、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三次产业专业设置整体性分析 |
二、各县(市、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传统支柱产业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特色产业适配性分析 |
第六章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存在的问题 |
一、三次产业结构与从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 |
二、三次产业专业设置“结构性”失衡 |
三、专业设置无法支撑传统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适配原因分析 |
一、政府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第七章 优化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 |
一、教育主管部门统筹专业设置工作 |
二、为专业设置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基于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调整专业设置 |
一、转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观念 |
二、结合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专业设置 |
三、集团办学建设特色专业集群 |
第三节 提高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积极性 |
一、提高企业主动参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的意识 |
二、引入行业力量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广西岑溪市政府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访谈调研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国石材产业 |
2.1.2 产业转型升级 |
2.1.3 政府经济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 |
3.1 广西及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广西石材产业发展情况 |
3.1.2 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概况 |
3.2 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
3.2.1 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程度不足 |
3.2.2 恶性竞争依然存在 |
3.2.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营销方式简单 |
3.2.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能力较弱 |
3.2.5 市场准入门槛低,缺乏行业标准 |
3.2.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第四章 岑溪市政府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4.1 供给行为方面 |
4.1.1 制定产业升级方案实施“退城进园” |
4.1.2 出台石材加工企业整合升级政策 |
4.1.3 搭建中国(岑溪)石材建材博览会平台 |
4.2 协调行为方面 |
4.2.1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 |
4.2.2 进一步降低石材企业成本 |
4.2.3 促进石材配套产业建设 |
4.3 规范行为方面 |
4.3.1 开展“小散乱污”专项整治行动 |
4.3.2 规范石材行业税收管理,加强市场监管 |
第五章 岑溪市政府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5.1 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5.1.1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5.1.2 产业集群优势和集聚效应不明显 |
5.1.3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落后 |
5.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还需进一步强化 |
5.2.1 政府部门服务企业工作有待改进 |
5.2.2 可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还需巩固提升 |
5.3 市场监管缺位 |
5.3.1 环保整治“一刀切”损害部分企业利益 |
5.3.2 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
第六章 对优化岑溪市政府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作用的建议 |
6.1 供给行为方面 |
6.1.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
6.1.2 加大财政金融对石材产业的支持 |
6.1.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园区标准 |
6.1.4 实施技术改造补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升级 |
6.2 协调行为方面 |
6.2.1 促进企业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
6.2.2 加强与石材协会协同合作,推进行业协会建设 |
6.2.3 强化协调服务指导,改善生产要素保障 |
6.2.4 不断开拓市场,建设一体化区域性石材交易产业中心 |
6.3 规范行为方面 |
6.3.1 淘汰“小散乱污”企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6.3.2 实施标准化战略,规范行业管理 |
6.3.3 整合矿山资源,加快推进矿山整改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大纲 |
致谢 |
(3)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4)云浮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路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城分离问题日益突出 |
1.1.2 产城融合理念应运而生 |
1.1.3 产城融合理念实践情况 |
1.1.4 云浮产城融合实践情况 |
1.2 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综述 |
1.2.2 相关学科研究综述 |
1.2.3 国外规划研究概况 |
1.2.4 国内规划研究概况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小结 |
第二章 产城空间融合模式梳理 |
2.1 以交通联系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2 以功能组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3 以空间缝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评价要素的选取与应用 |
