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淤浆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应器,二甲醚,换热器,烷基化,合成气,压强,流体力学。
淤浆床论文文献综述
胡燕,李耀会,吴怡萍,章小林,李小定[1](2013)在《淤浆床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骨架镍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淤浆床加氢工艺中。系统介绍了近年该类型催化剂的制备进展。(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5-07)
蔡锦,张晓凤,黄秋锋,林深[2](2013)在《淤浆床法合成丁炔二醇的催化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浸渍法混合负载制备了一种分子筛负载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O/Bi2O3/ZSM-5,并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与反应条件对催化甲醛乙炔化生成1,4-丁炔二醇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O/Bi2O3/ZSM-5催化剂用于甲醛乙炔化反应的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常压、363K,催化剂用量为5g催化剂每50mL甲醛溶液(初始浓度为37%),乙炔空速0.14~0.16s-1,反应24h。在此条件下,丁炔二醇得率为89%~92%,选择性为96%左右,副产物丙炔醇得率约为2%。(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3年04期)
郭飞[3](2012)在《甲苯氧化制苯甲醛鼓泡淤浆床反应器模拟及换热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甲醛作为一种重要的芳香醛。现代使用标准中要求苯甲醛不含氯,这一要求使得甲苯液相氧化法成为研究的热点。甲苯液相氧化法,采用甲苯作为反应物,空气作为氧化剂,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工工艺。本文采用鼓泡淤浆床反应器,以甲苯为反应物,空气为氧化剂,采用醋酸钴作为催化剂,模拟了实际工业中45000t/a的甲苯使用量,苯甲醛产量6750t/a工业生产情况。基于甲苯液相氧化反应动力学和生产需要,设计了直径为4.06m,塔高为7.02m的鼓泡式反应器。通过对反应器的模拟计算,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600kPa,反应时间95min,空气速率112.1m3/h。由于甲苯液相氧化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放出的大量热量在反应过程中往往抑制苯甲醛的生成,使得副产物增多,且结垢严重。本文分别从反应器内使用浸润式蛇管换热器和反应器外管壳式换热器两个换热方案进行设计选型,并分析了两者的优劣,最后选择公称直径为450mm,换热管参数为Φ25mm×2.5mm,换热管长度为4.500m,换热面积为43.5m2的管壳式换热器。(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12-26)
姚晖,刘远林,季树芳,高焕新[4](2012)在《微型淤浆床研究萘的异丙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萘由于是固体且在常温下难溶于一般溶剂,所以它的异丙基化反应研究通常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微型淤浆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我们采用MP-01催化剂,研究了萘和丙烯的烷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数据。结果发现温度、反应时间、萘烯比甚至溶剂都会对反应产生影响,数据在文中加以罗列。在200℃经过70min,反应仍未达到平衡。为了尽量减少产物中的重组分,最佳的反应条件应该是温度250℃,压力2.5MPa,体积空速1 h-1,并且不使用溶剂,溶剂的存在会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12年04期)
董滢[5](2011)在《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年产10万吨淤浆床反应器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于含氮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年产10万吨淤浆床反应器进行了模拟,选用双曲型动力学模型计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以及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反应速率;选取Smith提供的适用于非水溶液系统的颗粒轴向浓度分布计算方法用以模拟固相催化剂颗粒轴向浓度分布。研究了以含氮合成气为原料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器直径等条件下床层颗粒轴向分布、反应器高度、总碳转化率与二甲醚选择性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器内部由于作为载体的惰性溶剂医用石蜡的存在,使反应温度均匀,同时在整个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由于受重力的影响,沿轴向不均匀分布,该分布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淤浆床反应器中操作条件不仅影响反应结果,还影响床层高度,因此,在反应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这一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的经济性。理想的反应条件是较低的温度240.0-250.0℃,较高的压力5.0-6.0MPa以及合适的反应器直径约2.60m。此外由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是强放热反应,而整个反应有其最佳的反应温度,使用的催化剂在高温下也会降低催化效率甚至失活,所以在反应器中设计了换热部分,有效并及时移走反应热,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并延长催化剂寿命。(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1-01-12)
任相坤[6](2010)在《煤直接液化强制循环淤浆床反应器工程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不仅能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国内石油的空缺,而且可以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解决当前我国能源短缺和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为配合我国神华大型煤直接液化工业生产装置的建设,对神华煤直接液化反应器现有工程化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且在应用基础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可为这类反应器的工程设计和放大、过程优化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鉴此,本文采用工程试验和模型化方法,针对神华煤直接液化反应工艺中强制循环淤浆床反应器的多相流动和反应性能,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该类反应器的工程化应用基础研究。首先,通过对神华煤直接液化反应工艺及反应器技术的论证分析表明,采用浆相强制循环操作模式的淤浆床反应器在控制反应器内温度均匀,实现固体颗粒充分流化,以及减小器内气体滞留、提高反应器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其次,在实验室尺度,分别以空气和水为气、液相,以玻璃珠和煤粉为固相,在φ200×2500mm的冷模反应器中实验测定了强制循环淤浆床反应器的流动性能,系统考察了反应器结构、操作条件及物性对器内流动性能的影响,揭示模拟重颗粒流化的“玻璃珠-水-空气”叁相体系、模拟煤液化的“煤-水-空气”叁相体系中的压强分布和脉动、相分散(床层整体气、固含率及局部分布)和浆相环流特性。