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铝医院骨科重庆401326)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PCC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56例病例并随机分组;观察组行PC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值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6.4%,对照组优良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1例发生近期、远期并发症。结论:PCCP、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均较佳,但PCCP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41-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1]。本研究对比分析PCC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73.1±8.0)岁;按Tronzo-Evans分型,I型6例,Ⅱ型9例,Ⅲ型1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73.3±8.1)岁;按Tronzo-Evans分型,I型7例,Ⅱ型9例,Ⅲ型12例。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患者X线检查结果,参照临床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者。排除标准:粗隆外侧壁破碎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仰卧于牵引床上,置患者双下肢于牵引架上,患者行牵引闭合复位。
1.3.1观察组行PCCP内固定治疗:①X线C臂机正侧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下方外侧作一纵行切口(约2~3cm)直至骨表面;②骨膜剥离器沿骨面向下稍剥离,沿股骨干插入钢板,钢板连接导向架;③于导向架近端第2孔对应处作3~4cm切口,逐层分离至钢板并确保钢板与股骨干贴附良好;④安置骨钩固定钢板于股骨上,X线C臂机透视下打入定位导针并确认位置良好;⑤拧入长度合适股骨颈螺钉,依次植入股骨干螺钉3枚、股骨颈螺钉1枚;⑥确认内固定满意后常规关闭切口。
1.3.2对照组行DHS内固定治疗:①X线C臂机正侧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于股骨外侧大转子下方向作一切口(约10~14cm);②将定位导针打入股骨颈内;③钻孔及攻丝后依次将股骨颈主螺钉、侧方钢板置入;④于钢板近端第2孔处打入第1枚股骨干螺钉并将剩余股骨干螺钉打入;⑤X线透视机下最后确认骨折复位情况,若复位满意即冲洗切口,并逐层缝合。
1.4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骨折愈合时间(w)。②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分为优、良、可、差4级。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内固定失败等。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值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见表1。
2.3术后并发症情况
所有患者骨折愈合均良好。
3.讨论
目前手术内固定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方法,PCCP全称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DHS全称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均是临床常用骨折内固定方法[2]。本研究对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值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表明PCCP、DHS临床疗效相当,但PCCP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3]。
PCCP是在DHS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术中需植入2枚股骨颈螺钉,具有双轴固定、抗旋转稳定性强等优点;同时术中仅需2个小切口即可完成内固定,从而避免了DHS内固定容易损伤股外侧肌的不足。
综上所述,PCCP、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均较佳,但PCCP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浩刚.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2):2061-2062.
[2]陈之青,谢金兔,李坚.PCC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19-521.
[3]吴太安,常青.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14(28):125.