3.1 评价要素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
3.1.2 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 |
3.1.3 小结 |
3.2 产城发展评价要素的选取 |
3.3 从城市规模角度论融合模式 |
3.3.1 城市门槛理论 |
3.3.2 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 |
3.3.3 小结 |
3.4 从产业类型角度论融合模式 |
3.4.1 产业效益 |
3.4.2 产业风险 |
3.4.3 小结 |
3.5 从发展阶段角度论融合模式 |
3.5.1 城镇化发展阶段 |
3.5.2 产业园空间演变 |
3.5.3 小结 |
3.6 从城市布局角度论融合模式 |
3.6.1 区域中心格局 |
3.6.2 产业空间布局 |
3.6.3 小结 |
3.7 基于评价要素的融合模式探索 |
第四章 云浮市中心城区评价要素分析及融合模式选择 |
4.1 云浮市基本概况 |
4.2 中心城区产城评价要素分析 |
4.2.1 中心城区城市规模分析 |
4.2.2 中心城区城市布局分析 |
4.2.3 中心城区产业类型分析 |
4.2.4 中心城区发展阶段分析 |
4.3 云浮中心城区产城融合模式 |
第五章 云浮中心城区产城融合路径与策略 |
5.1 产城融合的动态路径 |
5.1.1 初步融合——交通联系,强化凝聚力 |
5.1.2 深度融合——功能置换,推动产城互助 |
5.1.3 融合共生——空间缝合,实现区域共融 |
5.2 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 |
5.2.1 交通策略:构建以快速公交为主导的半小时通勤圈 |
5.2.2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发展为导向,整合产业布局 |
5.2.3 设施策略:兼顾产城人的服务需求,完善功能配置 |
5.2.4 生态策略:以生态红线为抓手,缝合产城建设区域 |
5.2.5 空间策略:构建空间联系节点、预留弹性功能用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2013年影响我国石材行业的主要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我国石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第十三届厦门国际石材展面积成为全球第一。 |
2、中国石材协会与有关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大理石产品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的通告》。 |
3、首个中国石材协会标准《石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几乎与此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 |
4、中国石材协会在厦门举行了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
5、随着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发挥,行业组织的民间作用和影响日益显现,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若干石材行业组织。 |
6、在国家住建部修订《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标准后;《中国天然大理石白皮书(2013)》正式发布。 |
7、首届石材发展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
8、欧盟对中国人造石发起反倾销调查。 |
9、2014年大理石、花岗石荒料进口暂定税率继续执行零关税。 |
1 0、南安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材产业集群,历来是各类石材新品进入市场的试金石,其后续发展动向牵动石材行业每一根神经,备受业内广泛关注的《南安千亿元石材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终于编织出炉。 |
11、新疆博乐黄色花岗石矿拍出5亿元天价,成为中国石材矿山“第一拍”。 |
12、《石材护理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等一批石材专业新书陆续出版,为石材行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培训提供支撑;全国首届高职装饰石材专业学生毕业,填补了建筑装饰石材行业教育空白。 |
13、滇、黔、桂、川等西南地区成为大理石开发热点,新疆借构建“古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规划和研究运输大通道的建设,以加快西部石材产业发展。 |
14、云浮各界紧紧围绕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谋求突破、成效显着。 |
15、中国石材协会机械与工具专业委员会换届。 |
16、“中国高效切割机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 |
17、第二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中国石材协会石雕石刻专委会首届年会在惠安召开并发出倡议书。 |
18、我国石材行业第一单私募债券花落环球石材,成为2013年我国石材业的完美收官之作。 |
(6)基于组织层面视角的生态工业园发展途径分析——以广东云安县生态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工业园总体规划 |
2 企业层面循环 |
2.1 硫化工业区代表企业——云浮市宝利硫酸有限公司 |
2.2 水泥工业区代表企业——中材亨达水泥有限公司 |
2.3 新型石材工业区代表企业——百里通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3 产业层面循环 |
3.1 水泥生态产业链 |
3.2 硫化工生态产业链 |
3.3 石材生态产业链 |
4 园区层面循环 |
5 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总结 |
(8)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
2.1 产学研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
2.1.1 产学研合作理论的起源与演进 |
2.1.2 现代产学研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
2.2 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资源整合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合作博弈理论 |
2.2.5 大学—政府—产业三螺旋理论 |
2.3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 |
2.3.1 产学研联合阶段 |
2.3.2 产学研合作阶段 |
2.3.3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阶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引联作用 |
3.1 国家政策的创造性执行者 |
3.1.1 国家政策创造性执行的动因 |
3.1.2 国家政策创造性执行的要求 |
3.1.3 云浮市政府创造性执行国家产学研政策的举措 |
3.2 省部产学研合作的联系者 |
3.2.1 地方政府构建省部产学研合作桥梁的动因 |
3.2.2 地方政府发挥省部产学研合作联系者作用的要求 |
3.2.3 云浮市政府充分发挥省部产学研合作联系者作用的举措 |
3.3 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 |