而且,针对原料煤钙含量高、液化时易聚集问题的模拟侧壁放料试验表明,反应器中累积的密度较大的玻璃珠,可以通过侧壁放料有效排除。第叁,在中试尺度(6吨干煤/天规模)的PDU装置上,开展了热态、真实反应条件下煤直接液化强制循环反应器的流动及反应性能的工程化试验,结果表明:1)PDU装置可用于热态反应条件下的反应器流动性能测试,连续运行过程中各项参数都达到了预期值;2)通过对PDU装置液化反应器底部气含率的测定,得出热模状态下第一液化反应器底部气含率关联式为:3)非反应状态下,内循环反应器和强制循环反应器内的返混强度远远大于鼓泡床反应器;非反应状态和煤直接液化反应状态下,内循环反应器和强制循环反应器有着相近的循环强度和返混强度;4)在操作条件接近的情况下,强制循环反应器和内循环反应器有着非常接近的原料煤转化率;其中,在试验操作条件下使用强制循环反应器可避免钙粒子的沉积现象。第四,应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PDU装置强制循环反应器的流动性能进行了CFD模拟,分析计算所得反应器模拟区域的气含率、湍动能、压力以及液相速度的分布,揭示了器内流动参数的局部分布特征;其中,预测整个区域气含率等,与冷模试验结果相近。最后,在基于对PDU装置煤液化反应器性能的基本假设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神华煤直接液化强制循环反应器模型。计算初步表明,对于神华煤的两段反应器过程,长的平均停留时间,大的反应速率常数,均有助于提高对应组分的转化或生成;较之日本NEDOL工艺及所用煤种(印尼Tanitoharum煤),神华工艺及所用神华煤似有短停留时间、高转化率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02-28)
刘宏伟,聂兆广,刘殿华,应卫勇,房鼎业[7](2006)在《叁相淤浆床中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双功能混合催化剂的失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双功能混合催化剂在叁相淤浆床反应器中进行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考察双功能混合催化剂在叁相床中的稳定性和失活现象。探讨了合成气含水蒸气对合成二甲醚以及合成甲醇的影响。分析了叁相淤浆床反应器中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认为反应中生成的水是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氨的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证实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u晶粒的长大及甲醇合成催化剂中Cu元素流失导致双功能催化剂活性降低。(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张宝军,徐显明,李建忠,王桂芝[8](2006)在《淤浆床二甲醚合成反应器气含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淤浆床反应器中,考察了表观气速、催化剂固含率、液体种类对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在空气-水体系中的气含率略大于空气-医用液体石蜡油-催化剂体系的气含率。并推测了经验气含率关联式。(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6年08期)
王国峰,杨茹,张晓东,刘辉,李成岳[9](2006)在《高固相浓度下多孔板分布器对淤浆床内流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有、无进料口多孔板分布器两种结构下淤浆床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考察。在配料固相质量分数为29%的条件下,实验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轴、径向相含率及其分布,轴、径向压强脉动,初步揭示了分布器以及操作条件对局部流动参数的效应。结果表明,多孔板分布器加入后淤浆床内的气含率较高,这种差异在较大表观气速下尤为明显,同时床内的流动变得均匀。(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刘宏伟,聂兆广,刘殿华,应卫勇,房鼎业[10](2005)在《含氮合成气在叁相淤浆床-固定床中直接合成二甲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相淤浆床-固定床反应装置中,研究含氮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使用双功能混合催化剂,粒度为0.15mm~0.18mm。在220℃~260℃、3.0MPa~7.0MPa、空速1000mL·g1·h1时考察了温度、压力及两种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装填比例对CO转化率及二甲醚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氧化碳转化率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温度升高二甲醚的选择性变化不大,CO转化率的升高较明显,因此在催化剂活性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该反应装置可以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当260℃、7.0MPa、叁相床与固定床中催化剂比例为1∶1时,CO的转化率可达84.5%,二甲醚的选择性为78.7%。淤浆床-固定床反应装置具有操作稳定性好、CO转化率高的优点。催化剂在该装置中反应370h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淤浆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制备了一种分子筛负载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O/Bi2O3/ZSM-5,并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与反应条件对催化甲醛乙炔化生成1,4-丁炔二醇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O/Bi2O3/ZSM-5催化剂用于甲醛乙炔化反应的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常压、363K,催化剂用量为5g催化剂每50mL甲醛溶液(初始浓度为37%),乙炔空速0.14~0.16s-1,反应24h。在此条件下,丁炔二醇得率为89%~92%,选择性为96%左右,副产物丙炔醇得率约为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淤浆床论文参考文献
[1].胡燕,李耀会,吴怡萍,章小林,李小定.淤浆床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进展[C].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3
[2].蔡锦,张晓凤,黄秋锋,林深.淤浆床法合成丁炔二醇的催化剂研究[J].材料导报.2013
[3].郭飞.甲苯氧化制苯甲醛鼓泡淤浆床反应器模拟及换热方案[D].华东理工大学.2012
[4].姚晖,刘远林,季树芳,高焕新.微型淤浆床研究萘的异丙基化反应[J].天津化工.2012
[5].董滢.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年产10万吨淤浆床反应器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
[6].任相坤.煤直接液化强制循环淤浆床反应器工程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7].刘宏伟,聂兆广,刘殿华,应卫勇,房鼎业.叁相淤浆床中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双功能混合催化剂的失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张宝军,徐显明,李建忠,王桂芝.淤浆床二甲醚合成反应器气含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
[9].王国峰,杨茹,张晓东,刘辉,李成岳.高固相浓度下多孔板分布器对淤浆床内流动特性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刘宏伟,聂兆广,刘殿华,应卫勇,房鼎业.含氮合成气在叁相淤浆床-固定床中直接合成二甲醚[J].燃料化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