3.3.1 促进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3.3.2 地方政府引领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3.3.3 云浮市政府引领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催化作用 |
4.1 地方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制定者 |
4.1.1 制定地方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必要性 |
4.1.2 地方政府制定产学研政策的要求 |
4.1.3 云浮市制定地方产学研合作政策的举措 |
4.2 地方产学研合作环境的优化者 |
4.2.1 产学研合作环境的内涵 |
4.2.2 优化产学研环境的必要性 |
4.2.3 云浮市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的措施 |
4.3 地方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协调者 |
4.3.1 产学研合作中协调者的必要性 |
4.3.2 协调产学研合作关系的要求 |
4.3.3 云浮市政府发挥产学研合作协调者作用的举措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助推作用 |
5.1 地方产学研合作资金的推动者 |
5.1.1 政府资助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
5.1.2 政府资助产学研合作的要求 |
5.1.3 云浮市政府加强产学研合作资金投入的举措 |
5.2 地方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扶持者 |
5.2.1 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要性 |
5.2.2 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要求 |
5.2.3 云浮市扶持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举措 |
5.3 地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供给者 |
5.3.1 项目供给的必要性 |
5.3.2 地方政府提供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要求 |
5.3.3 云浮市为产学研发展提供项目的举措 |
第六章 云浮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成效、经验和存在问题 |
6.1 云浮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成效 |
6.1.1 推动了市、县、镇各级的科技进步 |
6.1.2 解决了传统产业中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 |
6.1.3 创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 |
6.1.4 加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
6.2 云浮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经验 |
6.2.1 把有智慧的人聚集来云浮 |
6.2.2 先把合适的人请上“车” |
6.2.3 以项目为依托,搭建合作平台 |
6.3 云浮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存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依托循环经济引领山区可持续发展——云安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特色与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安县概况 |
二、云安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经验 |
(一) 着力发展特色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1) 发展循环经济经验 |
(2) 发展循环经济效益 |
(二) 打造优势品牌, 引领产业升级, 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
(1) 工业品牌 |
(2) 农业品牌 |
三、结语 |
(10)论产业集群发展及政策建议——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云浮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2 云浮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 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
2.2 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
2.3 集群发展欠成熟 |
2.4 产业园区聚集效应不大 |
3 进一步壮大云浮产业集群的思路对策 |
3.1 进一步强化集群理念,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3.2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
3.3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发挥区域品牌效应 |
3.4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
四、广东省云浮市粤云新型石材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浮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研究[D]. 何燕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2]广西岑溪市政府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曾子恒. 广西大学, 2020(07)
- [3]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云浮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路径探索与研究[D]. 董嘉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5]2013年影响我国石材行业的主要事件[J]. 谭金华. 石材, 2014(02)
- [6]基于组织层面视角的生态工业园发展途径分析——以广东云安县生态工业园为例[J]. 于冲,钱宇,杨思宇.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3)
- [7]云浮现代石材工艺的发展前景[J]. 潘木林. 石材, 2011(11)
- [8]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D]. 阙妙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依托循环经济引领山区可持续发展——云安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特色与经验探讨[J]. 许连忠,匡耀求,黄宁生,王德辉,周惠杰,陈星南,梁燕飞. 广东科技, 2010(01)
- [10]论产业集群发展及政策建议——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J]. 陈才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